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封書信看《西遊記》神魔敘事的文人氣息

2021-02-15 西遊記學刊


摘      要:近年來學界從多角度多層次對百回本《西遊記》展開多元闡釋,而文化研究就是其中的一個維度。作為文人士子的吳承恩無疑是一位神魔敘事的行家裡手,同時也在情節展開中流露出濃厚的文人情結,而《西遊記》中的前後三封書信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中的文人氣息。

關  鍵 詞:《西遊記》;多元闡釋;書信;文人氣息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項目(2014SZKMSGZS016);滁州學院培育與質量工程項目(2014PY11、2014jyy041、2014jyy039)

作者簡介:陳曉曦(1974- ),男,安徽六安人,滁州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講師,博士,主要從事中西倫理學方面的研究。

從三封書信看《西遊記》神魔敘事的文人氣息

長期以來,《西遊記》在文學形式分類上都毫無爭議地定為神魔作品,不過實際上神魔敘事中也有傳奇、世情、志怪的手法[1]。不僅如此,《西遊記》中寫景狀物這方面也是不可小覷的,哪怕是一個妖洞、一個鬼府都描寫得充滿想像和文人情趣。本文摭取其中的三封書信試作分析,揭示其中的濃厚的文人氣息。涇河龍王為保水族興旺,擅改天條,觸犯天規,剮龍臺難免一刀。為此龍王向太宗求情,然而陰差陽錯,結果成了「許救反斬」,魏徵在與唐王對弈時睡著,夢中斬龍王。在陰曹地府的龍王每每擾夢太宗,鳴冤叫屈,揪打索命。太宗心力交瘁,奄奄一息,作為丞相的魏徵修書一封遞與太宗,囑咐他交給陰司判斷崔玨——曾經共事多年的老友。信中寫道:

     

辱愛弟魏徵,頓首書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臺下:憶昔交遊,音容如在。倏爾數載,不聞清教。常只是遇節令設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棄,夢中臨示,始知我兄長大人高遷。奈何陰陽兩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覿。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對案三曹,必然得與兄長相會。萬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陽,殊為愛也。容再修謝。不盡。[2]122-123

開頭的稱呼與寒暄顯得合禮、得體、謙遜,從感嘆往昔共處時光入筆,充滿溫馨;對老友在陰司高升表示祝賀;對陰陽兩隔表示遺憾。在正題部分觸及到問題的實質,洞穿真相:主公入冥府龍王糾纏事小,兄弟對案事大。因為這涉及到太宗在人間統治的政治與倫理的合法性,通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弟囚慈父手段登上王位,是太宗內心存在的巨大隱痛。所以,魏徵特別以舊交之宜請託關照、行方便。可謂一路下來,一氣呵成,如風行水上。果然這封信效果立顯,在故事情節中,崔玨非常給力地把太宗陽壽從「一十三年」改成「三十三年」,多出20年生命;不寧唯是,崔玨以鬼王的口氣囑咐太宗陰借陽還一筆金銀打發孤魂野鬼;對兄弟鬼魂的糾纏予以喝退,叮嚀太宗返陽後通過水陸法會的方式令其超度;在十八層地獄與六道輪迴之所,開導太宗,令其在人間當廣種福田,深信因果。太宗地府還魂之後,第一,大赦天下罪人;第二,令在押重犯回家一次,「辭拜父母兄弟,託產與親戚子侄」;第三,出恤孤榜文,改善福利;第四,清查宮中老幼彩女三千人,配軍;第五,陰債陽還,劉全進瓜。當然最重要的一樁還是答應崔玨的事兒,海選高僧大德,做水陸法會。如此全部故事的主角唐僧才會合乎邏輯地登場。深情款款的書信功效之大,令人稱奇。從字裡行間分明感到,這哪裡是活人與死鬼之間的話語,簡直就是多年的故交。一封人鬼情未了的書信凸顯重情誼、講交情的傳統,不負重託的傳統文化精神展現無遺。因為悟空的逞能鬥氣,唐僧的錦襴袈裟被外界看到。黑風山黑風洞中的熊羆趁火打劫,擄走佛衣。熊羆雖然五大三粗然而卻文青可愛,喜歡雅會酬酢,談吐儒雅。他把自己的生日竟說成「母難日」,與僧道交誼頗深,經常闊論「立鼎安爐、持砂鍊汞、白雪黃芽、旁門外道」。為了慶賞佛衣,他委派小妖請金池長老赴會,而請帖封裝在「花梨木匣兒」中,可見其講究品味。當然悟空一棒打死小妖后,發現了請帖:

