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營銷以消費者的力量影響品牌 維他奶榮膺2020「拉姆·查蘭營銷...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消費者與品牌的溝通方式已悄然改變。近年來,快消行業的營銷玩法不斷變革,跨品類、多樣化的營銷模式正在蓬勃湧現,給不少經典品牌帶來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在營銷大戰中,如何以更多變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年輕一代的眼球,成為企業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

10月30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的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榜單在北京隆重發布。維他奶因"立足品牌創新,不斷探索跨界營銷之路"獲得國內一流商學院頂尖學者組成的評委會的一致認可,從140餘家參評企業中脫穎而出,首次參選就一舉斬獲"2020年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營銷實踐獎"。

"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是一個非營利評選獎項,代表著中國管理實踐的至高榮譽。該獎項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到今年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旨在表彰管理實踐中具有創新和借鑑貢獻的企業高管,搭建學習管理實踐經驗的平臺。所有獲獎案例均由管理專家投票產生,參選案例來自網際網路、快消、金融、地產、科技等各大行業。

成立於1940年,豆品世家維他奶秉持著"真心做好豆奶"的匠心精神,在植物奶行業精耕細作80年,持續創新,肩負起推動國民健康的使命和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唯有創新才是品牌得以長青的基石。為此,維他奶CEO鍾廷毅做出了市場整體規劃:"繼續推進銷售系統數位化升級,深挖新零售的價值,助力維他奶的產品創新和全渠道、全場景的消費者拓展,全面推動全域營銷、社區營銷等創新模式。"

維他奶,以其敏銳的危機感和卓越的戰略眼光,開啟了營銷變革之路的探索。

按此規劃,維他奶憑藉"豆奶"和"檸檬茶"兩個超級單品,通過高品質的產品和頻頻推新的產品矩陣解決用戶消費需要迭代下對健康的追求,並且以品牌跨界融合"借力打力",與年輕人形成強烈的連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開創老牌玩家跨界營銷的一片新天地。

以 "場景跨界"為例,時至今日,維他奶早已突破了早餐奶的單一角色限制,通過與星巴克、太平洋咖啡、咖世家(Costa)等知名咖啡連鎖品牌以及一些新崛起的網紅咖啡品牌以及新茶飲的跨界融合,進行品牌合作和聯合營銷的創新,維他奶順利進入線下即時咖啡茶飲場景。2019年維他奶與奈雪的茶推出"維他奶豆奶寶藏瓶"、"維他奶豆奶寶藏茶"和"維他奶芋圓芝士杯"等限定系列新品,僅僅一天之內,數萬杯聯名限定產品銷售一空,創造三天突破10萬杯的銷售記錄。在不同場景進行聯動跨界,不僅讓維他奶獲得更多新的用戶,更實現品牌之間的跨界雙贏,延伸更多可能性。

在品類跨界上,維他奶注重創意為橋,跨維聯動,分別與 "花點時間"、小米手環合作,打造了具情調與健康的"生活秀";而"夠真才出澀"的維他檸檬茶則與理然合作,推出檸檬茶沐浴露,以創新科技再現經典檸檬茶香,一經推出就讓年輕的檸檬茶粉絲們直呼腦洞大開。

在文化跨界上,維他檸檬茶與國潮對話,藉助國潮大熱的趨勢,向世界傳達文化的聲音。2019年,維他奶受邀參加由天貓"國潮來了"與Bonjour Brand共同發起"Bonjour天貓"系列活動,攜手法國獨立設計師Eugene Riconneaus一起推出"維他檸檬茶流行色"跨界合作款,並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進行展出。此次出海,維他奶不僅向世界展現國潮品牌的活力,也朝"國潮"進化方向實現品效合一的營銷閉環,成功引流維他檸檬茶天貓官方旗艦店,收穫大量年輕人購買與口碑。

在內容跨界上,維他檸檬茶先與國內二次元最受歡迎的頂級虛擬偶像洛天依合作,發起了"眾情玩樂,夠真才出澀"全民活動,後借勢熱門動漫IP——"鬥羅大陸",推出維他檸檬茶x鬥羅大陸動畫聯名款包裝,以一物一碼技術為基礎,結合"鬥羅大陸"IP,推出集卡互動營銷玩法,以此激發年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進而引爆銷量。以全新的整合營銷方式,進行線上線下深度營銷,俘獲年輕消費群體,成功將流量變現為用戶,最終有效提升了終端動銷。

