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六年,耗資7.5億的鴻篇巨製東方奇幻電影《阿修羅》即將公映。上映之前,片方大規模邀請業內看片,面對影片中打造的這樣一個東方奇幻世界,嘆為觀止,好評如潮。
「阿修羅」是什麼樣的存在,「東方奇幻世界」又是怎樣的一個設定呢?
奇幻文學或藝術可以上溯到古代神話和傳說,即使現在的很多奇幻小說也離不開古代神話的影子。黑暗之神降下災禍,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這種情節在奇幻小說中最為常見。
在奇幻世界中,人物經常要面對魔法、巫術,甚至與神力對抗;同時,又往往面臨著戰爭與和平、欲望與真情的痛苦選擇。人物自身,多數懂得超凡的法術、戰技,或是擁有罕見的神器法物;有些奇幻世界中的主角根本不是人類,而是吸血鬼、半龍半人、精靈族等等。
奇幻世界中的這些設定,在令人物光華四射的同時,也把人物帶到激烈的矛盾糾纏中,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悲劇中。可以說,奇幻世界中的主角,幾乎都有著古典浪漫主義英雄氣質。
電影《阿修羅》的一個主要標籤就是「東方奇幻電影」,這是為了與西式奇幻和日式奇幻有所區分,同時也飽含了創作者致力於為中國電影工業以及中國電影世界的建構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近十年來,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網絡影視,已經在「玄幻」這個領域竭澤而漁了,寫未來科技不管理論驗證,寫魔法又不考證體系,寫武術又凸顯神怪,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歡迎,但始終無法與世界電影或文學藝術對話。而打造東方奇幻世界正是要一改這種印象和現狀,雖然很難,前無古人,篳路藍縷,但《阿修羅》還是邁出了堅實又堅定的一步。
我們經常聽說「六道輪迴」,「六道」也即六道為天道、阿修羅、人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其中前三者屬於善道,後三者屬於惡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六道之中只有人道和畜生道是有形體的,且在同一個空間。其他各道均是無形的,不能看到的。有緣之人或許可以感知到。從這個設定出發,電影《阿修羅》從一個想法開始就面對極大的困難,因為要將一個「無形的,不能看到的」,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世界建構出來,這需要極大的想像力,建築、衣飾、生活起居、言行舉止、愛恨情仇全都需要像上帝創世一樣去完成
傳說中的「阿修羅王」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形象各不相同,有的九頭千眼、有的千頭二千手、有的三頭六臂,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託日月,雙足立海上,身越須彌山。而要通過現代電影技術完成這樣一個形象的塑造更是前所未有,難度可以想像。《阿修羅》選擇了「三頭一體」的設定,但這樣的角色聞所未聞,也是一個重大難題,其中最難克服的就是光影——眼睛對光的反應、面部對光的反射、當光打到主頭時副頭產生的陰影都會造成三頭光線不統一,呈現效果不完美。為了攻克此項難題,劇組經過一年的努力研發,選擇了光源跟隨攝像機移動的方法。拍攝方法顛覆傳統,當影片中呈現三頭合體時的震撼無法用語言傳達。
在六道中,阿修羅本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電影《阿修羅》將這個欲望的世界打造的美輪美奐,也將電影的命題回歸到人性本身。也就是說,電影通過技術完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建構,而在故事和命題上回溯到最本真、最本質的人性之上。觀眾將在影院進入東方奇幻世界,受到視覺的無限衝擊和心靈的原初觸動,不管從哪個角度,《阿修羅》都是一部值得期待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