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就知道《通勤營救》中的火車要出軌,畢竟列車不是《空中營救》中的飛機,飛機墜毀就全完了,但列車可不一定。在一部動作電影中,列車除了載人之外,最大的功能就是出軌,就像動作片裡直升機的功能是「爆炸」一樣。
不信?我們可以回憶下,《東方快車謀殺案》《新幹線爆炸案》這種懸疑片就不算了,從《卡桑德拉大橋》開始,《暴走潛龍》《地鐵驚魂》《紐約大劫案》《通緝令》《獨行俠》《鐵道飛虎》等等,只要動作片裡故事主線甚至主要場景有關列車(地鐵),基本上最後就會翻車的。
甚至就連故事是「阻止火車出軌」的《危情時速》也安排了一輛火車頭爆炸的戲份。
因此,這回「營救之神」連恩·尼森,就算能救下所有人,但依然無法阻止火車出軌。
回到這部《通勤營救》,感覺內地將「The Commuter(通勤列車)」翻譯成如今這個譯名也是有意為之,跟連恩·尼森之前的「營救」系列掛靠,實際上本片與《颶風營救》沒有任何關係,與本片有血緣關係的還是那部《空中營救》,從導演到主演再到故事模式,差不多了多少。
以本片為例,這樣的故事代表著動作電影這種老牌片種在新世紀的新模式。
新派「懸疑動作片」
作為動作電影,本片擁有後者的一切屬性,硬漢、槍戰、動作,尤其是《虎膽龍威》之後的美式動作片,在一個既定環境中、在連續的時間線內上演的動作大戲。
《通勤營救》也是如此,只不過將《虎膽龍威》中的大樓、《勇闖奪命島》的惡魔島,甚至本片的「雙胞胎兄弟」《空中營救》的飛機,換成了通勤列車。這樣的故事萬變不離其宗,因此而言《通勤營救》的故事不算新鮮,但本片的故事模板沒變,變化的是裡面的內容,甚至包括人設。
★首先,懸疑片的色彩的引入
這樣的處理手法讓本片的動作場面大部分時間火爆欠奉,但劇情張力陡然提升。
可以對比《諜影重重》、《颶風營救》乃至《空中營救》都是如此設置。將主角暴露在外,通過巧妙的情節設置和故事引導,讓電影的故事在有限的空間內發揮到了最大的限度,主角在追查線索的同時,在場的每個人都有嫌疑,讓電影代入感極強,同時故事未來空間很大,情節設置在這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電影在此借用了懸疑電影的功能,讓劇情張力一步步的形成,做到引人入勝。
★其次,正邪勢力對立發生變化
但凡這樣封閉的交通工具中,尤其是列車這樣狹小的空間,正邪要麼對立,要麼一明一暗,比如《東方快車謀殺案》還有史蒂芬·西格上世紀風靡一時的《暴走潛龍》都是這樣,要麼邪惡在暗處,要么正義一方在暗處。
但本片的故事場景設定為通勤列車,連恩大叔是一個在列車中每日朝九晚五上下班10年的上班族。在一個他非常熟悉的場所展開的故事,所以本片大部分時間是沒有反派的。因為此時在其他乘客眼裡,接受任務的連恩·尼森承擔了「反派」的角色。
在一個日常式的場所裡,主角接受任務之後的行為,他需要在日常上下班面對的這些半熟面孔中,尋找一個「生面孔」,這就是不正常的地方,實際上是打破了一輛封閉列車中的平衡,這種平衡關係的打破,代表著主角所面對的阻力。
他所面對的,不僅僅隱藏在暗處未知勢力給他下達的任務,還要面對整趟列車的乘客,這是與《暴走潛龍》不同的地方。
★最後,電影的節奏感加速
編劇為本片設定了一個「限時任務」,列車到站之間必須找到證人,再由導演將之串聯起來,通過剪輯師的手段強調出緊張的氣氛,加之本片的懸疑色彩,和列車封閉空間,整部電影節奏掌控的確實沒話說,讓人緊張的透不過氣來。
如果嚴格算下來,本片的電影時間幾乎是與現實時間同步的,沒有過場情節,一氣呵成,娛樂性十足。
因此,基於以上設定,一位普通的上班族,特殊身份只是一個前警察,突然遭遇一連串的變故,被迫完成限時任務。因此在該片技術流動作片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通勤營救》算是「舊瓶裝新酒」的典型了。
