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最終還是羨慕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的生活

2020-12-25 騰訊網

《紅樓夢》裡賈母總愛說:「我那大孫女,當了娘娘,享了一輩子的福!」 賈母的大孫女,榮國府的大姑娘,自然是賈元春,皇帝的賈貴妃,鳳藻宮尚書,賢德妃,她活得真如賈母說得那樣幸福嗎?

現在的一些女孩還在崇尚幹的好不如嫁的好,而嫁得好的賈元春卻過得並不幸福,除了一些政治原因外,更多的就是她說的一入宮門深似海,皇宮那是一個見不得人的地方,可見賈元春如果有選擇她是不願意的。她不像慈禧那樣,為了改變家族的命運,自己願意去皇宮出人頭地,相反賈元春應該是一個不喜歡權力爭鬥的人,也不是一個權力欲很強的女人,她應該是和寶釵一樣只是安心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女人,不曾想入宮做了皇妃,雖然成了人上人,卻過的不開心。

在外人看賈元春是娘娘,尊貴無比,可是事實上,她再尊貴也是個妾,每天要給皇后娘娘磕頭請安,還得協調好和其它妃子的關係。雖然皇宮未必象現在的宮鬥戲那麼殘酷,可是就算是一個大公司,也是關係複雜,充滿了職場鬥爭。宮裡自然也有一些人際鬥爭,以賈元春這種平和寬厚的性格,在宮裡能吃得開嗎?

至於嫁得好的賈元春為何不幸福,原因有三,如下:一、不喜歡與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為了家族,她要忍耐,她要埋葬自己的愛情,所以她不幸福。二、不喜歡家族的榮辱與自己的婚姻掛鈎。三、不喜歡過爾虞我詐的宮廷生活。所以即便是尊崇的娘娘,她也很難會幸福。

並且賈元春的採仗包括「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皇貴妃以上品位用的是「明黃色」,而以下均為「金黃色」,這就排除了賈元春是皇貴妃的可能性。因此,賈元春的位分似乎並沒有那麼高,應以妃或嬪為宜。但是,家裡人直稱其為「貴妃」,是不是合理,合乎規矩呢?還是單純的表達一種尊敬之意呢?我認為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皇權時代,是不能隨便稱呼的吧。

賈元春自己對宮廷生活並不滿意,她回家省親時對父親賈政說元春對她父親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翻譯成白話的意思是:普通百姓雖然粗茶淡飯,穿粗布衣服,但是卻能一家人團聚,共享受天倫之樂;我們家現在雖然大富大貴到了極點,但骨肉分離,天各一方不能相見,終究沒有什麼樂趣。

