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別殺我…」3歲女童剪掉弟弟生殖器:別再這樣逗孩子了!

2021-02-13 她悅

戳上方藍字「她悅」

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好文不錯過!

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主播鐘聲的溫情朗讀

文丨媽隊 · 主播 | 鐘聲

 來源 | 畫啦啦少兒美術(ID:hualala61)

那天,我的女兒去樓下幫我買東西回來後,就悶悶不樂,小臉皺成了一團。詢問之下,她告訴我便利店的阿姨說:「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後就不會愛我了……」說完女兒意味深長地看著我,遲疑片刻後問:「媽媽,是不是弟弟消失的話,我就能得到你們全部的愛了?」萬一,女兒真的聽信他人的話,做出傷害小寶的事,又該怎麼辦?我越想越害怕,畢竟在生活中,有太多毫無辨識力的孩子,把大人一時興起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了悲劇:17歲少年開煤氣自殺,只因父母常年外出工作不在家,結果鄰居騙他:「你是撿來的,所以他們才不願回來陪你。」廣州有個3歲女童拿剪刀,剪掉了1歲弟弟的生殖器,只因旁人慫恿:「你弟弟有小雞雞,所以你爸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兩死一傷,一個家庭的破滅,皆因旁人無底線的「逗」而起。他們可曾想過,隨口的一句玩笑,看似無關痛癢,卻分分鐘壓垮孩子心裡的最後一根稻草!開玩笑,只有在被開玩笑的人也覺得好笑的情況下才叫「開玩笑」,如果被開玩笑的人並不覺得好笑,那就是「恐嚇」。動不動就和孩子開玩笑,似乎早已成為大人與孩子之間,司空見慣的交流方式。很多家長習以為常,選擇一笑而過,但卻往往忽略了:這樣的玩笑,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在《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蔡少芬的兩個女兒,需要在媽媽陪伴卡和玩具中做一個選擇。接著,工作人員為了節目效果,想逗下兩個開心的小傢伙。於是,當著她們的面碎掉了媽媽陪伴卡,假裝一臉嚴肅地說:「媽媽的陪伴卡碎了,那這幾天媽媽就不能陪伴你們了。」瞬間姐妹倆愣住了,過了一會,5歲的妹妹包子才怯怯地問:「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找媽媽?」因為在她的認知中,「媽媽卡碎了」=「媽媽死了」,單純的孩子信以為真,以為再也見不到媽媽了。看到這裡,蔡少芬心疼得顧不上節目錄製,跑過去一把摟住孩子們安慰:「媽媽沒有死,媽媽在這裡,媽媽會一直陪著你們。」在媽媽的懷抱和親吻下,孩子不安的情緒才漸漸得到緩解。短短一分鐘,原本興致高漲的孩子,就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中。失去父母,這種傷害對孩子來說,絲毫不亞於山崩地裂。好多人正是抓住孩子軟弱的地方,喜歡無下限地逗孩子,把自己的快樂凌駕到孩子的痛苦之上。可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裡說過:「小孩不能區分事實和笑話,他們會相信大人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在孩子的心裡,大人們所謂的「玩笑」,對他們而言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相」,將造成無妄的傷害!記得小時候,有次親戚拿我腿上的胎記逗我:「你是煤堆裡撿來的,所以大腿才會這麼黑。」當時我就慌了,極力辯解,可親戚直接反問:「要不然你說,為什麼你的腿這裡這麼黑?」一時間,我如鯁在喉,整個臉憋得漲紅,什麼都說不出。那種巨大的無助感、羞恥感籠罩著我,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走不出那份悲傷,一直沉浸在深深的自卑與隨時會被父母拋棄的恐懼中。或許,你會覺得這不就是一句無關痛癢的逗笑嗎?拿著孩子的一些小缺點取笑一下,並沒有什麼呀。你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都可能刺痛他們的心靈,成為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最終,這些不妥當的「逗」會像小刀一樣在孩子的心上劃下一個個口子,造成終身的傷害。