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了日本養父 在臺版「靖國神社」主持祭典(圖)

2021-02-21 新浪軍事

  「臺獨」報紙「自由時報」,這兩天報導了一位「創造歷史」的臺灣年輕人。

  這份報紙還用了這些詞彙形容當事人:「英氣逼人的年輕神官黃俊瑜」、「穿著日本神官服飾的帥氣臺灣臉孔」、「人生第一次神社例祭,還是在家鄉臺灣的土地上,心情既緊張又感動」。。。。。。。。

  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位於屏東牡丹鄉的高士神社,是日本神職人員佐藤健一3年前募款重建,原本都是由佐藤健一主持祭典,今年5月5日的例行祭典,首度由臺灣人黃俊瑜主持。

  25歲的黃俊瑜,據說有四分之一日本血統,自稱從中學就夢想成為日本神道教的神職人員,經臉書與佐藤健一取得聯繫之後,認他做了養父,取名佐藤冬木,才算得償所願。

  但要知道,這座高士神社,是臺版的「靖國神社」,於1939年配合皇民化運動而建立,1945年臺灣光復後,毀壞廢棄,只剩石垣基座。2015年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會員佐藤健一,募款重建了高士神社,這一度引發批評聲浪。


(圖右為佐藤健一)

  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2017年初就在臉書炮轟「民進黨政府重建日本神社,對日本人歌功頌德,實在非常不可思議」。蔡正元稱,這個日本神社原址,是牡丹社事件中,日本人殘殺「原住民」的場所,日本人因此建神社,彰顯侵略牡丹社的功勞,但民進黨人重建神社,到底想彰顯什麼?

  蔡正元這一番言辭,當時一度遭到高士部落提告,高士部落甚至稱,「高士神社是部落與日本民間友人對糾葛歷史的釋懷,是化解紛爭、建立友好象徵。」高士神社管理委員會總幹事李安琪在5日的活動之後還表示,每年元旦及五月第一周的例祭,未來將固定舉辦時間,整個隆重正式的祭典過程,經佐藤健一在日本宣傳,已經有不少日本觀光客希望來訪觀光,可望搭配部落小區旅遊形塑成地方特色。

  新黨林明正率先在臉書開炮,林明正說,「臺灣今天就是在作新皇民化運動」,不要以為這是什麼「多元文化」、「民主選舉」,這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之戰,這引起不少網友跟帖。

臺灣作家王豐也表示,「這是在搞什麼?是拼旅遊還是在拼向日本一面倒?」

  王豐說,大陸朋友如果看到這則新聞,恐怕又要罵翻臺灣人了。激化兩岸仇恨,似乎已成「獨派」人士「想獨獨不成」,「想『建國』建不成」之餘,少數僅存的自我安慰式之法寶。但在臺灣搞這類神社祭典活動,更可洞見其心之可議!到底是為鈔票?或者是為意識型態?或者什麼目的?值得審視。

  王豐表示,少數臺灣人這種崇日心態實在太過頭了,但必須讓大陸朋友了解,專搞崇日媚日、皇民化傾向的畢竟屬於少數臺灣人,多數臺灣民眾並不贊成這套玩意。當然,很多臺灣人很愛去日本旅遊,剛過了賞櫻季,可能多年來遊歷過日本的臺灣人,恐怕不比去過大陸的臺灣人少。如果要論心態,多數人就是抱著去旅遊的心思,可能許多臺籍老年人會有日本情結,愛日本喜歡日本,年輕人也不少迷戀日本,但那種貼心貼肺自己視自己是日本種的人,究竟是少數。

  王豐表示,我們讀了聖賢書,我們熟知日寇侵華史,日寇屠戮我同胞千萬人的血債何時雪恥?我們心裡都有一句話:驅逐韃虜復興中華。近代中國的諸多苦難,皆源自於日寇侵華之後遺症。凡我同胞能不戒惕之?!