維他奶的打法,其實代表了經典品牌突破自身,實現品牌"逆生長"的過程:平視年輕人,與消費最前沿的年輕人建立真誠的對話,讓維他奶作為經典老牌煥發全新活力。其次,從不同的場景延伸深入年輕人的生活,深度融入年輕人的圈層,破圈層實力玩出營銷新花樣,建立起消費者對品牌的新認知,通過對前沿潮流的把握與結合,實現年輕市場的破局。另外,維他奶通過不斷嘗試不同品類的跨界合作,深耕品牌價值,進一步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再利用電商平臺的覆蓋滲透,成功搶佔目標人群心智,推動聯動營銷勢力。

這些以創意聯動的方式,將產品巧妙植入不同的消費圈層,實現良性互動的案例在維他奶不勝枚舉。

維他奶CEO鍾廷毅將維他奶的營銷策略總結為:"充分了解消費者,與消費者合作,共同提高產品體驗,再以消費者的力量影響品牌。"在這個策略的指導下,維他奶藉助基於洞察的創新營銷手段,通過跨品牌、跨品類、聯合IP及設計師等方式,為消費者不斷創造更具個性化的產品體驗。

此次管理實踐領域最高榮譽的加冕,也再次證明了維他奶通過不斷跨界和嘗試,為行業樹立了品牌創新的典範,展現出經典品牌的"硬核"實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跨界營銷實現年輕市場的破局 維他奶上榜2020「拉姆·查蘭營銷實踐...
    2020年,縱然有全球新冠疫情對各大行業造成的重大影響,但國內各行各業依然在這一年中通過努力探索和積極嘗試,紛紛交出了耀眼刷屏的跨界營銷案例。10月30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的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榜單在北京隆重發布。
  • 2020酒業關鍵詞:社區團購、雲營銷、跨界|新方式為品牌賦能
    2020年,酒業社區團購蓬勃生長,眾酒企通過「雲營銷」為品牌賦能,同時,也有一些打破「次元壁」跨界而來的企業引爆話題。1. 社區團購2020年,酒業社區團購蓬勃生長。有分析認為,移花接木的同時必須有所突破和創新,團長的選定是酒行業在社區團購領域有所突破的關鍵因素,中高端酒和大眾酒比較適合做社區營銷,消費檔次與頻次受團長影響力的影響較大,其背後的人群是品牌的潛在消費者。
  • 牽手原創綜藝《幻樂之城》,維他奶如何在娛樂營銷中脫穎而出?
    此次維他奶牽手《幻樂之城》,則是瞄準綜藝娛樂市場發展趨勢,聚焦年輕一代目標消費人群的戰略舉措。雖然網絡熱門綜藝呈現爆發之勢,如何選擇契合的節目進行合作?小編從維他奶中國區首席營銷官黃力生女士處了解到,「維他奶品牌在挑選網綜時,我們不僅會考慮節目的受眾,與此同時,我們更看重節目所倡導的理念和向社會傳遞的精神是否與維他奶品牌有共鳴。」
  • 2020上半年,跨界聯名依然是營銷熱詞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訂閱NewMediaLab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本期作者奶油蛋糕收藏家本期關鍵詞跨界聯名 | 品牌資產 | 品牌調性2020上半年,跨界聯名的熱度絲毫不減。
  • 恆天然安佳品牌斬獲 2020 TMA 移動營銷大獎
    近日,第7屆TMA移動營銷大獎於廣州揭曉,恆天然旗下安佳品牌憑藉2020年多維度的營銷創新活動,斬獲「年度最具移動營銷創新力品牌」大獎。今年,恆天然在小紅書與抖音等社交短視頻平臺頻頻發力,與吃個彩虹、永璞咖啡、自嗨鍋等新興網際網路品牌積極打造跨界營銷,聯手豆果美食舉辦中國家庭烘焙大賽,並藉此發布《2020中國家庭烘焙消費白皮書》實現品類營銷,同時還積極擁抱直播營銷,用直播帶貨實現訂單增長。多維度的創新營銷方式,助力恆天然不斷拓展品牌影響力。
  • 大白兔都出潤唇膏了,餐飲品牌如何跨界營銷?
    這是肯德基首次以K coffee品牌與其他品牌進行的合作。除了通過打造咖啡、用餐加閱讀的社交場景,迎合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之外,這也是肯德基對咖啡市場的一次新嘗試。2麥當勞請二次元「代言人」簡評:二次元「代言人」突破想像。作為肯德基的對頭,麥當勞在跨界營銷方面也從未甘心示弱。
