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

2022-01-01 大橋文學

吳承恩:明朝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劇的基礎上,創作了舉世矚目的神話小說《西遊記》。這是中國古代小說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充滿奇情幻想。

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讚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王入冥」等幾個小故事,交代取經緣起,起著過渡和銜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經」,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難」,各個小故事既相對獨立又前後呼應,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1.孫悟空大鬧天宮;2.三打白骨精;3.車遲國鬥法;4.女兒國遇難;5.真假美猴王;6.智取紅孩兒;7.三調芭蕉扇;8.火燒盤絲洞;9.天竺國招親;10.靈山取真經。

諷刺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歌頌孫悟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畏強權,樂觀頑強的精神。同時也告訴人們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與成功。

1.善於說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引人人勝,可讀性強;

2.善於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孫悟空、豬八戒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3.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豐富奇特的誇張。

1.孫悟空

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縮的金箍棒,能夠72變,一個筋鬥十萬八千公裡。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了49天,反到煉出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鬥戰勝佛」。

典型情節——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車遲國鬥法、女兒國遇難、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調芭蕉扇。

性格特徵——桀驁不馴、敢作敢當、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幽默。

分析孫悟空的形象:在「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身上表現出一種追求自由、勇於反抗、敢作敢為的戰鬥精神;在「西天取經」中,孫悟空身上雙表現出一種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積極進取、永不妥協的理想主義精神。

2.豬八戒

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長成一副長嘴大耳、呆頭呆腦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懶做,見識短淺,一遇困難就嚷著要散夥,愛佔小便宜,耍小聰明,貪戀女色,常因此出醜,成為惹人發笑的喜劇形象。另一方面,他也還不失忠勇和善良。在與妖魔鬥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鬥,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錯就改,還算淳樸憨厚,自有可愛之處。最後被封為「淨壇使者」。

典型情節——調戲嫦娥、三打白骨精、四聖試禪心。

性格特徵——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忠勇善良、淳樸憨厚。

3.唐僧

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後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經典情節——三打白骨精、四聖試禪心。

性格特徵——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4.沙和尚

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1.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表現了孫悟空剛烈、直率的品行)、真假美猴王(表現了孫悟空忠心和為真理而戰)

2.豬八戒:高老莊(表現了豬八戒的好色、貪婪)、大戰黃風怪(表現了豬八戒的懦弱、利己)

3.唐僧:三打白骨精(表現了唐僧的不辨忠奸)、最終成佛(表現了唐僧的堅韌和不屈)

4.沙和尚:三打白骨精(表現了沙和尚的忠心)、最終成佛(表現了沙和尚的堅韌)

《西遊記》主要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掃除障礙,到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它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最傑出的一部長篇神魔小說。

作者吳承恩,號射陽居士 ,《西遊記》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寫成初稿,後來經過潤飾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積累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的文學作品和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並且把原來的以唐僧取經為主的故事,改為孫悟空為主的戰天鬥地史。

孫悟空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大鬧天宮」突出他熱愛自由、勇於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經」表現他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經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鎮壓,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變,就是鎮魔者孫悟空的主要特徵。《西遊記》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有現實生活作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作家與人民的某些美好願望。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色彩。

《西遊記》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峻的批判藝術地結合起來,使不少章回妙趣橫生,完滿地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鮮明愛憎。九九八十一難所包含的 故事也都通過僧徒、神佛、妖魔間的錯綜關係表現出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這無數充滿鬥爭的幻想情節中,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勝自然、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

唐三藏等把佛經送還大唐首都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八戒受封淨壇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各歸本位,共享極樂。

在結構上,《西遊記》由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經三大部分組成。前七回為「大鬧天宮」。第八回至第十二回為「唐僧出世」,「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 「唐王八冥」等幾個小故事,交代取經緣起,起著過渡和銜接作用。最後八十回為"西天取經」,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難」,各個小故事既相對獨立又前後呼應,由於它們的主人公都是孫悟空,所以又被緊緊地串聯起來,給人以完整連貫的印象。取經本向是宗教活動,但作者讚頌了唐僧師徒為了取真經,百折不回堅持鬥爭的精神,最後得成正果,是個富有寓意的故事。特殊的是作品寫孫悟空取經前的經歷和他在取經過程中與某些妖魔的鬥爭,通過神話的形式表現了豐富的社會內容,曲折地反映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