  港媒:解放軍常態化軍演將對「臺獨」恫嚇效果最大

  據港媒5月5日報導,近期解放軍密集軍演。有臺灣專家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目前大陸已在臺海進行常態化軍演,意在警告臺灣任何分裂勢力,所謂「盤馬彎弓故不發」,對「臺獨」恫嚇效果最大。

  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表示,常態化軍演將產生最大的震懾效果,「可以預見的是,解放軍不僅會常態化軍演,常態化軍機繞臺,常態化軍艦繞臺,而且規模會越來越大,給臺灣任何分裂勢力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表示,解放軍常態化軍演,意在將臺灣周遭海域「內海化」,「逐漸加碼的軍演,正是為了讓臺灣分裂勢力明白,大陸的籌碼豐沛,且將臺灣海域內海化,亦在嚴厲警告島內分裂勢力,不可再有任何挑釁言行,或者踩過線,否則大陸將會有不客氣的教訓。」

  龐建國指出,解放軍的意圖很明顯,對於臺灣分裂勢力的警告,不會只是停在「雷聲大雨點小」,而是會持續性的風雨不斷。就如同對臺灣的「外交」進行「凌遲」,解放軍常態化的軍演將對「臺獨」「凌遲」效果。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此前回應「解放軍臺海軍演」時稱,解放軍軍演傳達的信息十分清晰明確。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如果「臺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我們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相關焦點

