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罵林夕寫歌寫的不知所以,林夕的回應讓霑叔公開承認甘拜下風

2021-01-11 粵語金曲精選

黃霑是屬於老一輩的作家、詞曲家,才華橫溢,更是跟金庸齊名,同為四大香江才子。黃霑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霸氣側漏,樂壇很多人都被他罵過,80年代譚詠麟錄製專輯《愛念》,因為一句歌詞發不準,黃霑當場就在錄音室發表,把譚詠麟罵到狗血淋頭,黃霑罵劉德話寫詞說「沒見過寫情寫的那麼笨的人,如果不是他自己唱,根本沒人聽」,在2001年,黃霑在公開在節目裡批評當時風頭正盛的林夕,為楊千嬅寫的那首《如果東京不快樂》說寫的不知所以。。。

這只不過是黃霑罵人中的滄海一粟,但不可否認的是,後來譚詠麟也承認從那次錄音事件後,自己確實很注重發音,劉德華在填詞上越注重文法,數年後更得到黃霑的稱讚,更有趣的是,黃霑在接觸過林夕,了解過林夕的作品之後,重新下了定論公開說:林夕最擅長寫情歌,是高手,用疊字,技巧之高,樂壇中僅見,我自問甘拜下風。

看,黃霑就是這樣一個敢作敢為,灑脫的人,就像他在面對千萬負債時仍能寫出《滄海一聲笑》這樣豪情萬丈,肆意灑脫的歌曲來。

其實黃霑和林夕,其實他們並沒有諸多合作和交集,最難能可貴的一次合作可能就是2003年底,彼時的黃霑已經身患肝癌且有三年時間,當時梁漢文籌備專輯《03四季》,黃霑為這張專輯寫了自己生平最後一首曲作,就是《情常在》,這首歌由林夕作詞,這一年的香港發生了太多讓人悲痛的事,讓這首歌在這種不安的環境中衍生出來,讓整首歌充滿傷感的懷念種種逝去傷情,這首歌也成為了黃霑林夕難得合作的歌曲。

到2004年11月24日凌晨,黃霑因為肝癌逝世於香港沙田仁安醫院,想念63歲,黃霑的去世引起很大的反響,香港各界都為他舉行多次追掉會,好友顧嘉輝和溫拿樂隊合作寫了一首歌《霑叔——給黃霑博士的歌》,以此悼念黃霑,這首歌是林夕,鄭國江和潘源良共同作詞,整首歌一開頭你就能被字裡行間的懷念和悲傷的氣氛籠罩。

