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地球爆發嚴重戰亂,人類瀕臨滅亡邊緣。
密特拉教製造出方舟飛船,將有限的教徒帶離地球。
而與密特拉教敵對的無神論者,則派遣兩個人造人,帶著12個人類胚胎,乘坐較為便捷的飛船,前往Kepler-22b行星。
其目的是,建立一個無神論的文明。
再一次,雷德利·斯科特去到了外太空,觸及人造生命議題。
如果說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個人主題是時空,那老雷的個人主題就是有關於造物主與被造物。
1979年《異形》,以及之後開拓出的一系列電影,是外星人創造了人類,而人類創造生化人,生化人又培育出各種異形,異形反噬造物主;
1982年《銀翼殺手》,人類創造複製人從事危險的外星探索,複製人覺醒後不願被奴役,最終成為人類的敵人。
這兩部都是影史上的殿堂級科幻神作,雷德利·斯科特一手包辦,也真是沒誰了。
加上一部《火星救援》,要將他稱作「當代科幻教父」並不為過。
已經快83歲了,老雷完全沒有要休養生息的意思。
他正在拍攝本·阿弗萊克和馬特·達蒙基友合體的《最後的決鬥》,完成後又緊接著一部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有望再度聚首的《古馳》。
在這兩部電影之前,他已經完成了一部HBO劇集《異星災變》。
劇集在這幾年已經完成了電影化,得益於流媒體市場的興起,製作方願意投入更大的資金,從視覺效果到演員配置,都能夠媲美電影。
而相比電影的一個優勢是,劇集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也許是老雷覺得幾年搞一部電影進度太慢,而且還要有滿足商業性的需求,恐怕活到一百歲也說完全部的心中所想。
於是,開闢這部科幻大劇便成一個尚佳選擇。
既然有更多的空間,所探討的內容就可以有更多了。
生化人換成了人造人,繼續探尋造物主與人造物之間的關係之外,《異星災變》還融入了宗教、家庭、社會等議題。
兩個人造人順利來到Kepler-22b行星後,花費了9個月時間,將12個人類胚胎孕育成人。
人造人和人類,組成了一個一家14口的家庭。
然而,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孱弱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人造人父親和母親無可奈何。
他們按照指令,禁止孩子們祈禱。
但沒有信仰寄託的孩子無處釋懷失去兄弟姐妹的傷痛,似乎絕對的無神論也並非好事。
情況越發惡劣,父親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想要發送信號,引來密特拉教的飛船來救援。
母親堅決反對,就算只剩下一個孩子,她也要把任務繼續下去,直到自己的壽命耗盡,永久關機。
兩人發生激烈爭執,雖然母親取得了勝利,但密特拉教的人還是來了。
為了不讓密特拉教搶走孩子,母親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憑藉著看家本領獅吼功,她一個人虐殺了整支密特拉教部隊,第一集就高能。
有評論表示,「媽媽的獅子吼,十個火雲邪神都頂不住!(@謝明宏)」
其實何止十個,一百個都頂不住。
人造人母親為保護孩子,與密特拉教對抗的劇情,僅僅是整部劇的冰山一角。
第一集和密特拉教的大戰過後,真正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本來荒蕪的Kepler-22b行星上,多股勢力威脅著母親和父親的家庭。
密特拉教並未被徹底消滅,他們勢必會找上門來復仇。
被母親帶回來的密特拉教小孩,由於被禁止宗教行為而感到不滿。
其中有小孩已經十幾歲,絕對有反抗的能力,即便他們當中其實有人遭受過密特拉教的迫害。
不明外星生物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忽然出現,而且帶有攻擊欲。
還好他們沒有異形那麼兇猛,母親可以輕鬆用獅吼功解決。
外星生物的現身,令到這個星球懸念劇增。
結合之前發現的很像是恐龍的骨骸,就能感覺到這裡並非缺乏生命。
而孩子坎皮恩因為目睹母親的暴力行為,對母親心懷芥蒂。
而母親和父親的能量都是有限的,相比種種外患,內憂的威脅要更加大。
第二集,觀眾的上帝視角打開,一個比《異形》宇宙還要宏大的世界觀若隱若現。
3集上線後,豆瓣開出9分。
當代科幻教父出手,必須夠穩。
《異星災變》已於9月3日開播,一共10集,應該是每周更新三到四集的節奏。
《西部世界》第三季的失望表現後,HBO喜得強勢新劇補位,而科幻迷也可以有全新的寄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