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生活在向著幸福前進|望謨縣王母街道平繞村村民 岑習鈞

2020-12-23 天眼新聞

我叫岑習鈞,是望謨縣王母街道平繞村向陽組的村民。

原本我有一個完整的家,清貧歲月裡有年邁母親和兩個孩子的歡聲笑語點綴著,日子也算過得幸福。但妻子撒手人寰後,讓原本清貧的日子增添了許多苦澀,母親整天憂心忡忡,孩子年幼,曾一度讓我瀕臨崩潰的邊緣。

但我很清楚,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我不能倒下,揮淚告別母親和女兒,帶上兒子踏上了務工的班車,也就在此時,我家因為缺失勞動力被評為貧困戶。

宣傳政策

2017年3月份左右,女兒打電話來說,王母辦有一位哥哥來家裡兩次,第一次是了解情況,第二次給她帶來了許多文具,還有衣服,還送母親一箱牛奶。

當時我並沒有多在意,只是單純的想了想,回家以後當面感謝一下這位好心人。

2017年底,我務工回家,看著寨子裡面家家住的都是兩層的房子,瓷磚乾淨整潔,而自家的房子一層,裡外沒有裝修,甚至連窗戶都沒有裝,在其他房屋的對比下,它是那麼顯眼,也讓我深深感到對母親的愧疚。

於是我決定把那年掙的錢花在家裡最基本的裝修上,先把窗子、大門安裝好,讓在家的母親和女兒不再經受寒風的折磨。

新蓋起來的房屋

說實在的,一個人要養一個家不容易,現實容不得我享受半點清閒,年後初三,我又踏上務工徵程。

「叔啊,家裡面有老人孩子,醫保政策越來越完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也越來越到位了,今年的醫療保險得交啊,花小錢買一份平安的大保障,這個錢不能省呀。」外出時,我接到我的包保人小劉的電話,我比誰都清楚醫保的重要性,奈何囊中羞澀,只能厚著臉皮說「你先幫我交一下,我第一個月工資發了我就給你」。

沒曾想對方爽快答應,自那一刻起,我們本來只是有點感激他對母親的照顧,突然間卻感覺像是兄弟般。他的「實在」,減少了我在浙江兩次住院的花費。

2018年對我來說是幸運的一年,我遇到了我生活的另一半,每當想起家裡的窘境,我便愁上眉頭,連帶她回來的勇氣都沒有。那個秋天,再次務工回家,帶著這一年的收入,加上給朋友借點,我咬緊牙關把房子的第二層以上的東西全部建了出來。目的是年底帶她回家,要讓她多增加一份和我在一起的希望。

一家人吃團圓飯

2019年以後,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美。串戶路疏通了向陽每一戶的群眾的心,整齊的路燈點亮了我們美好的希望,清澈的自來水水花常年開在每一戶農戶的門前。

