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圓倉,煙笸籮,簸芸豆,拉風箱,灶膛火苗正紅,煙囪青煙直冒

2020-12-27 北漂的葉子vlog

現在新農村改造後,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子裡面的路通了,都用上了自來水,而且網絡也接到了家家戶戶,村村都建了衛生室,看病買藥也方便多了。改造後的新農村,家家戶戶格調都差不多,好多都是統一規劃,統一施工,也就是說都是一個模式,誰家都一樣,有點千篇一律。前幾天,小編跑到內蒙一個偏僻的山村,那裡還保留著一些老房子,老物件,很有年代感,你看眼前的圓倉,原來是農戶家裡裝糧食的,現在不用了,已經斑駁了。

到了這個村子,你才有一種到了世外桃源的感覺,機器的轟鳴聲,汽車的喇叭聲,全都沒有,只有雞鳴狗叫,在山谷迴響,偶爾有毛驢拉高了嗓音的在唱詠嘆調,那聲音真是節奏鮮明,格外洪亮,在近處看,走著走著,咕咕的叫聲把你的目光吸引過去,原來是一些鮮豔的大公雞,圍著一圈在吃飼料,公雞的飼料很簡單,就是把家裡的玉米碾碎了,然後用水攪拌一下,放在一隻橫切開的輪胎裡面,大公雞圍了一圈,吃的很起勁,這戶農民太有智慧了。

在農村不像在城裡,有城管管著,誰家都不能隨便往樓下放東西。但在這偏僻的農村就不同了,你看好多農戶,都把家裡的牛羊,養在院子外面,眼前溝谷裡面,就有好幾戶人家養的羊。這裡農戶住的很分散,有臺上的,有的在臺下,有住在溝東邊的,有住在溝西邊的,有住山南的,有山北邊的,上上下下,錯落無序,住高處比低處的高出一二百米,現在都通上自來水了,住在高處跟低處差不多,要是沒有自來水的時候,住在高處的吃水特別困難。

這就是養在院子外面的羊,現在農戶養羊的品種跟過去不同了,大多是小尾寒羊,主要是肉用。今年羊肉價格高,農民養羊賺了。看到眼前的場景非常親切,因為小編小的時候,家裡就養了這麼多的羊,小編很小的時候,就能給羊添草添料,還要用拌好了黃豆面餵羊羔。在北方,冬天要把棚圈加固,上面放上好多玉米秸,這樣保暖性能好一些,要不然母羊下羔子就可能給凍死。如果天太冷,就是已經活蹦亂跳的一個多月的羊羔,也會凍死的。

這個時候都是把小羊羔弄到屋裡,讓它們在爐子邊上呆著。大人晚上還要提著帶玻璃罩子的煤油燈,及時到棚圈裡看看哪只母羊要臨產,發現可疑情況,趕緊把臨產母羊弄到屋裡去,你還得在屋裡弄些飼草,讓母羊吃,當小羊羔出生後,屋裡面不斷有小羊羔的,咩,咩,咩聲和母羊找小羊羔的呼喚聲,小羊羔找到媽媽後,吃奶的場景特別溫馨。眼前的站著的是一匹老馬,馬站著就是休息,馬在農村已經很少見了,因為馬特別能吃,一般家庭餵不起。

這是毛驢,農村最常見了,家家戶戶都有,因為毛驢吃的少,好養活,幹活也聽話,所以家裡拉車拉犁杖時毛驢是主力,這些年就是偏僻的山區,種地也多是用機器了,所以毛驢的活計就比較少了。現在農民要是家裡養好多毛驢,那就不是用來種地的,他們都是跟山東阿膠集團籤了合同,養毛驢主要是用來熬製阿膠的。但是在老百姓嘴裡還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天上的龍肉,不如地上的驢肉」,所以現在好多人家養毛驢都是賣給小販子,殺了賣肉了

雖然用毛驢幹活的機會少了,但農戶家都還養著毛驢,少的一隻,多的兩隻。農民都有一個情結,那就是誰家不養著一隻毛驢或者騾子,就不是過日子的人家,這樣的人家讓人看不起。可現在越是這樣不養驢子的人家,思想越是開放,人家不養牲口,跑到外面去做生意,好多都發了財。而認真養毛驢的家庭,都是老守田園,種著家裡的幾十畝山坡地,好年景收入不錯,遇上大旱年頭,往往顆粒無收。哪怕三年沒有收成,農民也不會捨棄自己的土地。

在農村這樣的屋舍很少了,其實住著這樣房子的人家,往往比住好房子的人家要有錢要富裕,因為這樣的人家,大多不在這裡住了,他們在城裡有房子,這裡的房子捨不得拆掉,都是給鄰居家用,鄰居在這裡養豬養雞,就不用租場地了。但這樣的房子還是給人留下了很多記憶。

