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小說《西遊記》

2021-03-04 晨露鳴國學堂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它的創作背景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吳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朝代。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與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不斷激化,並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思想文化上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加上吳承恩本人從小聰慧,卻在科舉制屢屢受挫,這些人生的經歷與西遊記表達的內核很契合,這是他創作的主要原因。

解放初,農民起義說、人民鬥爭說盛行,近年來,有多種說法,如下:

1.反映人生說

2.追求真理說

3.獻身理想說

4.自由精神說

《西遊記》用單一鏈條結構,交代師徒四人取經過程,通過神魔故事,曲折而尖銳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特別是明代社會的黑暗和封建統治者的腐朽兇殘:

1.通過對天宮、地府、西天等神權機構和人間王國的描寫,影射現實統治的黑暗。

2.許多妖魔鬼怪大多影射明代貪官汙吏、地主豪紳,他們是為害人民的社會惡勢力的象徵。

3.通過對道教的嘲諷,對道士的抨擊,斥責宗教的虛妄,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

《西遊記》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繼承古代神話和志怪傳奇藝術的基礎上,將幻筆和戲筆圓熟運用,形成了既奇幻又詼諧的整體特徵。

1.以浪漫主義手法,創造了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

2.富於人性、神性、動物性相結合的人物形象。

3.情節和語言具有幽默詼諧的藝術風格。

電話:4008825816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金茂大廈A座19層

相關焦點

  • 神魔小說-《西遊記》
    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 《西遊記》中的神魔群像
    《西遊記》簡介  《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在這裡作者仍然存在有爭議。此書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全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整部作品內容豐富,人物塑造生動、豐滿、鮮活,情節曲折離奇,是我國神魔小說創作的巔峰。
  • 西遊記:神魔小說映射的社會現實
    縱觀古今,但凡能得以傳承百年、千年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價值,便是《西遊記》也不例外。《西遊記》咋一聽上去,是一本神魔小說,可它隱藏的社會意義,大家都知道嗎?今天肥宅就和大家說一說西遊。提及西遊記,就不得不說書中最令人費解的設定——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關於唐僧取經所用的時間,因為幾百年來版本不斷修訂,各有說辭。有說14年;有說17年,有說18年,也有說16年的。既然咱們談的是《西遊記》小說,那就按小說中的設定,權當是14年吧。
  • 神魔小說還有現實意義,古典名著《西遊記》
    《西遊記》是古典文學名著,公認的長篇神魔小說鼻祖。這部書在明代刊印的時候沒有署名,清代學者考證出這部書的作者是吳承恩。吳承恩是淮安人,曾經當過縣丞,而後辭官返鄉著書授課。《西遊記》的故事參考了前朝的話本、傳奇,描寫了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和一匹白龍馬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 神魔小說與中國神話
    西遊記關於神魔小說存在的意義,有人這樣問:「如果沒有《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國的神話會不會失傳?」《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毫無疑問是神魔小說的扛鼎之作,但它們本身只代表仙話的最高水平而並不完全代表中國神話。那麼什麼是仙話呢?仙話以長生不死和逍遙快活為宗旨,既暗合神話關於能力崇拜的定義,又做出超神話的畫蛇添足。具體表現在神話講究靈魂不死,而仙話不僅講究靈魂不死,更追求身體的不朽。在以仙話為基礎的神魔小說身上,常常發生仙話失去神話範疇的現象,這也就緊扣了本文的主題——失範的仙話不能稱其為神話。
  • 整本書閱讀之《西遊記》——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閱讀策略指導(上)
    採用問題導向法進行跳讀,可以激發閱讀興趣,初步把握小說內容。《西遊記》指導 是一部經典的長篇神魔文學作品,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神魔鬼怪、奇異物產、風土人情、佛學道識等諸多知識,對初中生而言存在較大的理解障礙。因此,在具體閱讀時,我們可採用問題導向法進行跳讀,以具體的問題來激發閱讀興趣。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說起神魔小說,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西遊記》,不管是哪個年齡段或多或少都看過或聽過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事,而且《西遊記》的故事至今為止還在不斷被翻拍成影視劇,不過,所有影視版的《西遊記》中,還是要數央視版的《西遊記》,那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 神魔小說和小說發展時期
