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③丨要不要學寫字?專家說,做好這件事就不怕不怕啦~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貓頭鷹小助理 昆明教育

Hello!教育君的幼小銜接小課堂,又和各位準小學新生爸爸媽媽見面啦~

本期,我們要為大家解答的是「上小學之前,要不要學寫字?」這個問題~

在教育君的幼升小家長群裡,有一些爸爸媽媽十分擔心孩子不會寫字,上小學後吃力,於是他們打算給孩子報個寫字班。有沒有這個必要呢?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不可以練習書寫?

這個問題,教育君邀請到了雲南省級學科帶頭人、五華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陶韻佳來為大家解答~

陶韻佳認為,家長在幼兒園階段訓練孩子的「前書寫」能力,便不用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寫字吃力了。

陶韻佳

雲南省級學科帶頭人

五華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

Q:孩子處於幼升小階段,我買了字帖給她練描紅,可是不一會兒孩子就喊累,是她太嬌氣嗎?

A:不僅是幼升小的孩子,有些一年級的孩子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前書寫」訓練得不夠,小肌肉群沒有得到充分鍛鍊,所以寫字對他們來說一件困難的事。

什麼是「前書寫」?教育部於2012年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強調,幼兒園要在塗鴉、繪畫和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前書寫」能力。

「前書寫」不是寫字,是為幼兒將來寫字寫作而做的準備工作,指兒童在未接受正式的書寫教育之前,根據環境中習得的書面語言知識,通過塗鴉、繪畫、像字而非字的符號、接近正確的字等形式進行的書寫。

《指南》中明確了前書寫的要求主要是培養幼兒塗塗畫畫的興趣,包括早期塗鴉、圖夾文、書寫名字等。幼兒園階段的前書寫培養要和小學正式的書寫教育區分開來,避免小學化。

Q:怎樣進行「前書寫」活動呢?

A:學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兒童入學進行準備,所以幼小銜接其實是貫穿幼兒園3年的。

《指南》也從小班到大班,對如何培養幼兒的「前書寫」技能提出了具體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建議。

3至4歲,小班階段

要讓孩子經常塗塗畫畫,粘粘貼貼,並樂在其中。這就是塗鴉,也是最早的「前書寫」。

每個孩子天生就喜歡塗鴉,教師和家長不用去教,而是要儘量給孩子提供塗畫、粘貼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個階段,千萬不要讓孩子學習寫字、練習寫筆畫,他們的小肌肉群發展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握筆都很困難,更做不到書寫,否則容易讓孩子對寫字產生害怕的感覺。

4至5歲,中班階段

要鼓勵幼兒經常用繪畫、捏泥、做手工等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這都是在訓練孩子的小肌肉群。

當孩子手指的力量和配合協調到位了,今後握筆就不費勁了。

這個時期的幼兒動手欲望強,但是會的詞彙還不多,因此符號和塗畫可以成為幼兒表達的工具。

比如,可以讓孩子用符號和圖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參加的活動、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等。

這樣可以讓孩子慢慢了解書寫的意義,也可以去思考如何用畫和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

5至6歲,大班階段

可以讓孩子獨立地用多種工具和材料結合起來表現事物或故事。

要會正確地握筆、用正確的筆順、筆畫書寫自己的名字,以及數字1—10。

這個時期教師和家長還要強調孩子使用正確的書寫、畫畫姿勢,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書寫時的姿勢會影響兒童的視力及身體形態。

Q:眼看過幾個月就上小學了,我家孩子「前書寫」訓練不到位,現在該怎麼彌補?

A:如果在幼兒園階段「前書寫」訓練得不到位,在幼兒園畢業到進入小學之前的階段,孩子可以適當接受一些專業的書寫培訓。

請專業老師端正孩子的書寫姿勢,學一學握筆的方式,進行規範的漢字基本筆畫的練習,但時間不宜過長,2個月到半年足矣。

當然,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目前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正規的培訓機構,也可以通過網絡上的在線寫字輔導。

但是依然要注意,去書法培訓機構只是一種彌補的方法,建議家長還是要從幼兒園階段就注意培養孩子的「前書寫」能力。

Q:孩子的字總是寫得不好看,寫名字也是歪歪扭扭的,該怎麼辦呢?

A:孩子在學寫字之初,不要寫太複雜的字,也不要追求把字寫漂亮,而是讓孩子先擺好姿勢,握筆正確,在寫之前認真觀察,把筆畫和田字格的佔格寫正確,逐漸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另外,家長也可以把孩子用的鉛筆截短一些,最好把一支普通的鉛筆折成兩段,鉛筆太長也會對剛學握筆的孩子造成困難,短一些能讓孩子更容易抓握和控制。

Q: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學識字呢?

