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職媽媽後,我活成了別人口中的媽蟲……」

2021-02-14 暖暖媽愛分享

2020年第一個周末結束了,新一周的工作日,大家狀態都回來了嗎?

我最近這一周一直在準備直播,雖然周末在工作中度過了,但昨晚都十一點多了,看到大家在彈幕中和我道晚安,發「暖媽早點休息吧」,累歸累,內心還是很滿足的。

結束後朋友推薦了一部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我本來想刷一會兒電影就睡覺,結果硬生生熬夜看完了,許多個片段都戳中了媽媽的心。

難怪這部電影上映首周就是票房冠軍,8天收回了製作成本,豆瓣評分8.7。

也正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知道了「媽蟲」這個詞。

影片中,全職媽媽金智英一直很辛苦,難得一天有點閒暇,帶著孩子外出遛彎,走累了買了一杯咖啡在椅子上坐坐休息。不料卻遭到一群上班族的嘲諷:「喝著老公賺錢買的咖啡,到處閒晃,真是媽蟲。」

聽到這些話的金智英,慌不擇路逃離那些人的視線,回到家大哭一場.

什麼時候辛辛苦苦孕育、哺育、養育孩子,付出一切的全職媽媽,不僅沒有被感謝,反被嘲諷為「蟲」了?

根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佔比58.6%,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這麼多的年輕媽媽們如果都被稱為「媽蟲」,我真的不敢想像,年輕一代的媽媽們將生活在什麼樣的水深火熱中……

我們總覺得時代在進步,第一批90後都30歲了,95後都進入職場了,女性總歸在進步的。事實上呢?

不得以

成為了全職媽媽

根據智聯招聘《2019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生孩子對媽媽事業的影響幾乎是重擊式的:

分散精力、被認為能力不行而錯過機會、根深蒂固的職場偏見,這些都讓媽媽們在職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以選擇離開,哪怕很多曾經是多麼優秀的女性。

《82年生的金智英》中,被迫帶著孩子去上班的女職員會被男同事說,「她之前很努力的,現在怎麼成這樣了?」

是啊,沒辦法,孩子雖然生下來了,但一會兒鬧水痘,一會兒手口足,發燒、感冒、咳嗽。等孩子大一點,有時又不得不把孩子帶去上班,因為沒有人照顧……

就在前幾天,我讀到「36氪」的一篇深度報導:《她們決定離開網際網路公司》,揭穿了網際網路行業裡一些優秀女性不得不選擇告別職場的無奈與心酸。

楊嘉敏,生孩子的同時,創立6年的創業項目獲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資。

生孩子時她在產床上一邊接受分娩前最後的麻醉藥,一邊應付來自阿里巴巴投資部的電話。兒子出生僅兩個月,楊嘉敏就不得不帶著嬰兒從北京飛去上海出差。她每天要定五六個鬧鐘,把所有的會議都安排在了酒店樓下,每跟人聊兩個小時,就得衝上去餵一次奶帶著孩子工作的生活過了半年多後,楊嘉敏終於忍到了瀕臨崩潰的節點。

工作了四年之後,因為女兒要上小學了,艾潔要管孩子學習,辭職了,在大學找了一份閒職, 薪酬降到只有原工作的 1/3。她原本有選擇,但她不敢再接網際網路公司的「百萬年薪」的總監工作,「那都是要996的,小孩的學習更重要。

32歲前是個「工作狂」。但休完4個月產假回來上班後,接連三次的季度會議她都缺席了:開會需要飛去總部,但孩子離不開人。在女兒的十個月哺乳期內,她多次請假,一次出差都沒有。兩年後,方蕾不得不遞上了辭呈。

