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店的女孩》:愛情是道單選題嗎?

2021-02-12 迷影咖啡

文 | 潔怡

編 | molly

《麵包店的女孩》拍攝於1963年,是一部只有23分鐘的黑白短片,作為侯麥「道德故事」中的第一部影片,簡短的劇情已經一針見血且趣味十足,侯麥十分老辣地刻畫出了一位愛而不得的男士的「撩騷」心理。張愛玲筆下有白月光和蚊子血,而法國人心中也有法餐和曲奇。

黑白,巴黎,23分鐘,旁白,三個人,兩段情。《麵包店的女孩》講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巴黎街頭的一個小故事,法律系大學生在街頭邂逅美麗的希爾維,幾次偶遇後,大學生喜歡上希爾維,當他想再次偶遇希爾維時,希爾維消失了,在她消失的這段時間,大學生在麵包店女孩那裡排解無聊和寂寞。最後,希爾維又出現了,結局出人意料。二十三分鐘的黑白短片把男女愛意萌動的心理揭露得淋漓盡致。

巴黎一景

影片一開頭就全景式地展示了當時巴黎的生活場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車水馬龍的十字街頭,哥德式的建築,市場上的櫻桃用紙袋裝,曲奇大塊且按塊來賣,用普通的白色紙張包裝餅乾和蛋糕。雖然只是黑白兩色,但還是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法國巴黎的浪漫氣息,尤其是男主角和麵包店女孩之間沒有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曖昧情感。

曖昧相處

影片以獨白為主,人物關係簡單明晰。雖然只有二十三分鐘,情節卻是給人驚喜。當以為男主角會順利地和希爾維在一起時,希爾維消失了;當麵包店女孩出現且答應男主角的約會時,原以為約會會成功,沒想到這時希爾維又出現了;讓人沒想到的是,男主角的一切「罪行」都被希爾維看在眼裡。

與希爾維再次相遇

整部影片中,導演都沒有把兩個女性同時放在一個畫面裡,希爾維消失,麵包店女孩出現,希爾維出現,麵包店女孩消失。在影片結尾,大學生和希爾維婚後走進麵包店,出現的不再是原來那個女孩。

影片還表現了男主角「幼稚」的心理,為了再次邂逅希爾維,晚餐他花了30分鐘,來回走了3回,以為這樣遇見希爾維的機率能增加10倍。在希爾維沒有出現的時間裡,他心理不斷設想她不出現的原因,可能是走了另一條路,可能是坐地鐵或乘公車,最後他決定擴大搜索範圍,幻想希爾維會在某個窗口出現,或者會從某個商店走出來。男性和女性在感情裡的心理終究逃不過導演的眼睛,被導演表現得透徹而含蓄。

在街上來回穿梭的男主

影片全程對內心刻畫細膩直白卻不做作,雖然出現一些鏡頭的晃動,但整體的人物情感如行雲流水。表現男主角的自我欺騙,富有智慧而且深刻。一次次的擦肩而過,換來了希爾維的注意,美貌佔據了男主角的心。當希爾維消失後,他決定換一個獵物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尋找一個容易捕獲的獵物去安放自己的「愛情」。

男主角對希爾維甚是著迷

男主角一邊等待一見鍾情的希爾維,一邊和相貌平平的麵包店女孩調情。男主角頻繁地去買麵包店,麵包店女孩誤認為男主角喜歡他。很難說他是喜歡麵包店女孩的,麵包店女孩不過是一個替代品。在男主角看來,去麵包店買曲奇不過是和麵包店女孩玩一場遊戲。和其他女人調情,一方面可以消解掉無聊寂寞的折磨,順帶展示一下自己男性的魅力;另一方面當心儀對象拒絕自己時還有其他備選對象。

