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華報記者撰文緬懷林思齊:華人心中永遠的領袖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9日電 加拿大首位華人省督林思齊22日凌晨因前列腺癌辭世後,各界華僑華人深感悲痛,以各種方式緬懷省督。加拿大《環球華報》近日刊發評論員丁果的文章,表達對這位華人領袖的敬仰與不舍。文中寫道,加拿大首位華裔總督林思齊博士走了。他的傳奇人生,他的悲天憫人,他的慷慨施捨,他的睿智洞見,成為媒體追思的內容,也成為社區的重要遺產。

  文章摘編如下:

  對來溫哥華十年以內的新移民來說,林思齊博士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或許不是很熟悉,但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移民來說,林思齊博士是一個經常在你身邊或者你視野當中的華裔領袖,親切而又讓人情不自禁的仰望。在我二十年的移民生涯中,目前恐怕找不到第二個像他那樣的領袖人物,即使已經淡出公眾的視線,已經退休,不再上新聞的版面,但他還是我們心目中的領袖,不會被淡忘,甚至永遠不會過時。

  在大陸來的移民中,我也算是為數不多,與林思齊博士有不少私交的朋友。他生病後,我去看他,他總會對我說,我不再見新的朋友了,但歡迎你經常來,談談話,聽聽你對各種問題的意見。他虛懷若谷,對年輕人總是鼓勵,也願意傾聽。我當然不想多多打擾他的養病生活,擔心他太累,總覺得以後還有很多機會。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最後一次去看他的時候,我特地帶了兒子一起去,讓他見一見這個偉大而又平凡的華人領袖,留下一張寶貴的合影,因為我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思齊博士對加拿大,尤其是對華人社區的影響力,會與日俱增,因為他做的一切,對加拿大新的主流價值的形成,意義深遠,不僅我們,我們的後一代,也會重新認識他的精神遺產。

  林思齊博士也是通過我寫的文章,知道我的。我們見面認識後,他就一直關心我的文字和電視評論,並向其他朋友介紹我,讓我感到高興卻又惶恐不安。因為我知道,我雖然有一些新穎的觀點,但畢竟因為文字比較犀利,總會得罪一些人,林思齊博士推介我,會不會對他有不好的影響?同時,像我這樣的晚輩,蒙林思齊博士這樣德高望重的領袖人物「視為朋友」,以後讓他失望,那該怎麼辦?

  後來我慢慢知道,不只是對我,林思齊博士對他認同和看好的人,不管年長年輕,都會一力提拔,盡心鼓勵。他親口告訴我,當初辦世界華商會,看到黃光遠博士是可造之才,因此全力推薦輔助,讓他閃光發亮,果然,黃光遠日後成為溫哥華社區重要的領袖,也是西門費沙大學的校董。

  林思齊博士對待朋友,總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位至總督,但沒有任何的盛氣凌人,幾次請我吃飯,都是親自下廚,有的甜點,還是隔夜就要準備。他喜歡種花,他對櫻花的情有獨鍾,對櫻花哲學的感受,讓我這個曾經留日的人,感到另外一種親切。他也喜歡下廚,喜歡研發新的菜,來招待朋友,去他家裡吃飯談話,是一種走進自然,走進靈性深處的體驗,難以忘懷。我慢慢體會出,林思齊博士在小事上的親力親為,也是實踐他信奉的宗教理念,領袖,其實就是公僕,就是侍奉者,而不是高高在上者。

  我常常想,今天的中國,今天在溫哥華的中國移民,比林思齊博士有錢的人不少,但卻鮮有人具備他的那種寬宏慈悲,溫馨情愫,那是一種人格力量,那是靠錢和權力堆砌不起來的,所以,我稱林思齊博士是人格者。

  林思齊博士融入主流,但絕對以中國人為榮。他對我說,中國人太勤奮,只要給他平等的機會,他一定就能成為卓越。所以,他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始終關心。那一年,他決定與梁燕城博士去上海看看,在復旦大學發表演講,我也通過朋友關係,安排他與汪道涵先生見面,他們談的很投契,林思齊博士相當強調廉政和精神文明的重建,在發展就是硬道理,一切都看經濟指標的時代,林思齊博士的看法,相當具有遠見,也體現他對中國的摯愛。

