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2020-12-20 騰訊網

授權自:牆藝術(ID:wall-art)

天,我默默的打開了豆瓣,給九年前評了一星的片,改為五星。

當年我以為這是一部拍砸了的好萊塢災難片,現在我終於知道這不是一部娛樂影片,而是一部啟示錄式的作品。

這就是2011年的電影《傳染病》。

幾乎裡面的每個細節,你都能在當下找到對應,這根本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好萊塢影片,而是對一場可能的全球性疫情的推演。

即使到今天,這電影無論是在IMDB還是豆瓣評分都不高,製作團隊費盡心力想要警示觀眾,得到的卻是我們傲慢而苛刻的評價。

如果有誰能夠恰好喜歡並細細研究過這部電影的話。

假如他是官員就能夠第一時間遏制疫情;假如他是醫務工作者就能第一時間進行防護;假如他是普通人也會提前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了足以抵禦風險的口罩、酒精,不會去藥店排隊徒增暴露風險。

這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沒有好萊塢式的孤膽英雄拯救世界,連一個推動情節發展的主角都沒有。這可以說就是一部多人物線索的流水帳,所以作為災難片它缺乏娛樂性。

但是如今你再看它,這時間線的推進,事態的發展和人們的反應已經模糊了屏幕和真實世界的邊界,這不是娛樂片,這是神片……

(警告:本文嚴重劇透)

在疫情的最初的幾天,在全世界有零星的死亡案例,其中一例是一位從香港出差回到美國某公司女高管。在她回家前還籤署了一份文件(注意LOGO)

回到家中,兒子給媽媽一個擁抱(接觸傳染)

本以為是普通的感冒,女人卻因癲癇症狀去世了。

當天孩子也隨之而去。

與此同時倫敦、東京、香港也發生了類似的死亡事件。

在各國人民不知情時,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得到了初步報告。

在疫情有初步擴散苗頭的美國,疾控中心(CDC)派出一名流行病專家米爾斯醫生去發生地進行指導。計劃是儘可能建立隔離和追蹤親密接觸者。

然而當地政府官員並不買帳,他們擔心會引起公眾恐慌,以及影響全年最大的周末購物節!(畢竟CDC官員的首要任務只有控制疫情,而地方官員的首要任務是本地經濟和財政收入。)

CDC的專家要一點點給當地官員科普流行病的基本知識。(注意傳染源的介紹,本來你在九年前就能學會避開這些)

潛伏期對疫情擴散的影響。

病毒平均傳播係數R0(影片中的病毒R0也是2左右,後因病毒變異變成了4)

美國政府和國防部也開始考慮事件是生化襲擊的可能。(咦?我為什麼會說也?)

疾控中心的專家告訴他們:「人類不必用禽流感作為武器,鳥已經這麼做了……」

人類在遇到危機時總是幻想隱藏在某個角落的陰謀家,卻從未考慮過人和動物之間的緊張關係。

疾控中心的專家開始調查密切接觸者,並且通知他們自我隔離,但是已經太遲。

實驗室第一時間分離出這種全新的病毒,並完成基因測序。

影片中的病毒是在蝙蝠和豬體內發生的變異。

各國領導人進行了遠程會議,CDC表示對這種病毒尚沒有任何有效治療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派遣調查員尋找一號病人在感染前的行動軌跡。

她追查到1號病人和最先死亡的幾個病例都曾出現在澳門的一家賭場。

媒體報導的零星消息引起了恐慌,人群湧入醫院,排起了長隊,紛紛要求為自己檢查,增加了交叉感染機會!

死者家屬「醫鬧」,要求舉行傳統葬禮,但是遭到拒絕。

居民相互躲避,恐慌令人際關係變得冷漠。

患病人數超過了醫院承載上限,政府開始在體育館緊急建造臨時醫院。

網絡上謠言四起,傳說是美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串通的陰謀,說美國和法國政府偷藏解藥。

聽信了謠言的官員綁架了世衛組織的調查員作為人質,要求以「解藥」交換人質。

網絡大V開始造謠,並且宣稱「連翹」對病毒有效!(而實際上裘德洛扮演的網絡大V跟對衝基金合謀利用恐慌炒作股票)

聽信了謠言的民眾湧入藥店排隊搶購「連翹」導致交叉感染。

美國總統躲進了地下指揮中心,軍方專機優先接走了參議員,政府儘可能的「封鎖消息直到封鎖不住為止……」。

同時派出軍隊「封城」。

被要求必須保密的疾控中心官員,偷偷給自己的愛人打電話報了信。

但是終究紙包不住火。

官員的家人又把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好友。

人們開始囤積物資。

醫務人員開始中招,前線的CDC官員米爾斯醫生被感染,第一時間通知密切接觸者隔離。

醫療物資耗盡,尋求捐助!

