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蒙娜麗莎在這「復活」,營造送給孩子的「博物館奇妙夜」

2020-11-22 澎湃新聞

原創 Anna 精英說

在世界名家的筆下,藝術總是那麼一本正經、嚴肅寓意,它所傳達的訊息、記錄的時代年輪經典流傳、永不褪色。

但豆瓣評分9.2分的紀錄片《奇趣美術館》卻為我們打開了欣賞藝術的另一道大門:有趣。

一幅幅世界名家畫作在喜劇演員生動的表演和犀利的臺詞襯託下,瞬間變得魔性、燒腦、可愛、好玩·····

為何羅浮宮鎮館頂流蒙娜麗莎不再靜靜地待在角落,淡定微笑,而是面對每日前來參觀的6萬多遊客,拿起手機要和經紀人解除「勞動合同」, 是不是意味著她真得為了自由,要罷工了?

這部紀錄片給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一本正經的罷工」

在羅浮宮,每天都會有無數慕名前來一睹蒙娜麗莎微笑的遊客,而女神在「下班「後,竟然也和普通上班族一樣,開啟吐槽模式。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每天送往迎來,為了保持神秘的微笑,她早已疲憊不堪。

「和迪士尼的打工仔沒有什麼區別」,下巴都要笑掉了,再加之自己長期一個人孤獨,她和經紀人打電話說想要換工作:要去達文西的另一力作《最後的晚餐》工作。

只因她能在那裡吃美食,還能圍著長餐桌和13位友人胡侃。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但蒙娜麗莎卻被經紀人回絕:

「《最後的晚餐》在義大利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蒙娜麗莎》卻在法國巴黎,路程太遠,跨境手術難辦。」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生氣的蒙娜麗莎只能拿出殺手鐧:罷工!還不補刀:「我可是在法國」。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看到這裡,我們會發現「永不歇業」的蒙娜麗莎也很生活化。

在名畫圈,同樣想罷工的可不止蒙娜麗莎一個。

1875年,法國畫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著名畫作《鑲木地板刨工》裡,三個「打工人」也是如此。

圖片來源於豆瓣

畫質偏黃色基調,高貴而卻又不失樸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當時刨地板的三個刨工是專心致志整理刨過的地板的瑕疵。他們是勞模的代表,自1875年誕生後,一直勤勤懇懇遵照勞動法,每天工作滿12小時。

最右邊的赤膊小哥說,我受不了了,中場休息一會兒吧,我明天不在,我要去索洛涅參加表妹的婚禮呀。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另外兩位埋頭苦幹的赤膊小哥道出了疑惑:「你每次請假,老闆都答應,你和老闆是親戚嗎?」

赤膊小哥細皮嫩肉,一點不像幹苦力活兒的人,倒很像是公司關係戶兒。在他的觀念裡面,一周工作就只有5天。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他解釋道,從卡耶博特1875年作畫到現在,法國工會、帶薪年假及勞動法都逐一誕生、完善和修訂。從2000年開始,一周最多工作35個小時。

人人都是平等的,工人不能再像19世紀一樣受剝削。這就是越來越進步的現代社會,工作更少,休息更多,也更能享受生活。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但另外兩個赤膊小哥卻停不下來,繼續刨地,因為他們每日多加班,月底就能撈到額外的績效薪水了。

「還原歷史元素」

1930年,在Lowa南部一座頗具哥德式的民房面前,老伯與帶有維多利亞時代妝容的女兒板著臉,一副看誰都不爽的苦大仇深。

《美國哥德式》格蘭特·伍德

1930年 芝加哥藝術學院藏

女兒斜視著前方的老伯:「我受夠你整天板著臉,拉的老長。」

老伯無奈又委屈地反擊:「我沒板著臉,他們就是這麼畫的我。」

老伯還補充道:「難道我要誇張地笑成你這副模樣嗎?」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老伯面黃肌瘦,粘滿泥巴的手緊握鋼叉。這一舉動暗喻著美國30年代農場主的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老伯自豪表示:我們代表農民,代表勞動,代表生活的艱辛。1930年,美國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而底層農民生活窘迫,笑不出來。