第一張圖片看到了農村裝糧食的糧倉,前面的糧倉已經毀壞了,斑駁破碎了,但是這戶人家的糧倉還在正常使用,其實現在農村,根本不用糧倉了,但是這戶人家卻把糧倉收拾的很利落,主人說,這樣的糧倉放糧食不會有老鼠來偷吃。另外在這裡放瓜果蔬菜保鮮效果也是不錯的,特別是冬天可以在裡面凍肉,這可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

現在農村空心化嚴重,特別是比較偏僻的山溝裡,你看大榆樹下,這戶人家的房子多漂亮,這是新農村改造,政府給免費建造的。就是給蓋了新房子,年輕人也不願意回來住,現代的城市生活,很方便,充分滿足了年輕人的需求,可是這樣下去,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人們都聚集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何苦呢。

走進農戶家裡,一樣是熟悉的場景,紅磚壘砌的鍋臺上面,一口大鍋正在冒著熱氣,快過年了,家家戶戶煙囪裡面都在冒著青煙,有的在蒸年糕,有的在煮骨頭,熱氣騰騰,把屋子燻的黑黑的,這樣的屋子裡面特別適合燻臘肉,鍋臺的紅磚已經看不出來原來的顏色了,鍋臺的一側是風箱,就是用雞毛做的活塞,在木頭箱子裡面推過來拉過去,過去農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吹風。灶堂裡正在燒著樹枝,彤紅的火苗,照在拉風箱的人的臉上,臉都映紅了。

這位大爺正在提著桶去倒垃圾,他前面是一堆驢糞,現在就是在農村也很難看到這樣的糞堆了。現在農民種地完全用化肥,幾乎不用農家肥,所以長出來的糧食,吃著怎麼都不是原來的味道。過去家家戶戶都要有糞堆、糞坑。夏天要把一些柴草和家裡的豬糞、馬糞、驢糞、牛羊糞弄進糞坑裡面發酵,這個過程叫做漚糞,等到糞腐熟了,再把糞坑裡漚好了的糞,起出來晾曬後,就可以弄進田地裡施肥了,花大半年時間漚糞,剛好來年種地用。

只有肥沃的土地,再加上充足的糞肥,地裡的莊稼才能長的旺盛,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幾千年的歷程,就是春種秋收,田裡的收穫的糧食,人吃了變成了糞便,豬吃了一部分代謝成糞便,一部分轉化成了豬肉,豬肉被人吃了還是變成了糞便,糞便再發酵變成肥料,肥料再轉化成糧食,就是這樣不斷循環,但是現在農民種地不用農家肥了,這個循環的鏈條中斷了。

結果是住在城裡的人,糞便都被衝刷到了下水道,然後排入了江河湖海,無法再循環了,環境被汙染了,就像我們的日子一樣,不可逆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不知道這樣的發展,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是在這個村子裡面,還能感覺到農耕文明帶給我們的,怡然自得自給自足的生活。你看眼前的驢車上裝滿了,打場剩下的豆秸子,這些豆秸子被毛驢吃掉後,變成糞便,糞便變成肥料,肥料轉化成糧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在這個偏僻的山村,你還能領略到一些原始的生活方式,眼前的東西你知道叫啥嗎?叫做煙笸籮,裡面的旱菸都是農民家裡種的,到了秋天農民把菸葉掰下來,晾曬好,就可以搓碎捲菸了,過去有些老人用菸袋抽這種旱菸,菸袋杆越長越覺得有派頭,特別是地主婆,她甩著一米多長的大菸袋,得讓二房去給她點菸,才顯出身份。現在用紙卷這種旱菸的人都少了,都得是七十歲以上的人,年輕的不肯也抽不了這麼有勁的旱菸。

農民家裡籮筐上面又覆蓋了一層塑料,目的就是增加使用年限,中國的農民都十分節儉,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籮筐裡面裝著玉米芯,冬天可以用玉米芯生爐子,據說玉米芯裡面有好多有用的成分,只是沒有人大量收購,農民只能用它當燃料了。

眼前的東西叫簸箕,是農民用來簸一些碎屑,漂浮物的,家裡種了些芸豆,量不是太多,不值得到場院裡面去打場,就用連枷或者木棍猛勁敲打一番,豆莢就變成了豆粒和皮康,這個時候用簸箕,簸一簸,豆子和皮康就分離出來了。反正是五千多年的農耕文明,春種秋收冬藏,農民都有特殊的器具,特殊的辦法,來應對,才使得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而且香火不斷,但是這種農業文明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都要消失了,這是多麼可悲呀