「最可愛的人」,一直組織隔離和新建醫院的米爾斯醫生病重。她在彌留之際做的最後一件事是試圖將自己的大衣給隔壁床的病患。

由於屍體袋耗盡,犧牲後的米爾斯醫生被用塑膠袋包裹,葬在一個集體墓穴裡。她不會有墓碑,也不一定會被人記起。

一般的電影都會由主角來推動劇情發展,當凱特.溫絲萊特扮演的雷厲風行的CDC官員米爾斯醫生出場時,觀眾會以為她是主角。然而隨著米爾斯的犧牲,你會發現在疫情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如此渺小,沒有誰能力挽狂瀾。推動事情發展的只有疫情本身而已……而人類所能仰仗的是堅持抵抗的勇氣以及運氣

與米爾斯的偉大犧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裘德洛扮演的「網絡大V」。人們因他散布的陰謀論和謠言而跑去搶購連翹,被感染後甚至到死還在尋找所謂的古老神秘的偏方「連翹」。

他還在電視直播中變成「正義化身」兜售自己的陰謀論,攻擊疾控中心的專家。

空蕩的城市。

無人辦公的寫字樓(注意LOGO)

影片推演到這裡和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情況……

接下來事情會怎樣發展,我們還不知道,只是希望未來的日子不要和影片吻合……。

影片中疫情持續下去的情況是:在26天裡,經濟回到配給制,人們為了領政府配給的食物排起長長的隊伍。

配給制的特點就是,供應永遠不足。

在BLS-4實驗室裡,還有另一種動物為了人類的抗疫而做出犧牲,那就是猴子。

疫情之下連實驗用的猴子都耗盡了。

當只剩最後一隻猴子時,疫苗仍然沒有成功。

科學家用自己代替了猴子……

她為自己注射了實驗疫苗,然後在病重的父親面前暴露了自己,一種科學家式的「不成功便成仁」。(此處致敬用自己做實驗發現幽門螺桿菌的馬歇爾醫生)

這也是影片唯一有戲劇性的部分,疫苗成功了。

然而拯救世界的一幕並沒有發生,緊隨而至的是冰冷的現實!

太多人感染病毒,而疫苗的產能不足,於是誰有資格先注射疫苗成了問題。

即使疫情摧毀了社會秩序,但階層永遠都不會消失。之前體現為權力和財富的多寡,而如今體現為誰更有資格優先使用疫苗。

人們衝入疾控中心官員的家中試圖搶劫疫苗。

政府被迫出臺「搖號」制度,通過彩票搖獎的方式決定哪些人可以注射疫苗。

每支疫苗配有唯一的二維碼手環,只有有手環的人們才能出門。

沒有搖到的人們只能在家中等待。

政府逮捕了利用恐慌造謠割韭菜的大V。經查他沒有感染過病毒,更談不上康復,所謂連翹有效都是他的謊言。

現在他又在炒作陰謀論說疫苗有副作用,號召人們不要注射疫苗。(在現實世界中,由於很多美國人相信陰謀論,拒絕注射疫苗,曾導致2015年已經絕跡的麻疹重新爆發)

但是此時這位「大V」已經擁有了1200萬粉絲,在「腦殘粉」的施壓下,政府不得不準許他保釋。

在整個影片的推演過程中,病毒通過變異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導致全球450萬人死亡,卻仍然被科學家研製的疫苗所遏制了。而陰謀論者在疫情中製造的腦殘,多達1200萬,且沒有任何辦法控制。

被暫時馴服的病毒樣本和它的前輩SARS及H1N1一起被保存在BLS-4實驗室的深處。

然而威脅就此解除了嗎?

結尾回顧了一號病人感染之謎。

她的丈夫在她遺留的相機中找到一張照片。

時間線回到一切發生之前:

一輛重型推土機推倒了叢林裡的樹木(注意LOGO,一號病人籤的文件,和空無一人的寫字樓裡都出現了這個LOGO。暗示人類公司的開發活動對大自然的侵犯,最終導致了自身的災難)

蝙蝠被驅離了它們的棲息地。

一隻無家可歸的蝙蝠在香蕉樹上覓食。

在豬圈天花板下休息時排洩了糞便。

感染了蝙蝠病毒的豬還沒發病就被製成了乳豬的食材。

正在處理食材的廚師被邀請去見投資本地的大公司高管。

廚師握著高管的手合影。

看完影片我們再去看新聞,會有種電影和現實的界限變得模糊之感。原來一直以來科學家的呼籲,都不是聳人聽聞,而我們卻將其當成「狼來了」的故事,直至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最後讓我們回顧一下十年前的新聞:

近期的新聞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0號報導:澳大利亞山林大火導致蝙蝠失去棲息地,開始大批湧入澳大利亞各個城市……湧入城區的蝙蝠數量高達數十萬。

我們正經歷的一切本不必發生,但是人類的傲慢又令這一切無法避免。

災難面前,我們唯有仰仗兩樣東西:相信科學和對大自然的敬畏。

— END —

相關焦點

  •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的電影?這個預言竟然實現了
    《傳染病》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這部影片是在2011年9月9號在美國上映的,據說靈感是來自於SARS,講述的是一種致命的病毒傳播的過程。 傳染病是在2011年上映的一部魔幻式的電影,如今在看這部電影,是很多人都覺得仿佛自己就是片中人,這部電影的評分在7.0。
  • 低估傳染病?小心電影變成現實
    新冠肺炎是今年很多人一直都關注的話題,而在此之前就有許多這類題材的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兩年後,韓國爆發了中東呼吸綜合症的疫情,傳染病的噩夢從電影來到了現實。2006年的翻拍版本再次掀起災難片潮流,之後,一部關於流感的電影《感染列島》上映。故事從流感的源頭開始講起,首先是菲律賓爆發禽流感,有感染者私自離開疫區埋下隱患。一年後,東京都的某家市立醫院出現禽流感的死亡病例,疫情迅速擴散,人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
  • 推薦10部「傳染病」電影
    《流感》在此,敗家子推薦10部與傳染病有關的電影,希望用衝擊療法(衝擊療法,又叫滿灌療法或暴露療法,簡單說就是讓人長時間暴露在他最恐懼的畫面中,從而消除恐懼),驅走大家心頭的陰霾。囚徒被送回過去,阻止傳染病的爆發,但那些閃回、記憶碎片,以及神秘的「十二猴子軍」到底是什麼呢?懸念與表現都一等一的超前之作,上映之初被大大低估。▶《屋頂上的輕騎兵》:地上都是屍體名作改編的電影。在霍亂大爆發的十九世紀中期,誤入法國疫區的輕騎兵,被認為是投毒之人。他無奈之下,只能離開屍橫遍野的地面,在屋頂上穿梭。並機緣巧合地,遇到了與丈夫失散的女子。
  • 關於傳染病,我只推薦這一部電影
    最近,小羅後臺收到最多的一類消息:「能不能推薦幾部適合當下看的電影?」各大公眾號上,兩部片已被刷爆。一部,是韓國的《流感》;一部,是美國的《傳染病》。而小羅今天想聊的,卻是一部純正的中國電影。一部電影,若想打動觀眾,需要一個最基本的要素:真實。 而,《大明劫》在有限的條件下,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逼近真實。 道具、布景、人物內心、時代氛圍、大環境中的各方勢力…… 為了還原那段真實的歷史,導演光是鑽研史料,就耗掉了兩年光景。
  • 深度解析:預言神作《傳染病》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
    ——比爾·蓋茨在介紹《傳染病》之前,我想先介紹一個演講,這個演講對於理解這部電影,以及理解「傳染病」這個議題,都很有幫助。2015年,當60歲的比爾·蓋茨推著一個綠色的大鐵桶走上Ted講臺時,沒有人知道他要做什麼。
  • 一部真正被低估的,國產公路電影——《落葉歸根》
    本片是由趙本山主演,張楊執導並作為主要編劇,合夥演出的一部公路喜劇片。為什麼說這是一部被低估的國產電影,當我在朋友面前談及這部影片時,實際上是很少有人看過的,甚至聽說的都沒有多少,但當我看過本片之後,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麼!
  • 電影《傳染病》編劇談抗疫:社會恐慌比傳染病更可怕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2月13日刊登了題為《電影<傳染病>編劇、科學顧問反思該片在冠狀病毒危機中的新關聯性》的文章,作者是伊薩克·費爾德伯格,文章摘編如下:在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流行病學題材驚悚片《傳染病》發行9年之後,中國武漢暴發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
  • 《傳染病》一部不應該這時候看的電影
    在這個特殊時期,想必大家都根據黨中央的工作部署,堅守在家中不出門,難得這麼一個漫長的假期陪伴我們的家人,閒暇之餘推薦您和您的家人一起觀看這部多年前的海外電影《傳染病》,講述影片講述了一種新型致命病毒在幾天之內席捲全球的故事
  • 兩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流感》《傳染病》
    最近因為國內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少關於傳染病和生化類影片被網友翻出,如果說韓國電影《流感》是幻想類災難電影,那麼拍攝於9年前的美國災難片《傳染病》就是一部科幻片!電影講述了一批東南亞偷渡客通過貨櫃來到韓國,但是因為感染寒冷等問題,這些人幾乎全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倖存的人帶著虛弱身體進入鬧市,可怕的是他身上攜帶著致命的流感病毒,整個城市變得岌岌可危…實際劇情要比我梗概的複雜,結尾也是比較震撼,豆瓣7.9分,延續可韓國電影一貫的風格,電影煽情片段不少,影片中小女孩的演出十分精彩,也是提升影片的重要角色,這個階段推薦下這個電影
