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創意融入生活,過有意義的一生

2021-01-18 小貝說職場

《飄》的作者米切爾有一次參加宴會,宴會上旁邊挨著她坐的人喋喋不休地向米切爾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自己寫了多少多少字,說自己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米切爾一直默默地聽著。後來那人終於說完了,問米切爾道:「你呢?你有作品嗎?」米切爾回答:「有,只有一部作品。」那個人有些不屑地看向米切爾,覺得自己寫了那麼多部作品,這個才寫了一部作品的人能有什麼值得尊敬的地方?結果米切爾淡定地答道:「我只有一部作品,叫做《飄》。」那個人聽了之後目瞪口呆,只剩下驚訝和敬佩。

我很喜歡米切爾的這部作品,也很欽佩她的創意和才華。據介紹,她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聽關於亞特蘭大的歷史故事,關於那些扣人心弦的鬥爭場景和浪漫的愛情故事的描寫讓她非常著迷,她也喜歡幻象,喜歡把生活中的場景和幻想中的故事結合起來,把切身感受的痛苦與作品中的人物合為一體。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驚喜,處處有創意,我們總是跟這些能夠影響一生的創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管是讓人著迷的作品,還是社會發展產生的「共享產品」,全都是「創意」與靈感的功勞。

最近讀了李欣頻的《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這本書之後,更對怎樣過好有意義的一生有了新的感悟。李欣頻是臺灣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曾任廣告公司文案、誠品書店特約文案、Acer數字藝術中心特約文案創意。她對怎樣過好有意義的一生有著自己的理解,讀起來覺得滿滿的正能量,感覺生命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大,這個創意的世界越來越色彩紛呈。

1、接觸可以帶給自己能量的人或書

當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是去吃頓大餐,還是去找朋友傾訴?是去一個人漫無目的的走走,還是會奔跑著歇斯底裡的大喊?

有一段時間,因為一些挫折和失去,整個人變得很壓抑,患上了輕度抑鬱。做了很多努力,想要把這種情緒排解掉,但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直到看到了一些能量滿滿的書,一本又一本。最終藉助文字的力量,從抑鬱中走了出來。

可以帶給自己能量的,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書或電影。從中,我們能見到不一樣的世界,打開新認知的大門,不一定有多麼的深奧,但一定讓我們觸動。

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說,「當我看到不是很喜歡的電影、書或是產品時,我不會浪費時間抱怨或批評,而是開始認真地想,如果到了我手上,我能怎麼改善?如何起死回生?抱怨或是批評,只會讓自己布滿了負面的能量,只會內損而毫無建設性,唯有化批判為改進的動力,整個世界才會越來越好,這就是『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起蠟燭』的意義。」

有能量的人、書、電影,能讓我們找到生命不同的認知和意義,就好像開了一個新的窗子,看到了從未見過的風景,如春風拂過,在心底開了一朵花。

2、隨時記錄靈感

達文西在傳記中說過,他終生都保持著好奇心和隨時記錄的習慣。他的成就也離不開這個習慣。《達·文西傳》這樣描述的:筆記本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允許一切自由馳騁,無論是即興的想法、不完整的構思、未經打磨的草圖還是尚未完善的論文草稿。

有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法天馬行空,偶爾會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卻放任自己的靈感逃之夭夭,失去了留住創意的機會。但當我們把靈感記錄下來的時候,就像在水缸裡一點一滴的加水一樣,不一定哪天,這滿滿一缸的水就可以澆灌出一朵創意之花。

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中也提到,她也會在看電影或者讀書的時候,在手邊放著一本空白的筆記本,當有靈感的時候就記錄下來。去旅行的時候也會帶著空白筆記本,帶著問題去觀察、記錄、反思、幻想,然後在需要做方案的時候拿出更多的創意來。

當有想法的時候,及時記錄,是覺察生活和自我覺察的好方法。

3、創意是生活的方式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很多人被這樣一個美得不像話的名字所吸引,又被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帶仙氣的女生俘獲芳心。對於許多人來說,她的一切讓許多人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生活的樣子。很喜歡李子柒,因為她的特點,因為她的生活方式,也因為她的創意。

從李子柒的視頻裡,我們總能看到她和相依為命的奶奶住在山村裡,不同的時節她會做不同的美食,拍不同的風景,還會做一些傳統工藝,仿佛天南地北的菜品和手工信手拈來。偶爾她還會做個鞦韆,自己染條裙子,做復古的筆墨紙硯,學蜀繡繡長裙,精緻的妝容配上古色古香的背景裝飾,隨手一張特寫都是壁紙般的精緻。也不怪乎,她的田園與詩在國內外的播放量都是幾千萬的數據。

網友說:「李子柒姑娘這種不能叫生活,應該叫「展示你想像中世外桃源生活的田園牧歌小劇場。」她的創意,把生活變成了真正的田園與詩。

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中說:創意是一種生活方式,好的創意來源於生活,同時,創意又能改變生活的色彩。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獨特的存在。我們可以把人生當成一個創意課題,繪製自己的生命藍圖,建立獨特的自我風格,幫自己建立一個全新的、具有創意的、自己想要的身份。這不就是網絡時代的生存法則嗎?就像李子柒,她的生活方式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意,就是新媒體和文化的力量。