      

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上人丹房:屢承佳惠,感激淵深。夜觀回祿之難,有失救護,諒仙機必無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具花酌,奉扳清賞。至期,千乞仙駕過臨一敘。是荷。先二日具。[2]208

這篇請帖幾乎是所有請帖的範本,寫得精緻而考究,謙遜而有禮。熊羆自稱為「生」,稱呼對方為「老上人」,把聚會稱為「雅會」,把茶酒應酬稱為「花酌」,把看佛衣稱為「清賞」,落款更是顯露文採。其實,結合熊羆的談論就可以發現他在修道和文化方面不淺的「造詣」。上文所謂的「立鼎安爐、持砂鍊汞、白雪黃芽」都是道教仙方術語,即把硃砂、汞、鉛,化合在一起燒煉成丹。人服用此丹藥,即可登仙。當然這種登仙觀念在丹道思想中還只是處在外丹的初級階段,尚未演進到生命倫理哲學化的內丹高級階段。大致說來,外丹就是通過服食化學方式鍛鍊的丹藥,試圖幫助成道。總結戰國至魏晉修道過程的抱樸子葛洪說過:「餘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 [3]84 而內丹則是一種哲學式的修煉,即把身體本身看成火爐,通過提升認識和境界來「結丹」。這顯然是從外而內的一個轉化,從物理、化學角度的有形的外丹,轉化成了歷練意志、思想和意識的內丹。唐末五代學者譚峭極為重視「化」,其《化書》六篇都以「化」為核心,「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謂神化之道者也」 [4]1。



一位把生日稱為母難日,醉心修道登仙的熊羆,寫出了文採斐然的請帖,其中的儒道雜糅的觀念纖毫畢現。讀者通過作者所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既讀出了歷史與文化,也讀出了批判,甚至還有一些可愛。


第三份書信牽涉回目有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脫難江流來國土,承恩八戒轉山林)、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和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因為唐僧趕走悟空,取經隊伍只剩下三人一馬。過白虎嶺,行走多時,唐僧飢餓難耐。八戒化齋,犯困入睡,沙僧前往找尋,唐僧起身散悶,遇見放光寶塔。一入塔門,卻見妖魔,結果被綁在定魂樁。原來,放光寶塔乃是障眼法,實則為「碗子山波月洞」,黃袍怪據洞為王。自覺脫逃無望,唐僧不免「悲啼煩惱」起來,喃喃自語之聲引出了一個婦人。她原來竟然是三百裡之外寶象國三公主百花羞,只因為十三年前八月中秋賞月之際被妖王使妖風攝走。入妖洞十三年,與妖做了十三年夫妻,且生兒育女。十三年來,日日夜夜思父心切,所以她願意協助唐僧出逃,並由唐僧作捎書寄信人,帶回家書一封。婦人對妖王使巧言,令其釋放唐僧並八戒沙僧。唐僧袖書,一路向西,見國王,遞與書信。國王聽說帶來三公主的書信,不禁老淚縱橫:「自十三年前,不見了公主,兩班文武官,也不知貶退了多少,宮內宮外,大小婢子太監,也不知打死了多少,只說是走出皇宮,迷失路徑,無處找尋,滿城中百姓人家,也盤詰了無數,更無下落。怎知道是妖怪攝了去!今日乍聽得這句話,故此傷情流淚。」[2]350 掌上明珠,花容月貌的小公主下落不明十三年,一生無子的老父王豈能不想念呢。信中寫道:

      

不孝女百花羞頓首百拜大德父王萬歲龍鳳殿前,暨三宮母后昭陽宮下,及舉朝文武賢卿臺次:拙女幸託坤宮,感激劬勞萬種,不能竭力怡顏,盡心奉孝。乃於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著各宮排宴,賞玩月華,共樂清霄盛會。正歡娛之間,不覺一陣香風,閃出個金睛藍面青發魔王,將女擒住,駕祥光,直帶至半野山中無人處,難分難辨,被妖倚強,霸佔為妻。是以無奈捱了一十三年,產下兩個妖兒,儘是妖魔之種。論此真是敗壞人倫,有傷風化,不當傳書玷辱;但恐女死之後,不顯分明。正含怨思憶父母,不期唐朝聖僧,亦被魔王擒住。是女滴淚修書,大膽放脫,特託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伏望父王垂憫,遣上將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獲黃袍怪,救女回朝,深為恩念。草草欠恭,面聽不一。逆女百花羞再頓首頓首。[2]350-351