相關焦點

  • 煙囪裡冒的「白煙」究竟是什麼,是汙染嗎?
    煙囪裡冒的「白煙」究竟是什麼,是汙染嗎?」冒「白煙」,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汙染」。其實,你可能誤會了,這並不是「煙」,而是「霧」。放眼望去這裡有兩個銀白色的「大煙囪」十幾個黃色的「胖煙囪」幾個紅白相間的「瘦煙囪」
  • 湖北老漢看見祖墳冒青煙,專家聞訊而來,勘測後馬上封鎖整座山
    事情還得從湖北的一位老人說起,做完農活後他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卻突然看到自己的家祖墳方向有狀況。遠遠看著像是有青煙冉冉升起,難道有人在山上點火?這是老人的第一反應。不過,他很快又想到這幾年一直大力提倡愛護山林,就算是在清明節,很多地方都不允許上墳燒紙了,而是採用集中焚燒的形式,就是怕將山林點燃,應該不是有人在點火。那麼這煙難道是自然形成的?還真應了那句老話,「祖墳上冒青煙了」。
  • 詩詞:一縷青煙映蓽門,脫貧老漢赴新村
    【七絕】知足文/雨航納煙吐霧意千般,半世奔波心亦寬。獨守空巢雖寂寞,只圖子女報平安。七絕淚別文/榮居天中一縷青煙映蓽門,脫貧老漢赴新村。欲辭舊宅覺惆悵,淚溼衣衫心感恩。怡然老者姜少剛(北京)慈眉善目口中煙,穩坐福門若泰然。最美時光隨逝水,兒孫滿室老得閒。
  • 盧蒙吃煙
    他們抽的不是現如今的烤菸,而是自己栽、自己曬的旱菸,曬好的煙和兔子耳朵似的一片一片的,叫「葉子」。葉子也分好幾個品種,有老黑茬、香葉等,大家都認準了關東煙好吃,亞布力菸葉子薄,香味醇厚還不嗆人,聽說在關東本地都40塊錢一斤。
  • 新手入門雪茄菸怎麼抽 初學雪茄菸怎麼抽8大黃金
    入門雪茄菸怎麼抽8大黃金法則由於雪茄有非常多的規定尺寸,比如羅伯圖、邱吉爾、魚雷、皇冠等等等等幾十種,那麼新手入門雪茄菸怎麼抽?雪茄的魅力是無法想像得出來的。雪茄似乎一直以來都是和權力、地位、財富聯繫在一起的,真正喜歡雪茄的人並不會將雪茄當成至寶,而只是生活中隨處可得的一個小玩意。
  • 低音笛獨奏《大漠孤煙直》
    曲:石磊低音笛:維芳文:風舞錄音:吳新春《大漠孤煙直》也叫《孤煙直》,是青年笛子演奏家石磊作曲
  • 煙青和翠青也是啊……
    本文共1156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煙青和翠青,你了解多少?對顏色的偏愛,是一種時尚,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寵兒。對和田玉的玉色,自春秋戰國以來都以白色為貴,而羊脂玉更是為達官貴人、君子文人們所追捧。白玉的純潔高貴青玉的油潤古樸墨玉的大氣厚重碧玉的生機盎然糖玉的活潑豐富黃玉的雍容華貴青花的如夢似幻翠青的清新鮮亮煙青的淡雅清爽今天,一起領略和田玉翠青和煙青的風採。
  • 我老爸是個老 煙槍,從早上睜開眼開始煙不離手
    ……2.我老爸是個老 煙 槍,從早上睜開眼開始煙不離手,我老媽被他燻得沒法沒法的,我老媽看 電 視 聽說吸二手菸危害更大,決定給我老爸戒菸,菸捲不讓抽了我爸買旱菸,旱菸給藏起他偷著抽,我老媽氣得直接給扔灶膛點火燒了,我老爸急得登梯子上煙囪上又聞了一下3.
  • 煙老闆微信賣煙給未成年學生 先轉帳再自取 放煙地點「打遊擊」
    為規避校方保衛部門的巡查,張某每天通過微信與學生約定不同的放煙地方,交易香菸的地點不停地在學校圍牆周邊的煙囪、寢室和垃圾堆來回變換,通過微信和學生確定香菸的放置地點,再讓學生自行去取。店老闆還要求學生付款也要與市場「接軌」,先付款後送煙。還有諸如學生拿錯煙或被老師抓到,或煙被老師撿到,均由買煙者自行負責,本店概不負責等條款。
