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天,442發子彈擊殺214人,他在上甘嶺創造了狙神的傳說

2020-11-17 騰訊網

引言

《孫子兵法·始計篇》有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為事關生死存亡的國家大事,對於戰爭也確實需要我們有慎重對待的態度。但這種慎重的態度,也並不意味著一味地的退避、忍讓,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不會主動發動戰爭,但也同樣不懼怕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各種勢力的重新整合新的國際秩序建立,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兩大對立集團形成。而在兩大集團對峙的前線——朝鮮半島之上分別建立了朝鮮與韓國兩個政權。意識形態上的鬥爭、對統一的需求終於催生了韓戰。

原本這場一邊倒的戰爭,卻在開戰幾個月後,便因為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參與形勢急轉直下,朝鮮方面損失慘重,節節敗退,期間美國更是多次侵入我國領空。於是,在朝鮮的邀請下,秉著「唇亡齒寒」的道理,志願軍赴朝作戰。

在志願軍入朝之後的三年內,志願軍先是發動了五次大的戰役,化解了危局;隨後又在三八線附近與美國方面進行了邊打邊談的長期戰略對峙,終於也迫使美國籤訂了停戰協定。

在這場近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更是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團隊、個人,他們的家國情懷、保家衛國的理念也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後人,值得我們銘記。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英雄便是其中鮮明的代表,他就是有著「狙神」稱號的張桃芳。在朝鮮戰場上,他憑藉著一支沒有配備瞄準鏡的莫辛納甘步槍,在32天的時間裡用442發子彈擊殺了214名敵人,創下了朝鮮戰場我軍的冷槍狙殺記錄。

「狙神」的成長

張桃芳,是江蘇興化人,生於1931年。在戰爭泥淖中長大的他,自然十分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很早便參加了兒童團。而在新中國成立的2年後,年滿20歲的他選擇了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直到1952年9月他又跟隨自己所在的24軍214團進入朝鮮戰場。

與我們對「狙神」的普遍認識不同的是,入伍初期的張桃芳並不擅長狙擊,他也並不是天賦型的狙擊手;甚至在進入朝鮮戰場配發了莫辛納甘步槍後,他還有著連續脫靶三次的「光榮成績」。

但這些對於張桃芳而言,卻成為了敦促自己進步的動力,此後他開始加強訓練。為了培養自己的肌肉記憶,他每天端著槍練習動作,甚至為了穩定槍身不惜在雙臂上掛上沙袋,而對於遠處的物體他也是加強訓練快速瞄準。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出幾月他便真正掌握了莫辛納甘步槍的使用方法,做到了百步穿楊。

而在當時的朝鮮戰場上,由於雙方長期在三八線附近僵持,為取得對戰上的優勢地位,1952年10月,美軍採取了「攤牌行動」,對上甘嶺地區展開了猛烈的攻勢,不過雖然這場戰爭中死傷慘烈,但經過43天的爭奪,我軍還是基本上穩固了陣地。但在上甘嶺戰役結束後,上甘嶺地區依舊壓力很大,而此時我軍審時度勢的採用了「冷槍冷炮運動」,以高密度、低強度的襲擊、狙擊戰進行有效殺傷敵人。

張桃芳,也在此時跟隨214團來到了上甘嶺的597.9高地,並且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實戰狙擊。但這一次狙擊中,由於緊張以及不熟悉彈道,儘管連開十幾槍但卻無一命中,最後只得悻悻而回。

這次的實戰後,張桃芳向老兵請教 ,又積極熟悉地形,了解敵人作息出行,終於很快便有了第一個敵人被擊斃,到了2月底張桃芳已經擊斃了71名敵人。

當時的皮定鈞軍長都不相信這是一個新兵的成績,便令參謀王紀榮前去一探究竟,他還令他帶了一雙皮靴,囑咐王紀榮要是張桃芳真有本事便將靴子授予給他。

在王紀榮的親眼見證下,張桃芳「手起刀落」敵人又有3名敵人命喪槍下。

這雙靴子,自然也成了張桃芳的囊中之物。

而在隨後面對我方的冷槍冷炮,被打怕了美軍不得不挖築工事用以防護,就連平常的大小便也不敢露頭。美國人還給張桃芳他們的駐地冠以「狙擊兵嶺」的名諱。

在張桃芳從1月29日進入陣地到5月25日退出為止,張桃芳的實際射擊時間為32天,而在這短短的32天裡,他愣是依靠 442發子彈打出了擊斃214名敵人的成績,「狙神」的稱號也是不脛而走。

這樣的成績,令人側目。也正是憑藉這樣的功績,他被授予「二級狙擊英雄」稱號,朝鮮方面則授予了他「一級國旗勳章」。

回國,繼續軍伍生涯

在朝鮮戰事結束後,張桃芳回到國內,並在隨後憑藉出色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調入了空軍部隊,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在擔任飛行員期間,他更是塑造了零事故、零傷亡的記錄。而在飛行員退役後,他成為了一名參謀長,繼續服務於軍伍之中,直至1980年退休。