  林思齊博士是移民,所以他對移民的路該如何走,用心最深,實踐最多,他給移民畫出的融入路線圖,流傳一時。他反對華人只是「山頭主義」,自我封閉,不跟別人交流融會,他也反對空洞地講中華文化,而是主張中西文化的會通,建設

  新的普世文明。每次跟他見面談話,總覺得他永遠開放自己,向著他認定的終極真理前行,沒有疲倦,永遠快樂。

  所以,我由衷地想,這樣的人,是不會被病魔和死亡囚禁的,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可以永遠講的故事。(丁果)

相關焦點

  • 加各界華人緬懷省督林思齊:樂善好施 慈祥無架子
    中新網11月24日電 綜合加拿大媒體報導,加拿大前卑詩省華人省督林思齊22日凌晨因前列腺癌症晚期,在家中與世長辭,終年87歲。總理哈珀、省長金寶爾(Gordon Campbell)和現任省督波音特(Steven Ponte)均發表悼念聲明,讚揚林思齊生前的貢獻。加拿大各界華僑華人在深表悲痛的同時,也紛紛緬懷這位樂善好施、平易近人的華人省督。
  • 【華人】一個日本華媒實習記者鏡頭下的中文大賽
    我正在日本一所商科大學二年級讀書,因為喜歡攝影,成了日本華媒《日本新華僑報》的實習攝影記者。
  • 慈善音樂朗誦會在巴黎榮軍院舉行 追溯百年歷史 緬懷一戰華人 祈禱世界和平
    10月14日,「緬懷一戰」華人慈善音樂朗誦會在榮軍院聖路易斯大教堂舉行。
  • 「她是我們永遠的佘大姐!」順德容桂馬岡佘氏宗族緬懷佘幼芝
    「她是我們永遠的佘大姐!」8月19日,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馬岡佘氏宗親會會長佘永亮告訴記者,祖籍容桂馬岡的袁崇煥祠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8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後,家鄉人民十分哀痛,目前正在籌備紀念活動緬懷她。
  • 塵封近80年 蘇聯戰地記者紀實作品《在華一年》「重見天日」
    《在華一年》中文版圖書《在華一年》俄文版封面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娟):《在華一年》是蘇聯著名新聞電影攝影師、導演、戰地記者羅曼·卡爾曼的一本紀實著作,該書中文版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詳細記錄了卡爾曼在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初期的所見所聞,從一個外國戰地記者的視角真實展現了中國軍民團結禦敵、奮起抵抗的全過程。《在華一年》俄文版於1941年5月由蘇聯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國際上記述中國抗戰的珍貴文獻。時隔近80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該書首次被譯成中文出版,並首次在國內發布大量珍貴史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當落魄的程輝遇到失意的林思齊,一場《激戰》過後都鼓舞了誰呢?
    為了找到父親並鼓勵他重新開始生活,林思齊在背著父親回家時正好看到了獎金不菲的MMA綜合格鬥大賽的宣傳廣告。為了證明自己並鼓勵父親振作起來,林思齊來到了程輝打工的健身房學拳。自從知道程輝以前是兩屆拳王,林思齊決定請求程輝教自己打拳,不過程輝沒同意。
  • 華人微信登山團引熱議!荒山野嶺上那位「被棄華女」終於發聲!
    近日,幾名華人登山者被曝拋棄華女隊友,而不久後此事又有了大反轉。最初的報導稱,因為嫌棄一名27歲華女動作太慢,加拿大一群華人登山者將扭傷腳的她拋棄在荒山上,女子後來迷路並被困在山上直到深夜,她的手機沒有信號,處於等死的狀態。報導稱,這幫人下山遇到搜救隊時,也沒告訴搜救隊員關於一名女子被困在山上的事情。
  • 成田名人●鄉音不改,鄉情猶在——泰國華人青年領袖李桂雄
    潮汕華橋領袖李桂雄得到習大大的接見        「敦敦實實、憨憨厚厚」是一家泰國媒體對李桂雄的描述。身兼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會長、泰國環球集團總裁、泰國中文電視臺董事長等多重領導身份的李桂雄,身上總具有一股掩藏不住的「領袖氣質」。
  • 五洲共雲祭 始母佑中華 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華胥...
    華胥根深,瓜瓞綿綿,孕育炎黃萬世起文明淵源,火傳龍種,萬古曾從華胥來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2020年3月26日上午,歲逢庚子,時值上巳,「五洲共雲祭 始母佑中華」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陵舉行