相關焦點

  • 神話小說《西遊記》
    吳承恩的《西遊記》,說它是神話小說,有兩大原因:一是它創造了一個居於全書最主要地位、貫徹始終的神話英雄人物孫悟空;二是它是演化小說,是根據民間傳說的積累逐漸演化而來,包括孫悟空形象的創造。由此二因,我們認為《西遊記》名正言順地應該享有神話小說的聲譽,而此書所表現的一切,也應該理直氣壯地被視為後世產生的新神話。先說第二個原因。
  • 西方迪士尼 東方西遊記--西遊神話世界純玩兩日遊!
    他是央視86版《西遊記》中二師兄的扮演者,是永遠可愛的「豬八戒」。這位二師兄呢,是現在西遊記公園的形象代言人,另外唐僧和高翠蘭都來景區站過臺呢。景區經營用心獨到。景區以西遊文化為傳承,建立起了一個適合暢遊的現實版西遊奇幻世界,人稱「西方迪士尼,東方西遊記」。除了住宿、餐飲外,一般遊客在景區三類項目中活動。
  • 縈繞童年的神話夢——86版《西遊記》背後亦奇幻
    《西遊記》是世界影視歷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一臺攝像機卻締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今天看來略顯粗糙的特效,卻更顯古樸與雅致,演員精湛的演技,配音演繹的到位,拍攝實際的取景,劇情設置的有趣,都足以讓這部電視劇成為不朽的經典。
  • 隱藏在《西遊記》背後的驚天大陰謀!《大聖》詮釋西遊暗黑神話
    這幾天,隨著《姜子牙》的熱映和討論,關於中國傳統神話IP的電影再一次走入觀眾的視線中。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短短一個多月前,名為《黑神話:悟空》的遊戲所締造的傳奇!在發布之前,這款遊戲幾乎未經任何宣傳,在網絡上波瀾不驚。可在全網發布了實機演示視頻後,該遊戲卻直接引爆了國產遊戲圈!
  • 《西遊記》的神話譜系:神魔世界的生存邏輯(10)
    《西遊記》的神話譜系:神魔世界的生存邏輯(10) 1970-01-01 08:00 作者:李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淺談中國神話與衍生出的神魔小說——西遊記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 @白衣故人 原創神話在世界各地普遍都有,而且非常統一的有創世神話,起源神話,洪水神話
  • 置身西遊記故事場景,神遊童話般的西遊記公園
    #非凡湖北#如今西遊記公園以古典神話小說,現已擁有體驗類、觀光類、表演類三大類項目,基本形成了集溫泉養生、休閒度假、商務會議、西遊主題遊樂、西遊文化體驗園等多元化主題樂園,完美詮釋了西遊神話世界的文化內涵、時尚之感、神秘風韻。
  • 電影《阿修羅》:打造一個前所未見的東方奇幻世界
    上映之前,片方大規模邀請業內看片,面對影片中打造的這樣一個東方奇幻世界,嘆為觀止,好評如潮。「阿修羅」是什麼樣的存在,「東方奇幻世界」又是怎樣的一個設定呢?奇幻文學或藝術可以上溯到古代神話和傳說,即使現在的很多奇幻小說也離不開古代神話的影子。黑暗之神降下災禍,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這種情節在奇幻小說中最為常見。
  • 神魔小說《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
  • 電影《封神榜大破萬仙陣》開機 演繹經典神話的奇幻魅力
    改編自經典神話的東方奇幻電影《封神榜大破萬仙陣》於6月25日在象山影視城開機,眾主演主創共同出席了開機儀式。
  • 【荔灣廣雅】奇幻之旅:當《魔戒》遇上《西遊記》——聽雅喵開講:帶你遊書浪
    看到這裡,有沒有感覺《魔戒》和《西遊記》貌似有著什麼共同點呢?答案是肯定的。●從內容上看:      1.都發生在虛構的世界,都有著與現實生活不一樣的時間軸;     2.都是一隊正義的角色為了崇高的信仰,為了完成使命,跋涉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遇到強敵的層層阻撓。
  • 國漫題材新風:不能呈現神話,那就「調戲」神話?