女兒開始煮雞湯:「即使生活很艱辛,我們也不應該板著臉。每個人的生活都很不易,讓我們開心快樂一點。」

隨後,帶著圓框眼鏡的父親一直緊握大叉,無論女兒怎麼奪取都不肯鬆手。

爸爸捍衛叉子就像是捍衛自己的性命一樣:「不借,這是我的叉子。」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女兒知道,手握鋼叉的男性象徵著是一家之主。而在父親眼裡,女性只能在一旁做飯,織襪子。

這一對話交代了一個重要時代環境,在當時的美國,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屬於邊緣弱勢群體。

時代精神與經濟狀況在這幅畫裡面體現得淋漓盡致,觀眾也在詼諧幽默中牢牢的記住了這些知識點。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實際上,格蘭特·伍德創作於1930年的油畫《美國哥德式》是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之一,這幅以農民為主題的油畫呈現出了典型的美國民居建築以及美國人敢於直面慘澹人生的民族氣魄。

而馬奈在1863年創作的《草原上的午餐》畫作竟有一種畫中畫的即視感。

一開始,幾位大畫家在和和睦睦地討論馬奈畫作的比例清奇——人和樹竟然一樣高。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畫風一轉,兩位男士竟對畫中優雅的女士直言:你的肚子太大了。

當時的十九世紀,歐洲社會普遍標榜:女性豐滿即是美。

隨著時代更迭,審美標準是一切向瘦看齊。

草地上的裸女霸氣回應:你懂什麼!放在19世紀,她這可是標準身材。誰說女人一定要瘦成筷子才好看?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這兩位男畫家接著辯護,19世紀的豐腴確實更有吸引力,但今天男人更青睞纖細的女性。

兩位女性豪氣反擊:「有本事你們也把衣服脫了,自己身材很好嗎,憑什麼在這兒對別人的樣貌品頭論足?」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或是出於道義和尊重,這兩位男士甘拜下風,乖乖認錯。

這副畫作的逆潮構思在當年掀起熱評,只因與主流審美大相逕庭。

藝術在很多時刻,除了是記錄重大時代事件的珍貴史料,更標榜文化的多元、思想的前衛,而前瞻思維可能很多時刻是與主流相違背的。

將畫作流派演繹通俗化

如果分不清西方畫作流派,《奇趣美術館》則很適合科普。片中喜劇演員的戲謔金句,將西方藝術流派解釋地通俗易懂。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野獸派畫家安德烈·德蘭的這幅小丑作品,通過形象的表意,來解釋1898年至1908年期間流行的「野獸」風格。

「方塊」小丑哈勒昆認為,野獸派就是有野獸一樣的味道,於是自己一周都沒洗澡,以此另類的行為藝術致敬野獸派畫家。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嗅到滿身臭味的皮埃羅嗤之以鼻,認為這兩者之間毫不相干,野獸派是一個畫作流派,而不講衛生的哈勒昆更像是狂熱盲目的追星族。

皮埃羅一本正經說道:野獸派用鮮豔而分明的顏色作畫,無關多寡,也沒有顏色的交叉和漸變,純粹天然的顏色,充滿了大膽與熱量,這才是野獸派。

一句話總結完野獸派的風格,繼續講述畫中人物,兩人的真實身份都不是小丑。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方快」小丑哈勒昆是西班牙畫家華金·薩爾瓦度,身上這身彩色衣服和畢卡索有關。保羅·紀堯姆喜歡收藏畫作,在車庫裡辦展覽。

但他們也有瑣碎的煩惱,嫌時間太慢了,便開啟了相互吐槽的模式。

哈勒昆的花花格子被皮埃羅吐槽成電視圖像測試卡,而皮埃羅的大睡袍卻被說成是女孩上芭蕾課的舞蹈裙。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他們當之無愧是「最佳損友」。

