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一些給觀賞魚隔離治病的方式,還不如不治,反正早晚也是個死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某些新魚友給自己的觀賞魚治病,一般的方式都會選擇單獨隔離,這樣做其實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說,對於主缸觀賞魚沒有任何的傷害,也不會傷及到硝化系統和水質,最為便捷的問題就是,帶有顏色的藥物,我們可以隨便下,不必擔心黃水的問題,比如說黃粉、土黴素之類的。

由於需要拍攝視頻的緣故,我的觀賞魚患病,很少會去使用到黃粉或者土黴素整缸下藥,原因也在這裡,看起來總是感覺怪怪的,它和沉木黃水完全是兩回事。

因此在我這裡,塗抹法或者單獨浸泡,有可能常用到,只要是牽扯到整缸下藥,就會使用到新諾明或者甲硝唑之類的藥物,最起碼不必持續換水,直接扔到魚缸裡也沒事。

觀賞魚單獨隔離治病,大部分卻是死於缺氧和水質問題

由於各種飼養條件的限制,很多的新魚友給自己的觀賞魚隔離治病,根本不會去在乎密度問題,這是極其錯誤的一種行為,很容易給我們造成更大的損失,關鍵的問題是,還會造成我們的誤判,這種藥物根本不好用,直接把觀賞魚給治死了,其實呢?

或許問題根本就不在這裡。

第一個最為主要的一定是飼養密度,尤其是比較大型的錦鯉、中大型熱帶魚、金魚等等。

如果我們再去按照一公斤水一公分魚的所謂飼養密度公式去照搬,結果可想而知。

甚至於有些魚友,三四十釐米的大錦鯉,也能把它放在臉盆中隔離,雖然說,這個水位淺,含氧量或許會有上升,或者說,即使不打氧,它也可以在水面呼吸。

但是,它們並不是可以持續水面呼吸的觀賞魚,再者水體過小,它們的體表分泌物,水體根本無法承接,結果照樣會加重病情,導致體表更加的潰爛。

這樣的極大密度隔離飼養觀賞魚,即使是打再多的氧氣,效果也是不明顯的,水位淺,本身氣泡析出的速度極快,而藥量,也是很難控制的。

水溫問題更是令我們容易忽略的一個重點,特別是冬季

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北方地區尚未供暖,如果是飼養的錦鯉之類的觀賞魚或者熱帶魚,室溫和水溫一定會有差距。

假設隔離容器過小,那麼,這個溫差一定是隨著室溫變化而在急劇變化,這個觀賞魚,如果在類似於臉盆、水桶之類的容器中隔離的話,感冒幾乎是在所難免的,這樣做,只能加重它們的病情。

而且,大部分習慣於透明水族箱飼養的觀賞魚,在不透明的容器中,極易出現跳缸情況,幾乎是頻繁跳、持續跳,特別是黑色的錦鯉,即使容器透明,如果過小,它也會跳,其他很多熱帶魚都是如此。

一跳缸就意味著最起碼的表皮傷,也就是體表磨損過重,接下來可能就是水黴前期,這條魚我們如何救得活呢?

熱帶魚就更不用說了,一個水溫就要了命,不管是小孔雀還是燕魚之類的,都是一個道理。

中大型觀賞魚,最好單獨設置隔離缸或者原缸隔離,塗抹、口服藥物為佳

如果是極小型的觀賞魚,室溫恆定,單獨浸泡時間較短,使用一般的小型魚缸隔離倒也可以,這也難免會牽扯到上述的問題。

如果是中大型觀賞魚,最好的方法就是單獨設置一個比較大的隔離缸,至少要保證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飼養密度絕對合理。

觀賞魚在這個水體中,絕對不會缺氧,更不會沒有適度遊動空間,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點就是絕對保持水溫恆定

較大的魚缸,就可以設置加熱管進行統一加溫了,這個水溫問題,首先就可以保證恆定。

第三點就是長期浸泡需要過濾系統維持水質

如果我們決定長期隔離觀賞魚,那就必須要設置過濾系統,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水妖精、小外掛、濾桶也不是不可以,無論如何,必須保證住這個魚缸的水質啊,否則這個魚,隔離和不隔離,又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我們不能找到一個適當的隔離缸,或者根本沒有這個條件,可以選擇在原缸內隔離,這也不是不可以,當然傳染病是不行的了。