餅乾是一種欲望的投射

感情的空窗期,找了一個釋放自己虛榮心的地方,雖有內疚,卻仍在繼續。情節的發展明顯表明,內疚只是一剎那的感覺,而虛榮心的滿足才是更首要的。人性大概就是如此,總是需要一些類似曲奇的東西來填補生活中的空白,來等待那個更長久的未來。

「讓我煩惱的不是她喜歡我,而是她認為我也喜歡她」,短短一句,道盡愛情裡所有的殘忍與自私。本以為,男性是愛情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殊不知,那些擁有美貌能讓男人一見鍾情的女人才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那些麵包店的女孩們不過是他人美滿愛情裡的一段插曲,美好又悲哀。三個人就像是一個圓圈,希爾維徵服了男主角,男主角徵服了麵包店女孩。

麵包店女孩對男主露出期許的神情

在影片中,原本以為女性只是被男性追逐的對象和獵物,以高尚的愛情之名捕獲女性,讓人沒想到的是,男主角在追逐獵物的同時,他也成了獵物,被希爾維死死地捏在手裡。最後的贏家是希爾維,先是得到了男主角的青睞,又把一切都看在眼裡,最後還順利地和男主角結婚。

希爾維把一切看在眼裡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因為一些不起眼的瞬間墜入愛情之網,並被困在其中。一次次地擦肩而過、一次略顯笨拙的刻意相撞、一次意外的對視、一次輕微的肢體接觸、一件只有兩個人才知道的事情.也許每個人都曾是那個麵包店的女孩,也許都曾經一不小心成為誰感情空窗期裡三分鐘戀愛的對象。

陷入捕獵圈套的麵包店少女

結尾讓人覺得麵包店的女孩可憐,她是影片中唯一的受害者。她就像是閒來無事時供人消遣的曲奇或蛋糕,當人們找到正餐後,就被遺忘在不知名的角落裡。曲奇是機器生產的,哪裡都能找得到;而正餐卻是非流水線產品,各有不同,不輕易得到。

曲奇不過是男主角等待希爾維出現時拿來消磨時光的東西,又是消解內心無聊寂寞的最佳選擇。曲奇終究只是生活的點綴,永遠不能替代正餐。曲奇的味道是否還被人記得和想起?

