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魚友都會發現,家裡的魚兒患病時,魚嘴周圍、甚至額頭附近出現病變的狀況,病變處的細胞壞死,繼而潰爛,潰爛處呈現白色,甚至還伴有白色絨毛狀物,被業界形容為「白頭白嘴」症狀。
這種觀賞魚病叫棉口病,又叫白嘴病或爛嘴病,傳染性強,致死率不低,是由柱狀軟骨球菌引起的一種魚傳染病。劍尾魚、接吻魚、黑瑪麗等愛用嘴啃食青苔的魚都易患此病。尤其在養魚的水不好的情況下,體弱的魚兒就更易患上了。
患病之魚的魚嘴變白,甚至還伴有食欲不振,遊動緩慢,體瘦等症狀。如放任不管,魚嘴變白部分會壞死,脫落,甚至整個嘴部都沒有了,令魚無法進食,最終死亡。
就此問題,小編請教水族界大神們後得知,此魚病是一種爆發性疾病,有時是環境溫度變化引起的,而有時是細菌感染的(特別有些魚,像紅劍這些愛撞缸的,嘴易受傷,從而導致感染),其發病迅速,傳染性極快。
這種魚病季節性比較明顯,一般來說,6月份為病高發期,而5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有可能暴發此病。此病發生多因養魚的水中滋生細菌,魚體質較弱而給患上的,所以平時養魚得先養好水,防病治未病什麼時候都比得病後再來治療要強。
但話說回來,若真得了這病,要怎樣治療愛魚才行呢?對於此病,業界普遍覺得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通常發現有魚感染了這魚病,得馬上隔離治療,隔離魚缸的水加溫至28.9℃,加鹽和土黴素浸泡病魚(若土黴素有糖衣,需用水泡開去掉糖衣再放入隔離缸內)。
如你的魚是新買來的,證明本身就帶菌。而若非新買,就說明你養魚的水質很有問題,裡面的病菌繁殖已達到一定程度。那你除了把病魚隔離治療外,還得在原魚缸內進行殺菌,通常先下重鹽、升溫、停食、魚缸過濾不能停。兩天後若沒魚再患病則不用下藥,但每天換水四分之一。若還有魚發病的話,那魚缸就得徹底清洗,用高錳酸鉀殺菌,以免殘留病菌,導致日後重複感染。
還有位大神表示這魚病並不難治,他曾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幫愛魚治好棉口病,他解釋說,此藥膏主要是治腳氣的,可治真菌,而觀賞魚棉口病就是真菌感染的,所以用此藥治比較好用。給魚的患處塗上此藥,然後隔離在淡鹽水中靜養,早晚塗2次藥,效果很好,很快就會康復。
以上是對觀賞魚棉口病的一些介紹以及給出的治療方法,以供魚友們治療時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