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 民眾答案一面倒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振興三倍券開跑即將邁入一周,不少人開始使用價值3000元(新臺幣,下同)的三倍券用來消費,甚至有人已經使用完畢。不過有民眾質疑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好奇有多少人會購買原本不會買的東西?網友答案一面倒,直呼「不會!」

    民進黨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刺激受疫情影響的低迷市場,為了避免替代效果,希望民眾不要把三倍券用來購買民生用品,但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今天看到專家擔心三倍券會被拿去買本來就會買的東西,聽起來一點也不刺激!」詢問是否大家都會拿三倍券「去買什麼本來不會買的東西嗎?」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表示「不會」。大多人都認為,3000元一下就用完了,簡單來說就只多了2000元,基本上就是照著原本消費習慣購買,想買太貴的東西也買不起。「不會,我買不下去的都是萬元起跳的」、「日常開銷就超過3000了,跟發2000效果差不多」、「才3000有半年可以花,日常開銷隨便都超過吧」、「不會耶,跟我平常會買的差不多」、「就是買原本就要買的,只是買的時候稍微心情輕鬆一點」、「才3000是能買什麼平常不能買的東西?」、「不會,綁信用卡根本無感」、「我就直接綁信用卡照日常既有的消費節奏等領兩千而已,領到之後應該一樣還是繼續原有的消費節奏,基本上無感」。

    眾人指出,基本上都會去購買原本會買的東西,認為最賺的應該就是大賣場而已,頂多有一點感受而已。「不會,爽到大賣場而已」、「真的是爽到大賣場而已 電商哭哭」、「店家給的折扣優惠不錯,就會買」、「可能原本要買2000塊的錢包,現在買5000之類的」、「就旅遊吧,有些有再做折扣」、「會啊,顯卡,還能多折500,賺」。

