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欣見「嫦娥」取月壤 國力強大足感奮

2020-12-24 華龍網

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國家天文臺將按照任務既定要求和目標,精心操作、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做好樣品分發管理,組織開展系統性的研究工作,力爭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月亮,對於中國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自古以來,月亮對於中國人都具有非常獨特的含義,常常寄託了中國人的思鄉之情,於是詩仙李白也不由得感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在中國人的心中,是那麼美,那麼地朦朧,仿佛看得見吳剛的背影,看得清月宮的富麗堂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亮在詩人的心中,既能「近水樓臺先得月」,卻又那麼遠,舉頭可望,觸手不及,一派「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的悵然。嫦娥應該是我們派駐月球的常駐代表,她的故事就代表了離別與相思,嫦娥五號的這趟旅行,終於收到了一份她那莞爾一笑的最美回音。

叩開月宮門,採得月壤歸。12月2日22時,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據有關專家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之後就進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採取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各種方式,為我們取得寶貴的1731克月壤。這來自38萬千米之外的禮物,將供我們的科學家展開科學分析和研究,這將有利於進一步了解我們的老鄰居——月球的狀態、溫度、物質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人類對月壤、月殼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認識。嫦娥五號的這趟旅行,其圓夢意義和科研意義,都是不可小覷的。

半克之月巖,論文十四篇。曾經有緣聽了一次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的科普報告,倍感中國科學家的偉大。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被澆鑄在一塊有機玻璃內。在得到這份珍貴的月巖標本後,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聽取了中國科學院的建議,決定把月巖研究的重任交給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歐陽自遠。「中科院把它轉交給我們研究。我們組織了全國的相關專家來看,先進行非破壞性研究,然後是破壞性研究。我們研究了巖石的化學成分、同位素、礦物質、位於月球上向陽面還是背陽面。研究總共耗損了半克。」歐陽自遠向院士說道。「僅研究這0.5克石頭,我們一共發表了14篇相關文章。」「剩下這0.5克月巖,現存北京天文館。」嫦娥五號的這趟旅行,為我們的科學家帶回了1731克月壤,使得他們在「破壞性研究」時,至少耗材要寬裕得多,「破壞」起來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心理壓力了。

如今,這份來自月球的「土特產」,終於到手。現在回頭一看,從1克的贈品到1731克的樣品,那簡直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中國人祖祖輩輩嚮往的月球,已經不再離我們那麼遙遠了。物以稀為貴,倘若「嫦娥」在地月之間「串門」多了,每次都帶一些月壤回來,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就在咱們中國的淘寶網上,還能購得一份月壤呢。

正所謂:探月工程凝五代,採樣成功熱淚奔,中國科技創偉觀,國力強大足感奮!