短短23分鐘,一場小小的道德論辯在簡潔的情感關係中升騰:調情是愛情嗎?愛情是否可以用道德去衡量?情感糾葛中,是聽從內心的聲音,還是做出符合道德標準的選擇?在留下一系列叩問之後,侯麥再次狡黠地戛然而止。看似美滿的結局,卻埋下更深的伏筆。「麵包店女孩」已經不知所蹤,在男主的人生道路中,是否還會出現下一個麵包店女孩、咖啡店女孩、或者水果店女孩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到現在,還會有人提出愛情和麵包的單選題
    相信星座,佔卜,以及某種神秘力量(堅信有外星人)為什麼到現在,還會有人提出愛情和麵包的單選題?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問題有什麼需要考慮的嗎?前段時間,在做兼職中被一個男同事問:你們女生現在找男朋友,看什麼更重要?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看臉啊,反正至少得自己喜歡。」
  • 每天10道單選題:take,help,few,a few等的用法
    每天10個單項選擇,英語學習很簡單今天出的10道單選題基本上都是詞義辨析和固定搭配,請同學們認真做,根據提示,訂正答案。4.你會用英語唱歌嗎?是的,我會。5電影院距離我們學校很遠。6.你想喝點茶嗎?
  • 做學徒是開麵包店的必經之路嗎?特色麵包店實際案例分享
    一定要先當學徒才能開麵包店嗎?這個是很多烘焙愛好者糾結的問題,其實換一種說法可以理解為「一定要積累相關工作經驗才能開麵包店嗎?」開麵包店需要執照許可證,可是當一位麵包師傅卻不需要這些,如果一定需要什麼,那一定就是【作為麵包師的良心和經驗】,不過僅僅這一點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在許多不同的麵包店當了很久的學徒才出來自己開店
  • 逃離麵包店
    喜歡密室大逃脫,卻沒有時間去體驗嗎?逃離麵包店這款遊戲量身打造的密室逃脫休閒遊戲,無論任何時刻都可以拿出來玩的小遊戲。玩家被困在麵包店裡,只有通過不斷發現線索,來進行房間的解謎,才能逃出麵包房,喜歡解謎的玩家,快來下載吧。
  • 《麵包店的佐伊》:18歲少女與60歲老人相愛,不過是一場騙局
    而有一個年輕女孩,也經常帶著一個孩子在公園裡玩。 這個年輕女孩猶如一道光,輕而易舉的引起這位老人的注意,只要老人見到這位年輕女孩就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有一天,老人終於鼓起勇氣和年輕女孩聊天,就這樣兩人越來越熟悉,竟然談起了戀愛。
  • YET人物 | 拒絕人生單選題
    李易峰說他曾經被記者單獨問到,「你在劇中扮醜,不會擔心嗎」。他最初很詫異,演員為了角色去修飾自己是本職工作,這為什麼會成為他的問題?但沉下心一想,他意識到這來源於外界給他貼上的「偶像派」標籤。「偶像派」(明星)與「實力派」(演員),明明是做著同樣的表演工作,但這兩派之間卻仿佛隔著楚河漢界。
  • 麵包店「剩貨」都哪去了?會繼續拿來賣嗎?讓麵包店員工告訴你!
    既然有這麼多人喜歡吃麵包,那麵包的需求肯定也就更大了,所以現在的麵包店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檔。不過,就算在高檔的麵包店,其實都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每天的麵包的具體數量估算不準。本著寧願多也不願少的原則,基本上所有的麵包店都會製作超出估計值數量的麵包,這樣才不會因為麵包不夠而得罪顧客。
  • 趣味柯南問題 | 第15期 滿月篇3道單選題
    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上期問題:趣味柯南問題 | 第14期 3道單選題上期答案1.
  • 媽媽的麵包店
    在法國傳教士阿納託爾.蓋斯丹寫給家人的書信裡,提到自己的家鄉---法國北方小城奧布爾丹,提到媽媽經營的那家小麵包店。同樣負載著對家鄉的思念,阿納託爾筆下的麵包店,讓我想起羅大佑歌聲裡的小雜貨店。        阿納託爾.蓋斯丹,32歲的時候,告別了家鄉和親人,經過一萬多公裡艱苦航行,於1907年11月15日到達上海。
  • 林娜榮麵包店打工真的嗎 林娜榮如今落魄令人同情
    在韓國的一部影視作品邪惡之花當中林娜榮的表現非常出色,所以有很多網友非常喜歡她,這也讓她收穫到了很多粉絲,大家對於自己喜歡的藝人是非常關注的,可是竟然傳出了一條林娜榮去麵包店打工的消息,很多粉絲都想知道這是真的嗎,我們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
