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今年很多人一直都關注的話題,而在此之前就有許多這類題材的電影上映。
01
《流感》
在《釜山行》之前,韓國電影就已經在災難片領域有過嘗試。
相比《漢江怪物》和《鐵線蟲入侵》這種主打非現實元素的片子,2013年的《流感》就顯得「真實」許多。
故事講述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卻不幸遇難,其中一個倖存者僥倖逃入鬧市之中。
然後這位倖存者便成為了「超級傳播者」,他身上攜帶的致命豬流感病毒迅速蔓延,韓國民眾隨之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電影上映兩年後,韓國爆發了中東呼吸綜合症的疫情,傳染病的噩夢從電影來到了現實。
02
《感染列島》
日本人的災難片比韓國人來得更早,1973年一部《日本沉沒》創造了多項票房紀錄。2006年的翻拍版本再次掀起災難片潮流,之後,一部關於流感的電影《感染列島》上映。
故事從流感的源頭開始講起,首先是菲律賓爆發禽流感,有感染者私自離開疫區埋下隱患。一年後,東京都的某家市立醫院出現禽流感的死亡病例,疫情迅速擴散,人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
影片試圖表現出了人類對待流感病毒時多方面的應對舉措,不過就是拍得比較普通,甚至有過度煽情的嫌疑。
03
《盲流感》
災難面前見人性。
2008年的《盲流感》就通過一場傳染病事件探討了人性的善惡。
劇情講述一個陷入致盲病毒的城市,所有的患者被不惜一切代價隔離了起來,每一個人都要在極端的環境中做出抉擇。
電影改編自諾貝爾獎得主,葡萄牙小說家何塞.薩拉馬戈的同名小說。只不過一如既往地,電影和文學還是難以融合,導演的影視化表達遠不夠文字來得震撼。
04
《末日病毒》
如果傳染病毒一發不可收拾,社會秩序崩塌,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
2009年的《末日病毒》就講述了一個家庭為了逃避病毒的侵襲,穿越美國西南部的沙漠地帶,踏上了一場漫長的逃亡旅程。
和《盲流感》類似,電影是為了通過災難探討人性,但深度有限,克裡斯·派恩的影迷到時可以看看他早期乖張的表演。
05
《極度恐慌》
像愛滋病、SARS這些可怕的傳染病都是先由動物傳染給人類。1995年《極度恐慌》裡的致命病毒就是以野生猴子作為宿主,逐漸入侵到了舊金山的香柏溪鎮上。
劇中的美國當局對病毒採取了極端的手段,不僅封鎖城鎮,而且要連當地居民一起直接炸毀,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面對炸彈和病毒的雙重威脅,「雨人」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美國傳染病研究所上校軍醫山姆需要儘快地找到原始病毒攜帶者,因為這樣疫情才有機會得到控制,才有機會阻止炸彈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