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再添競爭者,可穿戴市場究竟怎樣?

2020-12-23 布卡數碼

79元的小米手環引爆市場

在2014年的時候,小米發布了一塊鋼板之旅的小米手機4,還帶來了一款79元的智能穿戴設備——小米手環一代。就算是現在看來,79元的手環也是非常便宜,而在當時其他家的智能手環還動輒幾百上千元,這個對比已經非常強烈。沒有屏幕顯示,只有指示燈,通過手機連接能夠查看運動量、睡眠質量等手環常見功能。可能有很多讀者都有買過這一代的小米手環。

從那之後,原本智能穿戴行業的鼻主公司Fitbit的市場份額持續下跌,許多手機廠商以及國內的製造廠商都加入智能穿戴市場,憑藉與自家手機的互通性以及便宜的售價,收穫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從份額表上也能夠看出,佔比最多的不是知名品牌,而是其他,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小型的智能穿戴廠商在發光發熱,整個市場競爭依然很大,大廠發掘新市場的空間還很大。

異軍突起的華為

目前來講,智能穿戴設備發展比較成熟的是手環和手錶,其他眼鏡手套之類的還比較無用。華為在手機市場取得領先的地位之後,著手搭建自家的生態鏈,旗下的榮耀更是早早的就進軍了手環市場,與小米有一戰之力。而華為則是把精力花費在智能手錶以及真無線藍牙耳機兩個大領域,這也是蘋果生態鏈上最為成功的兩個環節。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時候,華為的可穿戴設備國內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小米,達到29.2%。主要是依靠著與P40系列同期發布的智能運動手錶GT2,以及真無線耳機Freebuds 3的強大競爭力。雖然今年華為收到的打壓情況不減反增,儘管10月份的Mate系列發布會沒有更新這兩款產品,但也可以預見,大量購買新機的用戶會選擇購買同廠商的周邊配件,市場份額可能還會保持好成績。

智能穿戴市場走勢

tu'yuan'shui'yin

除了手機廠商的強勢進場,國內其他的廠商也有著很大的野心,比如步步高,憑藉在教育行業紮根多年的深厚基礎,小天才智能手錶的市場也不容小覷。而且旗下的兩大手機品牌藍綠大廠,在穿戴設備的投入才剛剛開始,如果發展持有它們手機的大量用戶,大概率會引起一個非常誇張的市場擴張。

此外還有早年依託小米生態的華米科技、主打醫療健康的樂心科技、依然發光發熱的奇虎360等,這些都是在國內站穩腳跟的廠商。而前天紅米發布會上,還推出了一款首發價格269元的智能手錶,擁有屏幕顯示、心率檢測、運動監測、NFC等多種功能,這個價格已經把國內很多小型廠商打崩了,估計很快就會出現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重新洗牌。

寫在最後

目前來看,智能穿戴市場還是比較混亂的,雖然也有佔比非常多的幾個廠商,不過其他廠商所佔據的份額也不少。這不像手機市場那樣,全球就幾家手機廠商佔著最主要的份額,其他廠商的佔比小得可憐。從一方面看,說明現在消費者的選擇對象更多,不會受制於寥寥幾個品牌;從另一方面講,這可能也是因為市場不夠規範,依然有很多小作坊,可能他們的產品比較劣質但也賣出了不少,就比如有一些非常劣質的仿製耳機產品。總之不管怎樣,智能可穿戴設備這個行業的前景還是非常光明的。

