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北宋哪個皇帝政治最黑暗,他是如何葬送大宋江山的

2021-02-10 博風雅頌


本來,弱小的國家自然要團結聯合弱小的國家,方能與強大的一方達到一種相對的平衡,弱小的幾方來共同對付強大的對手,才能做到唇齒相依。史上著名的六國聯合抗秦就是這個道理。最讓人耳熟能詳的還有三國諸葛亮提出的「連吳抗曹」,也正是由於他的這個謀略,才使得五六個人七八條槍的劉備居然也當上了皇帝。

這些事都發生在宋朝以前,按說可以好好的借鑑。可是,「以史為鑑」說著輕鬆,真正做到可就難了。在歷史上,人家宋徽宗就偏要走自己的路,聯合強大的對手,消滅奄奄一息的弱者,主動為強大的敵手剪除自己的屏障。就是他的這一招臭棋,直接輸掉了趙匡胤開創的北宋江山。

北宋景德元年(1004),遼聖宗耶律隆緒發兵南下,連破宋軍,抵達黃河邊的重鎮澶州城北,威脅宋都東京。遼軍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對宋進行一次物資掠奪和政治敲詐。宋真宗希望遼軍能儘快北撤,於是在打了勝仗的情況下遣使向遼求和。遼因折將受挫,同意與宋議和。史稱宋遼此次盟約為「澶淵之盟」。對宋而言,「澶淵之盟」不過是以「賄賂」來換取和平,甚至可說是喪權辱國。澶淵之役,宋軍雖然戰勝遼軍,反倒賄賂人家銀子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作為歲貢。

北宋後期,遼國和金國猶如狼和熊,如熊的遼國開始走下坡路;似狼的金國卻是兩眼冒著綠光,迅速崛起。宋徽宗看到遼國衰敗,在蔡京、董貫的建議下又動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念頭,決定採取聯金攻遼的策略,想藉助金人的力量收復燕雲地區,於是數次派遣使者出使金國。宋徽宗此舉遭到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對,連高麗國王也建議說「遼兄弟之國。存之足為邊扞,女真虎狼耳,不可交也。」但宋徽宗咬定這個策略,堅持己見。

宣和二年(1120),北宋和金國達成夾攻遼國協議,「約定雙方出兵,各以長城為界,金攻遼的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宋攻遼的燕京析津府(北京市)。滅遼以後,燕雲諸州歸宋,北宋原來每年給遼的銀和絹照數轉獻給金朝。」這就是所謂的「海上之盟」。聯金攻遼這招棋,就這樣出招了。

宣和四年(1122),宋金夾攻遼國,宋政府派童貫、蔡攸(蔡京之子)領兵北伐,遼將蕭幹、耶律大石率兵應戰,宋軍十五萬狼狽潰散。十月,童貫又派兵十萬北伐,宋軍攻入燕京,又被遼兵逐出。駐紮於盧溝以南的宋軍,燒營南逃。北宋北伐以失敗告終。金人則以凌厲的攻勢奪取了遼國大部分城池。十二月,金兵由居庸關南下,打到燕京,遼國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金人對宋朝倨傲起來。原來協議好的全變了,西京不給,給燕京的條件也進行加碼。對金人的獅子大張口,宋徽宗卻是一味退讓,委曲求全,只為了一個目的,收回燕京。經過多次討價還價,北宋最後每年向金人進獻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一百萬擔貨物,另外還要付出十萬兩白銀,十萬匹絹,二十萬擔貨物來犒賞金軍。宋徽宗用這樣大的代價,僅換來燕京一座殘破的空城。而這座空城對北宋來說實在沒什麼意義了,燕京四外的屏障盡在金人控制手中,萬裡長城屏障盡在金人掌控之下,燕京已經成了金人鍋中的一塊肉。以徽宗為首的北宋最高統治集團,居然自詡做到了先輩們沒完成的功業,陶醉在所謂「復燕雲」的「勝利」幻夢中。