CCTV曾做過一個調查,最常見的逗小孩方式,除了言語上的「媽媽不要你了」,行動上的「逗」也是隨處可見。可就是如此普遍的一種現象,一次又一次傷害了我們的孩子。有的大人很過分,他們為了享受惡趣味,想看孩子被酒精辣到時擠眉弄眼的樣子,於是誘騙孩子喝酒。當代生活報就曾報導,一個2歲孩子被伯父逗著喝了一兩多的米酒,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大腦永久性受損。時隔僅僅兩個月,華西都市報又報導,一個2歲孩子被父親的朋友,灌了2兩白酒後急性酒精中毒,不治身亡。可憐的孩子,人生還沒正式開始,就在痛苦的折磨中早早逝去。要知道,對小孩子來說,6~10g酒精就足以讓他們喪命!由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酒精與年輕人》報告中,也指出過早飲酒對兒童大腦發育、骨骼、心血管、內分泌等都有害處,酒精中毒更是導致痴呆的原因之一。看似好玩有趣的動作,但凡出一丁點錯,賠上的可就是孩子的一生。菲菲的爸爸,在跟女兒玩翻跟鬥遊戲時,就發生了意外。他在抓住女兒向上翻轉180度時,突然失手,導致孩子頭部著地,脊髓嚴重受損。醫生診斷,才年僅2歲的菲菲上肢已經不能活動,下肢肌力也不夠,不知道能夠恢復到什麼程度。本是親子間的樂事,卻因忽視了安全,發生了令人痛心的悲劇。試問,這樣的行為還能叫「逗」嗎?這分明就是「謀殺」!男子拿假老鼠逗女童,給她造成了心理創傷,常常胃不舒服,需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治療;孩子在吃飯時,有人不停逗他玩,結果導致食物吸入氣管,差點窒息;老大爺隨便彈男童「小雞雞」,導致男童生殖器發炎,一度無法正常生活或許你會認為,我這是杞人憂天了,危險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孩子的安全無小事!萬一真有個三長兩短,誰也不確定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到。儘管孩子的世界如同雪花一般純白無暇,卻也如同雪花一般一碰即碎。據調查,全國87%的人小時候都有被「逗」的經歷,可大部分的家長卻選擇不作為。
要麼是礙於面子,要麼是根本不把這件事放心上,從而傷透了孩子的心。畢竟,孩子還小,如果連最親的父母都不肯替他們解圍,又有誰能幫到他們呢?如果遇到有人隨便逗孩子,要及時出面保護他們,如果是不熟的人,可以直接懟回去:「請你不要這樣對我的孩子!」如果是熟悉的人,可以用徵詢孩子的方式,委婉拒絕:「寶貝,你不喜歡被大家這樣逗對不對?」一方面讓孩子知道你站在他們那邊,一方面可以阻止他人下次「逗娃」。當時,大家都一窩蜂衝上去,捏捏小傢伙的臉蛋,可孩子卻委屈地說:「叔叔阿姨,你們喜歡我我很開心。不過可以請你們不要捏我的臉嗎?這樣很疼。」後來,朋友告訴我,從小她就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對方讓你感到不適,就學會反擊拒絕。「人心都是肉長的,沒必要委屈了自己。」是啊,孩子那麼小,又怎能忍心傷害他們?記得當初伊能靜和哈林離婚時,就有人調侃年僅6歲的哈利:「你媽媽不愛你了。」結果小傢伙不哭不鬧,淡定地回答:「我相信我看到的,不相信我聽到的!」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面對再多的流言蜚語時,他們才有底氣狠狠反擊。簡言之,「中國式逗孩子」是成年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他們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如果是這樣的逗,不要也罷!畢竟沒有任何人,比我們的孩子更重要!雖然,有些親戚朋友逗孩子並沒有太大惡意,只是想跟孩子親近親近。但哪個孩子不是家裡的寶呢?風險太大,我們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有句話說的好,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的內心就是什麼樣子,而你是什麼樣的也影響著你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所以,下次再遇到有人隨便「逗孩子」,請第一時間站出來勇敢說「不」!

