1979年6月賀普仁在第一秘第81條結尾處做了專門備註:「以上為第一秘。共計捌拾壹症。不輕傳。誠者主動傳。」
秘法,賀普仁的秘法,豈非中國針灸界的秘籍?賀普仁的孩子沒有見過。賀普仁的弟子也沒有見過。他給大家呈上一份非比尋常的大禮。
哪年完成的?為什麼願意公開?賀普仁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過了一會兒才說:「積了50年了,這是我一生用針的心血結晶。一針一得,就是一個穴位治一個病。要給大家實惠,就給這個。」
針穴不在多,而在於精準:不必要的刺激總是個額外的負擔。因此,造成病人懼怕針灸,非逼不得已,不求治於針灸。這是必須加以改進的教訓。1965年5月1日賀普仁完成的鋼筆字版《一針一得》時,他在闡述《一針一得》的意義時這麼說:「針灸這門獨特技術,尤為必要。因為針的刺激都要通過皮膚,穿過筋骨的間隙,不管多麼高超的手法,對機體也要有些損傷。」
「雖然針刺是一種良性刺激,但對患者來說,不必要的刺激總是個額外的負擔。因此,造成病人懼怕針灸,非逼不得已,不求治於針灸。」這是值得吸取,必須加以改進的教訓。
「我們認為在保證臨床有效基礎上,儘量少『配穴』,這就相對減少了患者痛苦,另外在進針時手法一定要靈敏,這一點對減少患者痛苦也很重要。這樣,不僅對患者有好處,同時對總結臨床療效也非常有利,能夠發現有效穴和穴位的相對特異性。」
《一針一得》就是在尋找精、準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來的。它的宗旨是選穴由繁到簡,再由簡到精,賀普仁為此花了70年!
1.搖頭:(即賓努之症)針取屏迫,手法補,穴在長強穴。
2.失音:針孔最。腕上七寸。
3.腰痛:合谷。
4.肢腫:溫溜。
5.月水不調:曲池。
6.目視昏昏:灸五裡。
7.胸中瘀血:巨骨。
8.氣碩(頹):天鼎。
9.目痛不閉:大迎。
10.噎病:乳根。
11.心煩:太乙。或針強間。
12.舌強:滑肉門。或針中衝。或針風府。
13.心懸:外陵。
14.吐血不愈:取氣衝。三稜針去血,立愈。
15.喉閉:足上、下廉。即上、下巨虛。
16.腹堅大:衝陽。
17.面目浮腫水病:陷谷。
18.唇裂:厲兌。
19.慢驚風:針隱白。
20.黃疸:商丘。
21.癥瘕:地機。
22.四肢強硬:大橫。
23.喉中作聲:(中風痰厥之症)針天溪。
24.項難回顧:少海。
25.遺尿:少府。
26.陰痛:少府。
27.偏墜:少府。
28.手足麻木:肩貞。
29.半身麻木:列缺、太溪。
30.痔漏:天窗。
31.眼動:顴髎或承泣。
32.翻胃:胃俞或針上脘。
33.津液少:小腸俞。
34.赤白痢:中膂俞。
35.身熱怠惰:陽綱。
36.惡血洩註:殷門。
37.大便堅:浮郄。
38.身戰不耐久立:金門。
39.身後側痛:京骨。
40.陰癢:然谷或蠡溝。
41.手足冷:太溪。
42.經閉:水泉。
43.近視:水泉。
44.腹脹如鼓:復溜。
45.五種水病(心、肝、脾、肺、腎):復溜。
46.吐舌:築賓。
47.舌縱涎下:陰谷。
48.陰縮:大赫。
49.心恍:通谷。
50.唾多:彧中。
51.神氣不足:郄門。
52.掌中熱:中衝。
53.身如火:中衝。
54.口乾:關衝。
55.產後血暈:支溝。
56.嗜臥:三陽絡,或針腿五裡。
57.四肢不欲搖動:三陽絡,或針腿五裡。
58.肩臂痛不能舉:清冷淵。
59.癭瘤:臑會。
60.風寒吐沫:絲竹空。
61.唇強:耳門。
62.喘息:承靈。
63.吞酸:輒筋。
64.語言不正:日月。
65.四肢不收:日月。
66.百節(肢)酸痛:陽輔。
67.毒犬傷:外丘。
68.各處氣傷:足臨泣。
69.諸瘡毒:竅陰。
70.不孕:灸陰廉。
71.腹腫如鼓:章門,或針水分。
72.難產:關元。
73.一切出血:陰交,或針刺長強。
74.舌縮:廉泉。
75.噎水漿不下:璇璣。
76.房勞:長強。
77.小兒驚悸:身柱。
78.身瘦:至陽。
79.水谷不化:懸樞。
80.舌急不語:啞門。
81.恍惚不樂:陶道。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專家簡介
張爭昌 陝西省名中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陝西省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陝西省中醫藥開發研究會常務理事,針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陝西省針灸執業醫師考試主考官、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委、陝西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1995—1997年被國家衛生部派往國外從事針灸臨床工作2年;2003—2005年擔任援外醫療隊隊長,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在工作中成績突出,2008年受到總理李**接見。2018年榮獲針灸界中華十大影響力創新人物獎。完成針灸專著3部,撰寫針灸專業論文50餘篇,發表在專業雜誌30餘篇;取得省級科研成果3項,國家專利2項。從事針灸臨床工作3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治病療效顯著。
【擅長】
1、面癱:面癱的早期、中期、後遺症(採用針刺、艾灸、電針、火罐、平衡針灸治療,並對不同證型的面癱總結出了各自適宜的治療方案)。
2、痛證:帶狀皰疹、頭疼、偏頭痛、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膝關節炎、腰椎間盤膨出及非手術適應症腰椎間盤突出(採用針刺、艾灸、電針、火針、火罐、放血及平衡針灸治療);落枕,急性腰扭傷早期(一穴一針一次治癒)。
3、神經衰弱、失眠(採用針刺、艾灸、耳穴貼壓治療,一般1—3次見效,一個療程10次大部分患者可治癒,部分患者睡眠會明顯改善。)
4其它:青少年近視眼(15周歲以下)、寒冷性腹痛、痛經、消化不良、青年痤瘡。
坐診時間、地點 :
張爭昌主任醫師坐診時間
每周一、三、五上午 08:00-12:00
醫院: 西安秦華中醫醫院坐診
地址:青年路57號
每周二、四、六上午 08:00-12:00
醫院: 陝西省中醫醫院門診三樓針灸一科坐診
地址:西華門2號
每周二、四、六下午14:00-17:00
醫院: 蓮湖區西華國醫館坐診
地址:西安市蓮湖區西華門八號(陝西省中醫醫院西隔壁、西安市蓮湖區政府對面)
電話:18629198940(曹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