黃霑的離世不得不說是樂壇的損失,所說斯人已逝,但是經典永存。

相關焦點

  • 黃霑萬水千山縱橫,對陣林夕難念的經,香江詞神也要甘拜下風
    霑叔縱橫灑脫,吞吐不羈,好比東波,稼稈詞風;林夕身陷情局,執著不悔,少了一份雲淡風輕。如果硬要從文字功力上分個高低:一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個抽刀斷水,百轉千回 。放眼華語詞壇,能與霑叔正面對壘,旗鼓相當的詞人,寥寥無幾。華語樂界,有詞壇三傑的稱謂,黃霑代表香港、莊奴代表臺灣,喬羽代表內地。
  • 林夕寫給黃霑的一首歌,歌名是黃霑生前對林夕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讓我想起林夕和黃霑的往事來。林夕和黃霑,儘管年齡上相差著二十歲有多,卻是一見如故的忘年交。據林夕回憶,他和黃霑相識是通過倪震的介紹,第一次上黃霑家時,霑叔一開門,就哈——哈——哈——滄海三聲笑,給了他一個熊抱……雖然同為著名填詞人,其實兩人在一起時很少討論歌詞,更多的是海闊天空無話不談。
  • 同為港樂最佳填詞人,林夕的作品人人爭搶,黃霑卻遭人棄如破履?
    提起香港樂壇,繞不開的總是八九十年代的無限輝煌,而黃霑這個港樂時代見證者的地位始終無可取代。後來人中也有林夕這樣的「天才」,出道三十三年便填下了無數經典之作,也被稱為後港樂時代的最佳填詞人。黃霑的詞大開大合,豪氣沖天,而林夕更多的是兒女情長,詩情畫意。
  • 黃霑罵遍圈中好友,與金庸老死不相往來,卻有一人讓他萬分敬重
    歡迎關注董小姐的專欄『好歌獻給你』分享經典歌曲,追溯音樂往事若在整個華人圈,選出一個歌詞寫得最棒的人,你會提名誰?羅大佑、李宗盛、林夕、方文山?董小姐首推黃霑!身邊新入職的90後同事,一臉天真的問董小姐,黃霑是誰?隨便給他列了一串歌單,結果他跪著聽了整整一下午!
  • 林夕對他鍾愛有加,黃霑彌留之際為他寫歌,可他偏偏贏不過陳奕迅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鬼才」之稱的黃霑先生喜歡這個年輕人,這個為了夢想對港樂有很深情懷的年輕人。那時黃霑已經患病許久,彌留之際,給張敬軒寫了生命中最後一首歌《Blessing》。而張敬軒的做法也令人稱讚,他並沒有藉機炒作,低調的處理了這首歌,甚至過了很久才推出霑叔的版本。而隨著黃霑的離世,林夕便成了張敬軒歌唱生涯裡最重要的作詞人。
  • 黃霑選出兩個最滿意的作品,顧嘉輝只拿出一首歌,霑叔頓時沒脾氣
    這話傳到顧嘉輝的耳朵裡,他笑道,「一首《兩忘煙水裡》就已經俠骨柔情,兩樣都有了,這個笨黃霑居然要講兩首!」霑叔得悉顧嘉輝的說辭後,登報表示收回之前兩首歌的雙璧言論,唯「輝哥」馬首是瞻。彼時,顧嘉輝已經移民海外,原本是句玩笑話,但到了霑叔那裡,卻被奉為圭臬,足見他對顧嘉輝的尊崇之意。有一年,霑叔準備用《童年》的粵語歌詞,報名角逐CASH金帆音樂獎的最佳填詞。
  • 鬼才黃霑:李小龍最文藝的兄弟到底有多風流?
    自從首次拍攝了《玻璃鞋》,霑叔又對表演的熱衷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戲請他出演,不管路途遠近、角色大小,黃霑有求必應,還演得不亦樂乎。黃霑的藝術如同他這個人,風流坦蕩。04跟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黃霑為《青蛇》寫的詞曲中有一句:「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這也是黃霑自己的愛情。
  • 黃霑寫《滄海一聲笑》被退回六次,第七次他畫了幅畫,徐克認慫了
    黃霑曾說:寫《滄海一聲笑》時,四十幾歲了,寫得很滄桑。我心裡總是有點滄桑感,從小就有這種感覺。我是老頭的腦袋,少年的心,更老的身體,很差勁,很慘。可能是念中文系,讀的古書太多。故人蘇軾也有這種滄桑感,李白也有。總是有這個味道,就是江山未改,英雄已經淘盡的滄桑感。
  • 流浪音樂人滯留香港10年,樂壇成就被林夕和羅大佑稱頌
    林夕與花比傲林夕紀念花比傲的文字「Fabio Carli來香港的時候,希望可以逗留兩三個月,結果一停就是十一年。他在香港時期所寫的旋律,絕大部分都由我負責填上廣東歌詞,最深刻印象的是一首袁鳳瑛唱的《情人眼裡》,國語版是鳳飛飛的《看著你的眼睛》。我邊聽著那個調子想像歌詞該有情懷,幾乎以為是一個中國詩人在傾訴著東方的心事,而且,這旋律讓我邊寫邊流淚。當然,每次寫完歌詞,我都要花一點力氣去給他解釋歌詞的意思,可意思能說明,意境有時候卻是不可譯的。
  • 黃霑說他才不是香港粗口冠軍……
    黃霑1941年3月16日出生在廣州,原名黃湛森。在黃霑的書房,甚至完整保存著當年6月17日的一份《大華晚報 》。定居香港後,黃霑先後從著名的天主教中學喇沙書院和港大畢業。林夕、許冠文和李小龍都是喇沙書院的校友,而據傳黃霑讀書時還跟李小龍打過架。
  • 黃霑作詞有多厲害?一生寫歌2000多首,張國榮是他「獨寵的人」
