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寶級演員高倉健去世,讓我不禁想起那些年曾經「哈日」的歲月。瘋狂的「韓流」粉絲們,可能現在無法想像,當年的日劇明星,有多麼風靡中華大地。
雖然對日劇和日本電影的記憶還停留在近20年前,但我依然可以瞬間說出:《阿信》、《血疑》、《東京愛情故事》、《東京電梯小姐》、《阿香》、《冷暖人間》,甚至《導盲犬小Q》……除了詭異的《午夜兇鈴》從未敢看,青春、勵志、宮廷、溫情、家庭……都曾追過,想想也是醉了。
曾經我是一個很狂熱的日劇粉,那時候電視機是唯一的娛樂,電視臺引進的海外劇,除了《加裡森敢死隊》便都是日劇。晚上晚自習後回家,家人已經睡去,我打開小小的黑白電視機,擰到最小聲,熒幕都快抵到鼻子尖了,近視眼估計也是那時得的。
青春年少的我,經常看得默默流淚。
赤名麗香的微笑,讓我迷戀,覺得完治根本配不上她,連三人最後的重逢,裡美給完治繫鞋帶,這種平常夫妻的舉動,都被我鄙視為俗氣之至。
《阿香》裡的男主角吉武惣吉,外表冷冷的,在與阿香的生離死別中熾熱的心噴湧而出。(為了寫這篇稿件,我百度到川野太郎現在的照片,只恨自己手賤。)
那種感覺很陌生了,應該很美好吧,現在的淚點已被生活磨得如西嶺雪山般高(喜馬拉雅山沒去過,不能妄評。)
現在我是不折不扣的韓劇粉,依然是在晚上家人睡去後看默片,只是用的是Ipad。
我偏執狂般選擇性收看,只要看到虐心的情節就果斷棄劇,以後翻出分集劇情,只揀男女主人公誤會消除、落魄富家女鹹魚翻生、霸道總裁情陷灰姑娘、孤兒找到親生父母……人間大團圓的橋段來看,再腦殘、再白痴、再毫無章法,都照單全收。
日劇,早已隔了一個世紀般久遠。
去年年初去日本時,完全沒有對赤名麗香的任何感慨與懷戀,再撐再脹,也把屬於自己的那份壽司,吃得一乾二淨。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美食比愛更實在。
高倉健走了,讓日本電影和日劇再次成為話題。對我而言,他的杜丘,存在於巴蜀笑星的段子裡,那些各種方言版的「溶化在那藍天裡」。
他的《千裡走單騎》,因為感同身受,讓我從頭哭到尾。
如今,最新的日劇,能喊出名字的,恐怕只有《晝顏》。
電視機時代,除了成長的煩惱,沒有絲毫情感經歷和挫折,日劇中的悲喜就是精彩的外來世界,如饑似渴地填補著青春的空白。
網絡時代,面對的是整個世界,甚至外太空們。成長了,忙碌了,神經更脆弱了,眼淚卻隨歲月,風乾了。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