當我們看不清前路的時候,其實書本就是前進路上的指路燈。就像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中說的那樣:你不必花大量金錢去上課,其實你答案書本就有。從書中,我們可以得到能量,得到靈感,也可以得到創意。我們也可以關注生活,從生活中積蓄能量,通過吸引力法則去尋找靈感,尋找創意,最終反饋於生活。

人生就是一段旋律,想要彈出美妙獨特的樂章來,需要我們加進靈感和創意,控制跳動的音符,去觀察、去記錄、去感悟。過上有意義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過快樂的生活,還是有意義的生活?
    撰文/ 徐婷婷 應用心理學學士段錦雲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過快樂和有意義的生活,是人們在衡量和激勵自己時的兩個最普遍的目標。其它細化的目標,如健康、愛、事業成功以及養育子女等,都可以涵蓋在其中。快樂和意義是理想生活的重要因素。
  • 尋找自我,過有意義的生活——卡耐基
    一個人命中的最大幸運,莫過於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生活的使命,所謂成功者、名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並不在於智力或體力,而在於多大程度上認識和掌握自己。有時候,人幾乎總是離自己的距離是最遠的, 從自我分析開始,是了解人生的第一步。
  • 如何做一個有意思的人,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有些人追求「有意思」的人生,在自得其樂中享受生活的樂趣,給生命以時光;有些人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在不懈奮鬥中找尋生命的價值,給時光以生命。如果說「有意思」是一種精神,那麼「有意義」就是一種境界,兩者共同賦予生活獨特而美妙的體驗。在塵世有限的時光裡,我們選擇以何種方式度過,又如何取捨和平衡,是無論任何時候都值得探尋和思考的命題。
  • 改變孩子一生的創意課堂!臺灣最火爆的創意文學營登陸上海!
    風靡臺灣的創意文學營將在聖誕降臨上海!為我們奉上一場文學饗宴,讓孩子「一生帶著走」的創意啟發,就在金牌名師的文學營中展開!創意文學營營長的話———「 我們希望建立孩子跟寫作的良好關係,讓抗拒寫作的孩子不怕書寫,讓無感寫作的孩子喜歡文學,讓喜歡文學的孩子有更深刻的啟發
  • 《一生有你2019》:被一個人改變一生,是因為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電影《一生有你2019》以校園民謠為主題,還原了一個簡單而普通的真實愛情故事。影片由兩個人的對話展開,一個是電影投資商袁靜,一個是歌曲《一生有你》的作者歐洋。這個故事共上演了三次,第一次是歐洋設想的情節,第二次是真實的過程,第三次是袁靜(其實袁靜就是歐洋故事中的女主角,後來兩人逐漸互相認出)所改寫的故事。兩個理想中的故事終究沒能成為現實,但真實的情節同樣很美。
  • it外包服務大師:晨讀過如果過有意義的人生
    晨讀蘇格拉底曾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時光飛逝,轉眼歲末,回首往昔,你是如何度過那些永不可逆的時光的?有些人追求「有意思」的人生,在自得其樂中享受生活的樂趣,給生命以時光;有些人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在不懈奮鬥中找尋生命的價值,給時光以生命。
  • 《海上鋼琴師》且以優雅過一生。
    腦海裡只浮現出七個字:且以優雅過一生。1900是憂鬱又孤獨的,他又是富足而歡樂的。音樂裡他自遊自在,如魚得水;可他融入不了外面那個花花世界。他走上舷梯,站在一半的位置,看著高樓大廈,他怔了半晌,卻又轉身回到船上。他說,你知道嗎,我看不到盡頭。琴鍵上八十八個鍵有始有終,我可以在上面創造無限的樂曲……可是,外面是成千上萬的琴鍵,我走哪一條路,愛哪一個人,居住在哪裡,欣賞怎樣的風景?
  • 「幸福得像花一樣」花藝培訓進社區,讓美融入生活
    近日,遂寧經開區工會聯合會,關心街道社區一線人員生活趣味花藝培訓進社區。遂寧藝寧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的花藝師及社工來到楠木社區開展了一場「幸福得像花一樣」插花培訓活動。本次插花活動用鮮花來陶冶一線社區工作人員情懷,以花育人,意在培養社區工作人員知美、愛美、會美的美好生活情趣,讓女同胞們度過一個別具一格的夏日。
  • 《子彈筆記365天》:如何過更高效和有創意的生活
    今天要看的這本書《365天子彈筆記》就是一本手帳實操入門的參考書.讓你的手帳大變身,讓你的生活大變身。書的作者奇諾.康普頓是一個從事出版工作的塗鴉愛好者,分享了一些有用的具有創意的手帳技巧,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子彈筆記,讓生活更有序管理。
  • 人終其一生,意義究竟是什麼
    文/玲瓏早上看到知乎上有一個人數很高的問答,人窮極一生,究竟在追尋什麼?長大之後的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很多人,都對未來抱有期待和希望,也可以說成是欲望。小時候渴望長大後能去看更大的世界;少年時期希望時光不老、青春永駐;成年以後想要事業有成、佳人相伴;中年以後追求財富和自由;老年以後想要健康長壽、安度晚年。這些都是人一生的追求,雖然不一定會實現。
