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們永遠的佘大姐!」順德容桂馬岡佘氏宗族緬懷佘幼芝

2020-12-28 瀟湘晨報

「她是我們永遠的佘大姐!」8月19日,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馬岡佘氏宗親會會長佘永亮告訴記者,祖籍容桂馬岡的袁崇煥祠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8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後,家鄉人民十分哀痛,目前正在籌備紀念活動緬懷她。

1630年,抗清將領袁崇煥被磔刑處死後,袁將軍的一名佘姓部下當夜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將袁將軍的頭顱取走,葬於自家宅內(現在北京廣渠門內東花市斜街52號院),並命佘家子孫世代在此守墓。

佘幼芝是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在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半生的奔走努力下,1984年袁崇煥祠墓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袁崇煥祠墓得以大規模翻修,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對外開放。

由於佘家先祖當年立下祖訓:佘氏子孫一不許南下回鄉,二不許做官,為袁崇煥守墓。於是,300多年來,佘家就沒有一個人再回到他們的祖籍——廣東順德。

佘幼芝小時候,她母親告訴她,佘家祖藉是廣東順德馬岡,但經歷了300多年,不知道是否有差錯。1999年初,她的丈夫焦立江特地給順德政協寫了一封詳信,經政協部門調查確認佘家人的家鄉是馬岡馬南坊。

曾經馬岡村副主任的馮添業曾撰文回憶,1999年5月,佘幼芝和焦立江在馬岡村民委員會的盛情邀請下,返到了她魂牽夢繞的家鄉,受到鄉親的真情接待,她含著兩行濁淚說:「確實有一種遊子歸家的感覺」。

佘幼芝在馬岡賓館前留影。馬岡佘氏宗親會供圖

當年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組有記者陪同她夫婦回鄉,把她第一次回鄉的感人場景攝錄下來。佘幼芝夫婦在馬岡賓館住了幾天,臨別時家鄉人民贈給了她夫婦一紙墨句:精忠報國袁將軍,肝膽相照佘家人;三百春秋義不改,高尚情操勵鄉民。

2006年6月,佘幼芝夫婦受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和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邀請,又返回家鄉,前往以上學院進行以「忠肝義膽」為主題的演講,讓袁將軍的民族氣節、愛國精神、忠義精神、忠孝精神代代相傳。

2007年3月,佘幼芝夫婦返回馬岡馬南,參加碧梧佘公祠重建啟動儀式。她說,祠堂代表著一個家族,佘家祠堂的重建,將讓本應在三百多年前就回到家鄉的先祖的那縷忠魂回到家鄉的懷抱。

2007年3月,佘幼芝夫婦返回馬岡馬南,參加碧梧佘公祠重建啟動儀式。馬岡佘氏宗親會供圖

作為馬岡佘氏宗親會會長,佘永亮跟佘幼芝一直保持聯繫。「碧梧佘公祠重建啟動儀式是佘大姐最後一次回家鄉,後來我們想邀請她回來,但是考慮到她的身體不適合長途奔波只能遺憾作罷。」佘永亮說。

佘永亮(右一)和佘幼芝夫婦等合影。馬岡佘氏宗親會供圖

「佘大姐去世,我當天就和她的女兒聯繫,想飛北京參加告別儀式。但是考慮到疫情的關係,她女兒說心意已收到,勸說我不要過來。」佘永亮表示,當天馬岡佘氏宗親會也發布了唁電稱:「佘幼芝先生一生恪守祖訓,接續為袁大將軍守墓,宣傳民族英雄袁崇煥忠義報國的事跡,是全國人民所學習,為我們年輕一輩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佘老的忠義精神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典範!」

佘永亮透露,家鄉人民永遠懷念佘大姐,目前他們正籌劃在馬岡舉辦紀念活動進行緬懷,希望能將她的忠義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南方日報記者】蔣曉敏

