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泰國人希望泰王長壽,但事實是泰王拉瑪九世終於扛不住疾病去世了。
外界仍舊擔心泰國的局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王位傳承問題似乎已經解決。軍方與王儲達成了共識,宣布王儲會成為拉瑪十世。海外的媒體談及王儲,主要是他的風流成性和身體狀況,猜測其患有嚴重的疾病。
泰國曾修改繼承法律,女性後代可以成為王位繼承人。詩琳通的確是和民眾可以坐在一起的人,這是泰王的原話,民望甚高。問題在於公主沒有婚嫁,沒有後代。
王儲則擁有多個子女,對於後代王位的傳承不存在問題。
對於國家政權的合法性和權力傳承來說,或者來自於血統,或者來自於法統。前者是宗教背書的君權神授,是國家的象徵和民眾的凝聚力。後者是民眾的選擇,所謂民賦予權力。其傳承方式也不一樣,血統傳承是民眾認可的,則必須來自於同一個血脈。現代王朝裡,由於王權不再具有過去的效力,多半出於凝聚民眾和代表國家的象徵,所以國王的能力並不是很重要,血脈才是最重要的。品行也非常重要,如果品行不太好,但沒有其他選擇,血脈就是首選。
法統則來自於民選,周而復始的交替。
脫離這兩者的權力傳承來自於暴力,也就是武裝背景下的集權,缺乏了血統和法統的合法性之後,往往只能延續短暫的時間,之後就會陷入混亂。古羅馬是一個很好的社會科學案例,從帝制到共和,共和到結合部分希臘民主---他們摒棄了希臘一人一票的民主方式,從共和民主到獨裁,傑出的獨裁者並沒有維繫太長時間,設定的三凱撒傳承,迅速被軍閥替代,軍閥之後轉入帝制,君士坦丁發展基督教為自己的君權神授背書。
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古羅馬的多神體系和大祭司制之外,還有羅馬精神。這是一種類似美國主義的情緒,古羅馬人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因此擁有了榮耀感。許多時候,貴族和平民發生了利益爭鬥,一發生外戰,雙方就放下爭鬥,因羅馬人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外出作戰,貴族死傷的比例遠超過平民。
相應的,我們會比較羞愧的看到,歷代王朝,北方少數民族一打下來,中國人就一片散沙,很快就成為順民了。
扯得遠了。
泰國形成的權力平衡格局,是王室和代表王室力量的樞密院、軍方,以及民選的政府執行行政,地方上的鄉鎮類似中國古代社會,是地方自治的。
這種狀態形成了泰國穩定的國家格局,雖然也存在一些地區問題,比如泰南的宗教和邊境問題,泰北的緬甸邊境難民和毒品問題。伴隨著緬甸政治改革,和當年他信家族強有力的反毒,以及福利惠及底層的方式,泰北已經穩定。泰南仍舊會有穆斯林問題,地下力量控制在穆斯林武裝手裡,也時常有炸彈出現。新疆的穆斯林也常通過邊境逃亡泰南,或被留在膠林割膠,或擺渡去土耳其。
只不過這並不影響整個泰國的大局,實際上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國內穩定問題。
我們看到他信的妹妹英拉穿著白色軍裝,帶著黑箍參加了拉瑪九世的送葬。這說明泰國各方力量還是會尊重泰國王室的地位,是泰國不可替代的。
未來伴隨著王儲即位拉瑪十世,新的王儲被設立,大選之後舉行,新的民選政府出現,泰國就會繼續進入動態平衡之中。
一個拉瑪九世這樣的傑出領袖,以與民眾站在一起,關心疾苦的慈悲形象,平衡權力爭鬥的威懾力,是泰國過去的幸運。拉瑪十世是否能做到?做到固然非常好,做不到,其實影響也不會太大,只是王室的凝聚力會慢慢受到侵蝕。
一個國家重要的是凝聚力、安全、權力制衡、穩定傳承,除此外,政府其實是沒什麼大用途的。西班牙內閣癱瘓,行政當局多次更迭崩潰,大半年過去後,西班牙奇蹟般的經濟復甦。這說明,很多情況下,政府本身是國家的負擔。
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和歸屬,一個血統傳承的國王,一個漫不經心亂糟糟選出的總統,可以做到。然後軍人對外,保家衛國;警察對內,威懾宵小,保護平民;剩下的,其實都不是很重要,大多數是與民爭利的官吏。沒了這些人,民眾自己會管理好自己。
這個當然是不現實的,就像嶽飛當年說,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太平也。所以嶽飛死了,壞皇帝、奸相存在了幾百年,官吏越來越多,這才是常態。成龍說,中國人是需要管的。這句話真正想說的,是官僚體系。
既然如此,也就不要擔心泰國的未來。
因為國王已經有了,軍人仍在,警察也在,未來政府也會繼續動蕩的循環下去。
您還可以關注我們的
官方微信號(橡谷智庫):oakvalleythinktank
官方網站:www.ott.ac
官方微博(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http://weibo.com/chicagolaowang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haelinterior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