  • 什麼是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人要為了什麼而活?為了孩子?為了房?為了車?或者還是為了自己?人的一生,空手而來,空手而去,爭什麼名,奪什麼利,什麼榮華富貴,什麼恩愛情仇,都是過眼雲煙。 一生很短, 一睜眼 ,一愣神 ,一嘆息, 就是一 天; 一個日 ,一個月 ,一忙碌,就是一年; 一彈指 ,一邂逅 ,一奔波 ,就是一生。
  • 大學生戲劇展演 | 在《Again and Again》中尋找生活的意義
    (假如再碰不見你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高興的是楚門最終還是逃離了「虛假」的世界在本次新青年戲劇節·大學生戲劇展演中有這樣一部極簡創意肢體劇《Again and,一生也只是這一天。」生活不像電影,但我們也確實一再過著重複的,乏味的,單調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像《Again and Again》女主人公那樣在掙扎著拒絕平庸。假如每天早上醒來,你都發現自己處於同樣的狀態,無論你怎麼改變,這些人和事還是會按照秩序原封不動的出現。
  • 新生代農民工:想融入城市,也想要更好的生活
    王麗說:「之前在廣東做過工,那裡物價比較低,工資也低一些,但是壓力沒有這裡大。在這沒有家的感覺,以後也不想留在這。」 作為城市流動的「新市民」,新生代農民工真實的生活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社會融入難,城市歸屬感較低。受訪農民工普遍表示以後不會留在打工城市。
  • 思考生活的意義到底有什麼意義
    荒誕與人生的意義又有什麼關係?「荒誕」一詞起源於拉丁語,最初的意思是不合曲調和毫無意義。它主要是一種人的感受,是一個生活在世界中的人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往往是不和諧的且不協調的,是非理性且無意義的。去為了一個對未來的願景而犧牲了當下的生活與行動,那麼「這種弄虛作假賦予人生以某種意義,同時也背叛了人生。」人生是荒誕的,生命的本質是荒誕性,也就是說,生活沒有意義。「思考生命是否有意義是正當且必要的,因此直面自殺問題也是正當的」,如果生活是荒誕的,是否應該自殺?自殺是不是有效的解決生活毫無意義的方式?
  • 創意之光點亮生活萬象
    以「創意先行,續寫精彩」為年度主題的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突出創意的力量,60多個高質量的主題活動以及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的大小活動,讓創意觸及全市的大街小巷。此外,各區(新區)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意活動,共同組成城市的創意矩陣,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共享這場創意的饕餮大餐。
  • 《剪秘》融入了國家文物的剪紙創意類微信小遊戲
    《剪秘》是一款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剪紙創意類微信小遊戲,遊戲中超多的文物國寶為你完美呈現,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剪紙的過程、體驗剪紙的樂趣,還可以了解這些文物背後的來源和歷史。具有創意的關卡等你來玩,操作簡單,手指滑動屏幕既可以。感興趣就一起來玩吧。
  • 臺灣趙家窯創始人趙勝傑:創意來自生活,回歸生活
    趙勝傑展示他專為平潭創作的茶盞,並命名為「黃金流瀑」。在平潭澳前臺灣小鎮,有一家臺灣趙家窯展示館,這是趙勝傑去年7月設立的,也是他在大陸唯一的展示館。趙家窯,是臺中大雅的一張文化名片。趙勝傑是趙家窯的創始人,他獨特的制陶方式,讓趙家窯頗負盛名,並獲過許多獎。如今,他希望在平潭創作出更多融合兩岸元素的陶藝作品,走出一條有特色的文創之路。
  • 將文創融入生活,將科技與創意融合|四川省文創大會將在成都舉辦
    本次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導創意產品開發行業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守正創新的重要舉措,旨在構建行業交流平臺,引導開發更多符合生活需求更多更具生活元素的文創產品和更具文化內涵的旅遊商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需求。
  • 聖誕節求婚怎麼辦才有創意?有哪些創意招數呢?
    那麼,聖誕節準備求婚時有哪些創意招數可以借鑑一下呢?DIY禮物表達真情實感對於女孩子來講,DIY禮物始終具備很大的吸引力,男孩子親手寫的玫瑰花賀卡,為女友做的戀愛紀念冊,又或者是親手為女友製作的陶藝品,都是非常具有紀念意義且真情實感的禮物,這些樸實卻真誠的禮物出現在求婚現場,自然會打動女孩子的淚腺,令其感動不已。
  • 開州「雙曬」丨創意檯燈直播中亮相 融入1800年歷史的漢繡
    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那些古老枯燥低沉的歐式檯燈樣式,開始了一股擁抱簡約創意、有中國風味道的潮流。6月11日晚,在開州「雙曬」直播中,一款漂亮的漢繡檯燈格外特別,備受年輕網友喜愛。剛一亮相,直播屏幕下方就不斷彈出追捧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