在檢查女兒的作業時,發現孩子書寫很不認真,加減法也算得很吃力,引起了班主任的不滿。她決定裸辭,沒有任何新的職業規劃,滿心想的都是怎麼把孩子的成績提上去。

曾休了一個「行業內最長的產病假」,產假長達一年半,從確認懷孕休到了孩子 8 個月大。因為她懷孕時已經 32 歲,而且是龍鳳胎,高危。兩個孩子出生後身體都不好,非常需要照顧。辭職後,她不考慮再回去上班了,有了孩子,生活完全兩樣了。

是啊,完全不一樣了。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也在女兒出生後發現,不規則的上下班時間和僱傭保姆的費用讓她別無選擇,只能一再延遲回歸職場的時間。不知不覺,她就成了一位全職太太。

可哪怕做出這樣大的犧牲,未必能得到理解。

《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丈夫勸金智英回家帶孩子的時候,說「你在家再休息一陣吧。」在家帶孩子是休息?

金智英做家務手腕勞損去看醫生,男性醫生說,「飯是電飯鍋做,衣服是洗衣機洗,你的手為什麼會疼。」為什麼會疼?你帶一天娃試試?

《82年生的金智英》引起日本女性廣泛共鳴。與同名小說女主人公同名的NHK記者金智英,同樣面臨如何兼顧工作和養育小孩的困境,帶著與女主人公相同的疑問,金智英開始傾聽當代日本女性的心聲。82年的英美,一方面覺得和孩子一起度過的是無與倫比的時光,一方面又感覺到在社會上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

 

NHK 目擊日本系列 金智英和女性們

下圖是一位日本全職媽媽一天的時間表,從凌晨4點到晚上12點,一天的時間被切割成很多個細小的碎塊,緊密程度絲毫不亞於職場媽媽。

上班996,帶娃007

這些令人窒息的日常,就像一直將漫未漫過喉嚨的海水,折磨著媽媽們。可這時候,爸爸們呢?

爸爸們的塑料育兒情

根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爸爸們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的陪伴是高質量陪伴」,而在媽媽們眼裡,爸爸們更多的是在「寶媽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

「塑料育兒情」其實在有孩子之前就有端倪了。

豆瓣8.6分的《坡道上的家》中,女審判員松下,與丈夫婚前約好互相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可是等孩子出生後,丈夫才說出了真相,「不這樣的話,你不生孩子。

生了孩子之後呢?

不工作在家帶孩子:「靠男人養著是個寄生蟲,你不配當母親」;又工作又照顧孩子:「你只知道工作和帶孩子,一點都不像個女的。」

一邊要承受男權社會的結構性創傷,一邊要提防最親密的人的狡猾不作為,當媽真的太難了……

媽媽們的自救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完全沒想到,當初因為看到「媽蟲」一詞的報導而寫的小說,竟引發了如此大的蝴蝶效應:

受到這本書的啟發,韓國勞動社會研究所出版了82年生女性勞動的實情分析報告書;「82年生的金智英法案」作為首爾市涉及僱傭的性別平等、男女同工同酬等公共政策被提出;連韓國總統文在寅、韓國前國會議員魯會燦都是它的讀者。

其實金智英的故事,也是我們的姐妹、朋友、同事的故事。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有一個反覆出現的鏡頭,就是金智英站在窗臺旁,默默無言地看著夕陽。可僅僅向外看,困局是不會改變的。走出去,才能聞到自由的味道。

影片最後打開電腦,開始寫作的金智英

放眼全世界,整體上依然是一個對女性還遠不夠友好的社會。澳洲國寶「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在頒獎禮上主動呼籲女性平權,竟然都會被記者「你為什麼會為女性發聲呢?」

不過凱特的回答非常解氣:「因為上次照鏡子的時候,我看我還是個女的。

我們需要自救、需要守望互助。

所以在2020年的第一個周一工作日,我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至少在公號這個自留地,我們能一起守望互助。陪伴是一種不小的力量,希望我們能一起度過嶄新的2020。

﹌﹌﹌﹌﹌﹌﹌﹌﹌﹌﹌﹌﹌﹌﹌﹌﹌﹌﹌﹌﹌﹌﹌﹌﹌﹌﹌﹌﹌﹌﹌﹌﹌﹌﹌﹌﹌﹌﹌﹌﹌﹌﹌﹌﹌﹌﹌﹌﹌﹌﹌﹌

P.S.