  • 美國電影《傳染病》 推薦觀看!
    美國電影《傳染病》描寫了一隻蝙蝠如何引起一場席捲世界的傳染病。這部電影仿佛就是今年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劇本。所有在新聞中,在網上遇到的名詞,情節,故事,疫情發展,全部在本片中找到了縮影。《傳染病》是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的一部災難片,於2011年9月9日在北美上演。
  • 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環形使者》
    這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
  • 精選5部韓國傳染病災難電影:每一部都拍得非常真實
    常時期乖乖待在家防疫時,除了可以追韓劇、看書之外,還可以看一下編輯盤點的5 部與傳染病有關的災難片,殺時間之餘還能從中獲得反思喔!現在的電影劇情都相當考究,甚至還會請示相關專家來當顧問,真實性貼近生活,讓人更加能夠身歷其境了。
  • 《遺落戰境》:一部因為譯名而被嚴重低估了的科幻電影
    電影名稱《Oblivion》為什麼要翻譯成《遺落戰境》,這完全是生造詞語好不好。既不能概括影片主題,也沒有對應的詞彙聯想表達意有所指。我特意找百度翻譯了一下,Oblivion的意思是"遺忘","淹沒","赦免"。影片的內容包含了這三個詞的中文內涵。阿湯哥被外星人洗腦抹去了記憶,遺忘。地球被輻射籠罩,淹沒。
  • 《傳染病》:一部寫實抗疫電影,對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神預言
    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讓一部2011年的經典電影重新被拿出來熱議,那就就是由馬特·達蒙、裘德·洛、凱特·溫絲萊特的《傳染病》!這部電影從2003年爆發的SARS與2009年的H1N1豬流感獲得靈感,講述一種全新的新型病毒在全球擴散,造成的泛世界末日效應。
  • 美國電影《傳染病》完整版 推薦觀看!
    美國電影《傳染病》描寫了一隻蝙蝠如何引起一場席捲世界的傳染病。這部電影仿佛就是今年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劇本。所有在新聞中,在網上遇到的名詞,情節,故事,疫情發展,全部在本片中找到了縮影。《傳染病》是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的一部災難片,於2011年9月9日在北美上演。
  • 防「疫」背後的人心與人情——電影《傳染病》有感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輛推土機推倒了一棵樹,樹上的蝙蝠飛到了樹上,在樹上啃食了香蕉,又飛到了養豬場棚上,掉落的香蕉掉到了地上,香蕉被地上的豬吃了,豬又被運送到餐廳成為了盤中餐,掌勺的廚師不經意間用處理過豬的手與被邀請與客人貝絲握手合,於是貝絲將疾病帶給了所有她接觸過的人,進而感染了全世界……這是電影《傳染病》最後的鏡頭,與當下發生在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國如出一轍。
  • 小羅伯特·唐尼《鋼鐵俠2》,為何是一部被低估了的漫威電影?
    對於漫威的鐵桿粉絲來說,《鋼鐵俠2》是一部,在看過《復聯4》之後,才會變得有意義的電影。可以說,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鋼鐵俠2》,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當《鋼鐵俠2》上映的時候,這部電影並沒有給觀眾和影評人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 一部以傳染病為題材的電影,看完之後只想說,願世間再無病痛
    今日給朋友們介紹的影片便是一部有關病毒的電影——《傳染病》。該電影於2011上映,這部電影真可謂是大牌匯集。電影中有三位奧斯卡的大牌天后,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美國好萊塢男星也十分多哦。這精彩紛呈的主力陣容觀看電影肯定是非常棒的。
  • 醫學人文電影:《傳染病》
    電影《傳染病》影片講述了一種靠著空氣與接觸就能傳播的新型致命病毒,幾天之內,它就席捲了全球。
  • 觀影《遺落戰境》:一部因為譯名而被嚴重低估了的科幻電影
    電影名稱《Oblivion》為什麼要翻譯成《遺落戰境》,這完全是生造詞語好不好。既不能概括影片主題,也沒有對應的詞彙聯想表達意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