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能健身,還能治病。
武漢市民劉女士從小就有糖尿病,作為85後的她,雖然家庭條件和自己的收入都還不錯,但人到35歲後,當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飽受疾病和財務的雙重折磨,於是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擔心起來,尤其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即便有一定的積蓄可以承擔未知的疾病,但一場大病一定會毀掉現在的生活。
經過多次打聽,劉女士最終堅定地選擇了平安福,在工作人員的鼓勵下,劉女士還參加了平安福推出的「平安RUN健行計劃」:每天早上或者傍晚下班後都要到小區的環形綠道上慢跑幾圈。幾個月下來,不愛運動的劉女士也成了朋友圈的步數達人,感覺身體越來越好的劉女又恢復對身體的健康狀況的樂觀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自信。
面對保險產品同質化的難題以及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平安人壽創新性地將運動計劃與旗下明星產品——平安福結合,推出的「保險+健康」模式,在幫助客戶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讓加保率、退保率、死亡率、重疾發生率等指標得到顯著優化,保險公司的賠付運營成本也隨之下降,有助於實現客戶和保險機構的雙贏。
平安RUN計劃,給運動一個漂亮的理由
科學研究也表明,除了年齡、生活環境等因素,缺乏運動、不良飲食和吸菸三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引發癌症、糖尿病、肺病及心臟病等四種慢性病。而缺乏運動、不良飲食、吸菸這三個大因素,可以通過自身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保險公司能夠創建一套機制,鼓勵客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低客戶發生風險的概率。
基於此,平安福在產品設計上,從用戶的體驗感出發,將用戶健康管理的需求前置,於2016年在業內率先創新推出了「運動漲保障」的服務,即「平安RUN健行計劃」。根據約定條款,平安福投保用戶若是能夠在約定時間內達成每日運動任務,則可以免費享受主險身故金和重疾保險金在基本保額之外的一定比例提升。
「平安RUN健行計劃」採用手機計步,每周上傳,目前參與者達600萬之眾,看似苛刻的運動目標,也有40多萬人達標。科技的助力,讓客戶接觸頻次從每年一次提升到每周一次,讓平安福的客戶更優質,讓產品與客戶的互動變得高頻。
這種「保險+健康」的模式旨在改變傳統保險只為客戶提供經濟補償的後端保障機制,把對客戶的健康管理前置,是平安人壽踐行「產品+」戰略的重要舉措。
平安RUN賦能,讓保險產品更有溫度
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遠離重疾,實在不行也要及時選擇適合自己的商業保險以此轉移重疾風險。當下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大眾是否有更科學的閉環管理方式可供選擇?
事實上早在2016年,平安保險就進行了「保險+健康管理」的新探索。
保險保障方面, 2019Ⅱ版平安福最大的升級在於其疾病責任拓展至150種,其中包括100種重疾和50種輕症,輕症責任由30種升級為50種。既篩選了原位癌、早期肝硬化、較小面積燒傷、心臟瓣膜介入手術等較高發且會對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的輕症病種,也納入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輕微腦中風等客戶高度關注的輕症病症,疾病保障更加廣泛。50種輕症提供重疾險基本保額20%的保障,最多可賠付三次,且不影響100種重疾的賠付。
平安福2019Ⅱ延續平安福系列輕症漲保額、惡性腫瘤多次賠付等多種特點。70周歲保單周年日前,每發生一次合同約定的輕症,身故及重疾保障額度分別增加主險及重疾險基本保額的20%,「輕症漲保額」最高可達60%。
健康管理方面,推出的「平安RUN」的健康管理計劃,化被動的疾病治療為主動的健康管理,這也是最早在保險領域探索和健康管理的結合。
今年10月30日,平安人壽「平安RUN」三周年暨《用戶健康年齡測評白皮書》發布會於上海盛大召開。《用戶健康年齡測評白皮書》的發布,結果顯示,參加健康促進計劃的「平安RUN」客戶預期壽命平均延長了6年,通過參加「平安RUN」計劃,客戶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這直接表明了平安人壽「保險+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充分展現了「平安RUN」給客戶帶來的健康促進效果。
可以說,平安福與平安RUN的結合,不是靜靜等待客戶召喚的管家,而是帶著客戶奔跑,讓客戶價值提升的推動者,而平安RUN推出運動漲保障金的服務,既能促進用戶的運動,強化其健康意識,還能在任務達標後給予保障金增長的獎勵,這樣的雙保障模式,讓保險產品更有溫度。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