最後,我還有些話想對男性說。

通過後臺數據,其實我能看到,我們也有一些男性關注者,雖然佔很小一部分。我知道男性也不容易,有些男性已經在逐步改變、重視育兒和家庭了,但必須實話實說的是,這種改變對現狀而言其實還是杯水車薪。

我們期望男性改變,並不僅僅是為了我們女性爭取權益。畢竟只有當「 女性能承擔育兒、家庭以外的重任」時,這個社會才能接受「男性的不那麼成功」。

這個時候,無論在家庭還是事業上,都不是loser、不再有挫敗感的我們,或許不會再沉默在車庫的車裡/家裡的衛生間裡。

如果這篇文章你看完挺有感觸的,歡迎在文末點個「在看」告訴我。後臺對話框回復「全職媽媽」,可獲取《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資源。

很開心到了周一,又來給大家做分享,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物種起源》(繪本版)一本畫給孩子的進化論。書剛到手,暖暖就對我說:「原來達爾文從來就沒說過人是猴子變的,人和猴子只是有著共同祖先!」

64幅插畫,讓孩子讀懂《物種起源》,書中包含原著10大核心知識,比如「變異」「自然選擇」「萬物共祖」「生命之樹」等等。一本書就讓孩子了解到36億年來生物是怎麼進化的,喜歡的媽媽快來參與吧!

關於全職媽媽,你有哪些想說的?期待你的留言分享。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請在右下方點「在看」,給我們一些鼓勵吧!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我的微博,圍觀我們一家的生活日常。