名義上燕京是收回來了,卻是用西瓜換來的芝麻。為此,搖搖欲墜的北宋王朝不得不派重兵把守這座孤城,自己主動背上了著巨大的包袱。而且最為緊要的是沒有了遼國這座屏障,北宋完全暴露在金人的視覺之下,膨脹、勾引出金人狼般的貪婪之心。北宋對遼作戰的失敗,對金交涉的軟弱退讓,充分暴露了他的沒落腐朽。女真人佔領燕京以後,翻臉不承認宋金兩方議定的條件,也正是因為摸著了宋朝的底牌,知道其草包一個軟弱可欺。於是,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下詔大舉攻宋。國家危難之際,宋徽宗企圖以禪讓帝位來保住宋朝江山。人家金人哪理會你這等把戲,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北宋京城開封城被攻破,宋徽宗趙佶和兒子宋欽宗趙恆一起當了俘虜,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

《水滸傳》李逵口中坐在天子「鳥位」的宋徽宗,就這樣一招臭棋,直接加速輸掉了北宋江山。宋徽宗或許是中國帝王中藝術天分最高的皇帝,他的書法稱「瘦金體」,傳世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晚秋》等,他如果不做皇帝的話,可能會成為史上一個相當完美甚至偉大的藝術家。

誠然,一個朝代的興起和滅亡,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究其原因總有主次利害之分,大到主宰一個王國、民族,小到領導一個集體,都不是兒戲。宋徽宗領導的北宋政權政治上的軟弱腐敗昏聵荒淫,以及在處理宋遼金關係上的失誤,加劇了宋王朝的滅亡。

歷史給他下的定語是:宋徽宗統治的二十五年,是北宋政治最黑暗的時期。

責任編輯:大漠雄鷹、原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王偉

作者王偉,筆名:在河之北,作家,文史學者。創作各類題材作品150萬字,文章見於各類報刊。出版有《大清的角落》,《818你不知道的晚清》,《風情百樣蘇東坡》等著作。

網絡知名寫手。

公眾微信號 : bofengyasong

QQ群號 :363152183

投稿郵箱:2979212865@qq.com

一群文學執著追尋者的原創基地,匯集了零五年起博客時代優秀圈主及寫手,清新的散文詩歌,犀利的評論雜談,雅美的音樂書畫,趣味入勝小小說,於碎片時間裡,煲淋雞湯,撫慰疲憊。博風雅頌,文學網際網路+,期待邂逅睿智、尋找、閱讀、紋字、分享的你。

