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各界華人緬懷省督林思齊:樂善好施 慈祥無架子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4日電 綜合加拿大媒體報導,加拿大前卑詩省華人省督林思齊22日凌晨因前列腺癌症晚期,在家中與世長辭,終年87歲。總理哈珀、省長金寶爾(Gordon Campbell)和現任省督波音特(Steven Ponte)均發表悼念聲明,讚揚林思齊生前的貢獻。加拿大各界華僑華人在深表悲痛的同時,也紛紛緬懷這位樂善好施、平易近人的華人省督。

  致力推族裔和諧 榜樣永流傳

  前卑詩省省督林思齊是多倫多第一個和諧獎的得主,和諧運動行政總監關卓中希望社區能延續林思齊的和諧精神。

  關卓中22日向《星島日報》表示,對於林思齊病逝感到難過和可惜,並說林思齊很有魄力,為種族和諧做了很多功夫,尤其是擔任省督時,呼籲華裔新移民,要融入社會,不要自我疏離,學好英語和投入主流社會,對建立本國和諧社會有很大貢獻,因此和諧運動在1996年把首個和諧獎頒給林思齊。

  他憶述林思齊當年對於能成為首位華人省督和得到和諧獎感到榮幸,並向他們說了不少種族和諧的勉勵說話。

  關卓中說,他先父是林思齊的中學同學,因此與林思齊也有一段淵源,曾多次與林見面,當年林思齊的太太離世時,他也剛巧在溫哥華,參加過她的葬禮。

  關卓中形容林思齊是個和諧的人,不會因為自己有錢,而看不起其他人。他說,印象中的林思齊是一個很慈祥和沒有架子的人,10年前曾到林思齊在溫哥華的住所,當時林思齊雖然年事已高,但知道關卓中是中學同學的兒子,也殷勤地招待自己。

  他認為,林思齊是對社會很有貢獻的人,希望社區能延續林思齊所標誌的和諧精神,讓不同族裔和諧地融入主流社會,做一個好國民,而林思齊的一生也體現了這個精神,樹立好榜樣。

  推動中華文化不遺餘力 建立「華人新形象」

  《明報》指出,御用大律師樂美森則從父親一輩開始,即與林思齊結成世交。他說,林思齊對社區的貢獻,看得到的有以他命名的公園、學校、大樓,也有看不見的「無形資產」,那就是林思齊積極參與社區的「華人新形象」。

  樂美森說,林思齊對公眾事務的活躍讓加拿大人大開眼界,認識到原來中華文化並非如此保守,也有積極、慷慨助人的一面,進而幫助了本地人對華人的了解。

  溫哥華中華會館理事長及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主席鄭宗勵則肯定林思齊長久以來,對推動中華文化不遺餘力,也因此中華文化中心的禮堂以他為名,對於林思齊遽然而逝,他感到不舍。

  卑詩科學及大學廳長張杏芳對林思齊的不幸去世表示非常傷心。她說,雖然沒有機會跟他共事,但她時常有機會見到林思齊和他的夫人,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表示,林思齊為社會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平日他是個溫文爾雅的人,但是工作起來又非常的認真,並對工作充滿熱情。

  溫哥華香港僑商會現任會長梁繼之指出,林思齊是該會創會會長。移民加國後,林思齊每周三均與三兩知己喝下午茶。其後在68年創立該會後,這個活動一直維持到今天。得知林思齊死訊後,該會在哀傷之餘,正積極通知會員,參加27日的告別儀式。她說林思齊除了是個大慈善家之外,也是一個大好人,讓大家十分懷念。