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難怪「那學士讀罷家書,國王大哭,三宮滴淚,文武傷情,前前後後,無不哀念」。書信講述了自己如何被攝走,又是如何痛苦生活十三年,前因後果陳述清楚。讀者必然會注意到這一組關鍵詞:感激劬勞、盡心奉孝、敗壞人倫、有傷風化、含怨思憶。在這樣的心情中寫信當然是「滴淚修書」,有恐「傳書玷辱」。「不孝女」「逆女」的自稱,淋漓盡致地傳達了儒家人倫中的綱常親孝等道德觀念。當然從如此懇切的書信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兩處用詞的蹊蹺,即「香風」與「祥光」。按照正常的邏輯,妖怪作法使出的妖風,怎麼會是「香風」,擄走時駕雲而去,怎麼會是「祥光」呢?其實這又牽涉到小說所宣揚的佛教理論中的「前因後果」了。隨後的情節表明,黃袍怪原是天上的奎木狼。在玉帝的質問下,奎木狼道出更大的前因後果。玉帝問奎木狼,為何上界有無邊的勝景卻不受用,而是選擇私走一方。奎宿叩頭奏道:「萬歲,赦臣死罪。那寶象國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汙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託生於皇宮內院,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佔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孫大聖到此成功。」 [2]380 玉帝聽完,才收了金牌,貶奎木狼去兜率宮給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所謂「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出自《景德傳燈錄·尸利禪師》[5]994-995 。意思是說,就連禽類飲水啄食的細節都有前因。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今生今世的一切,都是前定;若要今後來生脫離苦厄,求得平安富貴,只能遷善改過,種下善根。造業受報,分毫不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通過這一橋段的補充,可以說令上述疑竇頓時解開。百花羞公主之所以感受到香風與祥光,之所以一口一個「黃袍郎」,稱自己與妖怪的孩子為「我的孩兒」,原來有更深層次的緣由——她與奎木狼前世就有私通。雖為公主,卻是玉女思凡下界的託生。這一十三年的恩恩怨怨,也是早已註定 [6] 。



筆者選取了三封書信,寫信人與收信人分別是曾是故交現已陰陽兩隔的人與鬼、雖為妖魔卻喜好丹道導引的妖與僧以及分隔十三年的公主與父王。這三封書信分別涉及到了友情、慶賞與思念;寫信人分別是丞相、精怪與公主。有論者曾指出「小說超越了取經故事本身的題材涵義,將人的感情賦予了神魔」 [7]。這正是魯迅先生早已指出的「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8]139 。《西遊記》研究中,「三教合一」十分搶眼,有論者將其概括為「佛表道裡儒骨髓」 [9]。論者張雲雷對其中展現出來的儒家部分也做了總結:

      

《西遊記》講述的佛教徒求取佛經的故事,正如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被中國化一樣,西天取經在流傳中逐漸被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西天取經的故事是整部小說的核心事件。唐僧西去取經,本是不顧朝廷禁令,前往天竺求學取經的個人行為。但在小說中,卻被儒化為一個忠君報國的故事,唐僧在佛前拈香立誓的時候也是滿腹儒者思想:「這一去, 定要捐軀努力, 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 不得真經, 即死也不敢回國, 永墮沉淪地獄。」這時取經的行為已經由個人行為上升為官方行為, 唐僧對取經的心誠志堅也就成了「盡忠報國」的忠君行為, 是「使我們法輪迴轉, 願聖主皇圖永固」的大事業, 也即張錦池所指出的取經在某種程度上被演變成「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業」。[10]

儒家文化和儒生作品是密切聯繫的,而「鴻雁傳書」式的書寫就是儒生作品文人氣息的一個反映。與其說小說表現出了文化多元性,倒不如說明代社會呈現了這一思想動態,並作為一種社會存在作用於人們的社會意識,因而也必然反映到文人的思想與創作中。正如有人把《西遊記》中的詩詞、俗語單獨作為研究對象一樣,考察小說中的書信,就是在承認文化多元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了其中文人筆法與文人氣息。

[1]陳曉曦.從虎意象看《西遊記》神魔敘事的傳奇與志怪性質[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7):31-34.