而這幾年,在包保責任的幫扶下,幫我家申請了一些支持,還幫我照顧老人,我安心在外務工,逐漸將家裡的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買了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家電,我感覺到好日子離我越來越近。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唐波 整理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生活在向著幸福前進|望謨縣王母街道平繞村村民...
    我叫岑習鈞,是望謨縣王母街道平繞村向陽組的村民。原本我有一個完整的家,清貧歲月裡有年邁母親和兩個孩子的歡聲笑語點綴著,日子也算過得幸福。但妻子撒手人寰後,讓原本清貧的日子增添了許多苦澀,母親整天憂心忡忡,孩子年幼,曾一度讓我瀕臨崩潰的邊緣。
  • 「我的脫貧故事」裂縫裡的陽光丨望謨縣大觀鎮伏開村村民韋加利
    我叫韋加利,今年21歲,原住在望謨縣大觀鎮的一個小山村,現居住再望謨縣蟠桃街道平郎社區,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幸福生活。從我上小學時,在我的記憶中,家裡就過得比較困難,生活拮据,眼看住房快要坍塌了,由於家中沒有什麼積蓄,百般無奈之下,父母就只得四處借錢暫修了兩間小屋來遮風避雨。
  • 「我的脫貧故事」搬遷幸福來敲門丨望謨縣蔗香鎮新寨村村民韋妙
    我叫韋妙,是望謨縣蔗香鎮新寨村村民,也是一名大學生。2017年底,我這個四口之家因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搬遷到義龍新區大龍潭安置區。入住安置點新房現在我們一家住進城裡,看著這鱗次櫛比的高樓,似乎有些暈眩,房子顏色統一,街道規劃有序,比起老家依山而建的房子要高大好多了,父母有了工作,家裡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我們家也脫了貧。
  • 「我的脫貧故事」奮鬥才能脫貧丨望謨縣蔗香鎮蔗香村村民農信壯
    我叫農信壯,是望謨縣蔗香鎮蔗香村村民。以前因為家裡貧困,成了貧困戶。有脫貧攻堅政策的幫扶,但我卻覺得並不開心,想要踏踏實實穩紮穩打用勤勞脫貧致富,讓一貧如洗的狀況成為歷史。種植芒果成為我脫貧的第一步。農信壯與指揮部成員入戶核實低保提標5月,公路邊矮化過的芒果林枝頭上已經掛起了青色的果子,我每天期盼著天氣再熱一點,把果子染出誘人的金黃色。
  • 脫貧路上「芒」脫貧——望謨縣10萬畝芒果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最後...
    王周敏一家開始種植芒果的故事要從2011年開始說起,2011年,貴州省農科院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專家動員油邁鄉平卜村村民拿出13畝土地實驗種植芒果樹,但由於芒果是引進的外來水果,村民們沒有種植經驗,所以根本沒人進行嘗試。後來在鎮、村幹部的在三勸說下,部分村民願意加入進來,王周敏就是其中一戶。「當時想的是先拿出兩畝地試驗哈,萬一成功了呢?」回憶起當時加入的場景,王周敏說。
  • 「我的脫貧故事」住新居 夢酣甜丨望謨縣樂旺鎮樂旺村村民岑繼良
    起身,推開窗,向窗外看去,一棟棟嶄新的樓房聳立在馬路邊,乾淨的街道、晨練的老人……想想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也許現在的我,依然住在一所低矮破舊的老屋裡,母親正在火塘邊生火做飯,炊煙從老屋後嫋嫋升騰……我叫岑繼良,是望謨縣樂旺鎮樂旺村村民。
  • 「我的脫貧故事」易地搬遷幸福來丨望謨縣蔗香鎮平亮村村民黃梅
    客廳照片易地搬遷幸福來。  我叫黃梅,是望謨縣蔗香鎮平亮村村民。原本我們一家五口過著緊巴巴的日子,父親患病住在安康醫院,不識字的母親也無法外出務工,三姐妹僅靠母親幹農活掙錢供我們讀書。如今我們家能摘掉窮帽、搬出窮窩,搭上好政策,過上好日子,住進了漂亮的電梯房,生活有處安放。在安置點有班可上的我,領著一份可觀的工資,用我嬌小的肩膀扛起了家裡的重擔,不等不靠不要,我相信未來的生活緊緊地掌握在我的手中,我也相信奮鬥的力量,一定會一步一腳印踏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陽光和煦,星河璀璨,未來可期!
  • ...故事」脫貧必須抓產業和就業|望謨縣大觀鎮團結村駐村幹部黎崇嶺
    時間回溯到2018年10月12日,我的駐村故事就此展開。初到望謨縣大觀鎮團結村時,這裡於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因工作關係我與這片土地打過多次交道,陌生的是我對脫貧攻堅工作還比較茫然,不知從何下手。黎崇嶺(左一)為村民送去衣物我叫黎崇嶺,是望謨聯社派駐大觀鎮團結村駐村幹部。
  • 【地評線】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作者:雲曉平  12月8日,國新辦在昆明舉行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雲南省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捷報振奮人心,也不由得令人回首高質量脫貧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付出。
  • 「我的脫貧故事」致富路上「牛」起來丨望謨縣樂元鎮董萬村村民...
    我是一名黨員,家住在望謨縣樂元鎮董萬村。我因為左眼視力模糊,平常生產生活不是很方便。兒子在讀大專,女兒在董萬村讀小學。母親年老體衰無勞動力,我的兩個弟弟,一個腿腳不便,一個患慢性病,全家只有我妻子一個相對正常的勞動力,但她又沒什麼文化和技能,只能做一些粗活,全家一年的辛苦的勞作,基本上只能維持生活。2014年,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向著幸福前進的草原兒女
    本報記者 宋明慧 攝當精準脫貧攻堅戰正酣時,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三江源自然保護核心區的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以特色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走出「困境」。2月28日,記者走進澤庫縣省級精準扶貧產業園,「精準扶貧、同步小康」幾個醒目大字映入眼帘,從石刻生產車間到民族服飾加工廠房,錘鑿聲、縫紉機的噠噠聲此起彼伏,聲聲入耳。