    據臺經濟部門指出,振興三倍券自7月15日開放領券,至20日下午4時累計已超過1,118萬人領取,其中第1梯次於超商、超市預訂領取者有逾713萬人,直接至郵局領用者約405萬人。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振興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民眾答案竟一面倒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開跑即將邁入一周,不少人開始使用價值3000元新臺幣(下同)的三倍券用來消費,甚至有人已經使用完畢。不過有民眾質疑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好奇有多少人會購買原本不會買的東西?網友答案一面倒,直呼「不會!」
  • 臺灣民眾苦等三個月,振興「三倍券」竟變振興「三杯雞」
    昨天,臺行政機構終於推出醞釀了三個月之久的所謂紓困振興「三倍券」,蘇貞昌非常得意於「一千換三千」的設計,強調民眾先花錢一千元買三千元券,「讓錢變大」,就能刺激消費。不過蘇貞昌這套「變大術」的把戲立馬被外界形容為用民眾的血汗錢拉抬振興券績效,頗有江湖郎中賣藥的「氣口」。
  • 吐槽「三倍券」蠢?臺灣這麼窮它都能套現
    摘要:「三倍券」如果不是為了提振經濟,它的設計簡直是精妙。細品發現,無論是現金還是免費消費券,當然更便利更刺激消費更提振經濟,但也都意味著民進黨當局要一口氣拿出五百個億。「振興三倍券」500元4張、200元5張,共計9張,使用期限至今年12月31日。問為什麼不直接發錢?答曰怕有人存起來不花;那為什麼不直接發券?答曰用自己的錢買券才更有消費動力;問用券是不是不能現金找零?答曰並未嚴格禁止;那過期未消費還能退錢嗎?答曰倒也沒有不退的道理。
  • 臺灣經濟振興遙遙無期「三倍券」還來添亂
    島內「三倍券」自7月開始預購至今,因其使用不便、換算方式複雜等引發民眾、商家的不滿,甚至連負責發放「三倍券」的郵局和超商都叫苦連天。「三倍券」正式上路以來讓郵局及超商開始出現排隊人潮,還有部分民眾反應超商的事務機出現「暫停服務」、「人流管制中」等當機狀況,使超商店員業務量暴增。有超商就不堪其擾,甚至貼出了「便利商店只賣東西不收抱怨」的告示。
  • 臺灣振興三倍券上路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為了振興島內經濟,刺激實體消費,臺灣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圖為臺灣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手持東興紙品「 振興三倍券」分為紙質券和電子券兩種,使用期限為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為止。
  • 臺灣開售「三倍券」這種好事,為何民眾卻不開心?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後,導致多個國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疫情的擴散,不少民眾被迫只能待在家裡。後期疫情得到部分有效控制,但在經濟方面,也已經造成嚴重影響。中國臺灣同樣是受到疫情困擾的地區,為了改變當地萎靡不振的經濟,民進黨推出「三倍劵」鼓勵民眾消費。
  • 三倍券上路 臺經濟部門建議分散領避尖峰!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三倍券15日正式發放使用,上午9點起超商全面開放,郵局8點發放,數字三倍券則從今日0點起開始累計消費。臺灣中華郵政指出,第1周會是領券高峰,而郵局最忙的時段通常是中午和下班前,建議民眾避開2個尖峰時段。超商估計前3天人流比較多,呼籲「分散領取」,臺經濟部門請警政單位加強各門市巡邏,維護秩序。
  • 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民進黨的理由是,如果發放現金,民眾可能就直接存起來了,達不到促進消費的目的,還不如發放消費券,用半強制的方法鼓勵民眾花錢。 爭論到最後,5月底的時候,民進黨當局拍板定案,發放「振興三倍券(簡稱三倍券)」,7月15日正式發放。 所謂三倍券,就是民眾出1000元新臺幣,臺灣當局給民眾發放面值3000元的三倍券。
  • 民進黨當局推出「三倍券」,沒挺過10分鐘
    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島內的經濟再一次遭到沉重打擊。為了拉動島內經濟增長,改變如今的經濟頹勢。民進黨當局不顧眾人反對,執意推出了「振興三倍券」。看似聲勢浩大,實際卻是虎頭蛇尾!根據相關消息,臺灣民眾可以使用1000新臺幣,購買一份價值3000新臺幣的振興券。看上去就是一件惠民政策,但實際上這個「三倍券」卻暗藏著許多門道。首先,就是購買振興券的流程非常複雜。其次便是民眾在三倍券消費的時候,有許多限制。因此,有許多臺灣民眾覺得,完全不必要這麼麻煩,直接發放現金就好了!
  • 「三倍券」變「三倍倦」!羅智強狠酸:領券不如辦張民進黨證
    「三倍券」變「三倍倦」!」今日可開始領取,民眾到郵局支付1000元新臺幣即可換取3000元新臺幣的三倍券,但有人擔憂,此次「紙本三倍券」的上路會出現如當初「口罩實名制」領取時大排長龍的景象,臺經濟部門為防患未然也推出了「晚鳥」優惠方案。
  • 「振興三倍券」一地雞毛,蔡英文這次怎麼洗白自己?
    【環球網報導】臺行政機構日前推出「振興三倍券」措施以振興島內經濟,民眾已可通過超市、郵局、信用卡綁定等方式領取使用。臺灣《聯合報》報導稱,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商家擔心太過麻煩而不收「三倍券」,引發部分民眾的不滿,有網友發問「三倍券哪一步走錯了?」對此,有許多人認為第一步就錯,「從12年前反馬英九『消費券』時就錯了」。
  • 三倍券 太難搞
    (陳育賢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三倍券正式上路一周,問題陸續浮現,最令商家頭痛的是市面上可能已經有假券流通,而且因為當初的防偽設計不統一,讓業者莫衷一是,非常擔心拿到偽券會造成權益受損。近日網絡流傳「有梅花的才是真正的振興三倍券」說法,因此不少店家在收到三倍券後,第一個動作就是趕緊找梅花水印,據以判斷振興券的真偽,結果竟然發現梅花會出現在不同的位置,甚至有的梅花還不完整,嚇得店家以為拿到假券,不知如何是好。
  • 「三倍券」一地雞毛 網友批民進黨:政爭抹黑一流 被打臉也不臉紅
    臺行政機構日前推出「振興三倍券」措施以振興島內經濟,民眾已可通過超市、郵局、信用卡綁定等方式領取使用。臺灣《聯合報》報導稱,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商家擔心太過麻煩而不收「三倍券」,引發部分民眾的不滿,有網友發問「三倍券哪一步走錯了?」
  • 曾狠批過臺灣振興三倍券 馬英九和這些人卻都要領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許多民眾紛紛湧入超商和郵局領取。此外,有些先前猛烈炮轟或是不認同這項政策的公眾人物,如馬英九、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和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等,也都表示會領取三倍券,並紛紛給出理由。
  • 振興三倍券輸了?臺灣網友揭「2致命缺陷」
    島內有網友發起討論「現在來看,消費券是不是贏了?」網友點出三倍券「2致命缺陷」:被消費券完全碾壓!(中時電子報系資料照/王德為攝)受到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進黨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刺激市場經濟,15日首度開始發放,不少民眾紛紛湧入超商、郵局,拼得搶得先機。不過系統一度出現大當機,更出現抱怨時間太久的聲浪。有網友發起討論「現在來看,消費券是不是贏了?」網友點出三倍券「2致命缺陷」:被消費券完全碾壓!
  • 三倍券成本怎麼越來越高? 網一算大怒:真的是北七
    網友在PTT討論三倍券成本問題。(取自PTT)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振興三倍券15日上路後,券紙本購買超乎預期,讓臺經濟部門趕緊加印至1700萬份,「藍委」鄭正鈐粗估成本將會再增加4、5億(新臺幣,下同),而臺行政機構則表示成本不會增加太多。但全臺1千多家郵局配合加班,還得多支出1億元加班費,無疑又增加一筆成本,網友不禁大怒痛批民進黨當局,「真的是北七」。
  • 「振興三倍券」被網友酸「三振券」
    振興三倍券終於要上市了,但漏洞百出,被網友戲稱「三振券」,與馬英九時期消費券最大不同,是納入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支付(臺灣Pay、街口、LINE Pay等)與信用卡,倉促上路,仍有3大漏洞未能解決。
  • 蘇貞昌的三倍券成本,從9億新臺幣變成22.5億新臺幣
    現在抗擊疫情工作已經開展了將近半年,很多國家、地區都開始採取措施恢復當地經濟,除了適當的開放公共場所之外,很多地區政府都實行相關政策幫助民眾度過難關。臺灣地區的經濟在疫情期間也遭受重創,現如今民進黨正採取措施來振興受損嚴重的經濟。
  • 三倍券看民進黨當局施政: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只是高高在上的行政高層,似乎不把民眾排隊、基層人員勞累當一回事!就在前兩波預購或數位綁定「三倍券」的近1160萬人之中,有高達86.48%選擇領取實體券,數位綁定者不到一成五。此一數字大大地超出行政部門實體券、數位綁定各佔50%的預估,使原本只規劃印製1200萬份的實體券有所不足而必須加印。
  • 網絡預購三倍券 就像買口罩
    振興三倍券即將上路,臺行政機構昨舉行「三倍券網站教學」記者會,由「政委」唐鳳傳授心法,她表示,民眾可採紙本及數字方式換購三倍券,最簡單的紙本券預訂方法,就跟訂口罩一模一樣。    三倍券上路前夕,許多民眾反映對紙本及數字電子券都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