[2]吳承恩.西遊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3]葛洪.抱樸子內篇全譯·之四·金丹[M].顧久,譯註.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

[4]譚峭.化書·卷一·道化[M].丁禎彥,李四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6.

[5]道原.景德傳燈錄譯註(二)卷十四·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一)·鄧州丹霞天然禪師[M].顧宏義,譯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6]陳曉曦.試論《西遊記》敘事的勸善與報應思想[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4(2):48-51.

[7]霍雅娟.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從豬八戒形象看明代市民意識[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4):10-12.

[8]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9]花三科.佛表道裡儒骨髓——《西遊記》管窺再得[J].寧夏大學學報,1994(2):22-28.

[10]張雲雷.儒家文化在《西遊記》中的呈現[J].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5):48-49.

原載: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31-33


編輯整理  |  西遊記學刊

文章來源  |  中國西遊記文化研究會學術研究中心

徵稿郵箱  |  xkzg@xiyoujiwenhua.org.cn 

徵稿郵箱  |  xiyoujixuekan@qq.com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神魔小說還有現實意義,古典名著《西遊記》
    《西遊記》是古典文學名著,公認的長篇神魔小說鼻祖。這部書在明代刊印的時候沒有署名,清代學者考證出這部書的作者是吳承恩。吳承恩是淮安人,曾經當過縣丞,而後辭官返鄉著書授課。《西遊記》的故事參考了前朝的話本、傳奇,描寫了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和一匹白龍馬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 神魔小說《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
  • 《西遊記》中的神魔群像
    《西遊記》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作者對神人鬼怪的群像塑造,這些神魔形象共同構成了一個光怪陸離的藝術世界。  《西遊記》簡介  《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在這裡作者仍然存在有爭議。此書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全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整部作品內容豐富,人物塑造生動、豐滿、鮮活,情節曲折離奇,是我國神魔小說創作的巔峰。
  • 如何構建中國神魔題材的「電影宇宙」?
    (2014年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2016年的《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和2018年的《西遊記之女兒國》)等具有消費主義氣息和商業化特色的神魔題材電影的湧現和火爆(如《捉妖記》曾一度躍升為華語商業電影的票房冠軍),華語神魔電影的家族譜系已經初具規模,構建華語「神魔電影宇宙」也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 神魔小說-《西遊記》
    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 《封神演義》中的神魔
    道教擁有眾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其中很多故事經過文人的加工,成為不朽的文學經典,《封神演義》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 即將上映 《三打》六大神魔:重要的妖精打三遍!
    目前《三打》全國路演仍在持續進行中,繼前日享譽全球的《銀幕日報》(ScreenDaily)盛讚《三打》「必將是猴年春節同時收穫票房與口碑的一部熱片」之後,今日全球另一權威電影雜誌《好萊塢報導》(HollywoodReporter)在2月2日專門撰文,再次對《三打》在故事、特效、檔期選擇等多方給予高度評價,並稱讚「電影不僅會在中國熱賣,在亞洲以及全球其他地區仍將是非常應景的猴年強片」。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我們有很多朋友比較喜歡中國的神魔文化,從最早的《山海經》、《搜神記》到後來的《封神演義》、《西遊記》和《聊齋志異》這些偉大的神魔文化的著作,都充滿了好奇和神秘的色彩。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神仙體系博大精深,體系複雜,各種人物和法術層出不窮,如果要說的話,終其我們一生都不能將其一一闡述,這和西方的神話文化有著本職的區別。