    「你知道有本書,叫《神魔傳》嗎贊中國神魔小說來源於魯迅的提法,該類小說在明清時期較為興盛。但有《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等優秀作品,在避諱宣傳「怪,力,亂,神」的中國古代,該流派小說的作者或者湮滅,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
  • 我從不把《西遊記》當神魔故事
    因為,他要講述的,恰恰是至深至濃的情,是毫無理由的念念不忘,是人妖神魔身份也不能阻擋的愛欲,是明明知道自己資質淺陋惡念叢生,卻仍然不肯丟掉的信念,是明明知道路途迢迢千難萬險,卻仍然不肯放棄的行走。《西遊記》小說裡,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都醜陋古怪,仙境和魔窟一樣光怪陸離,是「以為如此卻沒能如此」,但後來的《西遊記》電影電視,卻盡力美化他們,陷入了「以為如此果然如此」的表面美感裡。周星馳的「西遊」美學,卻是「以為不至如此偏偏如此」。
  • 中國神魔小說裡的一些歷史真相
    【小編說】明清時期,是古典小說大爆發的時代,其中有一種類型的小說尤其特別,叫「神魔小說」,代表作就是我們都熟悉——《西遊記》。除了《西遊記》之外,比如明代的《封神演義》《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三寶太監下西洋遊記》,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等一大堆知名的不知名的小說,全部都在講各種神魔鬼怪的故事。
  • 從三封書信看《西遊記》神魔敘事的文人氣息
    作為文人士子的吳承恩無疑是一位神魔敘事的行家裡手,同時也在情節展開中流露出濃厚的文人情結,而《西遊記》中的前後三封書信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中的文人氣息。從三封書信看《西遊記》神魔敘事的文人氣息長期以來,《西遊記》在文學形式分類上都毫無爭議地定為神魔作品,不過實際上神魔敘事中也有傳奇、世情、志怪的手法[1]。不僅如此,《西遊記》中寫景狀物這方面也是不可小覷的,哪怕是一個妖洞、一個鬼府都描寫得充滿想像和文人情趣。本文摭取其中的三封書信試作分析,揭示其中的濃厚的文人氣息。
  • 【知識梳理】——《西遊記》與其他神怪小說
    第八章 《西遊記》與其他神怪小說明後期編著神怪小說的熱潮:(一)在儒、道、釋「三教合一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我國古代白話小說肇始於宋代民間流行的各種話本寫本,大多是當時在瓦子、勾欄裡說書的藝人們表演的底本,文字淺白、情節相對簡單,不過為後來的長篇小說大作儲備了很多寶貴的素材。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神話小說《西遊記》
    明代具有神話色彩的小說,共有三部:一部是吳承恩的《西遊記》,一部是許仲琳的《封神演義》,還有一部是餘象鬥編的《四遊記》。但是能稱為神話小說的,只有《西遊記》一部,其他兩部,有些個別情節,可以當做神話考察,至於名稱要用「神話」一詞去概括則嫌太過,為了實事求是,仍只好用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的擬名,暫名之為神魔小說。
  • 古代文學——《西遊記》與其他神怪小說
    (二)「極真」:那些變幻莫測、驚心動魄的故事,表現得入情入理;小說中的神魔都寫得有人情,通世故。如《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批語:「極似世上人情」,極幻之文中含極真之情;極奇之事中寓極真之理。(四)有的戲謔文字是將神魔世俗化、人情化的催化劑。
  • 這部明代小說集合《西遊記》《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精華,最後卻黃了?
    ,雜竊《西遊記》《封神傳》,而文詞不工,更增支蔓。」 這部小說就是《三寶太監西洋記》《西洋記》是明萬曆年間羅懋(mào)登,根據「鄭和下西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而成的神魔小說,其中,鄭和是宦官,被當時老百姓稱為「三寶太監」,所以也叫《三寶太監西洋記》。 不過,既然大背景都是出海的史實了,怎麼還能是「神魔小說」呢?
  • 郭世文:神魔小說中的太乙真人不等同於道教的太一救苦天尊
    有很多道門弟子和信眾一直認為道教的「太一救苦天尊」與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太乙真人」是同一位大神。我只能說:「你又被小說給騙了。」「九頭獅子」形象的改變,直接影響到了元代雜劇《西遊記》。大家都知道,明代神魔小說《西遊記》的前身就是元代雜劇《西遊記》,所以元明兩代《西遊記》中「九頭獅子」的形象,並不是參照宋以前道書中的記載,而是取材於宋元之際的「新形象」。現存清代的太一救苦天尊聖像皆以宋元畫像(如上圖)為藍本所繪製。
  • 《西遊記》中的道教內涵(一)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對後世的文學、戲曲、寶卷、民俗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近年來,以該小說為藍本的影視、動漫、遊戲等作品也是層出不窮。那麼這本以佛教「唐僧取經」的歷史事件為主要線索的小說與道教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呢?在明清時反映神魔鬥法內容小說「神魔小說」中,《西遊記》是一部獨特的作品。
  • 《西遊記》的神話譜系:神魔世界的生存邏輯(10)
    《西遊記》的神話譜系:神魔世界的生存邏輯(10) 1970-01-01 08:00 作者:李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此四人為神魔小說中的厲害角色,堪稱人、神、鬼、妖四界的戰神代表...
    神魔小說一直以來都備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的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法力高強的神魔妖鬼、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吸引著讀者的閱讀之心。在眾多神魔小說之中,往往有些厲害的人物——稱之為戰神,深得讀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