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刀是重要的兵器,很多士兵都用刀,但很少用劍的。因為古代人認為,劍是觀賞或者健身的作用大點,而刀更實用。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就五花八門,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
兩漢三國時期,上至國君下至群臣,莫不看重佩刀。那時有名的刀匠有阮師,據說他所制的阮家刀「截輕微無絲髮之際,斫堅剛無變動之異常」。唐朝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軍隊中實戰主要是橫刀和陌刀兩種。
到了北宋時,曾公亮等編修的《武經總要》一書記載,刀的形制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從狹直的長條形方刀頭,改成前銳後斜的形狀,有護手,並且去掉了那種扁圓的大環和鳥獸飾物。然而帶大環的刀依然存在,而且個別人還很鍾情大環刀。
看過《白眉大俠》的,估計對裡面的「金絲大環刀」不陌生,其實古代確實有這樣的刀,並不是作者杜撰。這一種大刀非常特別,它的刀片上,帶著一個一個的大鐵環,三個,五個,九個,甚至更多,於是大家忍不住會問:這些大鐵環是做什麼用的呢?
其實刀上的環,也是兵器。如果敵人用比較長的槍,刺過來時,可以用鐵環鎖住對方的長槍的槍尖。只不過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可以,否則不好操作。
此外,刀上的大環,比較長氣勢,耍起來的時候,呼呼颳風、譁譁震耳,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大刀上面被加上鐵環,揮舞起來也增加了慣性,揮舞的時候,鐵環的重心會跟著刀片向前,增加出刀的力量。連劈帶砸,讓敵人無法招架。
古人對「9」這個數字情有獨鍾,認為9是最大的數,九五之尊、九九歸一是也。所以力量大的人,就用九環大刀。刀身上的鐵環越多,代表這把刀慣性越大,也就越難控制,進而體現持刀人控刀技術的精湛。因此,古代那些佩刀上有9個環的,基本上是沒人敢惹的,遇到這樣用九環大刀的,要躲遠點。
古代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青年武士用九環大刀,中年用五環,老年用三環。那帶環的大刀有什麼缺點麼?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首先是不好往刀鞘裡放,這些環比較礙事。因此使用大環刀的人,基本不帶刀鞘。為了安全,刀刃也不鋒利,交戰時完全靠力氣取勝,所以使用大環刀的人確實厲害。
另外大環刀不適合秘密任務,如今槍枝都可以配消聲器,而大環刀上的環,好比是「噪音器」,拿在手裡很容易發出聲音,所以不適合執行秘密任務。所以使用此刀的人,不僅力量大,刀技好,而且性格也與眾不同。
乞丐撿到7斤金疙瘩,熔掉後當黃金賣了,專家:3個億沒了
為了修行,他高舉右手47年不願放下,如今已固定在肩上,不能轉動
袁天罡:「王」字少一筆,你會先想到什麼字?不同字代表不同人生
考古發現一純金棺材,為何至今沒打開?專家:沒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