*作者:畫啦啦少兒美術(ID:hualala61),免費兒童繪畫課,實用幼兒園手工攻略,每天分享藝術啟蒙乾貨,寶媽的育兒神器。原標題:「姐姐,別殺我…」3歲女童剪掉1歲弟弟生殖器,真相刺痛無數人:求求你,別再這樣逗孩子了…*主播:鐘聲,她悅籤約主播。國家一級播音員,從事電臺主持16年,用聲音演繹生活。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姐姐,別殺我…」3歲女童剪掉1歲弟弟生殖器,真相刺痛無數人:求求你,別再這樣逗孩子了…
    萬一,女兒真的聽信他人的話,做出傷害小寶的事,又該怎麼辦?我越想越害怕,畢竟在生活中,有太多毫無辨識力的孩子,把大人一時興起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了悲劇:17歲少年開煤氣自殺,只因父母常年外出工作不在家,結果鄰居騙他:「你是撿來的,所以他們才不願回來陪你。」
  • 「姐姐,別殺我…」3歲女童剪掉1歲弟弟生殖器,真相刺痛無數人:求求你,別再這樣逗孩子了
    沒想到,我還是太天真了。在生活中,有太多毫無辨識力的孩子,把大人一時興起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了悲劇:17歲少年開煤氣自殺,只因父母常年外出工作不在家,結果鄰居騙他:「你是撿來的,所以他們才不願回來陪你。」廣州有個3歲女童拿剪刀,剪掉了1歲弟弟的生殖器,只因旁人慫恿:「你弟弟有小雞雞,所以你爸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
  • 3歲女童剪掉1歲弟弟生殖器,真相刺痛無數人:求求你,別再這樣逗孩子了…
    那天,我的女兒去樓下幫我買東西回來後,就悶悶不樂,小臉皺成了一團。詢問之下,她告訴我便利店的阿姨說:「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後就不會愛我了……」說完女兒意味深長地看著我,遲疑片刻後問:「媽媽,是不是弟弟消失的話,我就能得到你們全部的愛了?」一瞬間,我被嚇得冷汗直冒,趕緊安慰孩子。
  • 女孩剪掉1歲弟弟生殖器,只因大人講了這句話......
    廣州有個3歲女童拿剪刀,剪掉了1歲弟弟的生殖器,只因旁人慫恿:「你弟弟有小雞雞,所以你爸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更令人揪心的是,這樣沒分寸的「逗」還有很多很多:男子拿假老鼠逗女童,給她造成了心理創傷,常常胃不舒服,需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治療;孩子在吃飯時,有人不停逗他玩,結果導致食物吸入氣管,差點窒息;老大爺隨便彈男童「小雞雞」,導致男童生殖器發炎,一度無法正常生活……或許你會認為,我這是杞人憂天了,危險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姐姐將弟弟生殖器剪掉:中國式逗小孩,既無知又低俗
    前段時間回老家,看到我家人和侄女的互動,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大人還是一直在用「古老」的方式逗小孩。我侄女6歲多,她知道暑假可以來上海玩,特別特別開心。每晚睡覺前都會跟她媽媽討論,暢想著來上海她要去哪兒,要玩什麼。他們跟她說,「哎呀,你去不成上海了,飛機壞了,不飛了.」我侄女一聽,就特別傷心,哭得特別慘烈,特別撕心裂肺。
  • 姐姐將弟弟生殖器剪掉:中國式逗小孩,既無知又低俗!
    沒想到,我還是太天真了。前段時間回老家,看到我家人和侄女的互動,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大人還是一直在用「古老」的方式逗小孩。我侄女6歲多,她知道暑假可以來上海玩,特別特別開心。她每天都在倒數,還有幾天就可以坐飛機啦。每晚睡覺前都會跟她媽媽討論,暢想著來上海她要去哪兒,要玩什麼。
  • 5歲女孩將弟弟扔下樓:這樣和孩子開玩笑,真的會出人命!
    我越想越害怕,畢竟在生活中,有太多毫無辨識力的孩子,把大人一時興起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了悲劇:17歲少年開煤氣自殺,只因父母常年外出工作不在家,結果鄰居騙他:「你是撿來的,所以他們才不願回來陪你。」廣州有個3歲女童拿剪刀,剪掉了1歲弟弟的生殖器,只因旁人慫恿:「你弟弟有小雞雞,所以你爸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
  • 廣州男童被家人剪掉小雞雞,毀了一生!罪魁禍首竟是一句話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個新聞:2016年,廣州某村莊,3歲的姐姐剪掉了弟弟的生殖器。一句戲弄,一句玩笑,卻毀了3個人的生命:姐姐被媽媽責打失去生命,媽媽自責服毒結束生命。而這樣看似玩笑的戲弄,卻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甚至很多人還以此為樂,你是否也有聽到過這類 「 玩笑 」。■ 「你媽媽不要你了哦。」
  • 大人們,別再戲弄孩子了!