長按二維碼關注博風雅頌

相關焦點

  • 《朋黨論》:秀而不實的仁宗盛治,背後是危機四伏的大宋江山
    然而,通過歐陽修這篇《朋黨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外表開明繁華、實則危機四伏的大宋江山。公元1023年,13歲的仁宗初登大寶,劉太后臨朝稱制,暫攝朝政,17歲的歐陽修也開始了他的科舉之路,但他一直考到24歲,才經晏殊錄取,考中了進士及第,開始步入官場,先後結識了梅堯臣、尹洙等摯交好友,並與比他大了18歲的範仲淹成為了忘年之交。
  • 生活荒淫腐朽的帝王宋徽宗除了葬送大宋江山外還有什麼特點?
    歷來末代皇帝、亡國之君都要遭受世人較多的責罵宋徽宗雖非末代皇帝,但因他兒子宋欽宗在位不到2年,宋朝便亡國了,所以人們仍把他看作是亡國之君,更何況宋朝亡時他還未死、成了可恥的金軍俘虜,就更加遭人唾罵。縱觀宋徽宗統治宋朝二十五六年的所作所為,他確實該遭人罵:他信任奸臣蔡京、王黼、高俅等壞亂朝政,放縱宦官童貫、楊戩、梁師成胡作非為,又伴同林靈素等裝神弄鬼,好端端的將大宋江山完全葬送。他的罪過無論如何也是掩蓋不了、洗刷不掉的。但是,人們也注意到宋徽宗的另外一面,他是一個文墨氣頗濃的風流才子。有這樣一則傳說:宋神宗一次在秘書省看到南唐後主的畫像,覺得李後主風流倜儻、氣度超凡,感嘆不已。
  • 北宋最善良皇子:趙光義的長子 卻裝瘋賣傻不想當皇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宋最善良皇子:趙光義的長子 卻裝瘋賣傻不想當皇帝 都說當皇帝苦,當皇帝累,臨到選繼承人的時候,還真有想甩手不幹的勇士。 一、順遂人生無坎坷 宋太宗是有個名正言順的嫡長子趙元佐的,很多人對這個嫡長子都沒有什麼關注,因為他的人生實在是莫名其妙。
  • 《知否》中的趙宗全,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尤其是《知否》中男女主人公明蘭、顧廷燁的感情戲,讓無數觀眾大呼「好甜」。同時,這部劇當中的政治走向,以及趙宗全的真實身份,更是格外引發關注和討論。那麼,電視劇中的趙宗全,對應的歷史原型是北宋哪個皇帝呢?先從劇情分析,《知否》大背景是老皇帝沒有子嗣,皇位應該由幾位皇室宗親競爭,趙宗全也是其中之一。
  • 這裡有一組藏於臺北故宮的北宋9位皇帝畫像
    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在位16年(960—976)。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結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國以來的混戰局面,建立了大宋王朝。畫中的宋太祖八撇胡,微胖,幞頭,黃袍,朱帶,正襟危坐,不怒自威。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祖的弟弟,在位21年(976—997)。
  • 《無頭東宮》:看似溫柔多情的皇帝,實則是個渣男
    小時候覺得的陰影是換頭的場景,如今,人性,才是最可怕的。當初趙君遇難,凌雲見義勇為救趙君於危難之間,但是,他喜歡上這個德與美並存的女子,終究始於顏值。出徵歸來,皇帝與凌雲巡遊民間。當百姓稱讚凌雲的功勞時,皇帝心中不悅,認為皇后的風光高於皇帝了,而這一切,僅僅因為妒忌。
  • 紹聖紹述,宋哲宗君臣政治上的以牙還牙,北宋內憂外患的開始
    高太后是元祐更化的核心人物,元祐舊臣都唯她馬首是瞻,不將宋哲宗放在眼裡甚至就連宋哲宗說的話,他們覺得皇帝只是小小年紀,所以都是愛理不理的。在高太后的陰影下,宋哲宗十分的壓抑,對高太后和元祐諸臣滿是怨憤有一次高太后問他:「那些大臣奏事,你怎麼想的,為什麼不說」,哲宗回答:「娘娘已處分,還讓我說什麼?」
  • 潘美:一個被誤會千年的北宋名將
    「潘仁美」的歷史原型是北宋名將潘美,此人文韜武略、功業赫赫,根本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個大反派。 1 勇挑重任,開國元勳 首先,潘美是北宋的開國元勳。在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潘美和趙匡胤曾同在後周皇帝柴榮手下當差。
  • 徽柔,大宋政治下的犧牲品
    宋仁宗為了彌補對親生母親的虧欠,彰顯自己的仁孝,恩寵李家,並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許配給李瑋,也因此親手毀了女兒的一生。這哪是真愛啊,簡直就是繼父,做法太「宋仁宗」了。好心辦了壞事,偏偏還無法補救,以至於徽柔和李瑋都在這場婚姻中筋疲力盡,葬送了大好年華。究其原因,不外是皇權和政治因素。
  • 當北宋皇帝穿越成警察,這該怎麼選?
    近日來,王凱主演的《清平樂》以他的「大豬蹄子」形象,讓各位看官是又愛又恨!劇中隱忍為民的官家深入人心,與皇后的虐戀令人捉摸不透,見一個愛一個的多情表現更是使大家感嘆其演技之精湛。而緊跟著《清平樂》之後,王凱的又一部刑偵劇《獵狐》又深深的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 《清平樂》沒告訴觀眾的那些事:曹丹姝外甥女是如何搞垮北宋