其他的小外傷、打鬥傷、腸炎、蒙眼之類的,都可以在原缸選擇隔離,然後通過塗抹法或者口服給藥,適度予以治療即可。

假設因為頻繁撈魚,可能會對其他觀賞魚造成驚嚇,或者對於病魚造成過度壓抑,那麼,我們還是要單獨隔離,或者就是最後的辦法,整缸下藥了。

再者,對於加溫的、較大的熱帶魚缸,小熱帶魚病了,我們倒是可以找一個隔離盒,沒有打眼的那種,或者隨便的塑料容器,裝點水,漂浮在原缸水面隔離,可以找其他東西,比如細鐵絲、扎線之類的予以適度固定。

就像以前繁殖孔雀魚,哪裡有什麼隔離盒,全部採取的都是罐頭瓶,那時候連礦泉水瓶、油桶之類的也沒有,一個魚缸掛滿了罐頭瓶,一個瓶裡一條魚,也是可以順利繁殖的。

當然了,如果瓶子太多,看不過來的情況也有,跳回原缸的、缺氧、難產憋死的、水質敗壞死亡的,大魚吃小魚的等等,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如何去照顧了。

總而言之,既然我們想要給觀賞魚治病,就要提供一定的合適條件。

否則的話,在給觀賞魚的治療過程中,我們既不能保證水質,又不能保證溶氧量,還不能保證水溫,又得防止觀賞魚跳缸,再去找個東西給他蓋上,那還不如不治的好,反正早晚也是一個死。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遇到下列情況,請收起往魚缸裡扔魚藥的那隻手,替觀賞魚謝謝你
    一、打開包裝觀賞魚有死亡現象,就讓它死,不要下藥了這個問題是最近幾天很多新魚友不斷遭遇到的,據某些新魚友反應,我們是在魚場裡購買的金魚,也是通過視頻選到的魚,而且購買之前看起來觀賞魚的狀態很好。但是,經過遠途運輸而來之後,有的金魚已經掛掉了,還有一些在那裡苟且存活。
  • 觀賞魚棉口病不好治?其實並不難!
    這種觀賞魚病叫棉口病,又叫白嘴病或爛嘴病,傳染性強,致死率不低,是由柱狀軟骨球菌引起的一種魚傳染病。劍尾魚、接吻魚、黑瑪麗等愛用嘴啃食青苔的魚都易患此病。尤其在養魚的水不好的情況下,體弱的魚兒就更易患上了。患病之魚的魚嘴變白,甚至還伴有食欲不振,遊動緩慢,體瘦等症狀。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到底是誰玩誰都搞不清楚,還怎麼飼養觀賞魚?今天給各位新魚友介紹一些,關於飼養觀賞魚心態上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想得開。我們的觀賞魚能夠繁殖,至少證明大魚基本上是養住了,只要有魚在就不愁它不繁殖,早晚它們都會順利繁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這樣去想就可以了。甚至於對於一些產卵繁殖的觀賞魚來說,第一窩魚苗有它無它皆可,即使是順利繁殖了,也可以視而不見。
  • 常見的各種觀賞魚藥物,它們主要針對的,有哪些觀賞魚病?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因為對於任何的觀賞魚病而言,想要治癒魚病根本不在藥,而在於很多其他的配合因素,比如說魚缸的水質、隔離缸的水溫、每條觀賞魚的體質、以及心理因素等諸多問題。其實一句話就結了,誰用誰知道,適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症的,能夠治好病的它就是好藥,很多偏方、土方,中藥藥方,誰又敢說它一定沒用?再一個就是,觀賞魚畢竟不是人,有些藥物刺激也是避免不了的,目前來看,對於觀賞魚的藥物研究,它也不可能達到人用藥物那個檔次和地步。
  • 告訴大家包治觀賞魚小病的妙招,為什麼很多魚友還是不會使用?
    最近連續發現了一些新魚友在給冷水觀賞魚治病或者做檢疫的過程中,大量使用到了高錳酸鉀,而給熱帶魚下藥的時候,大量的使用了食鹽,這些都是不太正確的方法,很可能適得其反。但是,我們在給這些冷水觀賞魚單獨隔離、少劑量高錳酸鉀浸泡不是不可以,這個也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就怕我們水質不清、水質過硬而且還是針對冷水魚去大劑量使用,或者整缸浸泡的時間又過長,這個問題就很大了,我們為什麼不去使用其他藥物呢,哪怕是食鹽?
