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資料也是總結於各大論壇的高手心得,本人接觸星龜兩年,真正養星龜也才一年半,說不上經驗,只是看到最近很多朋友買了星龜,很多龜友基本回饋的話語就是難養,不知道這些朋友到底是養過掛了還是聽人說的。反而給買星的朋友帶來很多困惑,越聽說難養越精養而知識不足適得其反,在此希望論壇某些無實戰亦無深究的龜友不可妄言,越是新手需要的更多是方法,而不是你們的意淫。
一,首先說挑龜,個人以為所謂難養,其實指的是幼龜不只是星,任何幼龜都是素人龜友的噩夢,鄙人因此不進幼龜,就不提飼養了。七釐米以上為佳,再說一個很多所謂老手都說品相無所謂,要健康,網上買看圖如何看出健康?可笑。能看的只有品相,健康,那要看運氣和賣家了。除了品相,關鍵還要看賣家綜合實力,小,新賣家個能對於龜照顧不是很好健康隱患就會大,所以儘量找有信譽的大賣家,到手後方法各大論壇都有就不贅述了,下面說說飼養(圖都是網上的湊數)
有個網友的觀點我很贊同: 龜。這位在去斯裡蘭卡考察過的朋友看過當地的環境。印度星龜是生活在以雜木林,潮溼周邊的草地為主的溼度很高的環境中。而且學過高中地理的朋友可以回憶一下印度的氣候,高溼度,多雨水,高溫。星龜偶爾為了體溫調節,才去乾燥(也可以說是可以照到陽光的地方)地帶,能照到陽關的地方,大都沒有草和樹木,沒有遮擋物,所以容易被人們抓到,所以也就被人們錯認為成喜歡乾燥的陸龜。我的星度過兩個雨季(溼度70到80長達兩月),對於溼度我無能為力,不過現在我可以推薦朋友用陶瓷燈(因為對身體水分揮發快),然後箱內使用耶土種植保持高溼度,這樣可以兩者互相牽制。
這個也無需多說,保持二十七左右,總之對於任何動物都是合適的。補水,這個很重要,有個要點,我們都推薦放水盆,那要看你如何泡澡,對於我來說,兩三天一次,我除了非常乾燥時期是不會放的,因為水會變質!多種烏龜混養,糞便,寄生蟲,細菌容易導致水質問題。除非你保證一天換一次水。還有泡澡,個人以為在養了一段時間後,應該根據烏龜排洩,排酸情況而定,還有飲食情況。飲食下面會講,如果長時間不排洩排酸,那就要一天,兩天一次。如果正常大便排酸可以四天一次,我現在是一星期一次,各位快從泡澡裡解脫吧。
這是養任何寵物的最重要一節,它關係到寵物品相,健康,壽命,甚至其他寵物的安全。飼料,首先從烏龜原產地出發,桑葉,某種什麼酸太多忘記了,其實不一定合適。就物競天擇來說,樹生植物很多是不適合烏龜 的。但是豆科,蘭花科也要避免,同樣是帶有某種酸物質。就烏龜身材來說,耐高溫,耐水,耐旱,矮株植物大都合適的,陸龜地處陸地,高溫,偏旱,屬於陽性動物,體質比較熱,因此良性食物也是選擇之一。這就是有車前草,油麥菜,金錢草,桑葉,蒲公英,莧類,紫甘蘭成為很多龜食物原因,中醫話說就是降火的,好像廣東人愛喝涼茶一樣,因為地緣關係比較容易上火。大家應該更關心龜糧,媽祖瑞的困惑,很多假的,這個估計很難避免,如果沒把握是真的就不要當主食了,當然就材料來說其實是沒什麼大危害的我一個朋友餵了三年小蘇,長到三十公分沒什麼毛病呢,就是怕萬一,個人觀點。還有z糧,太散不好喂,推薦拌草食用,必備。水果糧,目前有兩種,T字頭優於R字頭的,可以每餐都加。SUDO正品進口包裝為兩隻烏龜,國產包裝未一直激素蘇卡達也是正品,看喜好了,比較黏手,可以在媽祖瑞中選擇,看烏龜口味了。命脈,國產,烏龜適口性好,可以長期用,還有一種臺灣的,長條狀,忘了牌子,朋友帶給我烏龜愛吃,容易嘔吐,不明原因。以上這幾種個人方法是Z糧+任意一種。拌紫甘蘭(營養好,耐儲存不用天天去菜市場買,買一個用一次剝一點),牧草(必須的主食,推薦自己種,非常省事,或者蒲公英,狗尾巴草,這種隨地摘),車前草(防結石可以用金錢草,但是車前纖維高),油麥菜(因為賣家出殼就吃的這個,好買到必須作為誘餌糧)
這點很重要,以後好不好養就在這裡。推薦大家既然養了龜就再多投資點買點品牌鈣,維生素。乳動物的話,鈣,磷,很是重要,可對於爬行類來說幾乎只有鈣就可以了。磷那是多餘,最好的比例是5比1,有很多人用給哺乳動物的添加劑來餵陸龜,這樣的龜,在長期投餵後飼養下,會出現代謝異常,甲殼軟化,腎臟機能障礙等等病,對星龜來說,必須是鈣,VD等維生素群,VD的情況,我要說一下,聽說很多人用給嬰兒補鈣的東西給星補,但要注意,那是VD2,陸龜需要的是VD3,但如果正常照射陽光的話,就可以在體內自然形成VD3,但在人工的情況下,自然是必須添加的,但要注意量,關於維生素,有2種,一種是水融性,一種是脂融性,後者,投餵過多的要多注意。總之不用去分辨直接上網買陸龜專用就有了。關係攝入方法,我推薦一個吸收比較全的,不知道行不行有待指正,我們泡媽祖瑞龜糧等人工糧食,直接在少量水裡混入粉沫充分化開,讓糧全部吸進,不要瀝出水分,吃糧同時就不會跟撒粉一樣經常浪費了,特別是對於小龜的進食
很多人有點毛病就下藥,首先很多低級生物其實都有非常好的自愈能力,沒有經受過藥物的對一點藥性很敏感,這就是連南瓜對於打蟲都立竿見影效果,特別是小龜千萬不可亂用,靜養,低級藥物(土美素,寵物藥極少量)泡澡,是第一步,看看是病症還是可自愈突發性問題,然後再行判斷是否用藥。下面複製一段病症反應,來自龜友之家。
這是龜等爬行類的代表病,主要就是平時管理的溫度不夠,循環系統的障礙等等,引起龜體內的有害物質進進出出所造成.
