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靳志濤(火箭軍總醫院)
1.何為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又稱血管硬化。當動脈內壁受損時,脂肪和斑塊就會堆積,繼而可導致動脈壁變厚、血管變窄,偶可出現阻塞。
冠狀動脈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形式,當為心臟供應血液的動脈狹窄時,可減少心臟富氧血液的供應,心跳加快時(例如在運動時)血液供應減少更明顯。此種心臟的額外壓力可能導致胸痛(稱為心絞痛)和其他症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吸菸和心臟病有何關聯?
美國約 30% 的心臟病死亡與吸菸直接相關。吸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菸草中的尼古丁還可導致:
心臟供氧減少。
血壓和心率升高。
更多血栓。
對冠狀動脈和其他血管細胞造成損傷。
3.何為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
某些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是無法避免的。
男性。
更年期後女性。
衰老。
有心臟病發作史或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
4.某些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是可控的。
吸菸。
高膽固醇血症。
高血壓。
缺乏運動。
肥胖。
糖尿病。
不健康的飲食。
壓力。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可降低心臟病發作或心絞痛的風險。
5.具有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素者的應對策略
可採取數項措施以降低心臟病的患病風險。對於動脈已出現阻塞者,可通過更健康的飲食、運動、戒菸和減輕壓力來減緩損傷。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可阻止甚至逆轉動脈狹窄。以上措施對具有疾病危險因素者而言至關重要,對於有心臟病發作史、或曾做手術恢復心臟或其他部位血流者,更為如此。
6.降低心臟病風險的飲食策略
科學飲食是減少甚至消除某些心臟病風險因素的有效手段。健康的飲食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水平,並有助於降低血壓、血糖及減重。
請嘗試以下建議。
增加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的攝入。
減少飲食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將飽和脂肪替換為不飽和脂肪。
攝入精益蛋白質,例如雞肉、魚肉和大豆。避免攝入紅肉,因為通常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
攝入複雜碳水化合物,例如全麥麵包、米飯和麵食,限制普通蘇打水、糖和甜食等簡單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限制鹽的攝入。
定期鍛鍊。
7.何為膽固醇?
膽固醇是一種在肝臟中生成的柔軟臘狀物質,存在於蛋黃、乳脂、動物臟器和貝類等食物中。
可通過攝入低飽和脂肪、低糖和低熱量的食物以降低高膽固醇水平。
8.女性心臟病的發病風險如何?
心臟病是 40 歲以上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絕經後女性尤甚。 50 歲(大約自然絕經年齡)的女性心臟病患病風險會急劇增加。早期絕經或手術絕經的年輕女性,心臟病風險也較高,合併以下風險因素者尤甚。
糖尿病。
吸菸。
血壓升高。
高膽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血症者尤甚。
肥胖。
缺乏運動。
心臟病家族史。
妊娠期出現問題,例如先兆子癇、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血糖升高。
患風溼和炎性疾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