當然電影也有缺點,《通勤營救》充滿懸疑張力的故事看似嚴絲合縫,但還存在一個「電冰箱問題」。
「電冰箱問題」
「電冰箱問題」的概念:是指細節上有很多在看片時不會注意,但是等你回家開冰箱時,冷氣讓人清醒,就會突然想起影片有些沒交待清楚的地方,比如「電影裡的情節為什麼要這樣設置,XX為什麼不幹某些事情....」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電冰箱問題」是編劇泰德·塔利對自己的作品《沉默的羔羊》提出的理念,他自認為自己在《沉默的羔羊》裡有很多「電冰箱問題」的小細節。比如在《沉默的羔羊》中有一段籤字的段落,很隱性的說明了漢尼拔偷走了這支筆,而實際上從頭到尾都沒說明漢尼拔是如何偷走這支筆。
而我們都知道《沉默的羔羊》是一部經典作品,所以「電冰箱問題」原意上是一個正面的褒義詞。因為在編劇領域,編劇們都了解,有一個上課老師不會教,但私下裡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技巧」:有時候為了戲劇化,必須要違背一些常規邏輯。
比如,史匹柏的《印第安納瓊斯4》,開場瓊斯博士為了躲避核爆,藏在了一個冰箱裡,結果冰箱被核爆衝擊波轟飛,落下了完好無損,裡面的瓊斯博士居然安然無恙。這處設定就是違背邏輯的典型「電冰箱問題」,而且絕對是編劇對這個詞的惡搞。
在《通勤營救》中,快節奏的故事和連串的包袱目不暇接,但看完電影,冷靜下來仔細琢磨,本片也是一樣,電影的反派在暗處,將主角每一處步驟都算計其中,就像一個木偶一樣完全按照其意思照辦,這就是一個相對不合理的地方,又不是主角肚子裡的蛔蟲,為何料事如神?
當然,劇情如此設置是為了增強懸疑效果,這個「電冰箱問題」有漏洞,但總體不影響觀看,《空中營救》也有這個毛病,但如此設定給電影帶來的緊張感和懸疑氛圍,是瑕不掩瑜的。
但本片最大的問題,出自電影臨近結尾的30分鐘。
考慮到動作電影的奇觀效果,加入了列車出軌的戲份,但這裡與前半段營造的緊張氣氛實際上是脫節的,且有點類似《危情時速》和《生死時速》的結合體,結尾談判戲碼,幾乎是《王牌對王牌》的翻版,把眾多動作片橋段變得花樣的重新粉飾,個人感覺結尾崩盤倒是不至於,就是有些雜亂。
而且,看這部電影之前,一看故事場景是列車,我就知道這列車一定會出軌,到了中後段,我一度以為這輛通勤列車也許會打破「出軌」的宿命,結果到了最後,該出軌時一定會出軌,只不過時機未到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裡沒有連恩·尼森以往凌厲的身手,不見了他在「營救」系列裡熟悉的反關節技巧和鎖喉功,這是電影根據角色人設有意為之,幾場動作戲下來,老爺子其實是很狼狽的,都是「慘勝」。雖然我們都知道結尾他一定會勝利,但過程還是令人揪心。
直到他說出這句話熟悉的臺詞,「你會沒事的,我保證」(You’re Gonna Be OK,I Promise)
我已經記不起來這句臺詞是多少次出現在連恩·尼森的動作片中了,沒記錯的話最早《颶風營救》就有,然後《空中營救》也有,其他記不起來了,反正特別熟悉。
在《通勤營救》中,這句臺詞出現在電影後半段,他跟目擊證人說出的,但無論何種情況,只要他以那獨特的低沉的嗓音對片中角色說出這句話時,一定會特別舒心。
那種堅毅的目光和低沉的聲音,似曾相識啊,那個熟悉的麻辣老爹又回來了,比起讓人揪心、「電冰箱」的故事,只要連恩·尼森說出這句臺詞,真是120個放心了。
所以,連恩大叔,還是再演幾年動作片吧。
電影文酷
這裡是科幻、恐怖、奇幻電影的世界,在這裡小夥伴們會看到各種科幻、恐怖電影的各類文章,當然少不了最拿手的影評,主流與非主流,重口味VS小清新,這裡都有。
微信直接搜索
dreamcrowfilm
或掃描二維碼(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