相關焦點

  • 加華報記者撰文緬懷林思齊:華人心中永遠的領袖
    中新網11月29日電 加拿大首位華人省督林思齊22日凌晨因前列腺癌辭世後,各界華僑華人深感悲痛,以各種方式緬懷省督。加拿大《環球華報》近日刊發評論員丁果的文章,表達對這位華人領袖的敬仰與不舍。文中寫道,加拿大首位華裔總督林思齊博士走了。他的傳奇人生,他的悲天憫人,他的慷慨施捨,他的睿智洞見,成為媒體追思的內容,也成為社區的重要遺產。
  • 慈善音樂朗誦會在巴黎榮軍院舉行 追溯百年歷史 緬懷一戰華人 祈禱世界和平
    10月14日,「緬懷一戰」華人慈善音樂朗誦會在榮軍院聖路易斯大教堂舉行。
  • 華人姓氏「李」成加拿大第一大姓 遠高於第二名——李氏文化
    「李」姓移民表現可圈可點,第一個出任省督的李紹麟(左)就是代表之一。根據加拿大各地電話簿登記的姓氏統計,排在前20名的華人姓氏就有4個,其中李(Li)排在第一,遠高於排在第二的Smith,這還不包括排第八的另一個華人姓氏李(Lee),而華人姓氏林(Lam)排在第三,陳(Chan)排第十九。報導稱,雖然華人在加拿大算是少數民族,只有區區160萬人,和加拿大3600萬人比起來差得遠,但李(Li)的確是加國第一大姓。
  • 跨海巡安慰僑心 菲律賓各界華僑華人歡天喜地迎媽祖
    菲律賓各界華僑華人歡天喜地迎媽祖 千年等一回:湄洲媽祖跨海巡安(僑界關注)  10月25日,福建廈門國際郵輪碼頭,鑼鼓喧天,彩旗招展,人聲鼎沸。菲律賓慈航禪寺董事長洪莊嚴表示,菲律賓境內有近300萬華僑華人,媽祖文化在菲華僑華人間世代相傳,氛圍濃厚而獨具特色,湄洲媽祖巡安活動,匯聚了僑力,凝聚了僑心,也架起菲中友誼橋梁。  「這是湄洲媽祖第一次乘郵輪走海路出境巡安,意義非凡。」
  • 社會各界自發前往「和平許願牆」 緬懷逝者呼喚和平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社會各界自發前往
  • 義大利僑胞與普拉託市政府視頻連線,雙方共同探討解決華人學生疫情...
    義大利時間11月12日下午16:00,義大利公羊會應邀參加普拉託市省督長官露西婭·芙勒蓓女士(LUCIA VOLPE)主持的視頻會議,這是省督自今年四月份在疫情封城中走馬上任後第一次與華人社會團
  • 當落魄的程輝遇到失意的林思齊,一場《激戰》過後都鼓舞了誰呢?
    為了找到父親並鼓勵他重新開始生活,林思齊在背著父親回家時正好看到了獎金不菲的MMA綜合格鬥大賽的宣傳廣告。為了證明自己並鼓勵父親振作起來,林思齊來到了程輝打工的健身房學拳。自從知道程輝以前是兩屆拳王,林思齊決定請求程輝教自己打拳,不過程輝沒同意。
  • 走出印地安部落的省督 —訪安大略省省督約翰詹姆斯巴特爾曼(Hon•James Bartleman)
    巴特爾曼是加拿大原住民的驕傲,但是這位一直與世界領袖握手的省督,不崇尚名人,最喜歡和尊重的還是普通人。他說,領袖們只是擁有很多權力的普通人。唯一敬佩的兩位名人也是做好事的普通人,1963年在巴士上認識的美國著名的反種族歧視的黑人歌唱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南非做大使時結識的南非總統曼德拉。他說,這兩位是認識人中對他啟發最大的人。
  • 全英各界華人社團和華人華僑聲討梁頌 恆遊蕙禎辱國辱華惡行的嚴正聲明
    我們英國各界華人社團和全英華人華僑,以極度的怒火和憤慨,對香港立法會議員梁頌恆、遊蕙禎在宣誓程序中
  • 獅子蛇(屬蛇的獅子座)樂善好施、玉樹臨風,好工作令人羨慕
    【星肖人生】研究發現,屬蛇的獅子座(獅子蛇)性格與人生判詞是:胸有成竹、樂善好施、平易近人、玉樹臨風。生肖和星座的結合碰撞出燦爛的火花,中西文化的密切交流在21世紀融合的更加完美,華人世界對星座文化的認同是對星肖文化的一種升華,屬相和星座就像一個坐標系,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坐標點,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星肖人生和性格特點,特別是職業的選擇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 加拿大BC省長賀謹在會見省督Janet Austin後正式宣布,將在今年10月...
    2020-09-22 02:50:55來源:FX168 加拿大BC省長賀謹在會見省督
  • 芝加哥總領事趙衛平:離職招待會惜別僑學各界
    芝加哥11區區長唐信(Patrick Thompson)、伊州議會第二選區眾議員民主黨候選人馬靜儀(Theresa Mah),芝加哥及美中地區各界華人華僑、留學生代表、中資機構、媒體代表及國際友人近300人應邀出席了招待會。界來賓感謝趙總領事在任期間對僑界事務的關心與支持,並對趙衛平總領事為促進美中地區對華友好交流合作所作出的傑出貢獻給與了高度評價。
  • 緬懷 |東京圖片展緬懷「孫中山、宋慶齡與日本」(組圖)
    中文導報訊(記者 楊文凱)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友人的見證和祝福下,在日本正式結婚
  • 緬懷趙忠祥先生:再也聽不到那熟悉的聲音
    趙忠祥先生的兒子發表了聲明,確定了趙忠祥先生去世的消息,不知道你們是什麼樣的感覺,對於我來說,失去了一位最喜愛的主持人,雖然沒有能力參加趙忠祥先生的葬禮,但是,可以緬懷,可以默哀,願趙老一路走好。雖然近幾年,有很多藝人去世,但是悲傷的感覺並不強烈。曾經那些帶給我們歡樂,陪伴我們度過整個童年的人,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漸漸老去,人生難免生老病死。
  • 為了共同的記憶,華僑華人共祭南京大屠殺80周年
    所謂『正式』,是要日本國會做出官方道歉,承認錯誤並且立法永遠不再篡改這段歷史。」「日本只有正視歷史,中日關係才能永久和平發展,世界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和平。」李競芬說,接下來他們要做的是繼續努力還原和保存這段歷史,「作為華人,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國難,要建紀念碑、紀念館,拍電影、紀錄片,完完整整地把史料保存下來。
  • 樂善好施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助人為樂、捨生取義,反義詞有:下井投石、打家劫舍,樂善好施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謂語、定語;用於讚揚心地善良的人。樂善好施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樂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成語釋義:樂、好:喜歡;願意;善:做好事;施:施捨。
  • 緬懷鄧麗君
    一位俏麗的佳人感動幾代歌迷們她那一臉的純真悠悠記在華人心一位嫻淑的女神情真意切的嗓音她那一臉的溫潤溫馨多少孤獨心一位聞名的藝人處於事業的青春一雙眼眸如星辰與人相處有分寸做人誠實又守信聲音甜美多親近值得萬萬華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