可見,所謂幸福就是一種感覺,不管你有無金錢,有無地位,只要心裡坦然,自足自樂,就是幸福。否則,就是擁有再多的金銀珠寶,每天提心弔膽的過日子,也是枉然。

相關焦點

  • 賈元春:紅樓夢裡地位最尊貴的薄命人
    看過太多宮鬥劇,《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我們知道一個弱女子,能在充滿算計和冷漠的深宮中生存下去,已是不易,更何況作為女史的元春,還要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為著最終的家族榮耀而努力。她不是為了做宮女,更不是為了做女史,而是為了引起坐在金鑾殿上的那個被稱為天子的男人的注意。也許她曾險些被心懷叵測之人算計、謀害,也許她曾在無數個深夜裡孤衾難眠,淚溼眼角。
  • 賈元春,一個胸無城府的女子
    《紅樓夢》中對賈元春的描寫不多,她正面出場的情節大多集中在省親的那一回。 她在華美莊嚴的皇家儀仗隊的前呼後擁下回到娘家,這在外人看來是多麼榮耀的事啊,可她卻似乎看不出有什麼得意喜悅之情。又隔簾含淚對其父賈政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這是她見到久別親人之際,發自肺腑的真心話。由此可以看得出,元春雖貴為皇妃,但她生活得並不幸福,皇宮裡的富麗堂皇、金尊玉貴的日子,並不是她真正嚮往的生活,她喜歡一家人在一起安享天倫之樂的平凡日子。
  • 天倫之樂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合家歡樂,反義詞有:孤苦伶仃,天倫之樂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含褒義,泛指家庭的樂趣。天倫之樂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天倫之樂(tiān lún zhī lè)成語釋義: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係。泛指家庭的樂趣。
  • 周末田捨生活
    在東京長大、求學、就業以及結婚的城市女孩馬場未織,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可以過上照顧農田的田捨生活。起先動的念頭是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大兒子新尼對生物充滿無限好奇,大多數知識來源都是從書本或者網際網路上獲取,為了不讓孩子活在一個被媒體報導的虛擬的數字生活裡,她和丈夫動起了「兩地生活」的念頭,這一念頭一旦在內心生根,便無從控制,在反覆衡量、估算、假設各種狀況下,他們開始選擇新家。
  • 《紅樓夢》:元春到底喜歡寶釵還是黛玉?
    可見,元春當初進宮的時候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她把外人看來榮華富貴無限的皇宮,說成是「見不得人的去處」,說明她在深宮的生活並不像表面上那麼風光。妃子之間的勾心鬥角、爭風吃醋,帝王的反覆無常、恩威難測,可能才是她真實的生活。
  • 紅樓幽嘆:賈元春為何這麼早就領了盒飯?
    賈家的大小姐賈元春進了宮,如煙花燦爛一般因「才」被拔擢、又被晉封為「貴妃」、更蒙浩蕩天恩短短回家省了一回親,卻不見喜悅,倒是父母至親哭作一堆。回宮後、未見任何哪怕虛名兒上的封賞。再過不多時忽然就好好兒地傳出在她那「鳳藻宮」、在榮華正盛時薨沒了!
  • 賈元春真的是「暴病身亡」嗎?
    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女,賈元春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寶玉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
  • 紅樓夢——賈元春
    香櫞是呼應賈元春的元和袁崇煥的袁。二十年來辨是非,【此句典故出自袁崇煥擅殺邊帥毛文龍後的奏摺:惟皇上斧鉞之,天下是非之。在袁崇煥死去二十年後的南明抗清時期,天下人仍然在爭論當年因袁崇煥的錯責將他問罪處死的這個選擇是否正確】榴花開處照宮闈。
  • 賈元春難道真的是「暴病身亡」嗎?
    賈元春難道真的是「暴病身亡」嗎?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女,賈元春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寶玉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賈元春被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得太奢華了。
  • 作者安排賈元春在夜裡省親,是啥意思?難道她不是人?
    然而,詭異者,:賈元春寧,竟置夜半,且賈元春夜寧,前後共哭了六,若青楓林下之鬼吟!豈賈元春是鬼?且評書人脂硯齋何點評賈元春省之事也??自政老節以降旨截,賈母等入此盛,以秦卒引,惟書數「?」,將潑天喜言矣,接黛玉回,璉、鳳言,以嫗勾出省親事來。
  • 賈元春——一件怪事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賈寶玉的婚事是賈府上下最敏感的一根神經,選擇林黛玉還是薛寶釵都有不同的聲音,而在這兩種選擇中,賈元春這個貴妃的選擇是一個重要的砝碼,很多人都知道她通過賞賜端午節禮暗挺薛寶釵,但是卻不知道她為何要這樣選擇。其實書中透露過蛛絲馬跡,她是先試探過林黛玉之後,發生了一件事後,她才做出的這一選擇。
  • 「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元春在皇宮發現的真相,賈家難逃抄家
    孔子就借「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孰之過」教訓弟子,既然盡心輔佐季氏,季氏犯的錯誤就與他們有關。 曹雪芹借了「虎兕」的典,指出《紅樓夢》背後,賈家抄家源於一場同室操戈的「皇權爭奪」。賈元春和賈家捲入其中,最後賈元春如楊貴妃和五月榴花神孫權皇后潘淑一樣,都被縊死。賈家也因此被抄家。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