  • 能撐得住嗎,你就開麵包店?!
    家豪哥經歷開業的3家麵包店,是繁盛店鋪的典範。創業做麵包店的每一個人,都將會面對:全天上班、全年無休的工作節奏;店裡要有足夠多、足夠好的產品來滿足顧客走進店鋪時的期待,這對於流程安排、出爐管控方面都有極高要求;成本控制、營運銷售等等都要做到位,否則就會陷入到「錢都到哪兒去了?」
  • 真的嗎?比利時麵包店一周消失一家
    初來比利時工作生活,筆者業餘時間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到街角的麵包店,買上一個牛角麵包,點上一杯果汁,坐在陽光能照進來的窗邊慢慢享用,花錢不多,卻很享受。歐洲人非常喜歡在周末早晨,全家慵懶地到麵包店吃個早午餐,這是一種儀式感很強的家庭活動。但是,這美好的一切,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隨著家附近麵包店的關門戛然而止了。據統計,在比利時,近10年已經有1/3的麵包店關門,而且還在以每周消失一家的速度繼續著。
  • 開一家自己的麵包店——漢密哈頓
    山東皇甫先生:愛情之路上邂逅漢密哈頓  皇甫先生最終加盟漢密哈頓,除了因為自己一直很喜歡甜食,更多的原因是女友對烘焙美食尤其情有獨鍾,並且很有一番研究和見解。他們的愛情在漢密哈頓,發酵的更加甜蜜。這些分布在東西南北的加盟者,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而來。
  • 《完美有多美》:當人生由多選題變為單選題時,用心走過就好
    但是,當生活由多選題變成單選題時,完美不再美,我們最終還要看的是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為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完美。終究他與暗戀的卓燕妮也沒有在這個世界再續前緣,從此與愛情失之交臂。然而就這樣在愛情中失意的中年窮大叔,卻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同時也對自己的工作遊刃有餘。這點從修理車間工作檯上,一層一層擺放整齊的工具和他喜歡聽發動機的聲音就可以一目了然。
  • 被鮮花包圍的麵包店,去過一次就會有二三四五六次
    切開看看,紅豆和芝士的比例五五開,肉眼可見的大顆豆粒又糯又沙,能滿足我對於紅豆包的所有要求。吃麵包的女孩這次喝了熱拿鐵。「基礎款麵包配濃鬱的拿鐵,就不會太單調呀。」說完這一句,差點被當場歸入渣男陣營。還好,第三十六次來麵包店,我們終於開始分享起各自喜歡的麵包。
  • 煩惱會忘卻,麵包總會有 | 福州社區麵包店指南
    一部關於麵包店的日劇裡,24小時不打烊麵包店剛出爐的「麵包」帶給彼時精疲力盡的主人公莫大的安慰:一對青梅竹馬相守七年,丈夫病重住院,留下情緒幾近崩潰的妻子和年邁的父親。深夜,妻子與父親坐在醫院附近的麵包房,吃著最簡單的麵包,聊著最平凡的日常,因擔心同一個人而共情,也被同一種食物帶來的飽腹感和溫馨感治癒。
  • 日本麵包師平田遙香的麵包店,一個感動我的麵包店
    但又或許是這家麵包店「太不像麵包店了」一進去,你說不定會買上一些餐盤碗碟、背包、飾品甚至是一束花、一雙襪子、書本、瓷器...當你走進去,卻會被麵包香氣包裹著。這樣的小麵包店,吸引著許多從大城市特意跑來打卡的食客們。
  •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上海網紅麵包店Farine竟然全用過期麵粉……
    據一位曾在上海武康路網紅麵包店Farine工作的網友 @1987晉寶寶 在微博內爆料:這家法國人開的店衛生狀況差、管理混亂,最過分的是店內使用的所有麵粉均已發!黴!過!期!位於武康路的這家麵包店,小伊曾將其列為魔都探店名單中的一員,當時店鋪外等候一嘗美味的人群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有的吃客甚至排隊超過2小時只為吃到店內的網紅單品。
  • 麵包店的四個「坑」你還在踩嗎?十年的麵包師教你如何避開
    最近小區裡的麵包坊搞活動,10寸的大蛋糕只要48元一個,你敢吃嗎?我是汝家小魚兒,今天一起來聊一聊關於麵包房的那些事!小編是個二胎媽媽,平時在家也喜歡折騰一下美食,尤其擅長烘焙類的。比如:戚風、古早、法棍這些都是經常出現在我家餐桌的,有時候還會做一些小餅乾,所以說對於麵包類的東西還是比較了解的。
  • 在能喝咖啡天津新店裡,長在我審美上的是家麵包店
    雖然是麵包店,還是很有眼光的選了單頭的黑鷹咖啡機,別致又Geek。(星爸爸臻選旗艦店最愛用黑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