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周杰倫拍過一個廣告,醫院坐滿了手指僵硬的人,都是因為玩手機上癮手不聽使喚。
這可不是說著玩,隨著手機更新換代,一大批「觸屏族」誕生,廣告裡的情景走進了現實。
杭州的小李就是其中之一,玩著手機,手指就不會動了。
20歲的小夥子小李是個手機控,坐車、吃飯、休息……時時刻刻都在玩手機。
隨著手機不斷更新換代,小李的手機也越換越大,一個月前更是換了一部最新款的大屏智慧型手機。
新手機的新鮮勁還沒過,小李的手指卻不聽使喚了。
昨晚,他正玩手機,本來靈活的右手大拇指卻突然疼得厲害,怎麼也伸不直。
小李使勁一掰,只聽「咔噠」一聲,好不容易把大拇指給掰直了,可又彎不過來了。
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得小李和家人失眠了一個晚上,生怕手指就這樣保不住了,今天一大早,就趕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就診。
一見到醫生,小李就嗷嗷叫起來:「醫生啊,你快幫我看看看,我手指疼地不行了!」
原本好好的手指,這是怎麼了?醫生的仔細檢查了小李的手指,發現小李得的是腱鞘炎,就是反覆長時間玩手機才導致的。
萬幸情況不算太嚴重,只要現階段減少使用手機的頻次和時間,配合外敷、針灸、按摩等就可以慢慢恢復。不過以後小李再這樣瘋玩手機,手指可真要廢了。
杭師大附院甲乳外科主任周洪偉說:
最近看腱鞘炎的人可不少,一天總有好幾個,基本都是因為長時間玩手機引起的。這些患者使用手機都有三個特點:
一是速度快;二是強度大;三是時間長。
腱鞘炎是怎麼來的呢?
人的每一隻手有28塊骨頭,24條從前臂來的長肌腱和18塊手內小肌肉,它們藉助韌帶、關節和皮膚連成一個整體。
在手部某些肌腱的外面包著一層纖維組織,稱為腱鞘。它具有維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動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複、過度活動時,會引起肌腱和腱鞘的過度摩擦,肌腱和腱鞘會出現充血、水腫、滲出等無菌性炎症,表現為局部的疼痛及活動受限,腱鞘炎就這樣產生了。
腱鞘炎根據輕重,治療的手段也有不同:
如果你在長時間頻繁點擊手機後,發現手指、腕部活動不靈活,還伴有活動彈響等症狀,說明你可能被腱鞘炎纏上了。
輕微的腱鞘炎配合外敷、針灸、按摩等手段就能得到緩解。
較為嚴重的情況,要配合西醫治療和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根治。
預防腱鞘炎,給雙手做做小體操吧!
腱鞘炎屬於慢性勞損類疾病,糾正長期不正確的姿勢是關鍵:
能用語音輸入就少打字,能用兩隻手就少用單手。
玩手機超過 30 分鐘,需要停下來放鬆一下手指和手腕,緩解疲勞。
勞動人員連續工作時間不宜過長,工作結束後要養成溫水洗手、泡手的習慣,適時活動手指,並自行按摩。
長期電腦辦公人員可以在鍵盤和滑鼠前放個軟墊,讓手腕有個撐託;豎起鍵盤底部的撐腳,使鍵盤呈10度傾斜;滑鼠放得離身體近些,避免前臂過度前伸。
從事各種家務的女性,手指不要過度彎曲或後伸;提拿物品不要過重;手指、手腕用力不要過大。冬天洗衣服時,最好用溫水,下雪後掃雪,也要戴上棉手套,防止手部受寒。
手腕關節做360度旋轉或將手掌用力握拳再放鬆,來回多做幾次或將手指反壓或手掌反壓幾下,都可以有效緩解手部酸痛。
感覺身體關節疲勞時,可以泡個熱水澡,舒解一下緊繃的肌肉,或是在酸痛的部位進行熱敷。
手部微小損傷如擦傷、刺傷等要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腱鞘炎患者要注意患處不要過度勞累,避免勞損,建議多在患處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堅持做運動,防止粘連,不緩解需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