  • 什麼是治療各種觀賞魚病的特效藥?
    竟然給我推送了一篇名為:其實,世界上沒有能治好感冒的感冒藥。這麼一篇文章,經過仔細閱讀發現,人家說的還真對,我向來都是這麼做的,感冒了基本不吃藥、堅決不打針。反正是吃藥也是一周,不吃藥也是7天,大致上感冒就要有這樣一個時間段的恢復,實在太重就吃點藥物減輕一下我們的不適症狀,輕者無需理會,只是多喝水、多休息即可,因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研製出針對普通感冒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藥物,實質上是此題無解,全靠我們自身的免疫力來對抗。
  • 觀賞魚說,我還沒死呢為什麼給我整缸換水,嫌我死得慢啦?
    觀賞魚說:我還沒死呢,你為什麼要給我整缸換水,這是嫌我死得慢啦?觀賞魚病得越重,我們越去大換水,那麼,有可能它們的疾病只能越來越重,最後就像剛入魚缸的狀態一樣,趴缸、紅血絲、甚至於白毛、白斑上身,最後不治而亡。
  • 下列很多小型觀賞魚,相對來講不那麼容易飼養,養魚新手要注意
    特別是不太適合新魚友們飼養,有的即使在魚店裡,也不喜歡售賣它們。下列品種的一些小型魚,某些魚店老闆看到也會發愁的。當然我們只是相對來講,畢竟有些魚友也能夠把它們飼養的很好,在魚店裡也會有體質相當強健的,但是,那得靠碰。
  • 飼養兇猛的觀賞魚,要善用下列方法,處理不當能出大問題
    就算是我們無意中或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把不當的觀賞魚進行了混養,我就不信連個誰負誰勝,誰強誰弱都看不出來?這根本不是魚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混養不當或者觀察不利。而且,既然我們已經混養了一些比較好鬥的觀賞魚,無論是混養,還是本來需要單缸飼養的,我們來了一個大群養,那麼我們就要接受這個事實,並且隨時隨地對於魚缸的情況予以監督,沒那個時間咋辦?很簡單,直接讓它們優勝劣汰就好了,反正說來說去,無外乎就是這幾種結局。
  • 為什麼有的魚缸,都看不見魚在哪裡了,觀賞魚它也不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經常會遇到有些魚友問起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人家的魚缸水質似乎相當渾濁,連觀賞魚在哪裡都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它們也不死,人家似乎一直也養得很好,有些都是飼養四五年以上了。
  • 給觀賞魚治病,不是先考慮換水和投餵,而是要看魚的反應啊
    輕微的、中度疾病,可以使用老三樣或者一些常用藥物調理,換水是要看水質的不管我們平時的抽底換水還是隨機換水,或者是定期換水,哪裡會有具體的量和頻率作為參考呢?一個魚缸一個樣,一種觀賞魚一個樣,不同的飼養密度,它還不一樣。
  • 魚缸多塞幾條魚,平添我們多少憂慮?下列魚病皆因飼養密度大
    小魚缸裡養大魚,魚還沒有濾材貴,魚養死了,濾材連個買破爛的都不會要我認為,飼養觀賞魚在大部分情況下,應該是觀賞魚比魚缸的濾材要貴上一些的,但是這件事情倒也並非絕對。如果是一些根本沒有過濾的小圓型玻璃魚缸,我們飼養的又是金魚,在傍晚或者清晨時分,就會聽到它們在魚缸水面喳吧嘴的聲音,動靜也是很大的,這就證明了我們的觀賞魚已經在嚴重缺氧了,並不是在向我們討要食物。
  • 五大刺激性因素,導致新到觀賞魚疾病多多,解除這些刺激就能治病
