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傳染病?小心電影變成現實

2020-11-13 每天看一看呀

新冠肺炎是今年很多人一直都關注的話題,而在此之前就有許多這類題材的電影上映。


01

流感


在《釜山行》之前,韓國電影就已經在災難片領域有過嘗試。

相比《漢江怪物》和《鐵線蟲入侵》這種主打非現實元素的片子,2013年的《流感》就顯得「真實」許多。

故事講述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卻不幸遇難,其中一個倖存者僥倖逃入鬧市之中。

然後這位倖存者便成為了「超級傳播者」,他身上攜帶的致命豬流感病毒迅速蔓延,韓國民眾隨之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電影上映兩年後,韓國爆發了中東呼吸綜合症的疫情,傳染病的噩夢從電影來到了現實。

02

《感染列島》


日本人的災難片比韓國人來得更早,1973年一部《日本沉沒》創造了多項票房紀錄。2006年的翻拍版本再次掀起災難片潮流,之後,一部關於流感的電影《感染列島》上映。

故事從流感的源頭開始講起,首先是菲律賓爆發禽流感,有感染者私自離開疫區埋下隱患。一年後,東京都的某家市立醫院出現禽流感的死亡病例,疫情迅速擴散,人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

影片試圖表現出了人類對待流感病毒時多方面的應對舉措,不過就是拍得比較普通,甚至有過度煽情的嫌疑。


03

《盲流感》


災難面前見人性。

2008年的《盲流感》就通過一場傳染病事件探討了人性的善惡。

劇情講述一個陷入致盲病毒的城市,所有的患者被不惜一切代價隔離了起來,每一個人都要在極端的環境中做出抉擇。

電影改編自諾貝爾獎得主,葡萄牙小說家何塞.薩拉馬戈的同名小說。只不過一如既往地,電影和文學還是難以融合,導演的影視化表達遠不夠文字來得震撼。


04

《末日病毒》


如果傳染病毒一發不可收拾,社會秩序崩塌,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

2009年的《末日病毒》就講述了一個家庭為了逃避病毒的侵襲,穿越美國西南部的沙漠地帶,踏上了一場漫長的逃亡旅程。

和《盲流感》類似,電影是為了通過災難探討人性,但深度有限,克裡斯·派恩的影迷到時可以看看他早期乖張的表演。


05

《極度恐慌》


愛滋病、SARS這些可怕的傳染病都是先由動物傳染給人類。1995年《極度恐慌》裡的致命病毒就是以野生猴子作為宿主,逐漸入侵到了舊金山的香柏溪鎮上。

劇中的美國當局對病毒採取了極端的手段,不僅封鎖城鎮,而且要連當地居民一起直接炸毀,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面對炸彈和病毒的雙重威脅,「雨人」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美國傳染病研究所上校軍醫山姆需要儘快地找到原始病毒攜帶者,因為這樣疫情才有機會得到控制,才有機會阻止炸彈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推薦10部「傳染病」電影
    《流感》在此,敗家子推薦10部與傳染病有關的電影,希望用衝擊療法(衝擊療法,又叫滿灌療法或暴露療法,簡單說就是讓人長時間暴露在他最恐懼的畫面中,從而消除恐懼),驅走大家心頭的陰霾。推薦原則如下:1、電影與傳染病強相關,且沒有太多超現實的東西,所以《我是傳奇》、《嗜血破曉》這類殭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就不考慮了;2、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儘量兼顧,畢竟口味天差地別——比如我,只要是印度電影,無論多好都看不下去;3、老規矩,沒有特別小眾的電影,大家找起來不會太困難。
  •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的電影?這個預言竟然實現了
    《傳染病》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這部影片是在2011年9月9號在美國上映的,據說靈感是來自於SARS,講述的是一種致命的病毒傳播的過程。 傳染病是在2011年上映的一部魔幻式的電影,如今在看這部電影,是很多人都覺得仿佛自己就是片中人,這部電影的評分在7.0。
  •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多年的電影!
    這就是2011年的電影《傳染病》。幾乎裡面的每個細節,你都能在當下找到對應,這根本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好萊塢影片,而是對一場可能的全球性疫情的推演。即使到今天,這電影無論是在IMDB還是豆瓣評分都不高,製作團隊費盡心力想要警示觀眾,得到的卻是我們傲慢而苛刻的評價。如果有誰能夠恰好喜歡並細細研究過這部電影的話。
  • 神預言電影《傳染病》:九年前,你就應該好好看一遍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電影,其實與最近發生的許多新聞息息相關。 誰也沒有想到,這部九年前拍攝的電影,都有意無意地映射當下發生的一切。 當電影裡的劇情,有這麼一天變成「現實」,和我們正經歷的事情有著高度的相似度和重合性,不禁會感到些許毛骨悚然。
  • 劇情與現實高度重合的美國電影《傳染病》:毀滅人類的或許將是人類...
    此次疫情,跟2011年美國電影《傳染病》中很多內容驚人的相似,比如傳播速度快,比如傳播不知不覺,等等。而更讓人震驚的,電影中病毒的源頭來自蝙蝠,通過中間宿主不經意間傳染給了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同樣極有可能來自蝙蝠。
  • 電影《傳染病》太可怕,與現實高度相似
    《傳染病》是2011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電影。當時的豆瓣評分僅僅6.3分,有不少網友評論這部電影「瑕疵很多,力度不夠」,也有人說「簡直就是魔幻與現實」,更有網友說「如果某天真的有如此一種疾病,我相信會和電影上一樣」......
