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事件目前基本佔領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
事情的大致情況如下:
臺灣女生Winnie一直在雪梨一家華人火鍋店打工。
某日,老闆「哈總」用對講機問她:「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Winnie答:「請說。」
哈總:「臺灣是不是屬於中國的?」
Winnie答:「當然不是啊!」
20分鐘之後,哈總告訴Winnie:「你可以下班了。
Winnie稱自己「一頭霧水」。接著到櫃檯卸下對講機和制服,順便問哈總接下來幾天還需不需要上班。
哈總說:「不用了,你不用來了。你的薪水下禮拜六來拿。」
Winnie覺得很不甘心,但是也很無語。她說我自認為我是個不偷懶又認真的人,每次餐廳試工,老闆都會馬上僱用。臺灣是不是屬於大陸,居然關係著我的工作。」
最後,她還稱,「雖然挺不甘心,但我很高興,因為我的長才不用浪費在這種老闆身上。」
臺灣女生Winnie在臉書上的發文:
談到「臺獨」這個問題
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只要接觸過臺灣年輕人的,凡是涉及到「國家認同」,「中國人認同」問題上,幾乎無一例外的,臺灣年輕人都持有著「臺灣就是一個國家,我是臺灣人」這個想法。並且對你吃驚的表情顯露出更加吃驚的表情。這是他們的錯麼?
我覺得不是,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兩岸的教育卻在這個問題上南轅北轍,大陸教育的是「臺灣是寶島,兩岸一家親」;臺灣的的教育是「對岸是敵人,我們是臺灣人」。在臺灣的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當然是自帶「天然獨」屬性。
這些天然獨的臺灣年輕人,基本是大陸移民在臺灣的第二代與第三代,因為與大陸故鄉的隔離,再加上李登輝與陳水扁在掌權時期增加了臺灣中小學教科書中對於臺灣的分量,並「去中國化」而使他們自然升起的認同臺灣本土意識,而不像他們的祖父輩有「大中華情節」。
高曉松老師在《曉松奇談》的《臺灣歷史真相》系列也有一些關於臺灣人關於「家國情懷」丟失原因的解釋,個人覺得說的有些道理。
談到「華人餐館老闆」的做法
坦率的講,在個人情感上,看到這個新聞的一瞬間我是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的。因為我從小到大受的教育是臺獨是絕不能接受的,臺獨分子都該死!
可是,留學的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些許的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也開始纏繞心頭。
這個華人老闆以這個原因解僱這個臺灣女生合法麼?當然,我這裡說的是澳大利亞的法律。
個人在政治問題上的分歧,需要用這個臺灣女生的工作作為代價麼?
在招聘這個女生的時候,為什麼這個政治性的問題沒有作為是否錄用的標準?
很多國內朋友不知道的是,幾乎在澳洲的絕大部分中餐館都是各種程度的壓榨華人留學生。澳洲的法定小時工資一般都是17-25澳元/小時,而華人餐館不僅每小時只有10-15澳元,而且還不給留學生僱員繳納養老金,更有甚者在前三次試工是沒有任何工資的。
如果,我只是說如果,這個新聞中的華人老闆也存在壓榨留學生的問題,然後還「大義凜然」地以臺灣女生是臺獨為原因開除她。我只能說,這真是個巨大的諷刺。
---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閱讀原文」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及內容來自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帳號內容著作權和署名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中可能會包含第三方觀點,與本平臺立場無關,本平臺對此不負任何責任及法律責任。 如原作者或涉及人員對版權或內容有異議,請與本帳號聯繫,我們將核實並妥善處理。本平臺秉承嚴謹細緻的態度,然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對於任何使用本文信息或由信息疏漏、錯誤帶來的損失,本帳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