  • 王維唐詩「大漠孤煙直」,既然沒有戰事,為何會有「孤煙」?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這就是《使至塞上》。其中最經典的詩句,應該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以「孤煙」,就是「平安煙」。這句詩雖然寫景如畫,但最重要的含義,應該是在稱道由於戰爭取得重大勝利,邊境現在已經平安無事。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
  • 我不去找你的麻煩,已經算你祖墳冒青煙了
    我不去找你的麻煩,已經算你祖墳冒青煙了。罷了,你本就是個沒祖墳的孽畜。既然你有膽子來我廟前,我就要你留下幾百斤肉在這裡!《劍來》孽畜你反了天!我不去找你的麻煩,已經算你祖墳冒青煙了第二部:《武橫天地》作者:無巫精彩片段:雷銘的話句句在理,兩人想要反駁,也無法反駁,更別說現在雷銘還在攻擊著他們,在這種如同暴風雨一般的襲擊之中,他們能夠說話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 記憶深處的風箱「咕噠咕噠」聲:布滿歲月塵土的老風箱成為符號
    風箱,成為那個時代農村最具煙火氣息的一種象徵或者說代名詞。(圖片選自網絡)那時候,幹拉風箱這活的除了在灶臺上忙碌的家庭婦女,大部分家庭都會動用小孩子來幹。大人拉風箱發出的聲音和小孩子拉會有明顯不同,有經驗和生活體驗的人在大街上一聽就能聽得出,大人因為淬了生活的火的緣故,拉風箱時一推一進,風箱拉杆來處的長度大、動作均勻,發出的聲音不急不緩,而小孩子愣頭愣腦,不經世事,性子急,動作快,風箱杆拉出的短,發出的「咕噠咕噠」聲特別急促聲大,像是比賽和趕趟。聞聲識人,一聽便知哪家是大人拉風箱,哪家是小孩拉。
  • 噗......臺網紅把島內走私菸案改編成了歌
    ▲改編截圖島內走私菸案持續延燒,引民眾怨聲載道。近日,有臺灣網紅將軍歌歌詞加以改編惡搞,其中「九條好漢在一班」變成「9000條好high載運班」,暗諷臺當局不誠實,更點出「官官相護」的陋習。歌詞一出,網友直誇「完全無違和」。
  • 救援煙、封向煙、守樓煙,你是否會用?
    救援煙在遊戲中煙霧彈最常用的用法應該就是救援煙了。像地圖裡的石頭,貨櫃或者牆後這種大的掩體是可以不用封煙的,但如果是在載具後或較細的樹後面就需要封煙了,這是因為載具的車底是有一點空隙的,敵人有可能通過車底的空隙修到隊友,而且車輛也是會被打爆的,爆炸後可以淘汰隊友,所以在封煙後,隊友儘量往後退,退到載具爆炸範圍外,如果後方有第二掩體,也可以退到第二掩體後再扶隊友。這時如果敵人拉槍線莽你,他們的注意力也只會第一掩體後。
  • 那古道青墳煙敢問今夕何年是什麼歌 在哪可以聽
    那古道青墳煙敢問今夕何年是什麼歌?據悉,這首歌曲叫做《狂浪生》。  混音:江松松、魏新剛  醉別關  斷了幾生念  可惱這燈火燻了眼  三生嘆  秋夜終歸短暫  一杯苦酒我獨自斟滿  兮何年  一人一馬過關  未曾得志馬放南山  兮何年  萬千佳人相伴  可笑今朝我形隻影單  那古道青墳煙
  • 樸敘俊「頭狂冒冷煙」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韓國人氣演員樸敘俊長相帥氣、笑容靦腆,憑藉夯劇《三流之路》、《金秘書為何那樣》,人氣飆漲,他時隔1年半回歸戲劇,近期正在趕拍改編自漫畫的戲劇《梨泰院Class》,由於該劇是on檔戲,演員必須連夜趕進度,他2日便在Instagram貼出一則影片,由於天氣低溫關係,頭不斷冒出冷煙
  • 世界NO.2的瀑布為何被稱作魔鬼之煙?
    次日一早,去看一縷鬼的煙。途中,遇到一群大象。他們就在公路旁玩耍,絲毫沒把人類放在眼裡。五條瀑布,自成一體,各有千秋,卻又彼此呼應,交相融合,恰似洪水決堤,大河倒懸,飛流直下,傾入寬400米的深潭,水聲如風吼雷鳴,呼嘯迴旋,急水拍巖花飛濺,谷底一派水霧升騰青煙繚繞,便是在百米高臺,依然要打著傘才能防止經風吹過來的「雨」打溼,而此時還只是枯水期,我們簡直無法相信若換做豐水季節,該是怎樣一副千軍萬馬奔騰咆哮場面。維多利亞大瀑布連綿兩公裡,最大落差有一百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