  • 電影《傳染病》編劇談抗疫:社會恐慌比傳染病更可怕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2月13日刊登了題為《電影<傳染病>編劇、科學顧問反思該片在冠狀病毒危機中的新關聯性》的文章,作者是伊薩克·費爾德伯格,文章摘編如下:在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流行病學題材驚悚片《傳染病》發行9年之後,中國武漢暴發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
  • 醫學人文電影:《傳染病》
    現實縱然冰冷而殘酷,人心卻無比柔軟和溫暖。這樣的電影,以沃爾夫岡·彼德森的《恐怖地帶》為代表。在這部電影裡,疾病來源於違法的走私,並且在經過變異後,變成了難以控制的「新病毒」。當然,假如疾病並不是使人死亡,而是讓人變成殭屍,那麼《殭屍世界大戰》也能歸於此類。在《傳染病》中,索德伯格用白描的手法,詳詳細細地歸納總結了傳染性疾病的爆發和控制過程。雖然整個過程有一些危言聳聽——但從總體上來說,他依照著流行病學的幾個階段,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描繪了一場疾病從發生到血清、疫苗研製成功,並被初步控制的整個過程。
  • 電影《傳染病》觀感
    在觀看的過程中,當影片裡出現:Bat(蝙蝠)、face-mask(口罩)、Social distance(社交距離)等等這類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詞時,我們不禁相視愕然,震撼到無語,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2011年拍攝的,難道編劇和導演有預感?猶如神助般地感知有一天,九年後,幾乎一摸一樣的傳染病全球爆發?
  • 防「疫」背後的人心與人情——電影《傳染病》有感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輛推土機推倒了一棵樹,樹上的蝙蝠飛到了樹上,在樹上啃食了香蕉,又飛到了養豬場棚上,掉落的香蕉掉到了地上,香蕉被地上的豬吃了,豬又被運送到餐廳成為了盤中餐,掌勺的廚師不經意間用處理過豬的手與被邀請與客人貝絲握手合,於是貝絲將疾病帶給了所有她接觸過的人,進而感染了全世界……這是電影《傳染病》最後的鏡頭,與當下發生在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國如出一轍。
  • 追求新鮮喝生奶小心喝出傳染病
    追求新鮮喝生奶小心喝出傳染病 2020-09-28 13:53:54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陳曦 | 字號:A+ | A- 由於盲目追求原生態、鮮嫩的口感等,有些人飲用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完全的生羊奶、生牛奶,食用未熟的羊肉、牛肉,甚至品嘗各種奇怪的野味,殊不知——追求新鮮喝生奶小心喝出傳染病
  • 和現實匹配程度接近神級的電影—《傳染病》
    從中國春節檔開始,到前兩天的熱門電影《花木蘭》,所有電影都相繼撤檔。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部2011年的作品《傳染病》。因為這段時間因為疫情,這部電影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評分也直線飆升,所以現在依然覺得《傳染病》是最值得大家回味和警世的一部作品。
  • 《變身特工》被低估的電影
    CIA超級特工蘭斯,如何因一場意外被新人技術員沃爾特的黑科技變成鴿子的故事。,大部分觀眾的吐槽點都在「人變成鴿子」上。還有一小部分觀眾認為,這部電影中「人變成鴿子」有點脫離了現實,不太符合物質守恆定律。其實,筆者認為,這部電影並非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真人電影。
  • 11部大片科幻類傳染病電影
    13部現實的傳染病電影❶《我是傳奇》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有兩個電影版本,一個是史密斯死了,兩個倖存者找到人類基地對他的代表作電影《熔爐》印象很深。❼《撕裂的末日》世界核戰爭後,政府給每個人注射一種麻痺情感神經的藥物,使人們封閉感情,變成行屍走肉
  • 美國災難電影《傳染病》!
    《傳染病》觀後感    這部影片中很多人看著都很眼熟,想必定是個群星雲集的大片。
  • 跨越百年的希望與恐懼:以傳染病為主題的好萊塢電影
    一方面,電影作品能夠通過生動形象的場景刻畫,為我們展示、科普現實中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叫「原來如此」;另一方面,電影作品還能夠起到預示性的作用,用藝術手法告誡人們「不該怎樣」。從傳染病和大流行的角度來看,電影則像是一種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文化記錄,不僅歷史性地描述了疾病的爆發起始過程,更反映出人們在疫情期間的真實心理狀態。
  • 電影傳染病主演宣傳防疫:別輕視病毒 也無需多疑
    電影傳染病主演宣傳防疫原標題:《傳染病》主演在線宣傳防疫,馬特.達蒙、凱特.溫斯萊特近期經常被翻出來重看的電影《傳染病》主演們應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邀請,進行了一個電影傳染病主演宣傳防疫「電影中我對傳染病免疫,現實中我不可能相信自己對新冠免疫。」「電影中的傳染病是假的,而新冠病毒的危險是很真實的。」
  • 重看《傳染病》,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極具現實意義,值得借鑑
    "預言電影"。因劇情多處吻合現實,而被視為"預言電影",實屬影史罕見之現象。電影的敘事採取好萊塢在劇情片上常用的一貫線性、幾無高潮的手法,然而正因其冷冽客觀宛如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無比貼近危機重重的現實社會
  • 11部大片科幻類傳染病電影
    13部現實的傳染病電影文◎蜜色詞❶《我是傳奇
  • 聊聊美國電影《傳染病》
    點擊播放 GIF 0.0M有人認為,《傳染病》是紀錄片。有人覺得,是科普片。我覺得,是戰爭片。相較於韓國的《流感》,《傳染病》這部電影的專業性和真實性要強很多。因為本片的很多技術指導和專業參考都是有W.Ian.Lipkin提供的。就是那個曾在非典時期共助中國研發疫苗的哥倫比亞的「病毒獵手」教授,這次又奔赴我國的武漢疫區共同協助中國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