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用力愛過的人,不曾遺憾

2021-02-08 凱紫

昨天,凱哥寫了一篇文章。

是關於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後臺看到很多人留言說,最心疼牙醫楊佑賢。的確,楊佑賢這一生遇到了兩段愛情,卻都被辜負了。

第一段愛情,他遇到了Cindy。

Cindy很有想法,她夢想成為一個攝影師,擁有屬於自己的攝影工作室,為此,楊佑賢竭盡所能資助她實現她的夢想。

他們在一起6年,從相愛到訂婚,楊佑賢一直期望能夠和Cindy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然而,在Cindy的世界裡,愛情並不是她的第一順位。

所以,她可以為了創作,去擁抱別人。

他們之間的結束,固然有男主K和女主Cream的推波助瀾,但歸根究底,還是他們自己的感情出現了問題。

就像楊佑賢和Cindy分手時說的那樣:「我們在一起已經不是愛,是習慣。」

當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原先設想的所有美好,也就隨之幻滅。

第二段愛情,他遇到了Cream。

與Cream相識,是楊佑賢生命中出現的一個意外。然而,愛上她卻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她就像冰淇淋一樣冷,也像冰淇淋一樣甜,一旦出現,食髓知味。

也許很多人會為楊佑賢不值,畢竟Cream一直在利用他的感情,但其實楊佑賢一直都知道,Cream的所愛不是他:

隔著櫥窗看她思念K時,他臉上一閃而過的落寞;

當她望向他時,眼神裡有感動有抱歉,卻沒有心動;

.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他,Cream並不愛他。

但他還是執意想要牽起她的手,哪怕她愛的不是他,哪怕他最終會失去她。

電影散場,有人感動於K和cream的愛情,隱秘而偉大,深沉但也溫柔。然而,我更欽佩楊佑賢的愛情,他的愛熱烈浩蕩,即使一意孤行,他也想要擁抱這短暫的愛情。

儘管終將失去,他也不想錯過她。

愛得放肆,也愛得孤獨。

電影的主題曲裡,有這樣一句歌詞:

「有一種悲傷,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陪伴我呼吸,決定我微笑的模樣。」

是啊,有些人一旦出現在生命裡,就真的很難忘記。哪怕日後,行過萬裡山河,見識過愛情的多種模樣,但ta依然會想起,多年前遇到的一個人,如煙火般絢爛,無法遺忘。

一如《神鵰俠侶》裡,楊過之於郭襄。

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便傾付了終生。

即使知道楊過與小龍女的曠世絕戀,可她依然千山萬水地想要去尋找他的身影,至死她都不想忘了他。

一如《藍色生死戀》裡,恩熙之於泰錫。

恩熙的出現,就像一團溫暖的火焰一般,慰藉他貧瘠的人生。哪怕他知道了恩熙所愛的人是俊熙,他依然卑微地祈求她:「只要你在我身邊就好了」。

緣分這一事啊,有時候真的很難講。有些人的到來,好像註定了你要為ta痴狂著迷,可你也知道,ta不會屬於你。

網友程靈素《致郭襄》裡,曾這樣描寫郭襄的心境: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小毛驢踢踢噠噠,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人這輩子所愛所念,放不下的忘不了的,其實從相遇那刻開始,結局便已經寫好。

也許,這一腔深情,最終都要被辜負。

可如果不轟轟烈烈地愛一場,不勇敢地嘗試一番,又怎知不會等來那人的回首呢。

有些愛,真的來得毫無理由,愛了便是愛了。

就像Cream說的那樣,愛情如果需要解釋的話,就不會有人因為它痛苦了。

感情的事情,哪裡可以解釋的清楚呢?

在網易雲音樂裡,《可不可以》這首歌的評論區裡,有這麼一條留言,被點讚了34萬:

「我和我女朋友談了三年半了,可惜我在西亞斯她在牧經。每個月我平均去找她三四次,可是卻還是敗給了距離。她喜歡上了她們學校的男生,她說跟我在一起不開心想的都是他。而她也不願意跟我分手,她知道我有多愛她,怕傷害了我。可不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們之間有太多回憶,回來吧,我愛你。」

很多人跟這個男孩說,不值得。

可愛情裡,哪有什麼值不值得,只有想不想,願不願意。

也許她傷害他的事情是真的,她不愛他的事情也是真的;可他放不下她是真的,他不想失去她也是真的。

比起承受女孩給男孩帶來的傷害,男孩更不能承受的,是失去她這件事情。

所以,縱使愛得卑微,他也甘之如飴。

還記得《大話西遊》裡,至尊寶曾經問紫霞:「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騙你?」

當時紫霞說:「騙就騙吧,就像飛蛾一樣,明知道會受傷還是會撲到火上,飛蛾就是那麼傻。」

是啊,飛蛾就是那麼傻,深情的人,也是那麼傻。

可這又怎麼樣呢?