這個病很容易得.就算比正常野生環境的溫度低2~3度,也是有可能得此病的.
新手最好要嚴格要求溫度.短時間的低溫,也會造成此疾病.要多注意溫水浴時溫度的下降,停電時的應急,等等,不然容易有後遺症.
只糞便中的條蟲,原蟲.如果在糞便中發現蟲子的話,那只能說明蟲子在體內已經大量的繁殖,泛濫了。打蟲,確實可以使其恢復一定的狀態,但如果是CB的話,體內幫助消化的有益細菌也會被一起打掉,會給成長帶來弊害.所以不能說打就打.儘量不染上寄生蟲是最好的辦法,如果要和野生龜一起養的話,一定先要確定野生龜體內沒有寄生蟲才可以放養一起.
最好拿著龜的糞便去找獸醫,知道了是什麼蟲和蟲的量,才可以正常的打蟲.如果用多了會死,本研究所買來的野生星龜,體重不到350G的不打蟲的.大小也要有分寸.(我家刺山,現在還不敢給打蟲呢,呵呵)
又飲水又給溫水浴,但還會出現脫水現象,有很多人很奇怪,但要知道,就算又飲水又給溫水浴,但如果床材不好的話,溼度馬上會變低,這樣很容易出現脫水現象,尤其是幼龜.關於床材,可以回以前的帖子看看.
(八達是日語發音,這個我實在不會翻譯成中文字典裡也沒有)
龜的臉腫,眼睛怪樣,幾乎不活動,如果那樣放置的話,很快就會死掉.水龜中的星點石龜也是最容易得此病的龜.願意是維生素A不足,環境忽乾燥忽潮溼,塵土進了眼睛等等引起,初期的話,幼兒用的眼藥可以用且比較管用,但完全治好卻有難度,有失明的危險最好馬上拿給獸醫看看.
runny nose syndrome是這個病的名字.是星龜最容易得的病.呼吸時有撲7批7的聲音,常流鼻涕等,都是這個病的症狀.行動變慢,不吃東西...一般都是空氣傳染.低溫而且不儘快隔離就得此病,一般人都以為是感冒而瞎治療.這樣的話,會慢性地患上此病,遊樂症狀的話,馬上隔離,然後溫度加高些飼養,點鼻藥的話,會有好的改善,不過最好拿到獸醫那裡看看.鼻藥不要點多,對腎很不好....
硬硬的殼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特徵,但得此病的龜的殼,會像甲魚一樣很軟很軟.會像巴西一樣掉殼.最後死掉.鈣和磷的比率不好的話,會這樣,
最後說一個飼養難度的話題,所謂暴斃,難養,很多時候取決於產地環境。為什麼緬陸,緬星好養,場地氣候接近,非洲系難養單純是因為環境難以模仿。要點在於,根據物種進化來說統一物種,越是大型體內器官發育,活的時間越長抗病能力越好,大人,老人跟小孩的區別。導致越容易生存,因此熱帶龜中大型龜有亞達安哥蘇豹,再小就難養了。舉一個暴斃王凹甲例子,凹甲生長於海拔三千米左右高原,若在平原,甚至低洼地區,容易有心血管疾病,裡面突然死亡,很多龜友可能昨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就發現凹甲掛了,心血管疾病多於突發性,所以很佩服能養好凹甲的朋友,除了特別健康個體外,在平日照料上是非常講究的。而星龜相比蘇豹其實更接近原產地,至於死亡率,其實根本沒人統計,由於成體大小合適,花紋喜愛幼龜價格低導致其銷量高,消費者多為新手,而且由於成長速度慢其幼龜周期長於蘇豹等大型龜,所以導致星龜多死亡案例,如果比死亡率,任何陸龜在幼體階段都是一樣的。任何陸龜都不推薦如五釐米以下的。推薦直接購入七釐米為佳。
相信很多新手被網上各種真假折磨快瘋了。首先,uvb,一百以下和所謂帶a功能,別買了我目前只知道CL,西瑾,有點效果,至於多大,不敢亂說,起碼聊勝於無,心理安慰。加熱,溫控一定要,溫控一般只有一個插頭,省錢的話,如果我買了UVB,我是不推薦日燈,就陶瓷燈,或者夜燈。因為晚上要去把日燈關了很麻煩,不然半夜日燈還開開關關。但是照明的一定要,星龜本身不愛動,燈光不夠亮更加嗜睡。
隔了一年再回來看這文章,第六年下來,積累了更多經驗,發現很多還要指正。
手上那隻星也長了五公分了。溼度(65%)和光亮度對龜的活動力有非常大影響。而活動力對龜的飲食,新陳代謝又有很大影響。但是溼度保持我自己說的使用陶瓷來均衡方法可能是錯的。綜合前輩乾草養龜的方式,配合紅土粒鴿沙來製造幹區和溼區是我目前發現最好的方法。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