    閒聊間,一男子拿著一玩具對一5歲左右的孩子說:「你喜歡這個嗎?」孩子開心地點點頭。「那我給你,你要說什麼?」孩子看著男子,奶聲回答:「謝謝叔叔。」男子大笑:「不,你要說謝謝爸爸。拋開上述,再來看看其他生活中你肯定見過的「戲弄」。「你爸媽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啦。」這句話的常見度之廣和殺傷力之大,堪稱「戲弄之最強王者」!
  • 6歲女童一夜「患」500°高度近視:媽媽,我寧願你沒生下我,也別這樣冷落我!
    這幾年,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類似這樣的二胎矛盾其實不在少數:哥哥弟弟玩猜拳,哥哥贏了,正想拿起玩具時被爸爸一把奪走給了弟弟,哥哥委屈到抓狂大哭;12歲女童怪父母太偏心其他3個小孩,撕破戶口本後離家出走;杭州14歲小女孩,因奶奶只給弟弟做蛋花湯不給自己做,吞下30顆鎮靜類藥物自殺;看到這裡,我不禁思考:家長的偏袒,真的會傷透孩子的心,導致本應血濃於水的親情,變得如此支離破碎嗎?
  • 6歲女童一夜患500°高度近視險失明:媽媽,我寧願你沒生下我,也別這樣殘忍毒害我!
    這幾年,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類似這樣的二胎矛盾其實不在少數:哥哥弟弟玩猜拳,哥哥贏了,正想拿起玩具時被爸爸一把奪走給了弟弟,哥哥委屈到抓狂大哭;12歲女童怪父母太偏心其他3個小孩,撕破戶口本後離家出走;杭州14歲小女孩
  •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生活中逗孩子的行為有很多,最「經典」莫過於這些:01你媽有了弟弟就不喜歡你了哦在大人看來,這句話沒什麼。但是對於以「父母是整個世界」的孩子來說,這句話是極具殺傷力的。2015年,武漢一戶人家的大女兒將僅僅兩個月大的親生弟弟從八樓家中扔出窗口,男娃當場死亡。
  • 四川3歲女童遭繼母虐打致死,孩子做夢都在叫:媽媽別打我
    12月4日,備受關注的四川3歲女童杜某浩遭繼母虐待案在彭州市法院開庭審理。「畢竟是一條人命,我們希望量刑從重,站在我這個生母的角度就是判她死刑都不解氣……」杜某浩的生母劉女士在庭審結束後向華商報記者表示,今天沒有宣判,這是彭州市檢察院提起的公訴案件,法庭是第一次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
  • 4歲女童鉛中毒,智商難再發育,婦幼主任:3種食物別再餵娃吃
    一、4歲女童鉛中毒,智商難再發育,婦幼主任:3種食物別再餵娃吃1、 皮蛋皮蛋不僅大人喜歡吃,孩子一般也愛吃,但很多人不知道,皮蛋主要材料是黃丹粉(氧化鉛)、石灰一類的,這類東西做成的皮蛋,如果吃得過多,會讓體內鉛含量超標,這樣對發育不利。
  • 孩子「黏人」「膽小」?別再給孩子貼標籤了,3招解決安全感問題
    她的兒子浩浩一見面就躲在媽媽後面,怎麼逗也不回應。朋友忍不住吐槽:就是家裡橫,一到外面就膽小了。愁人。女兒拿玩具給他他也不要,所以女兒也小聲地跟我說:這個弟弟這麼害羞呀?我對欣欣說:別這麼說,孩子遇到不太熟悉的人,不願意打招呼、一起玩也是正常的。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我們先去了公園散步。女兒拿著泡泡器一路在前,一串串晶瑩的泡泡隨風飄來,一伸手瞬間就無聲地消失了。
  • 遭繼母虐待致死女童做夢都在喊「別打我」!
    【遭繼母虐待致死女童做夢喊別打我】12月4日,備受關注的四川3歲女童杜某浩遭繼母虐待案在彭州市法院開庭審理。「畢竟是一條人命,我們希望量刑從重,站在我這個生母的角度就是判她死刑都不解氣……」杜某浩的生母劉女士在庭審結束後向華商報記者表示,今天沒有宣判,這是彭州市檢察院提起的公訴案件,法庭是第一次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
  • 【漫畫攻略】不是我矯情:請你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在1000萬個公眾號中發現我,算你有眼光~今天的漫畫靈感來源文章《春節回家,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來自北大碩士學霸暖暖媽公眾平臺
  • 遭繼母虐待致死女童生母:孩子做夢喊:「別打我」
    12月4日,備受關注的四川3歲女童杜某浩遭繼母虐待案在彭州市法院開庭審理。「畢竟是一條人命,我們希望量刑從重,站在我這個生母的角度就是判她死刑都不解氣……」杜某浩的生母劉女士在庭審結束後向華商報記者表示,法庭是第一次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
  • 這種衣服害死幾十個孩子,千萬別再這樣穿了
    先問個問題:下圖中這樣的童裝,你能看出有什麼不妥嗎?很多人都不覺得這種衣服有什麼問題,自己都會給孩子買這樣的衣服。答案是:這樣帶拉繩的連帽衫可能成為害死兒童的兇手!它是被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要求召回的危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