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先回到上午,初次的GS 460說起。在全球產品線布局下,GS車系已在第三季邁入小改款,動力沿襲GS 430與LS 430共用的傳統,在LS 460升級代號1UR-FSE的新世代4.6升V8引擎與掛上首款8速自排量產車光環後,GS車系旗艦也順理成章地,利用小改款的契機,由GS 430演進到GS 460,並擁有LS 460相同動力與變速設定,這是GS 460最重要的進化特點。而在體驗動力性能前,GS 460的外觀與座艙設計,在小改款工程的變動,也是試車組不能忽略的要點。
雷克薩斯所楬櫫的設計核心哲學-「L-finesse」,已讓這代GS形塑出動感的簡潔流線風。很明顯地,小改款僅在這項基礎上略加修潤,而未有大幅變動。而這次GS 460外觀的改造手法,感覺跟之前接觸過的IS 250很接近,用筆者的話來形容,就像是木工手拿刨刀,將車身線條匏得更為立體化。
尤其以車頭45度角來看GS 460時,最能察覺設計師的鑿斧之跡。第一刀,落在近光燈與水箱罩鍍鉻邊框。第二刀落在大燈組與前保杆霧燈孔。第三刀則選在車側後視鏡。三刀齊落後,簡潔平滑頓時變得更俐落有型,也讓小改款GS的車頭調性,更偏肌力畢露的肅殺風格,同時,新設計的5幅旋風式18吋鋁圈、倒梯形進氣霸、後視鏡指示燈與空力尾翼,也發揮外觀造型的點綴效果。
首次接觸雷克薩斯全新4.6升V8引擎與8速自排變速箱,是去年試駕的LS 460L。當時,這顆新世代V8引擎充沛的動力輸出,不僅讓身長超過5.1米與車重突破2噸的LS 460L,在到道路上擁有舉重若輕的悠遊身段,8速變速箱的細膩檔位切換動作,更在動態乘駕體驗留下高度評價。這樣的印象,同樣出現在眼前的這輛GS 460。
運用Push Start啟動引擎後,雷克薩斯專精熟稔的座艙靜肅工程,同樣讓轉速指針上揚,成為駕駛自座艙辨識車輛啟動的唯一感官依據。即使上路之後,引擎細膩的運轉聲響與路上擾人的人車噪音,均在關上車門那刻起,有效地隔絕於車外。不過,最讓試車組肯定的,是GS 460在中高轉速域的靜肅表現,不同於多數車輛,靜肅工程的良好表現僅限於低轉速域,即便是引擎來到中高轉速,動力心臟賣力運轉的聲浪與由路面傳遞上來的噪音,仍謹慎地由座艙隔音工程處理過,讓車內乘員享有高品質的寧靜與音樂聆聽條件。
確認跑道淨空後,不同於先前的輕油門緩起步,面對長度僅存約600公尺的機場跑道,試車組改採大腳油門全力衝刺,以追求最高的直線加速性。即使在下達全油門Kick down動作後,可以清楚察覺,擁有VDIM車身動態整合管理系統的GS 460,細緻地抑制引擎往後輪源源傳遞的強大扭力輸出,讓輪胎不至承受瞬間過大的動力而空轉打滑;而受限於直線距離過短,讓8個檔位無法在加速過程全數登場,但這顆變速箱在衝刺過程極其柔順的跳檔動作,讓整個衝刺動作一氣呵成毫無間隙。
緊接著,隨著跑道兩旁景致的快速移動,跑道盡頭也同時迅速逼近,此時,理性提醒沉醉在起飛美夢的筆者,該收油門了,即使極速挺進的GS 460,也是無法升空的!盡頭前,收油門、猛踩煞車。不同於適才衝刺的熱血演出,GS 460此時則是呈現令人放心的冷靜,明確直接的制動反應,在下達緊急煞車指令後瞬即啟動,在車身穩定系統協助下,以跑道盡頭兩道平行短煞車痕,來說明底盤穩定的制動能力。
迥異於許多性能車款,所刻意營造令人屏息的狂暴加速節奏;GS 460順暢的起步與綿密的加速節奏,反倒更能吸引那群,想追求全油門貼背感,又對舒適性不肯妥協的人。
不過,如果僅以優雅細膩概括GS 460的動力,那肯定是偏頗之論。試車組嘗試按壓位於中央扶手的穩定系統按鍵,選擇VSC系統關閉狀態,鬆綁遭到電子系統抑制的347匹狂暴動力。接著,鎖定1檔、方向盤打死與深踩油門後,出乎意料之外,GS 460的強大扭力瞬間輸出,在毫無保留地灌注在兩顆後輪後,竟讓車尾揚起濃密的燒胎白煙,此時此刻,徹底承受V8全力洗禮的GS 460,仿佛營造出戰機騰雲駕霧般的特殊景致!
