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一年前就上映的電影,《奇蹟男孩》。
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的家庭劇情片,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
對於這部我偶然在抖音上刷到,心血來潮就去看的高分影片,無數彈幕都在預警說會花掉我很多淚水,一整集下來,我並沒有哭到稀裡譁啦不能自己,但在影片第29分(並不精確)的時候真的戳中心窩。
「我為什麼一定要這麼醜」
「你不醜,奧吉」
「不,是因為你是我媽媽,沒辦法了才這麼說的」
「不,正是因為我是你媽媽,我才有資格這麼說」
我們身處一個五顏六色的世界,不可否認地,我自己平時在和家人朋友聊天時也把「看臉的世界」掛在嘴邊,甚至我有時也會非常不解為什麼有些女生一邊抱怨自己長得不好看,一邊又不打扮拾掇自己。
是的,在這個世界顏值真的很重要,即使不算好看的你在讀到這句話時不想承認。讀書時,同個班裡的好看女孩兒總是有更多朋友;求職時,外貌往往是一塊敲門磚..這個時代一再帶給我們的「真理」就是,顏值即是正義。
但我們忘了,有些人,他生來就與眾不同,奧吉就是一個。
他是個平凡的小孩,一樣吃飯、睡覺、玩耍,一樣有溫暖的家人,有閃耀的夢想;他也是個不平凡的小孩,因為遺傳到父母的隱性基因,他一出生就要接受27次手術才能活下來,但是他依舊跟其他孩子長得不一樣。
影片中的奧吉,從五年級入學被同學們孤立、捉弄,到後來在學校中贏得友情和尊重,站在學校的頒獎臺上接受榮譽,「奇蹟男孩」無疑十分點題。
但我也有巨大的疑惑,「奇蹟」男孩的「奇蹟」真的只是因為「奇蹟」發生了嗎?
絕不。
地球上有缺陷的人不只一個,為什麼有些人是「奇蹟男孩」--陽光、上進、成功,有些人卻成了我們口中的 : 抑鬱症患者--孤閉、墮落、甚至走向死亡。 (不只是這一類,由於最近對於抑鬱症的討論非常多,我決定用這個詞)。
奧吉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讓「奇蹟」得以來到他的身邊。
家庭能摧毀一個人,也能拯救一個人。
想起最近非常大火的《都挺好》,網絡上對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如何」的討論不絕於耳。看完這部影片,我想很多人都想說:這是什麼神仙家庭啊!
母親伊莎貝爾無疑是硬核媽媽,強大而又睿智。在生下奧吉時,她放棄了即將要完成的碩士論文,與自己的夢想暫別,化身為圍繞奧吉的行星。
在家裡教奧吉到四年級結束後,她做下了讓奧吉去上學的決定,在父親內森的口中,「送奧吉去上學等於是送他去任人宰割」。
奧吉第一天上學回來奔潰大哭時,問她:「大家會永遠看長相嗎」,她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她只是說:
「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印記,心靈這張地圖 ,給我們指引前方的道路。而外貌這張地圖 ,則記錄我們走過的路途。這張地圖從來都不醜陋」,伊莎貝爾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是一位睿智的朋友,是奧吉第一位引路人。
父親內森有趣而又很「酷」,在他口中,自己是個怕老婆的人,當著老婆的面告訴自己的兒子要「寬容大度」,一轉眼卻偷偷告訴兒子,被欺負了就要欺負回去,打架就要打贏。
然而這樣一個「很酷」的父親,當家裡的親密成員黛西--一條狗狗去世的時候,卻在半夜偷偷地哭了。
姐姐 Via ,如果用最熱門的詞形容她,她就是我們口中的「仙女」。顏值高掩蓋不住她內心的善良,是何等的懂事和善良:自弟弟一出生,他就是太陽,全家人是圍繞著太陽轉的行星。她知道母親的艱辛,知道弟弟的脆弱,所以她從來不會讓家裡人煩心她的事情,雖然她也會偶爾問黛西,「為什麼他們不問我今天過得怎麼樣呢?」
好不容易等到萬聖節有了和媽媽獨自相處的時間,因為小奧吉一個不開心,媽媽又急忙地趕去學校了,如果是平時的我們,肯定摔門進房間或者直接在家人面前脾氣爆發了,可via還是換上了萬聖節套裝,走進弟弟的房間,開導他。
即使她被忽略,她仍然愛她的父母,愛她的弟弟。
奧吉是不幸的,他出生就有缺陷。奧吉也是幸運的,他擁有一個我們很多人都無法擁有的溫暖的家庭。
學校:良師 人生路上的呵護人
你的印象中,「老師」是什麼樣子的人?很多人肯定會說,是那個突然出現在教室窗邊凝視著我的班主任,是那個整天說我「壞了一鍋粥」的人,但這部影片裡的兩位老師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教師Mr. Browne出現的片段很短,第一堂箴言課,當小奧吉被同班同學故意諷刺時,他及時結束了話題。
當拍集體照時,小奧吉獨自站在一邊很遠的地方,是Mr. Browne一把拉了他回來。
當小奧吉被頻繁塞紙條說是「怪物」時,他的主動作為停止了別人的欺凌。
另一位教師--校長Mr. Tushman則又是一位洞悉一切的睿智長者,一頭花發並不妨礙他的有趣,初次見面他就以自己的糗綽號逗笑了小奧吉,得知校園出現了霸凌事件,Julian的父母在辦公室以「高額的贊助費」威脅時,他笑著說:「我的朋友更多」。
學校中,我們何時真切感受到老師真正的溫暖?我認真地回想了一下,除開獲得好成績時得到的誇獎,幾乎沒有.. 從側面來看,這可能也表示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還不算太苦,至少不苦,老師的溫暖就無從給起。
但是我也聽過,當一些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老師給的是「蠢蛋」而不是「加油」;當一些孩子受到校園欺凌時,老師們選擇「獨善其身」而沒有「主動作為」;當個別女學生受到教師的侵犯時,校長們呼籲「息事寧人」而非「嚴肅處理」。
所以,有人就此墮落,有人封閉自己,甚至有人,選擇死亡。
奧吉除了一個溫暖完整的家庭,他的人生路上還有良師。
此外,除了親人、良師,還有學校中唯一願意跟小奧吉做朋友的兩個孩子,他們都是天使,給與小奧吉一束光。
「奇蹟」男孩不奇蹟,世界上有一些不那麼完美的人,他們的人生也許正值黑暗,我們的一絲友善和包容,可以給他們一束光。
當你面對正確與善良的選擇時,請選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