我願意為了你去嘗一嘗這愛情的甜,也願意為了你去嘗一嘗這相思裡的苦,只要是你,飛蛾撲火有何可懼。

張愛玲說:

「我知道他不愛我,可我也知道,如果我現在離開,我會一步一回頭。」

大概,比悲傷更悲傷的是,我愛他,可他卻不愛我。然而比遺憾更遺憾的是,沒有拼盡全力去愛,便就此錯過。

《怦然心動》裡說: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了這個人,你就會覺得,其他一切都是浮雲。」

有些人一旦出現在你眼前,你的眼裡便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有的人比較幸運,遇到他的時候,他剛好也在找她。有的人卻沒有那個運氣,相遇的時候,便已經註定要錯過。

這,也許就是世事的無常之處吧。

但這也沒什麼可值得哀嘆的,畢竟這大好春光裡,你曾經出現過,我也曾愛過你。

如此,足矣。

相關焦點

  • 《比悲傷更悲傷》看哭無數人:我最大的遺憾,與你有關
    有一種悲傷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陪伴我呼吸 決定我微笑模樣無法遺忘《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熱映,看哭了很多人。電影豆瓣評分只有5.1,卻在上映7天就斬獲5億票房,連續登頂單日票房榜。一開始不明白它為什麼會火?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說出口的愛,只能成為遺憾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述的兩個家庭發生巨變的男女,在16歲的時候走到一起,相依相伴溫暖對方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悲傷在於,並沒有延續著既定的故事節奏走到一起,而是生離死別,女主在16歲的時候,父母弟弟出車禍,從此之後變成了孤家寡人,男主父親絕症,母親留下一筆錢之後出走,對於男女主來說,這個世界在沒有了任何的羈絆,兩人相互依偎走到一起,成為了彼此的唯一。
  • 評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已經上映過去好久,看完已是好久,現在才寫有諸多原因。當然,這是一個詩人導演的傳統電影是其一,而更多的是思考與恐懼。為什麼如此吸引觀影人?為什麼有如此淚點?為什麼明知道故事結局樣子,還是會感動?更為恐懼的是害怕自己的愛情也是悲傷色彩,但恰恰每每我們的感情大多都是以悲涼為底色的,在多顏色到最後都是悲涼結尾。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影評
    ,是一次拯救孤單的療傷,有時對於戀人們來說,也能成為一種虐心的預示,對於曾經愛過的人們來說,也許會翻起心中痛苦的回憶,而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是這樣一部,能夠讓各類成年觀眾有所觸動且催人淚下的愛情佳作。
  • 豆瓣評分只有5.1,但這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卻看哭了無數人
    世界上最遺憾的事應該是,兩個人明明相愛,卻還是沒有在一起。就像電影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裡K和Cream一樣,明明兩個人已經愛到快要不能呼吸,卻還是要眼睜睜的將對方送到別人的懷裡。有一種悲傷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陪伴我呼吸 決定我微笑模樣無法遺忘《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熱映,看哭了很多人。電影豆瓣評分只有5.1,卻在上映7天就斬獲5億票房,連續登頂單日票房榜。一開始不明白它為什麼會火?直到聽到身邊朋友的一句話:「不是看了之後才想哭,而是想哭了才去看。」
  • 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還要悲傷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個有關成全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是一個在關愛情中,有關成全的故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由元泰延執導,權相佑、李寶英主演的一部韓國愛情電影。從小被父母遺棄的電臺製作人凱伊(權相宇 飾)和因交通事故痛失雙親的作詞人洛琳(李寶英 飾),兩人似家人、朋友和戀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填補了彼此生活裡的空席。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愛你,是下輩子遇見你,都要把最好的給你.
    這是看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可能正是因為愛情無法解釋,世間才有許多痴男怨女,為情所困,為愛所傷。  的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的愛情,真的很難讓人理解。  明明那麼相愛的兩個人,一個因疾病,想要放手讓對方幸福。一個明知道事情的所有原委卻裝作不知道,甚至配合對方的計劃,嫁給別人,以此成全對方。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無數人:我最大的遺憾,與你有關.
    點上方綠喇叭聽晚安故事,聽下一個故事點這裡來源:夜讀(ID:yedu127)作者:哈姐最近去電影院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的淚點很高,卻不得不感慨,這部電影戳中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愛情從來都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殊途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了悲傷而悲傷!