【作者】 蔣曉敏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逝世,佘氏家族已守墓390年,網友:像小說情節
    記者從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方面獲悉,2020年8月12日13時50分,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從1630年至2020年,佘氏家族為袁崇煥守墓整整390年。資料圖 徐蕾娜 攝佘幼芝逝世後,袁崇煥故鄉東莞市有關單位相繼發出唁電,致以沉痛哀悼,並向其親屬致以慰問。公開資料顯示,袁崇煥墓祠,位於北京市崇文區東花市斜街,一個很小的院落裡,院落南面的一所小房間就是佘幼芝的辦公室。這裡,曾經是佘氏一族世代居住的家園,也是佘家近四百年堅守傳承的見證地。
  • 袁崇煥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為修復墓地不剪髮,兒子因守墓去世
    為明末抗金民族英雄袁崇煥守墓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也是唯一的女守墓人,今年8月12日在京逝世,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81歲。 說來也怪,佘家人390年來為袁崇煥守墓,從第1代開始一直到第17代,代代單傳,也像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保佑著佘家每代人中都有男丁一樣。 而佘家的院子就在北京崇文區第五十九中學校園附近。
  • 今天,我們深情緬懷「香港的女兒」梅豔芳!
    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今天更是一個緬懷過去的時候,緬懷這過去的一年中自己所失去的、這一年所經歷的。也可能是緬懷一位早已經離我們遠去的人!12月30日(今日),香港女星袁詠儀在凌晨時分發布了一條動態深情緬懷梅豔芳。她在動態中這樣寫道:「梅姐,你好嗎?」附上了一張梅豔芳的舊照。
  • 野蠻西施:民國上海灘黑社會大姐大佘愛珍
    說起吳四寶,大家只知道他是上海灘的一個白相人,跟我們現在經常說的黑社會混混是一個道理,說起另一個人物胡蘭成,大家更是耳熟能詳,知道他不僅辜負了張愛玲這個大才女,還知道胡蘭成簡直是女人的剋星,每一個他遇到的女人,都掏心掏肺地對他,可是他沒有把任何一個女人放在心上。
  • 永遠的紅軍——懷念國管局幹部職工身邊的王定國大姐
    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對王定國同志逝世廣泛關注,紛紛發布消息、刊載文章,深切緬懷這位百歲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光輝事跡。王定國同志(來源:人民網)她對黨的忠誠信念幾十年不移,對黨的革命事業奮鬥不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緬懷粵劇宗師薛覺先 傳承精神就是最好的紀念!
    ) 「在我們年輕的時代,幾乎每人都會哼上幾段『薛派』名曲,今天來看表演除了緬懷薛覺先,也想再回味一下『薛派』名劇。」  昨晚(11月26日),順德區文化體育局聯合廣東粵劇促進會、廣東省戲劇家協會等單位舉辦「粵劇宗師薛覺先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緬懷宗師,阮兆輝、梁兆明、彭熾權、盧秋萍、蔣文瑞等一眾活躍在當今粵劇舞臺上的粵港澳粵劇名家齊聚順德,並同臺獻演《前程萬裡》、《清宮恨史》、《胡不歸》等薛派名曲集名劇片段,聯袂為順德市民送上了一臺精彩的曲藝晚會。
  • 七魔女只剩阿佘一人單身,降低擇偶標準鬆口只需一個條件
    近日(1月4號)無線TVB前「五大花旦」之一的佘詩曼(阿佘)返港出席活動,當天作為某品牌的代言人阿佘一身白色拖地晚禮服打扮現身,襯託完美好身材,氣質優雅大氣。同場出席的還有馬詩慧等藝人,但45歲的阿佘大姐大氣質凸顯,成為舞臺中最吸睛的人物!
  • 永遠的大姐(中)
