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基德」的命運其實十分坎坷。基德級驅逐艦原是美國為伊朗巴列維王朝量身打造的,應用了當時的最先進的技術,單價高達6.85億美元。1979年建成時,伊斯蘭革命爆發了,美國不得不中止了這筆總價27.4億美元的軍火交易。眼看煮熟的鴨子從嘴邊飛走,美國人只好將已完工的4艘軍艦「出口轉內銷」,分別配給了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在宙斯盾艦阿利伯克級服役前,基德級飛彈驅逐艦曾是美國海軍中戰力最強的驅逐艦之一
美軍「二手」貨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在海洋上沒有了對手,再加上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開始大量下水服役,這4艘80年代初下水的基德級於1998-1999年提前退役,為了「廢物再利用」,再多榨點油水,精明的美國人開始在全球四推銷這4艘老「基德」。不久,希臘和澳大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過,兩國海軍也不傻,他們派專家實地進行考察後,都婉言拒絕了這筆生意。無奈之下,美國人被迫宣布,將4艘基德級艦「特價」出售。誰曾想,這下竟然釣來一條「大魚」!
當時,臺灣海軍一直對阿利伯克級「垂涎三尺」,但無奈美海軍自己還在換裝,再加上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對,臺灣短時間內是無法獲得宙斯盾艦的,當時臺軍認為美國至少在2008年之後才有可能為臺灣製造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必須有替代方案以填補未來10年的「戰力空隙」。另外,由於基德級驅逐艦使用的LM2500型燃氣輪機與臺軍佩裡級相同,而防空飛彈、火炮以及聲納等都與阿利·伯克級相同。因此,臺灣海軍打算利用引進基德級,提前熟悉這些裝備,以便在獲得阿利伯克級後能快速掌握,當然,直到今天,臺灣仍然沒有獲得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這4艘軍艦的交易方式為租購:美國先把軍艦租給臺灣海軍,等到5年無息貸款付完後,再把軍艦的所有權正式移交。「打折」後的4艘基德級驅逐艦總價約5億美元,每艘軍艦的單價僅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十分之一。
曾經性能不凡的「基德」
4艘基德級驅逐艦於1981年至19832年間先後服役,曾是美國海軍中最有威力的作戰及反潛艦隻。基德級實際上是美國斯普魯恩斯級飛彈驅逐艦的姊妹艦,也由美國利頓重工業公司下屬的英戈爾斯船廠建造。利頓公司當初研製斯普魯恩斯級的時候,利用同一艦體設計出防空及反潛兩種基本艦型,防空型即後來的基德級飛彈驅逐艦。因此,基德級同斯普魯恩斯級的艦體、動力系統及上層建築幾乎完全一樣,只有武器系統和所承擔的任務不盡
基德級艦長171.7米,艦寬16.8米,推進系統包括4臺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86000馬力,最大航速33節,船員339人,由於加裝了若干火控及雷達探測系統,並換裝2座MK26飛彈發架,因此其滿載排水量超過斯普魯恩斯級,達到9574噸。與臺灣其他軍艦相比,基德級可算是個龐然大物
基德級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艦隊防空,其次為反潛、反艦及海岸攻擊。因此該級艦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雷達電子戰系統,主要包括:SPS-48E、SPS-49對空搜索雷達(搜索範圍寬達350公裡,可以同時鎖定40個目標)、SPS-55近距對海搜索雷達、兩臺SPG-51或SPG-60、SPQ9A火控雷達及艦隊防空指揮控制系統,SQS-53B艦艏聲納,SQR-19被動拖電子曳式線陣列聲納、SLQ-32及SLQ-49電子對抗裝置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基德級配備的SQS-53B聲納在當年是號稱唯一能夠搜索到基洛級潛艇的美制聲納,其改進型SQS-53C更可像相控陣雷達樣,用計算機控制的電子構成發射並接受波束,並能及時調整波束。因此,S0S-53C能更迅速地進行主動搜索,並用主、被動方式同時跟蹤多達100個水下活動目標。因此在臺海軍獲得這一裝備後,其反潛戰能力將大幅提升
基德級的火力系統也相當強大,在該級艦的艏部和艉部各有一座MK26雙聯裝「標準」-2以及「阿斯洛克」飛彈兩用發射架,配備52枚「標準」-2型艦空飛彈及16枚「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可以同時發射4枚射程為70公裡的「標準-2型飛彈。基德級在艦體中部設有「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備彈8枚,後在2008年,臺海軍將「雄風」-3集成上艦,替換掉「魚叉」。此外,基德級還有2門MK15型6管20毫米「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用於近程防禦,而2門MK-45I型127毫米單管艦炮則分別位於兩座MK26發射系統的前方。出於反潛需要,除了「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外,在艦體兩舷還分別設有一具MK32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配備了24枚324毫米MK46反潛魚雷。基德級還可以搭載2架直升機。
早已昨日黃花
由於基德級是20世紀70年代未期建造生產的,艦上的雷達電子系統多半已經落伍。為了順利讓臺灣慷慨解囊,儘管美國人把基德級配備的雷達電子系統吹得天花亂墜,但基德級的作戰系統處理數據的速度非常慢,從而使防空及反潛能力大打折扣。據一些在基德級上服役過的美國海軍電子戰軍官在《海軍時報》上披露說,如果單靠基德級的雷達電子系統來對付俄制現代級飛彈驅逐艦,無異於自取滅亡,更不要提052D和055大驅了。據分析,雷達電子系統的致命缺陷也是美國海軍匆匆將基德級退役的原因之一。
其次,美國人在價格上也給臺海軍設了一個陷阱。有人覺得,只花5億美元就弄回4艘大軍艦,就像白揀的一樣。但美國面對臺灣這隻「大肥羊」怎麼會有不宰的道理?他們不知道,老美開的價格只是艦體的價格,並不包括武器系統的價格以及售後維護與保養的費用!果然,之後臺灣沒少在這些方面掏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