A:孩子在上幼兒園階段是可以識字的,但識字是在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而不是機械記憶。

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進行繪本親子閱讀。翻開繪本,為孩子指讀,指到哪裡讀到哪裡。漸漸地,孩子就能通過閱讀識字。

幼升小相關答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本期的幼小銜接小課堂,

是不是對你有所幫助呢?

關於幼小銜接,你還有什麼困惑嗎?

歡迎在文章後留言告訴教育君~

或者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教育君為好友~

教育君會拉您進入「昆明教育幼升小群」

和同學段家長一起交流~

一起為孩子上小學做好準備~

記者:餘蘇晏

編輯:蔡曉磊

責編:餘蘇晏

一審:張麗亞

二審:楊世玥

昆明教育新媒體矩陣

原標題:《幼小銜接③丨要不要學寫字?專家說,做好這件事就不怕不怕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④丨孩子寫字顛倒?分不清bdpq?這是你沒發現視知覺能力的...
    不要著急,教育君的【幼小銜接小課堂】又上新了,快跟我們一起為孩子入學做準備~閱讀會串行、拼音字母分不清,形近字易混淆,數學運算易錯……如果孩子有這種表現,那就一定要鎖定教育君本期帶來的內容—— 「視知覺能力」的答疑~教育君邀請到高級教師、昆明市第一幼兒園園長李婭,和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關於視知覺能力培養的經驗~回顧往期幼小銜接小課堂內容
  • 專家:父母做好以下幾點,不怕沒好大學
    這一路走來付出最多的還有一直鼓勵和陪伴他的母親,也是母親的堅持和不放棄,成就了一個優秀的孩子。朱家豪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他的母親也值得所有父母學習。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例子存在,我從來不相信那些說孩子智商低是天生的話。一個從小患有腦癱的孩子都考上了名校,你還在說你的孩子學不好是因為「智商低」?
  • 【家校共育】孩子幼小銜接的12個關鍵問題一定要知道
    離幼兒園畢業也只有四五個月的時間了,孩子上課時間肯定大幅度縮短,還要考慮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否可以跟得上…… 這一屆家長,註定要在家庭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了精力了。所以從現在開始給孩子準備幼小銜接的幫助指導,正迎合了孩子的成長需要。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對於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即將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全新的老師和同學,開始一段和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
  • 《窗邊的小豆豆》問題學生常有,巴學園卻不常見,應做好幼小銜接
    這是事實,也是大環境下教育的悲哀。作為家長,在沒有巴學園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變成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問題學生」呢?答案很簡單,提前做好幼小銜接。什麼是幼小銜接?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幼小銜接?幼小銜接一般來說是指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向小學階段平穩過渡的過程,這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 和小學老師聊了一下午,終於搞清幼小銜接究竟要準備啥?
    我之前聽過一個建議,說不要把「幼小銜接」,當成一個小階段去突擊,它是一個很長的周期,可能需要幼兒園三年,甚至從孩子出生就要去做準備。孩子上小學後出現的問題,一定要放在學前這個周期中去解決。Part.03 上小學前,幫孩子把這5件事做好具體該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呢?
  • 幼小銜接重點是學拼音?接錯了等於白念銜接班,一年級照樣跟不上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目前幼小銜接暑期班如火如荼的遍布各省各市,家長們在暑假拼命把孩子送進幼小銜接班中學習,生怕不上幼小銜接,一年級就跟不上,要掉隊。翻開這些家長的日常記錄,早早開始體驗輔導孩子寫作業,拼音寫不對,拼不好,數學加減法還要講好幾遍,家長們都要崩潰了。
  • 幼小銜接書單:方向沒找對,刷再多也沒用
    文| 米粒媽文章開始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米粒媽摩拳擦掌準備了好久的新書,1月11號就要跟大家見面啦!米粒媽還給你們爭取了一份超級大大大大福利快跟我一塊倒計時吧。自從發了那篇《上小學前最應該重視哪一點?過來人講講真相》,後臺就不斷收到米粉們的留言,很多人都不知道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更不知道幼小銜接到底要學什麼。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孩子要上小學啦!心裡既興奮又焦慮,一系列的問題暴露在眼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孩子要做哪些準備?孩子怎樣能喜歡上學校的生活?孩子學習怎麼抓?要達到什麼水平?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
