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韋加利,今年21歲,原住在望謨縣大觀鎮的一個小山村,現居住再望謨縣蟠桃街道平郎社區,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幸福生活。
從我上小學時,在我的記憶中,家裡就過得比較困難,生活拮据,眼看住房快要坍塌了,由於家中沒有什麼積蓄,百般無奈之下,父母就只得四處借錢暫修了兩間小屋來遮風避雨。
當時爺爺奶奶年老體弱,喪失了勞動力;母親負責在家照顧一家老小以及料理家事,無法出去掙錢,我和弟弟都在上學,一家子所有的經濟來源便只能靠父親一人撐著。
韋加利兼職
屋漏偏逢連陰雨,初三那年,母親每天與病魔作鬥爭,終於在我高一那年發作,母親撒手人寰,手術期間花了不少的錢,我家在債務的深坑裡越陷越深,這時候我和弟弟都還在讀書,家裡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
本以為這樣的噩耗有所收斂,誰曾想,在我升高三的時候,傳來驚人惡耗,父親出了車禍搶救無效離我們而去,使得我們這個之前就遭遇了不幸且拮据的家庭,猶如天塌一般,不幸和貧困就好像烏雲一樣籠罩著我家。
韋加利
正當我和弟弟對未來充滿迷茫時,黨和政府實施扶貧攻堅政策,這讓我家迎來了希望的曙光,駐村工作隊幫我們申請了低保、項目分紅、教育資助及民政救助等,主動幫助我們解決生活所需,享受到了一系列的優待政策,這些優待政策減輕了我在大學期間的經濟負擔,我們的學業也得以順利進行。
2018年,村裡動員搬遷,在政府領導和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助下,我們搬遷到瞭望謨縣蟠桃街道平郎社區。
現在弟弟在浙江寧波務工,我在安順實習,年人均收入超1.5萬元,因為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和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日子也一天過得比一天好,步上了小康之路的大道。
韋加利
脫貧攻堅是那裂縫裡一縷陽光,讓我感受到了溫暖,看到了希望。「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我要努力,奮發圖強,立志成才,如果有機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成為扶貧幹部中的一員,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唐波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