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可快速關注
一天,賀普仁的診所裡來了一位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纖細高挑,眉眼彎彎,可惜臉色發黃、愁眉不展。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姑娘姓王,今年25歲,是個芭蕾舞團的領舞演員,算個明星。娘長得漂亮,能力也強,追求者也多,剛20出頭就結了婚。結婚之後,現實問題來了,到底要不要馬上生孩子呢?姑娘與愛人商量,決定暫時不要,事業為重,先把舞跳好了再說。
就因為這個決定,姑娘做了一次人流。但流產之後,月經就出了問題了,來得不準,量少,顏色發暗,而且肚子還經常疼。1個月前,芭蕾舞團給演員們做體檢,姑娘被查出小腹有包塊,這才著了急,趕緊到醫院看病,做了B超後,診斷為「子宮肌瘤」,大夫建議做手術切除。
姑娘害怕動刀,就跑到賀普仁診室來看病。
賀普仁給芭蕾舞女演員看病,見她舌質淡,舌苔發白,再一摸她的脈,沉細弦,就知道她是因為肝鬱氣滯,氣血瘀結導致了石瘕。於是就按調氣活血,化瘀通絡的思路給她治療。
用艾炷灸姑娘的痞根穴,每次灸30分鐘。
治了一次之後,姑娘的症狀減輕了,乏力也好多了。又治了兩個療程,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月經也正常了。姑娘再到醫院去做B超,出來的檢查結果讓她高興壞了:恢復正常,子宮肌瘤消失了。
子宮肌瘤是什麼?
子宮肌瘤,又叫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一般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症狀,少數人會有陰道出血,或腹部觸按有腫物等壓迫症狀。
按中醫的說法,這個病叫「石瘕」,30歲以上的婦女容易得這種病,是婦科多發病。西醫又把子宮肌瘤叫做子宮纖維肌瘤,是子宮的實性、良性腫瘤,女性得這個病,可能與雌激素的刺激有關。
得了子宮肌瘤的女性,一般來說會有這樣的症狀:
1、子宮逐漸長大,較堅硬,觸摸下腹部有腫塊,一般無觸痛;
2、時感腹痛,月經量多,或帶經時間過長,或有帶下;
4、腰酸痛,身倦乏力,頭暈、心慌、五心煩熱;
5、舌淡,脈緩而細弱。
中醫認為此病多半是由於情志失調、憂思過度,引起肝脾不和,導致衝任功能紊亂,氣血瘀積,或痰溼凝滯鬱久而成積。如果病人久病失血,就會氣血雙虧,出現體虛病實的病症。
有三類人群易發子宮肌瘤:
第1類,未育女性提前進入更年期。
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保護,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第2類:性生活失調影響子宮健康。
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進神經內分泌正常進行,使人體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宮肌瘤。
第3類:抑鬱女性多發子宮肌瘤。
女性自身的抑鬱情緒,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強,有時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這同樣是子宮肌瘤產生的重要原因。
真的得了子宮肌瘤,最好找醫生看看。同時可進行家庭的輔助療法,在家用砭針或艾灸對痞根穴進行保健。
痞根穴解:
痞根穴是經外穴。痞,就是痞塊的意思,腹內腫大的器官,如肝腫大、脾腫大,都可以叫痞塊。
這個穴位有治療肝脾腫大的作用,有如截斷痞塊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針扎或艾灸這個穴位,可以治療痞塊、肝脾腫大、疝痛、腰痛、腸炎、咳逆、胃痙攣、胃炎、胃擴張、肝炎、肝脾腫大、腰肌勞損、腎下垂等病。
尋找痞根穴:
痞根穴是經外穴,位置在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5.5寸(肓門穴外開0.5寸),手在腰部可以摸到。《竇太師秘傳》說痞根穴:
「背脊中命門穴兩旁各四指許。」
艾灸保健法:
病人在家用艾灸療法灸痞根穴的時候,要採用俯臥的姿勢。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20分鐘。
砭石保健法:
可找家人幫助,用砭石點按痞根穴,也可以自用砭石點按,每次點按2-3分鐘,每天2次。
灸痞根穴歌
十二椎下痞根穴。
各開三寸零五分。
二穴左右灸七壯。
難消痞塊可除根。
本文摘自《一針一得治百病》。
=========聯繫我們=========
歡迎給我們留言或者發郵件至:
zhongyisiwei@foxmail.com
中醫思維,品文化慧生活,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關注微信公眾帳號:zhongyi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