作者:何金華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人民幣國際化助推中國經濟擁抱世界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崛起,中國對外改革開放的大門也隨之不斷擴大,中國企業積極地走向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央,帶來的必然是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比例的不斷上升。人民幣的跨境收付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在2019年,人民幣淨流入3606億元,在跨境收付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金額的比重也由2018年的32.6%上升到38.1%,顯示出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以及對人民幣收付結算的認同。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以「奮鬥」為筆,寫好新時代的成渝...
    要推動成渝兩地的發展,不能只是隔空喊話,更需要破解成渝兩地在距離上的障礙,才能讓成渝「一盤棋」的規劃和部署能夠更好地推動落實。成達萬高鐵,不僅串聯起成渝城市群,也將成為川渝東出的大通道。同時,1月1日上午10時,成渝兩地開行的中歐班列車更是讓成渝兩地的物理距離更近。縱橫交錯的交通網,帶來的不僅僅是道路的暢通,更是讓成渝兩地的經濟更好地連接起來,跑出了經濟發展的「加速度」。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進博會 共享一個雙贏的未來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4日晚在上海開幕,本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共設置食品及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服務貿易六大展區。眾所周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範圍內繼續蔓延。在此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依然按計劃舉行線下展會,這充分說明中國對防疫有充分的經驗和信心。
  • 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成功,專家:只剩最後一步操作
    嫦娥五號離開地球也差不多過去半個月的時間了,截止到目前為止,嫦娥五號的運行一切正常,各項計劃和任務也都完成的非常出色,前幾天也完成月球取壤的最後工作,進入到等待返回的階段過程中。經過6天的環月等待,嫦娥五號終於迎來了最佳時期,在12月12日的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軌道也變成了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專家:只剩下最後一步操作,嫦娥五號就可以回家了。
  • 落月了將取土!武漢教授天團:我們幫嫦娥這樣挖……
    12月1日,肖龍教授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本人供圖11月26日,剛剛從文昌發射現場回到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肖龍教授,沒有歇息便帶長江日報記者來到研究所看他的罈罈罐罐——一瓶瓶的模擬月壤。「別看它們也是土,但來歷可不一般。」他對即將到來的嫦娥五號月面取土作業充滿自信。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結對牽手「雙城記」戲碼多多益善
    4月22日,重慶渝中區與成都青羊區首個巴蜀文化旅遊共建項目——洪崖洞與寬窄巷子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巴蜀文化旅遊建設。洪崖洞與寬窄巷子「牽手」之所以讓人眼前一亮,無疑首先緣於兩者的「網紅」身份,前者是巴渝文化旅遊的重要代表,去年1700多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使其成為重慶文旅的流量擔當。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網友建議寫入黨中央文件看點在哪?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民隊伍日益壯大,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0億,較2020年3月增長3625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0%,網上民意表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次通過網際網路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這既是五年規劃編制的與時俱進,更是民主政治制度的與時俱進,更凸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和實質性,更彰顯出依靠人民意志和力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執政理念和智慧。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發揮制度創新「苗圃地」作用 寫就自貿...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14日發布報告顯示,2013年9月至2019年底,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6年多來,負面清單幾度縮減,從190條減到37條,「瘦身」程度超過80%,見證了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步伐。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呵護祖國花朵 築牢少年兒童成長成才...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讓每一位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心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少年兒童工作,關心關愛少年兒童成長成才,對新時代少年兒童事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進方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最美退役軍人永葆「立正」從未「稍息」
    為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講好優秀退役軍人故事,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和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12月18日聯合發布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若有戰、召必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服務業跑出加速度 增添經濟高質量發展...
    統計顯示,今年前10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257.9億元,同比增長16.2%。可以說,服務業開放合作正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作者:心相印
  • 曾經,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還拿放大鏡放大……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42年前 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 只有黃豆般大小 還要用放大鏡放大 >如今 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受贈1克月壤 中國向星辰大海挺進 1978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接觸月球樣品,該樣品是由美國贈送,重1克。
  • 【地評線】大眾銳評:健身,珍惜這美好的人生饋贈
    【地評線】大眾銳評:健身,珍惜這美好的人生饋贈大眾報業·海報新聞  作者:孫秀嶺  2020-08-08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整治直播亂象 營造健康清朗網絡生態
    近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啟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劍指行業亂象,傳遞出鮮明導向——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虛擬空間不是虛假空間,以嚴格監管促行業健康發展勢在必行。網絡直播是一種價值傳播、一種生態構建,必須風清氣正,充滿正能量。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智慧城市發力為老人營造樂享生活
  • 當年美國送1克月壤,嫦娥升空提出非分要求,3個字回答徹底死心
    圖為嫦娥五號最近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準備從月球表面採集樣本運回地球,引發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的關注,但在嫦娥五號升空後不久,美國卻要求中國向全球分享探月數據,顯然是想白佔便宜,對此中國的3個字回復讓它徹底死心了,那就是「不可能」,中國也曾請求美國分享阿波羅計劃的數據,但當年美國只送給了中國1克月壤,而如今美國在嫦娥升空後提出非分要求,中國自然也不會答應。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印度辣椒遇到重慶火鍋講述中國發展精彩...
    2017年9月2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通達新加坡及東協主要物流節點,並輻射南亞次大陸,成為北接絲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國內陸大發展,中國對一帶一路的促進,為印度辣椒來到重慶創造了條件。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印度辣椒進口量實現逆勢增長。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為共同富裕夯基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共同富裕是鮮明的施政靶向。
  • 【地評線】探索無止境,讓偉大事業乘勢而上
    【地評線】探索無止境,讓偉大事業乘勢而上 2019-02-23 10:56:06來源:荔枝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