2007年,77歲的一代「狙神」去世。

小結

對於自己抗美援朝中的事跡,曾有記者問過張桃芳「你難道不害怕嗎?」

而張桃芳給出的答覆卻是「那時候我只想著打鬼子,只有多打一個敵人,我們才能少一分威脅」。

簡單的答覆,卻也是最真切的情感表現。或許也就是英雄本色吧。

相關焦點

  • 上甘嶺狙神的「讓子彈飛」,單兵作戰32天,用442發子彈斃敵214人
    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時期單兵作戰長達32天,用422發子彈就消滅了214名敵人,是當之無愧的「狙擊王」。 狙擊天賦異稟的張桃芳 不要以為張桃芳是一名老兵,他的狙擊能力是通過戰場經驗不斷總結的。其實並非如此,在抗美援朝戰役爆發前,張桃芳還是一名剛入伍的新兵。
  • 最冷的槍:抗美援朝狙擊之神,32天,436發子彈擊斃214名美國兵
    我是燕雙鷹,我賭你的槍裡沒有子彈《最冷的槍》講述的是一名抗美援朝狙擊手的故事,他原型名為張桃芳,是中國神級狙擊手,當年在甘嶺以436發子彈,32天內擊斃了214名美國兵,被譽為世界十大狙擊手。世界十大狙擊手都有誰?再講張桃芳之前,我們先說下世界十大狙擊手。所謂狙擊手就是咱們常說的神槍手。有些人是某行業的天才。
  • 中國狙神,442發子彈擊斃214名敵軍
    當有消息稱他的新片,是一部關於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時,這實在有點讓人振奮。據報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年僅22歲的張桃芳在537高地創下擊斃214名敵人的紀錄,堪稱「中國狙神」。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展覽著一把步槍,這是前蘇聯1944年生產的莫辛·納甘步槍,可連打五發子彈,解放軍習慣稱它為「水連珠」。
  • 跨過鴨綠江陸乘風原型:上甘嶺狙神張桃芳,32天內斃敵214人
    根據陸乘風自己的說法,他是因為是全軍中的積極分子,才被派入50軍中的,但據筆者看來,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雲南人的身份應該也起了作用。畢竟50軍是雲南子弟兵,大部分將士都是雲南人嘛。張桃芳,江蘇興化人,出生於1931年。
  • 上甘嶺戰役,他32天426發子彈斃敵214人;張藝謀申請拍電影被同意
    因此,要在戰場上立起足夠的軍功,對狙擊手來說,無疑不是什麼大的挑戰,而事實上,有一位上甘嶺戰役的老兵,用426發子彈打死214個敵人。這位老戰士名叫張桃芳,他曾創造了朝鮮戰場冷槍(當時狙擊手叫「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甚至被冠以「上甘嶺狙神」、「冷槍英雄」等稱號。
  • 沒有瞄準鏡的中國狙神,32天擊斃214名敵軍,從戰場全身而退
    神槍手中,有一個來自江蘇的青年,他像《我的兄弟叫順溜》的王寶強扮演的陳二雷一樣,是個天生的神槍手,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被譽為"志願軍神槍手"、"冷槍英雄"、"上甘嶺狙神"。而創造如此戰爭神跡的張桃芳,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 張藝謀新片將拍「中國狙神」張桃芳,上甘嶺創造殺敵奇蹟
    抗美援朝戰爭中,張桃芳曾使用一把莫辛·納甘非自動騎步槍在32天內以442(一說436發)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24軍72師第214團。1953年1月,張桃芳來到上甘嶺陣地的前沿--597.9高地,但他因為缺乏經驗,剛開始並不順利,他對於移動中的敵人總是束手無策。
  • 志願軍神槍手442發子彈殺敵214人!被後人評為世界十大著名狙擊手之一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 收錄於話題#軍事科技6個上甘嶺戰役結束不久志願軍第24軍接替15軍開赴前線還是一名新兵的張桃芳跟隨部隊來到了597.9高地滿目荒山 彈坑密布的陣地讓張桃芳意識到幾個月前在部隊的射擊測試中張桃芳以3發子彈0環的成績成為隊伍中的笑話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名險些被淘汰的新兵
  • 張藝謀新片重現抗美援朝「狙神」
    發子彈,斃敵214名(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被譽為「狙神」,上榜「世界十大狙擊手」。18天,他成為志願軍24軍214團8連的一名狙擊手。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正是在上甘嶺阻擊戰中,「新兵蛋子」張桃芳創造了自己的人生輝煌。