    香港有座喇沙書院,遠近聞名,只因校友明星薈萃,白先勇、林夕、許冠文、李小龍、黃霑等皆在這裡讀過書。當年的毛頭小子們長大成人,這裡卻留下了他們的逸聞,其中一則「李小龍和黃霑不打不相識」,頗有幾分江湖氣。李小龍的學名叫李元鑑,因為口角,把黃霑的表弟打得夠嗆。黃霑聽說表弟被人打了,氣勢洶洶要去幫他出頭,到後,才發現對方是打遍校園無敵手的李元鑑。
  • 林夕再填4000首歌,也比不上黃霑一個字
    要說到最近20年當中,香港音樂創作人當中,名氣最大的應該就是林夕了。可惜的是,林夕最近又攤上事了。他這多年的創作生涯當中,給無數的巨星寫過歌,王菲、陳奕迅等人,都演唱過他的歌曲。不過雖然林夕很有才華,但是和一個人相比,他還是有很大的差別,這個人就是黃霑。
  • 余光中、黃霑,他們走了,一個時代也逝去了
    那時除了他,還喜歡香港的黃霑。霑叔是個妙人。他不寫詩,寫詞,走的是和餘老一脈的路子。他的歌詞同樣也偏好以古詩詞入韻,用典用故,寫盡江湖俠客的豪邁意氣與唐宋士大夫的曠達風骨。你看他寫給關正杰的《萬水千山縱橫》: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那叫一個逸興遄飛啊。人人皆知余光中痴迷李白。
  • 香港「四大才子」之黃霑
    林夕,詞可妙矣,但曲不足;澤日生,曲高則高矣,無詞又顯成色不足。唯有黃霑,身兼二者,具有佳品。香港有座喇沙書院,李小龍,許冠文,黃霑以及林夕都在此讀過書。李小龍改名之前叫李元鑑,當年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李元鑑把黃霑的表弟給打了,黃霑知道以後,自然氣不打一處來,二話沒說就去給表弟討個說法。當得知是校園凌霸的李元鑑時,黃霑只能硬著頭皮和李元鑑幹了一架,結果被李小龍拳打腳踢20多個來回敗了下來。
  • 愛黃霑12年的林燕妮走了,霑叔憑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林和黃」是林燕妮80年代開辦的廣告公司的名字,而其中的「黃」,就是那個曾向林燕妮跪地求婚,表白她為一生摯愛的黃霑。除了與林燕妮愛的高調,黃霑自己更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號稱鬼才。從詞曲創作、主持節目到寫劇本、演電影,幾乎無所不能。一生共創作超過2000首詞曲作品,其中又尤以古裝類音樂為佳,幾乎每首都成為原著精神的點睛之作,為諸多香江傳世名曲立下汗馬功勞。
  • 林夕至今自責,認為張國榮的死和自己有關係,最後悔幫他寫歌
    香港音樂圈最有名的要數林夕,黃霑了,兩個人合作,作為香港金牌填詞人,很多圈內天王像劉德華,王菲,陳奕迅,林俊傑等等,甚至到了一首歌難求的地步,響噹噹的名號香車娛樂圈,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黃霑小舅子,如何稱霸詞壇,成為林夕,黃偉文,潘源良的偶像
    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黃霑無論是在廣告創意,還是、寫作填詞方面都展現出過人的才華,而他的這位小舅子林振強的才華和實力絲毫不遜色於黃霑。但是真正讓世人認識林振強,還是他在樂壇創造的傳奇,有些事就連姐夫黃霑都沒能做到,因為林振強在樂壇有林夕、黃偉文、潘源良等一眾迷弟!
  • 黃霑生前的最後一首曲作,林夕填詞填得小心翼翼
    如果說許冠傑是香港粵語歌曲的開山祖的話,那麼與顧嘉輝並列「輝黃」之一的黃霑先生則堪稱詞壇宗師,據黃霑說,他1961年代踏入娛樂圈做電視節目,那時他就開始填寫歌詞,但直到70年代末那些電視劇主題曲才讓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之後他的經典作品一直延伸到整個八十乃至九十年代,雖然八十年代才是他的最輝煌期,
  • 林夕:熟悉的歌詞,陌生的夢
    林夕愛歌詞,所以不惜代價模仿著做這樣的人林夕,原名梁偉文,一個在香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連黃霑都說,林夕是他遇到的第N位梁偉文。林夕在訪談中曾提到,有兩首歌啟發了他對填詞的興趣,其一是電視劇《陸小鳳》的片尾曲《鮮花滿月樓》,這首歌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填出更好的詞,而黃霑填詞的《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曲,讓林夕「很佩服他用那麼簡單的方法就把《倚天屠龍記》的主題表現出來了」。出道20多年,林夕寫下了3000多首歌詞,填詞最多的2000年,數量高達213首。
  • 林夕:我寫了半輩子詞,卻贏不了一個人,這個人是方文山嗎?
    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曾在公開場合對眾人說,我寫了半輩子詞,卻贏不了一個人。這個讓詞聖贏不了的人是誰?林夕沒有說出姓名,於是給人們留下了種種猜測。有人說林夕所指是黃耀明,有人說是方文山,究竟是誰?眾說紛紜。提到作詞人,在當今華語流行樂壇,林夕與方文山無疑是最出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