  • 《向著幸福前進》上海開播 吳奇隆解密幸福法則
    吳奇隆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克服種種困難,堅定地向著幸福前進,為觀眾帶來解密生活的幸福法則。
  • 「我的脫貧故事」巖石裡的花會開丨望謨縣蔗香鎮望南村村民韋文興
    我叫韋文興,家住望謨縣蔗香鎮望南村巧送組,現任望南村黨支部書記。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奇怪,村黨支部書記怎麼是貧困戶呢?難道是優親厚友、還是全村太窮困都是貧困戶?我,算是「特殊」的貧困戶吧!沒錢,我含著淚帶妻子回家用草藥來控制病情,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韋文興到興義市結對幫扶村交流學習2016年4月,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到巧送組召開群眾會,我將貧困申請書交給駐村幹部,經過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鎮政府入戶調查核實後,同意將我納入貧困系統,成為精準戶,享受國家生活最低保障補助、醫療教育等優待政策,生活才逐步改善。
  • 「我的脫貧故事」家鄉變化之好 我們都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丨望謨縣新...
    我叫盧漢春,今年46歲,是望謨縣新屯街道交角村裡怪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家有4口人,有一位年邁的母親,兒子在浙江寧波打工,有一個女兒在望謨民中讀高二。2020年,通過申請、幫扶幹部入戶算帳、村裡民主評議等,我們家光榮脫貧了。雖然脫了貧,我還是要好好幹下去,努力把房子再建一層,給我兒子把媳婦迎進門。貧不害羞,羞的是貧而無志。孩子是我的動力,供孩子上學,把日子過好是我的目標。
  • 「我的脫貧故事」蓉中學子創業路丨望謨縣樂旺鎮貓寨村三組村民王...
    我叫王金銀,是望謨縣樂旺鎮貓寨村三組村民。今年10月,我新修建存欄60頭豬的豬圈已建好,按照現在的豬肉行情,養殖60頭肥豬,今年預計能有15萬元純收入。今年7月下旬,我被村委會推薦參加由國家扶貧辦在福建泉州海洋學院舉辦的村幹部和致富能手培訓班,也稱「蓉中班」。
  • 【脫貧攻堅】囊謙多昌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脫貧攻堅】囊謙多昌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第二篇 多昌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來到囊謙縣的第一天,記者開始走村串戶,前往囊謙縣香達鎮多昌村了解老鄉們現在的生活。尚傑是光明日報社駐囊謙縣多昌村第一書記,2019年5月,被組織選派到香達鎮多昌村駐村。
  • 《向著幸福前進》開播 吳奇隆唐於鴻深情虐戀
    該劇以吳奇隆飾演的溫文爾雅的產科醫生顏沛青與唐於鴻飾演的身患抑鬱症的妻子為中心,一部有笑有淚的都市劇集霸屏來襲,一段有關愛情、有關人生虐心又溫情的故事即將拉開序幕。虐戀版預告片曝光 吳奇隆深情告白《向著幸福前進》講述了身為產科醫生的顏沛青遭遇事業和生活雙重危機之時,仍盡其所能保護妻子、家人,體現了一個男人的責任感和擔當。
  • 向著幸福出發——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脫貧攻堅見聞
    >向著幸福出發——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脫貧攻堅見聞新天水記者 王雪梅初冬,行走在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今年被列為全市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村以來,為了能使石嶺村早日實現整村脫貧,市、區、鎮各級都相繼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和人力,石嶺村廣大幹部群眾盡銳出戰,攻堅克難,今年將實現整村脫貧,全村人正向著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全力進發。召開現場會 幸福來敲門2019年,石嶺村未達到脫貧標準的短板之一就是貧困戶李順喜等11戶農戶的房屋屬視覺危房,還未改造維修。
  • 「我的脫貧故事」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川洞村...
    我叫邰裡義,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川洞村(打佬小村)的村民。現年65歲,妻子張板降57歲,家裡就我們兩口人,因年老體弱,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生活過的非常拮据。自那以後,得到各級各部門及幫扶幹部的幫助,我家的生活逐年得到改善。幫扶幹部黃曉榮給村裡尋找飲水工程所需水源最明顯的就是2019年3月份,脫貧攻堅工作隊進村後,我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幫扶,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收入提高了很多,因此,2020年我家如期脫貧,徹底擺脫了貧困。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龐幫雲:讓村民生活甜起來|李美珍...
    讓村民生活甜起來冊亨縣巖架鎮納碰村村主任 龐幫雲納碰村一直以來都是種傳統農作物,一年下來,村民除去種子、肥料等成本,根本賺不了多少錢,農民收入普遍不高。2010年,冊亨縣因地制宜,發展甘蔗、糯米蕉等高效、短平快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