  • 志願軍狙神張桃芳,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美軍在戰鬥中,更是在這彈丸之地,一月之間投下了百萬枚炮彈,將上甘嶺炸成一片焦土,把上甘嶺的山頭整整削掉了2米。在這樣慘烈的戰鬥環境下,我們的志願軍中竟出了一位,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的神槍手,在上甘嶺歷時40多天的戰鬥中,擊斃美軍多達214名,事後還驚動了志願軍的中將前來觀摩。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一位志願軍英雄,張桃芳。
  • 中國狙神!抗美援朝中32天內擊斃214名敵人,張藝謀要拍他的故事
    槍非名器,眼前這支卻不一般,它驕傲地躺在中國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戰爭館內,一排注釋說明了它曾經的輝煌: 「抗美援朝戰爭中,它的主人使用它曾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
  • 中國最強狙神:32天靠機瞄狙殺214名美軍,還會開戰鬥機
    因為子彈稀缺,沒什麼機會實彈打靶,白天的時候,他把遠近不同的各種物體當成目標,不停地空槍擊發。晚上,他就直直地瞄著那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的油燈頭兒,或者星星月亮練注意力。第二天,在晨霧中,張桃芳從狙擊臺看到百米外有一名快步小跑的敵軍,以不規律S型奔跑以規避狙擊。 張桃芳提前預判,果斷開火,這一次,敵人應聲倒下!找到感覺的張桃芳在之後兩周時間裡,打出9發子彈,射殺7名敵軍,一下子就超過了組裡所有的老狙擊手。
  • 張桃芳狙殺214人,排名世界十大狙神第幾?被狙殺的美軍王牌是誰
    他的驚人戰績是:單兵作戰32天,發槍442次,斃敵214名,自己毫髮無損,全身而退。如果朝鮮戰場繼續打下去,他的戰績會更突出,甚至會超越排在他前面的那些狙神。 各國的狙擊學校對世界狙擊手的戰績做過統計、分析、研究,將他們的作戰技巧、心理素質、戰場反應以及狙擊武器等作為學員的必修課,這些在戰場上的「冷麵死神」都是狙擊手的最好的老師。
  • 志願軍「神槍手」:用1條槍33天斃敵214人,入選世界十大狙擊手
    在世界十大狙擊手中,我國的張桃芳名列其中,他的戰績:33天,用442發子彈斃敵214人。關於張桃芳的事跡,美國是這樣報導的:聯國兄弟匍匐在地爬向他們的陣地,而後背時時透出股涼氣,他們在胸口劃著十字,期望上帝保佑著他們平安地爬進地堡。
  • 號稱「中國王牌狙擊手」,33天擊斃214人,令敵人惶惶不可終日
    他是中國王牌狙擊手,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曾一人在33天內擊斃214人,令所有人聞風喪膽。 起初張桃芳不熟悉新槍,第一天練習打靶時,接連三發子彈脫靶,連長罵他「吃了三個大燒餅」。
  • 志願軍狙擊手張桃芳:單兵作戰斃敵214人 竟沒用瞄準鏡
    他單兵作戰31天,在沒有瞄準鏡的情況下,用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 美軍抽調專業狙擊高手,配備觀察員,架起三挺高射重機槍,只為「除掉」他! 令張桃芳沒有想到的是,入朝後,在團裡的第一次射擊考核中,他的三發子彈竟然全部脫靶。張桃芳以三發子彈零環的成績,被調到炊事班幫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苦練射擊,殺敵衛國。
  • 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曾一人幹掉214名美軍,令所有人聞風喪膽
    他是中國王牌狙擊手,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曾一人在33天內擊斃214人,令所有人聞風喪膽。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起初張桃芳不熟悉新槍,第一天練習打靶時,接連三發子彈脫靶,連長罵他「吃了三個大燒餅」。此後張桃芳像著了魔一樣,整天端著空槍,反覆練習舉槍動作,瞄準遠近不同的物體,不停扣發扳機,尋找感覺。他用破床單製成兩個沙袋掛在手臂上練習臂力,練到最後,他兩臂帶著十幾公斤沙袋時,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動扳機。夜晚,戰友們常見到張桃芳拿著空槍在坑道中對著晃動的油燈練習瞄準。
  • 從菜鳥到槍神,426發子彈斃敵214人,張藝謀新片以他為原型
    抗美援朝戰爭時,張桃芳曾以一己之力創下斃傷214名美軍敵人的擊殺紀錄,在世界狙擊手排行榜上名列第八。根據資料統計,在二戰時期的歐洲正規戰中,每殺死一名敵方士兵,普通戰士需要耗費2.5萬發子彈。在越戰那樣複雜地形中進行的遊擊戰,殺死一名敵軍,需要耗費10萬發子彈。可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一名狙擊手,幹掉一個目標,平均下來只需要1.5發就夠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是數字太懸殊了,叫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