  • 姬存希聯手騰訊《創造營2020》,品牌跨界營銷成為市場寵兒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升級,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行業和行業之間的界限逐漸被打破,許多品牌都玩起了跨界營銷,在這兩年網絡技術快速發展,沉浸式,快速,海量,精準到達等,品牌和影視綜藝的跨界成為品牌的重點關注對象。近日,姬存希品牌攜手騰訊視頻《創造營2020》跨界合作,二者憑藉自身優質內容獲得消費者的關注和好感。
  • 從跨界到跨越:騰訊手機管家品牌跨界營銷之路
    據悉,這次活動是騰訊手機管家在品牌營銷跨界之路上的又一大動作。從正式發力至今短短兩年的時間,騰訊手機管家通過跨界的營銷策略實現了跨越性的發展,不僅用戶量突破5億大關,實現了兩年8倍的跨越式增長,同時也成為了具有時尚先鋒氣質的行動支付安全首選品牌。移動網際網路第一安全品牌。
  • 不斷推陳出新完善產品矩陣,2020年維他奶完美收官!
    2020年,是特殊難忘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國民經濟帶來的衝擊前所未有。面對市場呈現整體增速放緩,深耕植物奶行業80年的領軍品牌維他奶迅速調整運營策略,奮力破局,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積極擁抱新零售,在產品推新組合、電商渠道建設、跨界合作、營銷創新等方面動作頻頻,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 樂知品牌管理:火爆全網的跨界營銷案例大盤點
    從去年起,跨界營銷這個詞逐漸出現在了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跨界營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牌,甚至在營銷方面很保守的老品牌都紛紛加入了跨界營銷的陣營?對於品牌營銷來說,跨界的好處,無非就是「1+1>2」的市場效應。藉助不同異業、不同調性的風格碰撞,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不僅能實現兩個品牌的自身突破,還能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 新傳名詞解釋全整理:需求方平臺廣告/粉絲營銷/新媒體營銷/飢餓營銷/跨界營銷/借勢營銷/造勢營銷/錯位營銷/蜂鳴營銷
    粉絲營銷3.新媒體營銷4.飢餓營銷5.跨界營銷6.粉絲營銷指企業利用優秀的產品或企業知名度拉攏龐大的消費者群體作為粉絲,利用粉絲相互傳導的方式,逐步擴大影響範圍,達到營銷目的的商業理念。《西遊記之大聖歸來》4、社交性: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粉絲們越來越注重品牌功能屬性以外的形象、內涵、口碑等價值屬性,並以此建立與迷戀品牌間的信任,社交網絡中品牌往往成為粉絲們交流的紐帶。 3.
  • 這4類營銷憑什麼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國潮、情懷、沙雕、跨界、洗腦、排隊、瘋搶……是不是這些類似的詞語在自己的腦海裡回放呢?縱觀2019年的營銷市場,在每一個人心中總有自己的欣賞和羨慕的。正因為收益轉化顯而易見,才讓更多的品牌看見了直播帶貨的紅利,越來越來的品牌湧入到直播帶貨的浪潮中,讓直播帶貨形式成為一種新潮流。除了直播帶貨,在2019年被頻繁提起的另一個關鍵詞是:顏值經濟。所謂顏值經濟,就是審美更迭的浪潮下,催生出消費者對顏值的需求。隨著這部分人群的增加,實用性不再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唯一追求,「顏值經濟」開始漸漸影響著品牌的營銷玩法。營
  • 飛鶴、金領冠、君樂寶、優博、惠氏跨界營銷熱度不減,品牌競爭發力...