    一、旅途刺激可能是最嚴重的的,有可能直接器官衰竭,或者半衰,觀賞魚進入魚缸很快玩完關於這個問題,也是談過很多遍的,因為觀賞魚在旅途中,尤其是遠途運輸,其中我們不可知的變數太多,包括了水溫上的各種過山車刺激,以及高密度、長時間運輸,觀賞魚的各種排洩物,全部在包裝袋中根本無法去除,都會導致觀賞魚的各種中毒現象發生
  • 不要以為自己的觀賞魚,總是病入膏肓,沒注意的反而容易暴斃
    還有一點就是,在老魚友看來最為不值一提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新魚入缸的前三天,一些新魚友發現的所謂觀賞魚不正常狀態,幾乎可以完全不必理會。那麼,在我們連續給觀賞魚下藥以後,不但症狀沒有減輕,而且還出現了之前沒有的一些情況,比如說,觀賞魚的體表灼傷、就像是被砂紙摩擦過一樣,或者開始半死不活,也就是活力不旺,甚至於黑體了、黑腦袋了,這些都有可能是藥物過量。
  • 哪些觀賞魚適合投餵牛心漢堡,哪些觀賞魚根本不適合?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自從養魚老道給大家發了製作牛心漢堡投餵七彩神仙魚的視頻後,很多魚友都在問養魚老道關於牛心漢堡的製作方法和投餵方法,甚至於一些本來飼養有冷水魚的魚友們,也想給自己的觀賞魚投餵這些自製的漢堡類食物。一、牛心漢堡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 你以為你用了魚藥就能治癒觀賞魚病了嗎?別逗了,還差得挺遠呢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觀賞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總算恢復更新啦!哈哈!今天譁仔來講解一個我一直想要講的主題——魚藥使用的問題。在譁仔斷更前一天,有個名叫「小金魚」的魚友急匆匆地來找譁仔,他問:快幫我看看我是不是用錯魚藥了,為什麼我的魚全部都死了?
  • 觀賞魚的三賤客即使嘴巴再賤,也比不過下列這幾大殺手魚
    大部分魚友都會把十間魚排在觀賞魚三賤客之首,原因就是它們打起架來好像不怵大,看起來可以和比自己體型大的觀賞魚動手,事實上它們的性格也就是比起地圖魚強點罷了,地圖魚也是喜歡恃強凌弱,一旦遇到比自己還要強大的對手,地圖魚就會變得老老實實。
  • 不要低估觀賞魚的自愈能力,出現斷胳膊少腿的情況,完全不必理會
    我認為啊,如果是觀賞魚已經病重了,發現和不發現,結果幾乎一樣,反正基本上都等同於死亡,只是如果個別魚存在,我們可以迅速隔離。而很多觀賞魚由於打鬥、機械損傷造成的各種魚鰭殘缺、尾鰭殘缺等現象,完全可以自愈,我們也不必理會太多。
  • 觀賞魚身上長紅點怎麼辦?魚缸內養魚長紅斑原因分析,常見3原因
    打架,鬥爭受傷如果把一些嘴賤兇猛的魚養在一起難免出現打架,如果不及時隔離的話觀賞魚互相廝殺容易受一些體表傷。比如掉鱗片,或者破皮,破鰭。這些體表傷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將其隔離,然後調養一段時間,不需要下什麼藥,觀賞魚強大的自愈能力就會修復其傷口,長出新的魚鱗出來。
  • 觀賞魚突然暴斃很常見,為什麼有些快死的魚,很快又滿血復活了?
    其實這也未必,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的個人操作和判斷,因為今天一位魚友的評論,使我想起了這個問題,關於突然暴斃的觀賞魚,我們就不必解釋了,再解釋它也是活不了了,這會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是,有些觀賞魚明明快死了,還能活過來的,會有哪些情況呢,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