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手機就被「陳一鳴面試被羞辱」刷屏。由朱一龍陳一鳴主演的《親愛的自己》,演員表演恰當,劇情設置也是很巧妙的,陳一鳴在求職過程中的姿態,面臨的對方的態度是逐漸難堪起來的……
第一場的老闆說是認可他的才華的,不過公司不景氣,沒有找人需求。沒有需求招什麼人,現實中這些用招聘的方式獲客甚至詐騙的企業著實不少;
第二場是和獵頭談話,獵頭不否定陳一鳴的價值,而是從現實角度分析陳一鳴目前求職的劣勢和問題,讓人難免有些無力感;
第三場就有點讓人憤怒了,擺明了就是羞辱,從年齡到成績全盤否定,最後陳一鳴坐不住了直接拎起包走了;
沒想到第四次更讓人難過,比起直面羞辱,這種無視更讓人抓狂,你精心準備的簡歷在茫茫人海中,直接被人事部門忽略……
這就難怪經過一晚上休息,早上在上班的路上很多人還是心意難平。這何嘗不是絕大多數人的職場現實?
像陳一鳴這樣被面試羞辱的情況,在現實中也全部真實發生過。很多時候我們安慰自己,出現了面試羞辱這種行為,說明面試官不夠專業,素質也低。面試時,即使心裡有偏見、有歧視、有不滿,也是不該明面說出來的。面試羞辱的目的,是一種心理戰,大多是為了壓求職者的期望薪資,通過打擊求職者而讓他妥協降低薪資水準。
但其實這些現象現在愈演愈烈,35歲就被裁員。在職場面對這些像最尷尬、最糾結的年齡,莫過於是30多歲四十歲的人了。這個年齡段,本該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磨合的最好的狀態,但也因為生活狀態「上有老、下有小」,導致很多人工作嫌你老,退休又太早。明明身體健康,經驗最豐富的時刻,卻被人嫌棄。這種被稱為是「35歲危機」讓很多人焦慮。
這就是現實,很殘酷,很可怕,但是怕卻沒一點用。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積極應對。
在工作中要多聽多看多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不要想著混日子;面對太多的雜事,一定要及時反思,多努力爭取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別忘了鍛鍊身體,保持健康才是你工作最大的依靠;多分享利他,合作共贏,才能積累人氣和機會;永遠別忘了家人,這是人生最後的港灣。
生活中難免有諸多不如意,面對困境,壓力,頹廢,逃避都解決不了問題。實在太累就停下來休息一下,哪怕睡一覺,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再出發。
人生的終點是生命的長度,不是由他人隨意定義的,做好自己,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愛家人,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行。與君共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