    產品質量是品牌競爭的基礎,好的營銷便是市場競爭中的助推器。隨著產品品質邁入趨同的競爭階段,乳企想要獲得市場更多注意,如何捕捉市場吸引力成為關鍵。如今,作為營銷細分之中的跨界營銷正不斷成為乳企營銷的「寵兒」。但如何跨界、怎樣跨界、跨界營銷品牌的發力點在哪?也成為品牌必須思考的問題。
  • ...喜新厭舊」 「她本位」、跨界營銷、玩文創、當紅流量代言人...
    足夠敏銳的品牌早早卸下「高冷」面具,各出奇招:「她本位」、跨界營銷、當紅流量代言人……層出不窮的「圈粉」玩法,到底能否成功搶佔年輕人的心?  不同於新銳品牌的輕車熟路,對於傳統車企來說,轉換成真正的「用戶思維」仍是一件挑戰與機遇共存的事情,從目前情況來看,努力已有成效。  當然,「圈粉營銷大戰」一旦拉開序幕,日漸擁擠的賽道上就難免噱頭橫飛。
  • 創新營銷實力圈粉,瀘州老窖特曲2020年的營銷「名場面」回顧
    2020年,作為極不平凡的一年,每個行業、每個品牌都經歷了許多的考驗,而在這些考驗中瀘州老窖特曲完成了一份創新營銷的優異答卷。  2020年,瀘州老窖特曲通過對消費者及營銷節點的準確洞察,打造了眾多刷屏級的創新營銷事件和案例,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下瀘州老窖特曲2020年的營銷"名場面":  春天,在社交媒體發起"家庭廚神爭霸賽",陪伴數千萬消費者的宅家生活;夏天,在全國開展"冰鑑正宗"的白酒冰飲風尚,創新開展消費者培育;秋天,跨界攜手國漫電影《姜子牙》,賦能中秋、國慶雙節營銷;冬天,"中華美食群英榜
  • 品牌聯名如何達到想要的營銷效果?
    #近年來,跨界聯名市場愈發蓬勃,各大品牌爭相跨界聯名,比如喜茶和Adidas的聯名,王者榮耀xM.A.C,完美日記x中國國家地理,麥當勞xAlexander Wang等等等等,從服飾到美食到彩妝,各種品牌的聯名數不勝數。
  • 2019年十大跨界營銷案例
    尤其對品牌營銷來說,2019年最好的莫過於品牌們的火熱跨界了,創下了一個個有趣的爆款。對品牌來說,跨界的好處,無非就是「1+1>2」的市場效應。藉助不同異業、不同調性的風格碰撞,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不僅能實現兩個品牌的自身突破,還能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同時,跨界營銷也是受眾參與性最強,彰顯品牌年輕化活力的最佳手段。
  • 《2021年度色「給荔紅」發布 ,天貓釋放跨界營銷新風向》
    近年來,不少品牌也曾嘗試過色彩營銷,「新年紅」「運勢紅」層出不窮,但紅色對於大多數品牌而言,只是新年氛圍的一種表現方式,而非一種文化與精神的承載形式。各品類、多維度的品牌,與天貓新文創聯手,共同發布「給荔紅」中國禮物系列禮盒。其中,各品牌的聯名方式,從簡單的改變包裝設計,變成了深度的跨界文化營銷,打造出有中國味道的文創產品。
  • 奈雪的茶出香水噴霧:2020年了,跨界營銷還有人買帳嗎?
    近幾年,越來越多新式茶飲品牌玩起跨界營銷,希望能用令人眼前一亮單品俘獲受眾芳心,奈雪的茶就是其中一個。這次,它將營銷目光瞄準美妝圈,推出了香水噴霧。跨界營銷還有「吸睛力」嗎?不可否認,在跨界營銷剛出來時候,其「吸睛力」與「吸金力」均很強。因為那時候,極少品牌涉足這種營銷方式,消費者對它充滿好奇心。但現在,情況顯然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
  • 拋開流量之說,跨界營銷究竟會給品牌帶來怎樣的好處?
    想必所有的人都應該特別清楚18年的跨界聯名這件事情吧,可以說自從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有很多事情都會聯繫在一起,只不過跨界的風也是刮的特別奇葩。現在有很多品牌廠商,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品牌名聲更加響亮一些,所以花費大量時間將自己的形象和內核不匹配的品牌進行強行跨界,只不過在我看來,如果這樣的跨界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或許這一次營銷根本就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