    大姐笑著逗我道:「那你為啥叫咱娘抱?」我理直氣壯道:「咱娘生的我,咱娘抱我,我不害羞!」大姐又笑道:「小屁孩,你懂得還不少,你說,大姐比你大多少?」我歪著腦袋算了多時,也沒算明白。大姐愛憐地看著我:「你個小屁孩,懂個啥!要是論年紀,大姐,管當你媽!」大姐說完,順手就把我抱在她懷裡。
  • 阿佘揸氣球曬童真
    阿佘揸氣球曬童真藝人佘詩曼今日43歲生日,人緣甚廣嘅獲得唔少好友同佢慶祝。好姊妹康華、姚樂怡、周家蔚、湯盈盈、梁靖琪、鍾麗淇、文頌嫻就為壽星女搞咗個生日派對,一班靚女首先去咗食飯,仲安排咗壽包畀壽星女,真系好有意頭!跟住佢哋等再轉場去咗卡啦OK,現場仲用咗好多氣球做布置,搞到成個場都系波,阿佘就好開心到高舉住成束氣球影相,笑到見牙唔見牙,童真返曬嚟!
  • 阿佘憑《延禧攻略》在大陸爆紅全是因為她?
    但係感情方面,自從08年同鄭嘉穎傳緋聞後,近年阿佘都未有對象。陳早茵就係陳欣健個女,05年曾與韓君婷傳出斷背情,今次報導話陳早茵極力慫恿阿佘開工作室,佢就做埋阿佘嘅經理人,協助阿佘進軍大陸市場,報導指,今次阿佘憑《延禧攻略》喺大陸爆紅,陳早茵都要記一功。
  • 臺灣歌壇大姐大,年近七十還想生娃,她是傻大姐,永遠充滿正能量
    文/書生她是華語歌手在美國開巡迴演唱會第一人;她曾經被邁克·傑克遜邀請為演唱會嘉賓;她是臺灣歌壇的大姐大;她是比莉。她的嗓音低沉,渾厚,穿透力極強,富有金屬味道。一首《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確立了她在臺灣歌壇的大姐大地位。24歲在美國巡演四年,是華人在美國巡演的第一人。
  • 試說古代宗族的形成及其影響
    二、宗族傳承的載體說到宗族傳承的載體,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一個是宗祠,另一個就算是家譜,這兩種載體可以說是宗族體制最直接的展現,也是大家緬懷先祖、尋根溯源的重要途徑。其實宗族傳承還有其他的載體,首先就是史書。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可以從中發現宗族體制傳承的蹤跡。
  • 「舌尖」團隊摯愛的順德雙皮奶,居然就在深圳
    舌尖團隊拍攝一年,36,000分鐘的原始素材,採訪30多位順德人的美味人生,呈現百餘道順德菜,最終精剪出150分鐘,分3集呈現的《尋味順德》。《尋味順德》分為鄉土之源、匠心獨運、美味相傳三集。我們通俗點,從三個比較樸素的角度來看這部片子。順德有多好吃?準確說,順德菜有多好吃?
  • 歐陽震華提醒佘詩曼凍卵 佘佘後續會考慮這件事嘛
    歐陽震華提醒佘詩曼凍卵 佘佘後續會考慮這件事嘛時間:2020-05-10 15: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歐陽震華提醒佘詩曼凍卵 佘佘後續會考慮這件事嘛 #歐陽震華提醒佘詩曼凍卵#宣傳片終於來了@王大陸TaluWang 去@林允Jelly 家見家長發生了什麼?!
  • 科大衛:祠祭背後的王朝禮儀與地方宗族
    [摘要]通過考察明中期以來祠祭的發展,我們既可看到國家(王朝)禮儀是如何對地方宗族施予影響的,也可窺見後者如何根據自身的利益訴求,靈活利用國家制度,並創造性地繼承儒家的經典禮儀。這種形制在今日的華北地區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又被稱為「影房」(按:「影」即是祖先的繪像掛軸),科大衛在順德逢簡南鄉劉追遠堂族譜的譜序中讀到這樣一句話:「公所建之祠,名曰影堂,即今之追遠堂。」,又據譜序所載,影堂毀於正統年間的黃蕭養之亂,則影堂的設立,應在明前期,可見後世的修譜者對於明初舊制已茫然無知,誤將影堂作為其宗祠的舊名,而由此也可窺見設祠祭祖之制行之已久。
  • 【緬懷英烈】 王兆鵬---你在天堂還好嗎?你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火裡,你們來;水裡,你們去……」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逃生的人群中,他們的背影,永遠是最奮不顧身的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