  • 他認了日本養父, 還在臺版"靖國神社"主持祭典
    位於臺灣屏東牡丹鄉的高士神社被稱臺版「靖國神社」,由日本神職人員、「李登輝之友會」成員佐藤健一在2015年募款重建,原本都是由佐藤健一主持祭典,今年5月5日的例行祭典,首度由臺灣人黃俊瑜主持。黃俊瑜通過臉書聯繫到佐藤健一,認他做了養父,今年2月完成收養手續,取名佐藤冬木。5月5日,在養父協助下完成陪祭過程。
  • 臺灣也有個「靖國」神社,當家是個日本人的乾兒子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個靖國神社,裡面供奉著日本的在二戰中的戰犯。可能有人不知道,在臺灣也有一個「靖國神社」,5月5日臺灣還舉行了祭祀儀式。
  • 我在靖國神社
    中國人進此神社,仍然還是要點膽量的,尤其現在無論朋友圈仍然大把的憤怒愛國者,平時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這事要是惹了眾怒,場面上就不好混了。不過,既然大家視日本為敵國,待大和為敵人,我想總是需要先了解下「敵人」才能更好的打擊他們吧,否則只知一昧的謾罵,豈不成了知己不知彼,百戰盡殆?靖國神社之靖國是一個定語,主語其實是神社,何謂神社?
  • 日本動漫裡的高潮 | 2018夏日祭典合輯
    ❸  靖國神社御靈祭2018.7.13-7.15東京都靖國神社 東京夏日最大規模的祭典之一,在為期四天的祭典中,通往靖國神社的主參道沿途兩側將掛起超過3萬個大小燈籠。這裡還會有最早的盂蘭盆舞、太鼓表演及夜市屋臺。
  • 日本禁片 中國人必看 靖國神社
    她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高調否認「南京大屠殺」,且反對「東京審判」。   稻田方面向文化廳提出觀看影片的理由是,「調查文部省所轄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出資750萬日元資助《靖國神社》是否合適。」按規定,電影受到資助的條件是:必須是日本電影且沒有政治宣傳意圖。
  • 臺灣男子痴迷日本神社,跪舔式求主持高士神社
    怎麼說呢,在1939年的時候,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在屏東縣的一個小地方建了一個高士神社,這個神社可是日本神道教的神社,跟今天東京的靖國神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日本人在臺灣徵了很多兵,這些兵被稱之為臺籍日兵,他們跟隨日本人也侵略了韓國和中國,甚至眾所周知巖裡政男的親哥哥也是臺籍日兵。
  • 日本兒童不宜的神社祭典
    旅行鴨日韓資訊/知識分享/娛樂指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日本特殊的一個祭典。聽起來可能有點色色的,不過請大家用藝術的眼光繼續往下看哦。「鐵男根祭典」每年四月的第一個禮拜天,在川崎大師車站有一個金山神社舉辦的祭典,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奇特的祭典。據說很多外國遊客會專門為了這個節日來日本。
  • 日本有史以來爭議最大的紀錄片,旅日導演李纓的《靖國神社》
    然而《靖國神社》也是日本有史以來引起最大爭議和波瀾的一部影片。《靖國神社》整個片子以90歲的老人刈谷直治——最後一位還在世的曾經在靖國神社工作的刀匠為主線展開,向世人揭開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絕大多數日本人,至今都不知道靖國神社裡面供奉的就是一把軍刀」。
  • 安倍何以急於再度參拜靖國神社
    9月19日上午,日本卸任首相安倍晉三發推宣布:「為了向英靈們報告他已卸任」,他在當天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從所配發的圖片來看,安倍身著燕尾服,這是參拜靖國神社的「正裝」。這距離安倍上次以首相身份參拜,已有近7年時間。
  • 韓國對日本領導人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深表遺憾
    韓國外交部17日就日本政府和國會領導人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深表遺憾,敦促日方正視歷史、真誠反省。韓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在外交部官網發表評論說,靖國神社供奉戰犯,美化日本過去的侵略戰爭歷史,但日本政府和國會領導人卻再次向其供奉祭品,韓國政府對此表示遺憾。評論說,韓國政府強烈敦促日方領導人正視歷史,用行動展現對過去歷史真誠且謙虛的反省,以順應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的要求。17日是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第一天。
  • 日媒: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
    日媒稱,這是安倍卸任日本首相後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9月19日,安倍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靖國神社自10月17日起舉行所謂秋季大祭,日本領導人菅義偉於17日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品,另有個別國會議員前往參拜。
  • 李纓:「靖國神社問題,是戰爭後遺症」
    靖國神社到底是怎樣的空間,看李纓的紀錄片,多少會得到直觀的答案。但是更深一步的歷史追問,還體現在他的新書《神魂顛倒日本國》中。看這本書時,我同時在看日本學者高橋哲哉的《靖國問題》以及戴季陶1928年寫就的《日本論》。戴季陶有句話也算點中穴位,他說:神道與日本的國體有一種宿命性的連帶關係和與時俱進的力量,猶如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 Pokemon Go剛在日本上線,一幫中國玩家就把「靖國神社」打下來了
    可沒想到,率先搞了條大新聞的竟然是——中國玩家,他們帶著快龍把靖國神社打下來了……7月22日,據貼吧微博等多名網友爆料,《Pokemon GO》日服解鎖後,中國人把靖國神社道場佔了!從網友給出的截圖來看,一位名叫「spiritangel」的玩家佔領了「靖國神社」道館,遊戲背景顯示CP經驗值時,還有「中國萬歲」的字樣。
  •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臺才夠一個月,就開始「扯」靖國神社
    日本在上個世紀前多次挑起戰爭入侵周邊鄰國,戰爭中死亡的很多軍人和戰犯都被供奉在這裡,也成為死不悔改的日本右翼的"聖地"。自二戰戰敗後日本被施加了非常多的制裁,後代很多執政首相也不敢再提及這裡;不過自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復興後,一些首相又開始難耐內心的騷動,打各種有關靖國神社的"擦邊球",甚至是直接去參拜。
  • 不拜靖國神社,為日本侵華道歉,他與父親截然相反,他是明仁天皇
    他親手給日本注滿雞血,將日本推向毀滅。在國家將要破滅之際,他沒有任何表示,反倒將責任推給他人,為了榮華富貴的生活苟且偷生。 1990年,11月12日裕仁天皇的長子明仁天皇在東京皇居松之殿舉行正式登基。在登基大典後,明仁天皇正式成為日本125代天皇。這次天皇更替是日本戰後第一次舉行天皇更替,對於日本對於世界都有著特別的意義。
  • 日本靖國神社除了供奉,二戰戰犯之外,還有哪些臭名昭著的人物
    靖國神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為祭拜者,出現在公共視線之內。日本高層,尤其是首相,每參拜一次,就會在國際上引起巨大的輿論。尤其是中國,以及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國家,民眾們都紛紛表示抗議和譴責。那麼靖國神社,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對日本來說有什麼意義,除了二戰期間的戰犯之外,他還供奉者哪些臭名昭著的人物呢!
  • 19年前向靖國神社潑油漆,還被日本逮捕的馮錦華,後來怎麼樣了?
    在2001年8月14日,就發生一件中國留學生向日本靖國神社潑油漆,並寫下「該死」二字的事。當天下午,馮錦華購買了油漆、刷子等工具來到靖國神社,他趁日本警察不注意,將買來的油漆奮力潑向靖國神社某一處,並用刷子寫下「該死」二字。此舉很快引來日本警察注意,迅速將其逮捕帶入警察局審問,馮錦華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此事一經報導,迅速掀起軒然大波,如今距離當年已然過去19年,馮錦華過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