揚起一陣煙霧後,試車組再次迴繞到跑道中央。看到跑道上,等距的中央分隔線後,頓時激起繞錐的衝動,現在,就讓GS 460在南機場跑道上,再多玩幾趟「模擬繞錐」吧。
幾趟下來,GS 460不管在轉向靈敏度與底盤的穩定度,明顯勝過ES與RX等車系,即使採用一般的懸吊模式,仍可感到GS 460略偏硬朗的懸吊設定,已足以應付多數路段的操駕需求,若要進行快速轉移重心的繞錐測試時,調整為Sport運動模式後,透過避震阻尼係數的改變,讓懸吊設定更趨硬朗與提高支撐力道。接著,底盤便在繞錐過程,安穩盡責地承接橫向G力迅速轉移對底盤的嚴苛考驗。在整個來回測試流程中,底盤並未出現超出極限的打滑現象,讓駕駛從容地在車身迅速回復平穩時,準備下一個的轉向動作。
底盤安穩的好感,延續到試車組離開南機場取道北宜公路返回時。蜿蜒的北宜山道,對於搭載VGRS可變齒比轉向系統的GS 460而言,非但不構成任何困擾,甚至比起同樣搭載VGRS系統的LS 460L,擁有更短車身與迴轉半徑的GS 460,在彎道操控的流暢度更顯遊刃有餘。另外,GS 460在彎道動態中,帶有轉向過度的後驅特性,更是高速過彎的一項利器。在連續多個彎道後,試車組捕捉到GS的過彎節奏,在入彎前進行煞車動作降低車速後,便能轉以油門來掌控彎道路線,當車輛接近彎頂點時,適度補油門增加後輪驅動力後,將察覺後驅設定的GS,此時的車頭指向將更往彎內側穩定偏移,接著,駕駛就等著出彎全油門衝刺。
整體而言,底盤極限度高與轉向特性易掌握GS 460,若以50-60km/h一般車速行駛彎道路段,其實不需要帶太多的煞車,便能輕易劃出漂亮的彎道曲線。若要提高車速過彎時,也只要掌握住後驅車過度轉向的特性,便能以油門深淺來控制動態路線,相當具有操控樂趣。去試車組回到時,天色已經昏暗。此時,GS 460由AFS升級至Dual AFS雙主動轉向頭燈,正好是登場亮相的好時機。把握還車前僅剩不多的試車時間,來段Dual AFS實測體驗。在主動頭燈問世前,汽車頭燈均採固定角度,在直線路段的照明效果並無差距,不過,在行駛於彎道時,受限於車頭的轉向限制,而無法將彎道路段的照明範圍提前與擴大,因此,較易導致駕駛視覺的死角。
車廠為排除這項影響行車安全的不利因素,開發出主動轉向頭燈,依據方向盤轉向幅度與車速,自動調整頭燈照明角度。而在GS 460的頭燈組,則由彎內側作動的單邊主動轉向頭燈,進化到雙邊同步轉向的技術。在實際體驗實,可以清楚發現,Dual AFS啟動時,在駕駛轉動方向盤,引導車頭進入彎道路段時,頭燈照明角度與範圍,明顯較無AFS車輛更為寬廣。尤其當彎道路段有障礙物與突發狀況時,確實能讓駕駛提前察覺,並爭取更多反應的時間。
放眼全球車壇,操控與乘用熟重孰輕的論戰,已是永不止歇的辯證話題。許多擁有深厚賽車血統的歐洲性能車廠,是由紮實與樂趣的競技底子,往豪華車領域發展;反觀,由豐田另創品牌的雷克薩斯,走的路線則有所不同,以乘用舒適度與座艙質感出發,迅速在高級車品牌攻城掠地。然而,操控樂趣與底盤極限性的表現,卻仍未在品牌形象取得深刻連結。現在,新一代GS小改款,則已用自身實力證明,在操控與乘用的兩極辯證,呈現正反合的新定位-「有了豪華舒適後,還要更多的操控樂趣」。這樣的思維脈絡,在緊密連結雷克薩斯最新的F高性能品牌計劃後,更能突顯新一代GS車系在品牌的獨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