    故事脫胎於《西遊記》,講述唐僧師徒取回真經後二十六年,經書被盜走,引發「天眾」血洗「龍眾」大戰。劫後餘生的少年白狼,受「龍眾」臨終所託,前往長安尋找唐三藏,重走西行路,將真經送還西天極樂。當白狼找到唐三藏時,卻看到一個醉臥高廣大床的懶和尚。
  • 在動畫《龍珠》中,六個中國神話人物似乎在向《西遊記》致敬?
    《龍珠》是《七龍珠》系列動畫作品中最經典的,《龍珠》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穎而獨特的世界。在世界的《龍珠》,恐龍和人類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動物也可以直立行走和說話。在《龍珠》中,好人很可愛,壞人很簡單,這一切是因為「西遊」元素混合在《龍珠》中,另外,在《龍珠》中還有六個與中國神話相似的人物,這給這部動畫作品增加了不少關注度,這讓人不禁要問,這是否是對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致敬?
  • 《非人哉》喜歡非人哉的人間神話
    中國的神話設定以山海經為起點,然後經年累月口耳相傳以及故事新編,有太多可以聊的了,把那些可愛的或可怕的或充滿奇幻色彩的設定,拿來放到今天來新的生活,然後把故事講好,把文化傳承,非人哉做的特別出彩。文創產業真的是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想想有的時候了解日本的神仙特別多,就是因為野良神和夏目友人帳。
  • 同樣是國產神話題材電視劇,《封神榜》卻沒有《西遊記》有名
    同樣的神話題材,《封神榜》與《西遊記》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但具象到電視劇上的話,明顯《西遊記》佔優,提起來就是86版的《西遊記》,但是提《封神榜》的話,你想到的是哪一版呢?傅藝偉?溫碧霞?範冰冰?還是TVB版?陳浩民版的?
  • 尋找國漫裡的神話基因
    隨著工業與技術的發展,以連續劇式的長篇動畫,完整呈現一部古典神話的設想,不止一次被提上日程,也出現過部分成功之作。但近幾年,一股「解構神話」的清流出現,不僅耳目一新,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西行紀》最近熱播,硬漢唐三藏令人耳目一新;《武庚紀》第二季則以14億播放量,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收官。
  • 劉辰禹:為什麼說奇幻文學是觀察現實的「魔眼」?
    但是,在此必須澄清一點:奇幻文學當然不是在現實世界中空想「這裡有一隻孫悟空」或者「這裡有一個中土世界」這麼簡單。按照託爾金的說法,這個「第二世界」並不是仙女與精靈存在的世界,而是精靈「可以」存在的世界。奇幻世界必須是一個有著全新運行規律的世界。奇幻作者既然要創造一個「精靈可以存在」的世界,就不得不構建一套大異於正常世界而又能夠自圓其說的「設定」——世界裡有何種族?有幾塊大陸?
  • 《拆彈專家2》力壓《晴雅集》,奇幻電影不香了?
    作為電影工業的重要類型,下一個奇幻爆款又在何處?國產奇幻電影「失寵」了嗎?奇幻電影的定義起源於西方,「星球大戰」、「哈利·波特」、「指環王」系列、「漫威」等超級英雄電影都是好萊塢奇幻電影的代表。到了中國,這一類型也被賦予了本土化的意涵:神魔鬼怪、靈異幻象、神話傳說等題材均可被納入其中。
  • 烏爾善:《封神三部曲》不拍超級英雄 而是神話史詩
    早在《封神》項目啟動之前,已有無數影視作品動過中國古典奇幻名著這塊大「奶酪」:1986年春節在央視首播的《西遊記》,曾創下89.4%的收視率神話。與《西遊記》原著齊名的《封神演義》,改編電視劇也多達七部以上,2016年暑期檔曾公映過李連杰、範冰冰等主演的電影《封神傳奇》。
  • 西遊記中的美豔杏仙,和希臘神話中一個把自己一口口吃了的吃貨
    這是《西遊記》原著的結局,央視版《西遊記》樹怪們仙風道骨,杏仙美而不妖,還無比嫵媚的唱了首「何必西天萬裡遙,歡樂就在今宵」給唐哥哥聽。念其荒山野嶺的也沒做啥惡,打死了怪可惜的,改由唐長老「好好修你們的行、別見著美男就想撩」的訓斥一番,全給放了。因為央視《西遊記》「杏仙」挺可愛,在「最美妖精」裡佔有一席,對這個憐香惜玉的結局,同志們大都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