相關焦點

  • 韓國「媽蟲」現象:家庭主婦,不配喝咖啡,全職媽媽到底多辛苦?
    在韓國,有一個全新的詞彙叫「媽蟲」,將媽媽和蟲子聯繫在一起,本來就是一件讓人很驚訝的事情,因為在韓國,蟲子有表示低等動物的貶義。 將英文的「mom」和韓語的「蟲」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詞彙原本指的是沒有把孩子管教好的年輕媽媽,現在已經延伸成為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負責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 不是「媽蟲」,是驕傲的全職媽媽
    但所有的全職母親,並未因此得到她們應得的感謝,反而倍受欺凌和貶低。2015年,韓國出現了許多與女性相關的熱門話題,「媽蟲」這個詞也在那一年出現。「媽蟲」最初指沒有管教好孩子而打擾到別人的年輕母親,後來也用來諷刺那些看上去無所事事、靠丈夫養活的全職媽媽。
  • 流行詞「媽蟲」,刺痛了多少全職媽媽的心!中年女人的出路在哪?
    「媽蟲」這個詞出自韓國,原本表示沒有把孩子管教好的年輕媽媽。後來竟然變成,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全職帶小孩的媽媽,就像家裡的寄生蟲一樣。而「媽蟲」和「媽窮」是諧音,媽媽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自然就是很窮的。看到「媽窮」這個詞我想一定刺痛了不少女人的心。
  • 「我花的是爸爸的錢」,流行詞「媽蟲」,折射全職媽媽身份困境
    頻發的保姆虐童事件下,哪個心大的媽敢留孩子和保姆單獨在家呢?有位朋友,笑言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全職媽媽",原來產假結束後,她把婆婆接來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回公司上班了。但是沒上幾個月班,在孩子吃輔食的問題上,就和婆婆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儘管她一再強調剛吃輔食的孩子不能加鹽,婆婆卻說:"你上班後,我給孩子做的飯也有鹽啊,他可愛吃了。"
  • 全職媽媽:我為孩子放棄了自己,為什麼還被人嘲笑是「媽蟲」?
    「媽蟲」一詞源於韓國,指的是全部依靠丈夫而生活的家庭主婦,含有嘲諷之意。《82年生的金智恩》一書中,主人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韓國女性。從小到大,她對社會中潛在的性別歧視深有感觸。結婚後,身為名校畢業的她為了家庭,也為了孩子,放棄了她的工作,從一名事業型女人轉變為全職媽媽。
  • 職場媽媽or全職媽媽,當媽太難了!
    再說,很多媽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能照顧好小baby呢?「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並不是AB選擇題那麼簡單,做好自己的選擇可不容易。 01 寶寶不好,都怪媽!萎縮的部分是可以出來談天、喝酒、做指甲的現實中的姐妹開始消失;漫散的部分是全職媽媽開始花大把的時間活在線上。「媽媽群」「育兒群」裡,有著天南地北的寶媽,只因為一件具體而繁雜的事情聚集在了一起,聊寶寶的身體狀況求醫問藥、抱怨老公尋找共鳴、甚至會討論性生活、討論抑鬱的經歷、討論打折的商品來回比對。
  • 韓國「媽蟲」現象:家庭主婦,不配喝咖啡
    「真羨慕這些媽蟲…不用上班」韓國有個全新的詞語,叫「媽蟲」說的就是年輕的全職媽媽。
  • 《三十而已》顧佳:全職媽媽,如何活出更好的自己?
    顧佳當顧佳的閨蜜看到她幫人提鞋,心疼她,她說:「這是我當媽的修行,不需要靠別人,就靠自己。」,褪去了少女的青澀,失去自由的時光,所有的生活以孩子為重心,尤其是回歸家庭的全職媽媽,在照顧家庭和孩子的同時,渴望經濟獨立、思想獨立,希望生活不要完全被柴米油鹽所禁錮,很多30歲的女人,尤其是當媽後,更加渴望活出自己。
  • 被罵「媽蟲」,帶娃抑鬱到精神分裂,這部電影每位全職媽媽都會看哭
    女主角金智英,因為沒人幫忙帶娃不得已辭職,被罵媽蟲,享老公的福,沒有收入,沒有社交,帶娃抑鬱到精神分裂。這部電影每位全職媽媽都會看哭。電影講述了金智英,過年不想去婆婆家,卻顧慮到口碑和面子,不得不去,天還沒亮就起來幫忙幹活,從早忙到晚,累得苦不堪言。老公幫忙洗一下碗,婆婆就冷嘲熱諷,說兒媳嫁了一個好老公。
  • 全職媽媽的辛苦,其實不值一談,寶媽真正該思考的是另外3個問題
    前段時間,有一位女校長張校長,她拒絕了一位學生的捐款,只因為這個學生在畢業之後,就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在說到激動之處的時候,張校長甚至讓這位全職媽媽"滾出去"。再比如,之前網絡熱議的話題:當全職爸爸一年最終還是未逃得過離婚的結局。全職這件事情,原來無論是在男人身上,還是女人身上,都不輕鬆。
  • 很想活成全智賢,最後卻活成了金智英