    只可惜高滔滔的夫君英宗只當了四年皇帝就病逝,兒子神宗雖當了十八年皇帝,但去世時連40歲都不到,徒留一個年僅十歲的太子趙煦。元豐八年三月,即公元1085年,趙煦繼承大統,是為宋哲宗,高滔滔作為祖母,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達八年之久,也正是這八年為北宋提前埋下滅亡的種子。
  • 靖康之恥,兩位皇帝成為俘虜,曾經強盛的北宋,是如何被金消滅的
    趙匡胤在東京建立了宋朝,開啟了長達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篇章。有後世學者認為,我國古代歷史中,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就是北宋。因為這段時期不僅科技突飛猛進,儒學也得到了復興,外交更是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這偏偏這樣一個強盛大國,被長居北方的金朝打敗,最後導致滅亡,甚至還出現了兩位皇帝被擄走的情況。這一事件就是導致北宋滅國的靖康之變。
  • 北宋大漢奸科舉不中,投靠西夏誓要滅亡北宋,竟殲滅宋軍1萬餘人
    中國歷史上科舉制最科學合理的是唐朝科舉,但最鼎盛是在北宋年間。唐朝290年的歷史,總共錄取了7448名進士,但在宋朝時大幅提升。縱觀整個宋朝,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萬人數以上,人數之多,是歷代所沒有的。
  • 保險真好玩:假如皇帝們來做保險,哪個最厲害
    保險真好玩:假如皇帝們來做保險,哪個最厲害做保險靠的是人脈,把親朋好友的單子籤完了,就幹不下去了,是這樣嗎?假如歷史上的皇帝們來做保險,誰會是最優秀的一位呢?一聽說身邊的誰誰去做保險了,總有人好像非常懂保險似的,說:「做保險,就靠籤熟人的單子。熟人的單做完了,自己就幹不下去了。」
  • 千裡江山圖:北宋的國家紀錄片,那是18歲少年的理想之國
    可以看出18歲的王希孟,創作此畫曾得到宋徽宗的親自指導,花了不到半年時間完成此畫,宋徽宗收到此畫驚喜萬分,賜給了他的寵臣,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蔡京。出生於北宋晚期的王希孟,趕上了山水畫的黃金時代。可這個時候的北宋,邊疆戰亂四起,朝廷重文輕武,舉國上下文恬武嬉。
  •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
    那麼看了這麼長時間電視劇了,很多朋友還不知道片中的歷史背景,當時是哪個皇帝當政的?今天就跟隨小編來一起看看吧。現在網上有很多文章已經指明了這部電視劇的朝代,那便是宋朝。宋朝又分為北宋和南宋,電視劇所處的是北宋時代,因為北宋的都城在開封,大家熟悉的包拯是開封府尹。南宋的都城是臨安也就是杭州,古詩云「只把杭州當汴州」。
  • 他是金國指定的皇帝 卻不坐龍椅不稱朕 最後還江山給宋朝皇帝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普通人是可以自稱朕的,但是自從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開始,朕便成為了皇帝的自稱。宋金時期卻有一個皇帝從未自稱朕,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偽楚」皇帝張邦昌,當然很多人是不承認他的皇帝位置的。
  • 北宋時期出現大量玉皇廟,當時道教發展如何?為何玉帝文化頗受宋人...
    而這個風潮在北宋時期尤為盛行,當時全國各地都興建了大量的玉皇廟,因此我國對於該類建築的考古工作還是比較成體系的。 那麼在北宋時期,道教文化為什麼如此風行,道教的整體發展情況又是什麼樣子的,其在宋太宗,宋真宗以及宋徽宗三個時期迎來大發展的背後原因又是什麼呢?
  • 北宋仁宗朝的繁榮,得益於他老爹的一個妥協條約——檀淵之盟
    趙禎,無愧於他的諡號: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中的「仁」字,「仁政」,一直是傳統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沒有一個帝王能以「仁」為諡號或冠以「仁」。儘管沒有多少人喜歡當戰爭的犧牲品,但人們總願意記住那些會打仗的皇帝,而忘卻仁宗這樣以「仁」治國的「仁主」。
  • 百家姓前八位中,有哪幾個姓沒出過皇帝?周姓:揭老底是不?
    文┃拾荒雜談(本文為拾荒雜談原創,抄襲必究,歡迎轉載!)《百家姓》是傳統蒙學識字「三百千」當中的百,成書時間是在北宋初期,框架建立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但還有幾支姓氏,祖上沒出過什麼皇帝,卻也能躋身當時的高層門閥,這樣的家族才是百家姓中最有實力的。趙姓——南越、趙宋南越武帝趙佗是趙姓帝王之中壽命最長,也是為帝最早的一位。但如果按照正統而言,趙佗只是割據政權的統治者,雖曾單獨稱帝,但不久後就臣服西漢,僅被承認為南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