《溫室裡》則是法國畫壇印象派大師愛德華·馬奈的經典作品。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這對高顏值夫婦在比較私密的空間進行著約會。

男性彎腰駝背,站得背疼,但又是一副紳士抽著雪茄的派頭,在吐雲吐霧之間燻到妻子,遭到嫌棄與漠視。

優雅的妻子說道:要像我一樣,往前坐得直直挺挺的。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男人卻委屈地撒嬌道:「你倒是直直挺挺坐著呢,看都不看我,忽視我。「

妻子說:「我轉不了,這是愛德華·馬奈給我的姿勢,優雅目視前方。太用力,脖子會僵掉。」

沒錯,這位出身高貴的小姐是高級時裝店的老闆。在1879年的美國社會,這麼有成就的女子並不常見。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奇趣美術館》

丈夫卻在幕後搬運模特假人,為妻子的新品時裝展示忙前忙後。

這是一幅突出女性地位的藝術作品,寓意深遠又富有內涵。

兩人在打情罵俏的一來一回中,還道出了印象派的真諦:「印象派就是捕捉瞬間、捕捉表情、動作,就像照相一樣。」

《溫室裡》愛德華·馬奈 1879年 德國柏林舊國家美術館藏

不經意間穿插簡潔明了的藝術流派解釋,怎能讓觀眾不喜歡。

換個方式與畫作背後的故事進行對話,藝術的靈魂就像在外流浪的孩子,會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在這部N次元的紀錄片裡,蒙娜麗莎不再強顏歡笑,《美國哥德式》的女人教我們如何快樂,而《鑲木地板刨工》則告訴我們,隨著時代更迭,打工人應該捍衛自己休假的權利······

掛在美術館的名畫是隨著時間的定格而靜止無聲的,但當藝術把「想像」留給後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被二次表達、詮釋、解讀,我相信那時候藝術的「高嶺之花」能在我們身邊悄然綻放。

作者:Anna。在四維空間永葆熱情與好奇的探索者。

Reference:

《奇趣美術館》第一季

耳朵裡的博物館《9.2分紀錄片!世界名畫正經吐槽,暗中科普,笑死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原標題:《豆瓣9.1分法國紀錄片,蒙娜麗莎在這「復活」,營造送給孩子的「博物館奇妙夜」》