    由林孝謙執導的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內地上映,目前票房一路走高,上映九天已破6億,更連續七天獲單日票房冠軍,成同檔期最大黑馬。但今天有人在網上吐槽說,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沒看的都別去看了,給他兩塊錢,他給你講《做自媒體幾天沒飯吃的故事》比他們悲傷多了!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影迷請備好紙巾
    林俊傑看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了?相信很多人都聽林俊傑的歌,也相信有很多人曾經聽哭過。畢竟JJ人送外號「情歌王子」,不管是歌詞,編曲,還是其演唱功底,都很能打動聽眾的心!然而我們的「情歌王子」這次卻被「虐」哭了!難道真的是林俊傑的淚點低?還是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最大的遺憾,與你有關
    世界上最遺憾的事應該是,明明相愛,卻還是沒有在一起。 2017年,《前任3》告訴我們當兩個人散了, 一個以為不會走, 一個以為會挽留 你只知道門口那一雙鞋子, 卻不知道我生命垂危的時候是怎麼度過的。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論剪輯師的「悲傷製造術」
    排片最多,上座率最高,口碑最差這些極度反差的市場表現,證明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概就是一個新發明——悲傷製造機。十五日下午去影院,座位前後排大多是年少的情侶。放映過程中偶爾有一陣爆笑,劇情發展到小高潮時,有女人低聲的啜泣,隨著悲傷故事的迷霧揭開,啜泣聲越來越大。散場時,我特意留到最後看後排的女人,不!那是一個十八歲模樣的少女,哭的特別兇。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觀後感:看過的人更悲傷
    精彩劇照剛剛看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迫不及待地寫下了這篇文章。說實話,影片有很多地方都令我感動,也能觸碰到我內心深處的靈魂,畢竟像這樣的愛情不是我們所能涉及到的,但至少我們可以通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了解到,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純真的愛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而另一面,這部電影的編劇另一個高妙之處,他用女二這個角色,展現了硬幣的另一面——融合焦慮的極端情況。女二有一句臺詞非常經典:「愛情從來不是我的第一順位。」很酷、很個性對不對?但,翻譯一下就是:我從來沒有將自己投入過任何一段親密關係。朋友們,這就是融合焦慮本尊了。女二從始至終都不能放下自己攝影藝術家的身份,仿佛愛情是這個身份的毒藥,也就是,進入親密關係我就不是我了。
  • 寒單: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更悲傷的故事
    之前曾經看過的幾部影片,包括反映禪鼓的《戰·鼓》,反映龍太子的《陣頭》,反映堂口生存的《艋胛》等等,都是將故事付諸於最傳統的生活真相之中,給公眾帶來耳目一新又久久難忘的觀感。而今由黃朝亮執導的《寒單》,似乎在同類型電影中,又邁進了許多步,不僅有對民俗的展示,更是藉助片中的"炸寒單",將一個令人愁腸百結的人間故事進行了細膩的呈現,讓人驚覺,原來在臺東的秀麗風景之下,還有如此艱難的民生,和近乎崩潰的人生,他於世間掙扎求生,帶著無奈與期許一路狂奔。穿透風物的內核,我們能夠發現,《寒單》其實是一個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更令人悲傷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作者:夏金蘭    看完正在熱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出來,發現一路上很多年輕女孩都還在流淚,電影院廁所裡甚至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哭聲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只是不想你比我悲傷
    ——姜哲奎電影採用倒敘的手法,由一名電臺製作人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想找到這個人與她合作。在多番打探之下知道作者早已失蹤,而和她一起生活的Kay也已經去世了,知道這些事情的敏哲講述了兩個人的悲傷愛情故事。高中的某一天,姜哲奎跑完步後正躺下休息。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很多人:「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
    你感受到悲傷,是在什麼時候呢?是一場失戀,深夜裡揪心斷腸地痛哭?還是一次離別,此生不復相遇的失魂落魄?昨天,和老婆一起去看了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種悲傷,叫做:「我愛你,可也只能到這裡為止。」01.不知道,你的生命裡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個人。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海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選擇在今天登陸內地院線,自然和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有關。戲中戲兩條線交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當故事翻轉到另一面時,觀眾終於讀懂了Cream的天真,K的倔強和楊背後的心傷,好像讀懂了這個故事。這是一個悖論,正是在愛的絕望之上,彰顯愛的力量。Cream和K兩個「同病相憐」的人,仿佛邂逅了另一個世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