    20多歲時,相約喝酒一呼百應,哪怕各自住在通州八角天通苑,也能在半小時內整裝待發奔赴工體;如今各自奔四,當年的男孩女孩們各自有了家庭,每次在微信說起「下次約喝酒呀」,但看看身邊的孩子、眼前的工作,於是只能讓這句話成為無法兌現的客套。上周終於見了我當年的女酒友,如今已是5歲孩子的媽媽。
  • 全職媽媽1年後,我特別討厭自己。阿德勒:自卑感是你的主觀臆造
    文/諾媽育兒日誌 公眾號同名,歡迎關注最近在學習、輸出,這是我的第7篇學習感悟。和閨蜜靜靜聊天,她向我吐槽:當全職媽媽一年後,她變得越來越自卑,自己都很討厭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價值感很低。後來我看到了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被裡面的觀點顛覆了認知,它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也逐步擺脫了自卑感。現在,我已經很坦然的面對自己「全職媽媽」這個身份,選擇了令自己更愉快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寶媽懷疑:擺脫不了「全職媽媽」的身份,還可以過得愉快嗎?
  • 南方炎熱的夏天,在家做手工活加工串珠髮夾 適合全職寶媽兼職做的...
    寶媽是個特殊群體,既要承擔照顧孩子的重任還需要去職場上打拼,所以很多寶媽很累,有些寶媽不得已辭去工作,回家當起了全職媽媽。當全職媽媽雖然好,能夠全身心的照顧到家庭,可是也少了一份收入,於是社會上對全職媽媽的看法就是與社會脫軌,其實寶媽就算在家不出去上班,只要找到合適的賺錢方法,在家也是可以賺錢的。
  • 《三十而已》顧佳:活出了全職媽媽最美的樣子
    顧佳把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條,為了讓面試失敗的兒子擠進貴族幼兒園,優雅的她親手給王太太送蛋糕,為王太太提鞋,當閨蜜心疼她時,她面不改色,平靜地說這是我當媽的修行。電視劇《三十而已》引發了一個全民討論話題,全職媽媽是獨立女性嗎?童瑤回答,全職媽媽是獨立女性,很多人以為全職媽媽不需要上班,只需要在家帶帶孩子,沒有工作和生活壓力,但是,全職媽媽基本上是007的生活模式。
  • 全職媽媽:兒子感統失調被迫回歸家庭!陳璟珣含淚為全職媽媽正名
    大家好,我叫陳璟珣,你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呀,當媽的。怎麼了,你們是看不起當媽的,還是覺得當媽的不能成為一個職業。我告訴你,我有兩個兒子,我的職業就是全職媽媽。
  • 看完日本全職媽媽的一天 ,氣得我把手機都扔了
    ,叫做《日本全職媽媽的一天》,朋友說:「天啊,當媽也太辛苦了吧,看完我都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了。我的一個全職媽媽的朋友,看完這個視頻說:「我要是能有她的一半好,死而無憾了都。」為啥別人的全職生活,是如此的歲月靜好?我重新給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得有個特別有錢特別顧家特別愛老婆的老公。萌的老公,在東京開設多家餐館。
  • 《82年生的金智英》道盡媽媽的心酸,生孩子後的女人有多辛苦?
    金智英結婚後,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和普通的家庭主婦一樣,不分晝夜地帶著孩子做家務,上廁所,每兩個小時就要餵一次母乳,從來沒有好好睡覺超過兩個小時,卻還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這些看似平淡的事情,足矣把智英壓得喘不過氣,最後智英被「鬼魂」附身,模仿身邊人的口吻,無意識地和別人對話。
  • 全職媽媽真的是寄生蟲嗎?
    今天看到一個自己工作,婆婆帶娃的寶媽發朋友圈說全職媽媽都是寄生蟲。感覺有點噁心,又有點委屈,社會最全職媽媽惡意這麼大嗎?有的媽媽還說,我們明明犧牲了自己的工作,犧牲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為什麼還要被罵,為什麼生完孩子就這麼慘呢?
  • 全職媽媽怎麼會與社會脫軌?
    有可能你在生孩子前也會信誓旦旦的說,生了孩子我絕不當家庭主婦,那麼生完孩子在說吧。(家庭主婦那是對全職媽媽不理解的稱呼)所以,有些媽媽就選擇了當全職媽媽。至於要不要辭職去做全職媽媽,這是另一個話題,答案無解,每人家庭情況不同,怎麼一概而論,自己衡量自己選擇。
  • 《三十而已》大結局曝光:顧佳,你怎麼活成了這樣?
    然而,對於全職媽媽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失去自我的迷茫。韓國暢銷書《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一個叫金智英的三十歲女人,在懷孕生子後,被迫離開職場,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從此,那個朝氣蓬勃的金智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