  • 我從不把《西遊記》當神魔故事
    因為,他要講述的,恰恰是至深至濃的情,是毫無理由的念念不忘,是人妖神魔身份也不能阻擋的愛欲,是明明知道自己資質淺陋惡念叢生,卻仍然不肯丟掉的信念,是明明知道路途迢迢千難萬險,卻仍然不肯放棄的行走。《西遊記》小說裡,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都醜陋古怪,仙境和魔窟一樣光怪陸離,是「以為如此卻沒能如此」,但後來的《西遊記》電影電視,卻盡力美化他們,陷入了「以為如此果然如此」的表面美感裡。周星馳的「西遊」美學,卻是「以為不至如此偏偏如此」。
  • 劉探宙 |《西遊記》衍生作品與西遊宇宙構建的可能性
    由於文化了解程度與利用方向存在差異,周邊文化產品對於西遊記本身及衍生作品價值觀的解讀也存在較大差異。以下便進行具體分析。(一) 明代西遊記續篇明代是距離原版《西遊記》發行最近的時期,也是衍生作品較多的時期。這個時期衍生的西遊記周邊產品往往主體仍舊構建在《西遊記》基礎上,但將之從較純粹的神魔小說轉移至現實社會,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西遊記:神魔小說映射的社會現實
    縱觀古今,但凡能得以傳承百年、千年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價值,便是《西遊記》也不例外。《西遊記》咋一聽上去,是一本神魔小說,可它隱藏的社會意義,大家都知道嗎?今天肥宅就和大家說一說西遊。提及西遊記,就不得不說書中最令人費解的設定——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關於唐僧取經所用的時間,因為幾百年來版本不斷修訂,各有說辭。有說14年;有說17年,有說18年,也有說16年的。既然咱們談的是《西遊記》小說,那就按小說中的設定,權當是14年吧。
  •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首曝角色海報 七大神魔定義古典奇幻
    倒計時100天後,《三打》開啟密集宣傳攻勢,放出重磅猛料,一口氣發布七張「使命」版角色海報,首次全面曝光七大主演的造型,並公布陳慧琳再次出演觀音。海報在保留傳統人物形象的同時又令人驚喜,以精緻的筆觸展現出七大角色西行路上的各自使命,頗具古典中式奇幻質感。七大神魔在電影中嬉笑怒罵各有分工,通吃男女老少觀眾,堪稱猴年必備的「合家歡大禮包」。
  • 整本書閱讀:高段導讀《西遊記》 陳文化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
    圓形敘事模式,指文本敘事從起點出發,經過敘事過程,達到敘事終點,由起點到終點並不是按時間順序自然發展的一種直線性敘事,而是終點又回歸到起點,並對起點有所超越而形成的一個螺旋式上升的近似的「圓」。首先是初始情況(西行),接下來考驗出現,經受住考驗,再繼續西行。這個模式結構是圓形的。
  • 為何西遊記十二生肖中,沒有馬妖、雞妖、狗妖?這三個成語是答案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充滿了奇思異想的神魔章回小說,西遊記的內容比較龐雜,涉及的領域很廣。其融合了佛、儒、道三大思想於一身,此外還涉及:五行、八卦、地理、文學、天文、數學等諸多領域。《西遊記》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由來已久的十二生肖。
  • 《西遊記》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第7集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 李斯:三次跳躍,三封書信,一個辜負了人生真諦的功利主義者
    此話怎講,我們先看助他成功的三次跳躍,再看他從巔峰走向沒落的三封書信,見證一個失道失德者的富貴與沒落之路。李斯的三次跳躍:從廁所到大穀倉的勵志人生司馬遷在《史記》中為這個特立獨行的人立傳時,用了一種耐人尋味的象徵物,即老鼠。李斯楚國上蔡人,年少時為一郡府小吏,時感懷才不遇。
  • 《夏承燾致謝玉岑手札箋釋》:兼得書信書法之美
    眼下拍賣市場上文人書信價格節節看漲,早年30萬包全場的傳奇早已不再,現在名人一通書信簡單一頁,寥寥幾行,動輒上萬起,夏承燾作為一代詞宗,近年來,他的書信行情也節節看漲,早就破萬,《夏承燾致謝玉岑手札箋釋》書中收錄了夏承燾的手札73封,算算這個行情,手捧的這本書除了實物真的重以外,心裡也覺得這本書很有份量。
  • 《西遊記》的神話譜系:神魔世界的生存邏輯(10)
    《西遊記》的神話譜系:神魔世界的生存邏輯(10) 1970-01-01 08:00 作者:李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沒人知道《西遊記》的作者是誰
    圖:淮安吳承恩故居另一位學者沈伯俊也認為,僅憑《淮安府志》裡的「西遊記」三個字,就認定吳承恩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是一種「想當然」的思路:另一位學者章培恆,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於上世紀80年代撰文指出,在清初黃虞稷所著《千頃堂書目》的史部「輿地類」中,「吳承恩《西遊記》」,是與「唐鶴徵《南遊記》三卷」、「沈明臣《四明山遊籍》一卷」,並列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