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她悅」
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好文不錯過!
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主播鐘聲的溫情朗讀
文丨媽隊 · 主播 | 鐘聲
來源 | 畫啦啦少兒美術(ID:hualala61)
那天,我的女兒去樓下幫我買東西回來後,就悶悶不樂,小臉皺成了一團。詢問之下,她告訴我便利店的阿姨說:「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後就不會愛我了……」說完女兒意味深長地看著我,遲疑片刻後問:「媽媽,是不是弟弟消失的話,我就能得到你們全部的愛了?」萬一,女兒真的聽信他人的話,做出傷害小寶的事,又該怎麼辦?我越想越害怕,畢竟在生活中,有太多毫無辨識力的孩子,把大人一時興起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了悲劇:17歲少年開煤氣自殺,只因父母常年外出工作不在家,結果鄰居騙他:「你是撿來的,所以他們才不願回來陪你。」廣州有個3歲女童拿剪刀,剪掉了1歲弟弟的生殖器,只因旁人慫恿:「你弟弟有小雞雞,所以你爸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兩死一傷,一個家庭的破滅,皆因旁人無底線的「逗」而起。他們可曾想過,隨口的一句玩笑,看似無關痛癢,卻分分鐘壓垮孩子心裡的最後一根稻草!開玩笑,只有在被開玩笑的人也覺得好笑的情況下才叫「開玩笑」,如果被開玩笑的人並不覺得好笑,那就是「恐嚇」。動不動就和孩子開玩笑,似乎早已成為大人與孩子之間,司空見慣的交流方式。很多家長習以為常,選擇一笑而過,但卻往往忽略了:這樣的玩笑,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在《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蔡少芬的兩個女兒,需要在媽媽陪伴卡和玩具中做一個選擇。接著,工作人員為了節目效果,想逗下兩個開心的小傢伙。於是,當著她們的面碎掉了媽媽陪伴卡,假裝一臉嚴肅地說:「媽媽的陪伴卡碎了,那這幾天媽媽就不能陪伴你們了。」瞬間姐妹倆愣住了,過了一會,5歲的妹妹包子才怯怯地問:「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找媽媽?」因為在她的認知中,「媽媽卡碎了」=「媽媽死了」,單純的孩子信以為真,以為再也見不到媽媽了。看到這裡,蔡少芬心疼得顧不上節目錄製,跑過去一把摟住孩子們安慰:「媽媽沒有死,媽媽在這裡,媽媽會一直陪著你們。」在媽媽的懷抱和親吻下,孩子不安的情緒才漸漸得到緩解。短短一分鐘,原本興致高漲的孩子,就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中。失去父母,這種傷害對孩子來說,絲毫不亞於山崩地裂。好多人正是抓住孩子軟弱的地方,喜歡無下限地逗孩子,把自己的快樂凌駕到孩子的痛苦之上。可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裡說過:「小孩不能區分事實和笑話,他們會相信大人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在孩子的心裡,大人們所謂的「玩笑」,對他們而言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相」,將造成無妄的傷害!記得小時候,有次親戚拿我腿上的胎記逗我:「你是煤堆裡撿來的,所以大腿才會這麼黑。」當時我就慌了,極力辯解,可親戚直接反問:「要不然你說,為什麼你的腿這裡這麼黑?」一時間,我如鯁在喉,整個臉憋得漲紅,什麼都說不出。那種巨大的無助感、羞恥感籠罩著我,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走不出那份悲傷,一直沉浸在深深的自卑與隨時會被父母拋棄的恐懼中。或許,你會覺得這不就是一句無關痛癢的逗笑嗎?拿著孩子的一些小缺點取笑一下,並沒有什麼呀。你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都可能刺痛他們的心靈,成為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最終,這些不妥當的「逗」會像小刀一樣在孩子的心上劃下一個個口子,造成終身的傷害。CCTV曾做過一個調查,最常見的逗小孩方式,除了言語上的「媽媽不要你了」,行動上的「逗」也是隨處可見。可就是如此普遍的一種現象,一次又一次傷害了我們的孩子。有的大人很過分,他們為了享受惡趣味,想看孩子被酒精辣到時擠眉弄眼的樣子,於是誘騙孩子喝酒。當代生活報就曾報導,一個2歲孩子被伯父逗著喝了一兩多的米酒,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大腦永久性受損。時隔僅僅兩個月,華西都市報又報導,一個2歲孩子被父親的朋友,灌了2兩白酒後急性酒精中毒,不治身亡。可憐的孩子,人生還沒正式開始,就在痛苦的折磨中早早逝去。要知道,對小孩子來說,6~10g酒精就足以讓他們喪命!由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酒精與年輕人》報告中,也指出過早飲酒對兒童大腦發育、骨骼、心血管、內分泌等都有害處,酒精中毒更是導致痴呆的原因之一。看似好玩有趣的動作,但凡出一丁點錯,賠上的可就是孩子的一生。菲菲的爸爸,在跟女兒玩翻跟鬥遊戲時,就發生了意外。他在抓住女兒向上翻轉180度時,突然失手,導致孩子頭部著地,脊髓嚴重受損。醫生診斷,才年僅2歲的菲菲上肢已經不能活動,下肢肌力也不夠,不知道能夠恢復到什麼程度。本是親子間的樂事,卻因忽視了安全,發生了令人痛心的悲劇。試問,這樣的行為還能叫「逗」嗎?這分明就是「謀殺」!男子拿假老鼠逗女童,給她造成了心理創傷,常常胃不舒服,需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治療;孩子在吃飯時,有人不停逗他玩,結果導致食物吸入氣管,差點窒息;老大爺隨便彈男童「小雞雞」,導致男童生殖器發炎,一度無法正常生活或許你會認為,我這是杞人憂天了,危險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孩子的安全無小事!萬一真有個三長兩短,誰也不確定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到。儘管孩子的世界如同雪花一般純白無暇,卻也如同雪花一般一碰即碎。據調查,全國87%的人小時候都有被「逗」的經歷,可大部分的家長卻選擇不作為。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