相關焦點

  • 豆瓣9.1分法國紀錄片,蒙娜麗莎在這「復活」,營造送給孩子的「博物館奇妙夜」
    更希望各位親如果喜歡能多多轉發,❤️你們文章授權轉載自精英說(ID:elitestalk) 在世界名家的筆下,藝術總是那麼一本正經、嚴肅寓意,它所傳達的訊息、記錄的時代年輪經典流傳、永不褪色。但豆瓣評分9.2分的紀錄片《奇趣美術館》卻為我們打開了欣賞藝術的另一道大門:有趣。
  • 《博物館奇妙夜3》發角色卡 打造北京自然博物館復活夜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蔣波)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內地確定引進,將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的版本於1月4日上映。時隔5年磨礪重啟該賣座系列宣稱完結篇,並將檔期瞄準聖誕至元旦這類熱門檔期,可見片方對這部影片的信心。剛剛頒布的第87屆奧斯卡視覺效果獎初選名單中,該片就與《X戰警:逆轉未來》、《猩球崛起2》一併入圍,非常值得期待,相信這部作品會給這一老牌賣座系列來一個完美告別。 片方今日再度發出了7張角色卡,包括本?斯蒂勒飾演的博物館保安,羅賓?威廉士飾演的羅斯福總統,以及新加入的丹?
  • 《博物館奇妙夜3》復活夜活動門票2小時搶光
    《博物館奇妙夜3》復活夜活動門票2小時搶光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年12月22日11:18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蔣波)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內地確定引進,將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的版本於1月4日上映。
  • 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中文版:全家人的博物館奇妙夜!
    感受歷史呼吸的瞬間  生命之光被再次點燃  所有好奇心 隨著時間倒轉  將在博物館裡找到答案 月圓之夜,孩子們在博物館展開了奇妙歷險,秦始皇、兵馬俑、埃及豔后和木乃伊從沉睡中被喚醒,>史前巨獸在高樓林立中穿梭……1月30日晚,家庭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中文版正式開啟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首演之夜,並將連演八場至2月3日,帶給大小觀眾無限的好奇與驚喜。
  • 開票丨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一場在博物館的奇妙夜
    兵馬俑木乃伊紛紛復活!全家共度奇妙夜,就在這座博物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從戲劇,到遠方」——2020年末演出季收官之作,家庭音樂劇名作《恐龍復活了》中文版由瑙音文化製作出品,Culture Holic獨家授權,國際創作團隊打造,舞美、燈光、服裝全面升級,致力為中國大陸觀眾帶來最震撼的戲劇體驗。
  • 《博物館奇妙夜3》將打造"博物館復活夜" 疾走龍馬賽人與觀眾互動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01-04(中國大陸) / 2014-12-19(美國)片長: 98分鐘又名: 博物館奇妙夜3:墓葬秘密 / 博物館驚魂夜3(臺) / 翻生侏羅館3:古墓的秘密(港) / Night at the Museum 3 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
  • 《博物館奇妙夜3》新特輯本斯蒂勒分飾兩角
    《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網易娛樂12月24日報導 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內地確定引進,將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的版本於1月《博物館奇妙夜3》講述擔任博物館守衛的賴瑞(本·斯蒂勒飾),這次要帶著他的博物館老古董夥伴們改走國際化路線,在前兩集中那塊能讓整個博物館古物復活的神奇「復活黃金碑」正逐漸消失法力,賴瑞的小夥伴們即將面臨再也無法復活的命運。
  • 《博物館奇妙夜3》將打造"博物館復活夜" 疾走龍馬賽人與觀眾互動 1月4日內地上映
    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內地確定引進,將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的版本於1月4日上映。
  • 贈票 | 家庭音樂劇《恐龍復活了》,全家人的博物館奇妙夜
    (我在編輯這篇推文時,兄弟倆就已經要求把這段宣傳片反覆看了好幾遍😂)最近,這部劇的主辦方找到我,給我看了更多劇目相關的介紹,看到很多業內大咖在去探班之後都稱讚這是國內質量最高的家庭音樂劇,這讓我更有信心把這部劇推薦給大家了。
  • 《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作為2015年開年第一部引進片,《博物館奇妙夜3》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版本與中國本土賀歲大片鏖戰正酣。與前兩集相仿,該集繼續由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保安萊瑞帶隊,與復活的館藏好友們玩轉奇妙夜。不過,這次他們走出紐約,來到大英博物館。在這座擁有350餘萬件藏品的博物館中,神奇的「復活黃金碑」喚醒了哪些「老古董」?