  • 「語數英」輔學教育才是幼小銜接的關鍵,讀書牛幫你搞定
    可這還不是最糟的,孩子題目不會做,時間一長就開始在書桌前各種鬧騰,玩這個玩那個,完全陷入到了拖拉的狀態,也因此養成了不好好寫作業的壞習慣。這就是所謂的「快樂教育」所帶來的後果,這件事情足以證明了「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不要總是「想當然」,在孩子的學習這件事情上,不像學走路、學說話那樣,到了年齡孩子自然就會走路和說話。
  • 疫情下幼兒園不開學,這份宅家幼小銜接指南,拯救重度焦慮媽媽!
    幼升小是這個時段老母親們之間最關係而且是必聊的話題,也是讓很多家長一整年都會陷入焦慮當中的問題,左打聽右打聽,總是不想錯過一絲絲相關的消息,而這種打聽中焦慮也自帶的人傳人,在面對幼小銜接時,很多家長都會有一些關心的點,比如說:寫字要不要提前練?!
  • 狂風暴雨,不怕不怕不怕啦
    「天吶,要遲到啦!」「怎麼辦,家裡停水停電斷網絡啦」……既然這樣,停下急匆匆的腳步,在昆明看看「海」,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很多人並無法放慢腳步,比如路口冒雨指揮交通的警察蜀黎,比如馳騁在深積水裡的外賣人員,再比如,「划船」搶修通信網絡,保障通信暢通的行動網路人。根據以往維護經驗,昆明行動網路人未雨綢繆,在狂風暴雨來臨之前便提前準備各項應對措施。
  • 鄭外幼小銜接漢字_金蘋果教育
    鄭外幼小銜接漢字,金蘋果教育,校區地址:鼓樓五臺山校區:五臺山體育中心北門(三號門)西三樓仙林校區:仙林大學城文苑路8號東城匯3樓。鄭外幼小銜接漢字, 帶著這些疑惑,很多家長就迷迷糊糊的給自家孩子報了學前班,就算不知道效果如何,也要圖個心安。入學前的確是應該有一些知識儲備的。
  • 大班的小朋友即將升入小學了,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家長應該這樣做
    幼兒園的生活是快樂美好的,可是這三年的時光又是多麼的短暫。大班的小朋友即將告別美好的幼兒園,步入小學的校園。幼小銜接有哪些注意事項,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幼小銜接」這個話題。
  • 系統鋪墊構建幼小銜接新樣態
    一是銜接內涵的再認識:幼小銜接是幼兒期與小學期兒童全面可持續的銜接,要從「讓兒童做好準備」轉變到「為兒童準備」,從幼兒園做準備轉變為小學及家庭共同做準備。幫助銜接期兒童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對小學事務、生活和自我的探索之中,是幼小銜接的基本教育價值所在。
  • 沒學過拼音每天哭著去上學 幼小銜接班要不要上?
    他總這樣哭著說。  曾想給孩子一個自然成長機會的Penny困惑了:「沒有去讀幼小銜接,是錯誤的選擇嗎?我該怎麼辦?」  無助之下,她在論壇上發帖《孩子上一年級,每天哭著去上學》。帖子刊登5日,點擊量超10萬。  對此,網友們頗有感觸,紛紛給出建議。  那麼,超前學到底有沒有必要?如Penny的困惑,又如何解決?
  • 一篇拼音字母a寫了4個小時,令人崩潰的幼小銜接
    我女兒的幼兒園大班有部分幼小銜接課程,一周會布置2-3次作業,一般是寫1頁數字、拼音或者筆畫,周末的作業會多一些,要看英語視頻和數學的擴展學習。我覺得很驚訝,我認為幼兒園的這個作業量不多呀,就一頁紙,每次布置作業只寫一門課,例如周一晚上要寫拼音,周三晚上寫數字。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聰明的父母不教拼音和算術,更注重這三樣能力
    可萌萌媽媽聽說對口小學的一年級孩子的家長講,不提前學一些一年級的內容,尤其是拼音,到九月份入學了孩子根本跟不上,老師也不會照顧沒學過的孩子,不可能為了一兩個學生耽擱全班學習進度。為此萌萌媽媽已經好幾晚上睡不好覺了,幼兒園沒開學,老師教不了;校外機構沒複課,幼小銜接班上不到。這到底該如何是好?
  • 孩子上幼兒園後,父母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很省心
    我個人認為與其浪費錢去報班,還不如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就開始做準備,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更省心。既然獨立是成長的一步,父母與孩子的緣分註定漸行漸遠,那我們真應該早點為孩子做準備。比如我家孩子的睡前故事是《好孩子好品質系列》故事,這裡面一共有12個主題,包括《幼兒園裡我最棒》、《我會管理我自己》、《我是能幹的小孩》、《我不怕困難》、《我會保護我自己》、《我有生活好習慣》、《我是自信的小孩》、《做最好的自己》、《我會關心別人》、《我們要遵守規則》、《上小學,我不怕》、《我愛交朋友》。
  • 幼小銜接: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你的孩子上沒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相信不少幼兒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小學的教育看上去的確跟幼兒園不一樣,那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呢?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在哪裡?米德優幼小銜接聊天、看圖畫書與拼音學習小學各科的學習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拿語文來說,無論是哪一版的教材,開篇都是學拼音加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