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兵討伐商朝,雙方在牧野交戰。武王在三年的戰爭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周朝大獲全勝,並將紂王所在的商朝推翻,紂王趁機攻入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安區一帶)。此時紂王的兒子武庚也就是武王兒子的兒子,被封為商朝國君,其對外用戰車與周軍相碰撞,將周軍引導到洛陽。
周朝二次攻打商朝,紂王在來到洛陽時,忽然出現了滅桀的聲音。武庚趕緊往回跑,忽然又出現了滅紂的聲音。這兩次商軍越過周軍來到西安,商紂王雖然大勝,但他的驕奢腐敗和尚武自大的特點已經暴露出來。
武庚起兵後,並沒有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第一次戰鬥中受到紂王火攻,於是二次戰鬥中又受到紂王的火攻,於是又打了敗仗。這兩次戰役其實是為了從兩個方面全面摧毀紂王的軍事力量。一是壓制武庚二是派武庚的宮女妲己進入紂王的宮宮,用宮中珍寶賄賂紂王。於是武庚不僅可以把紂王的宮室改得面目全非,反而能得到紂王支持。如果沒有武庚,紂王會用廢立或有罪判決去處理紂王手下的諸侯國。
武庚出來後,紂王派其女娥皇女英率兵攻打武庚,武庚卻奉武王之命出兵討伐。其實武庚是深得紂王重用,以下為武庚的履歷:武庚出生前的2~5年在商朝給周文王續命,死後送葬於周。
後因為紂王過於迷信百姓,導致又叛亂;武庚出生後的6~10年,商朝的武丁將他送到周朝繼續給周文王續命,同時也是其叔叔武庚的叔叔。武庚後來娶姬甲女為妻。姬甲死後,姬滿和王子姬滿鼎力輔佐武庚武丁之死有3個原因:
1.武庚自己做事欠妥,且周武王的位置空缺,整體上對武庚不利。
2.當時帝辛當政,帝辛並沒有多少權力,他本人有些心裡不平衡,武庚能得到這個位置自然也沒有那麼大的力量。
3.武庚武丁兄弟沒有積極參與商朝政治,利用當時商朝的勞動和土地強行拉攏人。武庚後來得勢,更加得到帝辛的重用。武庚武丁死後,武庚被授予正兒八經的大權。相傳武庚名字是由他的父親武乙賜給武庚,武乙死後武庚的兒子武庚繼位,名叫武庚。武庚後來也就是武王的第三子。武庚在位不久就被武王遷出紂王的寢宮,但在此後每一年武庚都會與武庚的叔叔武庚的哥哥,也就是武庚的孫子武庚的弟弟武庚的兒子相會,武庚的勢力很大。
由於武庚成功地將商朝給變得十分強大,從此商朝再無北伐的勇氣,被同時期對抗周天子的晉楚對手秦楚擊敗,被滅國。其實這個作者只是想像出來的,沒有史料可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