  • 9.2分的國產版「博物館奇妙夜」,不止是賞心悅目
    相信大家還記得好萊塢賣座奇幻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當博物館裡所有的文物都活過來後,世界將會是怎樣一幅奇妙的壯景。勇哥清晰地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博物館奇妙夜》時,就被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表現力炸的目瞪口呆!(光看劇照都是滿滿的回憶!)
  • 《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首映 千人夜遊北京自然博物館
    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3》將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的版本於1月4日全國上映。 《博物館奇妙夜3》將於1月4日在全國上映,12月30日下午,片方讓媒體嘉賓提前觀看了這部好萊塢開年大片。
  • 【周日影訊】1月4日 《博物館奇妙夜3》 2015年首部IMAX大片
    3:墓葬秘密 / 博物館驚魂夜3(臺) / 翻生侏羅館3:古墓的秘密(港) / Night at the Museum 31月4日, 由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博物館奇妙夜3》將在全國上映。2009年,《博物館奇妙夜2》就曾以IMAX版本呈現,給中國觀眾帶來許多歡樂。五年之後,作為博物館系列電影的完結篇,《博物館奇妙夜3》再次經由IMAX專利的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轉制為IMAX版本,將IMAX銀幕上滿屏展現世界上館藏最壯觀的大英博物館。而作為2015年的首部IMAX大片,具有華麗奇幻視效的《博物館奇妙夜3》也將正式開啟IMAX佳片雲集的1月新年檔期。
  • 《博物館奇妙夜3》角色卡 將與北京博物館合作
    《博物館奇妙夜3》角色卡 將與北京博物館合作 3》中國內地確定引進,將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的版本於1月4日上映。    關於這個片的宣傳,片方中國區市場總監申慧女士介紹:「因為這一系列影片是以博物館裡的館藏復活為背景,我們也希望宣傳上能將這個奇妙的點放大。目前已經跟北京自然博物館達成合作,將打造一個北京自然博物館復活奇妙夜活動。」
  • 《博物館奇妙夜3》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於2014年上映。
  • 【新片速遞】《博物館奇妙夜3》1月4日 奇幻爆笑上映!
    《博物館奇妙夜3》作為「博物館」系列的最終曲,仍由系列導演肖恩·利維執導。此前《博物館奇妙夜2》在全球橫掃超過4億美元票房,而此次的「墓葬秘密」也確保了電影的合家歡性質。  在《博物館奇妙夜3》中,擔任紐約自然博物館守衛的拉裡(本 ·斯蒂勒飾),這次帶著他的博物館老古董夥伴們改走國際化路線。為了搶救這個讓博物館古物活過來的神奇「復活黃金碑」,他與他的館藏好友們前往大英博物館求助法老王阿卡曼拉的父親以解開這個謎團,並搶在黃金碑的神秘力量消逝前達成任務。
  • 博物館奇妙夜博物館奇妙夜
    呼和浩特晚報訊 1月18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迎來首批夜間訪客,來自呼和浩特的40名小朋友解鎖博物館創新科普形式,感受大自然的夜晚魅力,學習自然界各類生物的夜間生長模式。據了解,此次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是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創新科普形式的一次全新嘗試。這次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圍繞壯美內蒙古展廳和遠古生物廳展開,小營員們人手一個手電筒,進入黑漆漆的展廳探秘。夜晚駐紮在博物館的小朋友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一起搭帳篷,參加自然探秘,學習光影知識,並在模擬的恐龍聲中入睡。
  • 博物館奇妙夜3:大英博物館裡的華麗夜遊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文/ 李東然(發自倫敦)12月的倫敦,下午16點鐘一過,太陽就不見了蹤影,到大英博物館如常閉門謝客的17點半鐘,博物館的夜晚其實已悄然拉開了序幕。如此精心為大家安排一場實地的夜遊體驗,因為在導演肖恩·利維(Shawn Levy)眼裡,《博物館奇妙夜3》裡最值得一提就是這部電影實景拍攝的部分比起前兩集中的任何一部都多,並且作為一部劇情長片,獲準來到大英博物館內拍攝更是史無前例。
  • 《博物館奇妙夜3》曝中文海報 1月4日內地上映
    《博物館奇妙夜3》曝中文海報 1月4日內地上映     《博物館奇妙夜3》將於1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1905電影網訊 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喜劇《博物館奇妙夜
  • 《博物館奇妙夜3》羅賓威廉士遺作"魔法不滅"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蔣波) 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出品的奇幻喜劇《博物館奇妙夜3》目前正在全國熱映中,據電影票房的數據,元旦後的疲軟工作日依然兩天斬獲近5000萬票房,強勢佔據排片榜首約佔全國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