  • 坦尚尼亞華助中心為在坦華人華僑發放連花清瘟膠囊
    原標題:Vlog丨坦尚尼亞華助中心為在坦華人華僑發放連花清瘟膠囊3月中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坦尚尼亞多地擴散,經濟中心城市三蘭港成為了疫情「重災區」。而大多數的在坦華人華僑正是居住生活在這個「重災區」。
  • 海外看戰「疫」:加拿大華人投書英文大報 幫助讀者更真實了解中國
    海外看戰「疫」:加拿大華人投書英文大報 幫助讀者更真實了解中國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加拿大華人投書英文大報 幫助讀者更真實了解中國  中新社多倫多2月20日電 題:海外看戰「疫」:加拿大華人投書英文大報幫助讀者更真實了解中國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在加拿大的英文讀者群中,這篇文章產生了蠻大影響,應該說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效果。」
  • 穩信心反歧視援國內聯中外 海外華媒為戰"疫"加油
    在紛繁複雜的國際輿論場中,華媒人緊握手中的筆和鏡頭,發出響亮的聲音,為中國加油,為世界加油!   穩信心——   「及時準確傳遞疫情信息」   打開最近幾期的澳大利亞《新市場報》,頭版「總編輯題記」一欄刊登的小短文格外振奮人心。「全民團結抗『疫』,彰顯中國制度的優越。」
  • 「白人至上」勢力在澳大選中捲土重來 令華社擔憂
    信息 「白人至上」勢力在澳大選中捲土重來 令華社擔憂 2016-07-11 18:52: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反華女林珊如賣祖求榮遭譴責 亞僑:華人有如此敗類令人痛心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環球時報記者 李天陽 崔傑通 任重】「珊如,你發表『同性戀者是病人』言論而遭黨首給予暫停黨籍處分,但24小時內並未引以為戒,繼續在臉譜網站發表和上傳貶低性言論。這些觀點『一族黨』並不認可,和你一同競選議員的其他候選人以及澳大利亞民眾也不贊同。現在漢森立即停止對林珊如參選班德堡議員的支持」。8日,「一族黨」黨首漢森辦公室發表聲明,宣布清除林珊如。
  • 【亞太資訊】亞太傑出女性聯合會主席王曼酈受聘出任首位「國際人ViP品牌領袖學院國際榮譽大使」 帶領華人企業家共創品牌傳承與革新
    國際人ViP品牌領袖學院是由白婷女士與多明尼克•夏代爾(Dr.Dominique Xardel)博士、文森•白斯汀教授(Prof.Vincent Bastien)於2000年聯手創立,致力於世界級的品牌領袖教育,協助華人品牌國際化建設、培育華人百強品牌長CBO。
  • 著名作家、文化學者王笑天撰文緬懷張愛玲
    在著名作家張愛玲百年誕辰之際,北京春江文學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春江文學院院長、北京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王笑天先生撰文《淺談張愛玲之文妙》,詳析張愛玲的寫作特點和文章精妙之處。以此回憶和紀念這位一生才華、一生不幸,可憐可悲可嘆可痛可慘的民國才女。王笑天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藝術家、文化學者。
  • 又到毛澤東誕辰:緬懷永遠的偉人
    今年的12月26日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紀念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 華視網在線、華人影視頻道湖北省運營中心宣告成立
    大東直播訊:12月 21日下午,華視網在線、華人影視頻道湖北省運營中心在漢宣告成立。
  • 留下的懷念 是永遠的「鄉愁」
    最知名的要數那首《鄉愁》,40多年來,這首詩在海內外華人中廣為傳誦。直到今天,還有無數兩岸兒女為那句「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而動容。    大陸這頭的中原大地也一直是余光中魂牽夢繞之地,2014年5月底至6月初,他專程到訪「老家河南」,體驗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並點名要去杜甫故裡。其間,余光中先生還與河南本土詩人深情交流互動,留下佳話。他去世的消息傳來,河南詩人紛紛深情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