本文由布卡數碼原創,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智能手環VS智能手錶:哪一個才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突破口?-虎嗅網
    為何微軟的智能腕帶Band會脫銷?這背後對於尚處在爭議中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又帶來怎樣的啟示? 業內知道,智能手錶一直被認為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敲門磚,所以進入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諸多廠商也多以智能手錶作為進入該市場的突破口。
  • 七喜控股涉足可穿戴產品 智能手錶十月上市
    可穿戴產品可謂目前A股市場炙手可熱的話題,多家上市公司積極涉足,主營PC銷售的七喜控股(002027,收盤價8.86元)也將加入「可穿戴」大軍。昨日,公司董秘顏新元透露,公司將在十月推出智能手錶。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品牌排名方面,華為、小米與蘋果分列前三。同期,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達1.25億臺,同比增長35%。
  • 百萬級智能穿戴是怎樣煉成的 智慧產品圈
    國外權威的物聯網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智能可穿戴設備已經榮居2015年第二季度物聯網應用的榜首。然而,儘管智能可穿戴被炒的火熱並且民眾對它的認知率已高達6成,但是使用滲透率仍然只有8.4%,整個智能可穿戴市場可謂「內熱外冷」。
  • 耐克、UA後阿迪退出可穿戴設備競爭,智能運動藍海為何仍未爆發?
    過去三年基於智能穿戴設備風口的討論不斷,競爭不斷,然而時至今日,這片藍海仍未爆發,相繼入局的運動品牌巨頭也紛紛退出可穿戴設備市場,這背後究竟是怎樣的原因?這片藍海又將何時迎來爆發?運動品牌巨頭接連退出可穿戴設備市場,在時新運動科技領域示弱,究竟是其自身能力的問題,還是可穿戴設備的巨大市場其實面臨危機?
  • 田徑世錦賽 博爾特能用的穿戴設備盤點(全文)_智能手錶_智能穿戴...
    所以擁有運動檢測功能的可穿戴產品,除了得到了運動愛好者們的喜愛之外,更是得到了很多職業運動員的青睞。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些,在今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上的這些項目中,那些最適合該運動項目的可穿戴設備。他們的最新智能手環Fitbit Surge,是一款擁有多項運動記錄的手錶,其中包括:戶外自由跑,跑步、網球、動感單車等。配合測量心率功能,讓用戶輕鬆健康的進行戶外運動。
  • 價值觀丨小米手環5 BOM表揭秘:布局最早,小米在可穿戴市場為何敗給...
    根據 Canalys 可穿戴手環的出貨量估計,小米手環 4 是 2019 年第三季度至 2020 年第一季度期間全球最暢銷的可穿戴手環產品。圖源:Canalys但隨著華為和榮耀等廠商的加入,小米開始慢慢失去優勢。
  • 2020年Q3智能手錶增速創新高已成可穿戴設備主力,持續霸佔京東熱賣...
    近日,IDC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整體來看,Q3中國成人手錶出貨量達450萬臺,同比增長76.8%,增速創今年新高,已成可穿戴設備主力。而京東作為用戶選購3C數碼產品的主陣地,智能手錶這一品類也長期霸佔了京東電腦數碼的熱賣榜單,成最受用戶青睞的必備單品!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而可穿戴設備檢測到的不同生活場景下人們的實時身體指標數據,是一座丞待開發的黃金礦山,將推動健康管理市場的爆發。疫情刺激健康需求,可穿戴市場瞄準未來健康在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過程中,健康管理的理念越來越被公眾重視。
  • 智能穿戴概念是什麼意思?智能穿戴概念股有哪些?
    電子元件,蘋果,小米,智能家居 3 300562 樂心醫療 14.20 0.21% 樂心手環目前在國內市場份額僅次於小米,位居國內第二,2016年Q2市場份額達到10.8 次新股,高送轉 4 002579 中京電子 8.86 0.11% 持有樂源數字20.45%股份,樂源數字為國內智能穿戴先鋒龍頭 電子元件,柔性電路 5 601231 環旭電子 9.17 0.00% 憑藉先進的SiP封裝技術成為
  • Pebble 發布兩款智能手錶和一款神秘可穿戴新品
    既兩周前在新版的固件更新中大幅升級了 Pebble Health 的功能之後,就在幾個小時前,Pebble 第三次上線 Kickstarter,推出了 Pebble 2 和 Pebble Time 2 兩款智能手錶以及一款叫做 Pebble Core 的神秘可穿戴設備。
  • Pebble 發布 2 款智能手錶和一款神秘可穿戴新品
    既兩周前在新版的固件更新中大幅升級了 Pebble Health 的功能之後,就在幾個小時前,Pebble 第三次上線 Kickstarter,推出了 Pebble 2 和 Pebble Time 2 兩款智能手錶以及一款叫做 Pebble Core 的神秘可穿戴設備。
  • 360兒童手錶8X新品來襲,引領兒童可穿戴走向成熟期
    在360兒童與Kido合併運營的引領下,兒童智能手錶行業、乃至於整個兒童可穿戴設備領域,將有望擺脫以往同質化競爭的固有模式,進入差異化競爭時代。這些年來,中國市場上的兒童智能手錶出貨量年年增長,甚至在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上佔據了第一主力的位置,可見各地家長對這種產品的需求量有多大。然而人們卻發現,市面上的多數產品並未有效解決家長們最大的痛點----安全關切和陪伴缺失。從2015年開始媒體就不斷披露出,市場上多個品牌兒童智能手錶存在安全漏洞。
  • 智能服裝:引爆2016智能穿戴新發展
    那麼,智能服裝領域又有著怎樣的一片市場空間,蘊藏著怎樣的商業機會和挑戰呢?其實,在智能穿戴領域,智能服裝的出現與發展已非什麼科幻的稀罕物。自從20世紀90年代MIT媒體實驗室的可穿戴多媒體計算機問世以來,國內外學者便開始關注可穿戴技術與智能服裝的研究。
  • 搞不懂智能可穿戴終端?看完它你就全明白啦
    智能可穿戴終端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體支持和雲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其思想和雛形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設備推出,2012年智能手錶等可穿戴終端開始爆發,2013年下半年進入產品密集發布期。近兩年可穿戴終端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多種因素的推動,是技術、產業、用戶需求共振的結果。
  • 聚碳酸酯PC應用新機遇,智能穿戴熱點可期!
    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市場的持續增長,進一步推動了各種可穿戴設備原材料的需求。在材料選擇方面,由於可穿戴設備的材與人體肌膚直接或間接接觸,需要具備安全、透氣、耐用、舒適等特性,矽膠、彈性體TPE、TPU、PC、PA甚至是聚氨酯、膠黏劑等成為智能穿戴設備的主要選擇材料。下面我們來看看在智能穿戴設備上幾乎無處不在的聚碳酸酯。
  • 探訪華為可穿戴實驗室:目睹手錶手環誕生的「九九八十一難」
    近日,智東西前往陝西西安,對華為全新開放的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進行了深入探訪,親眼見證了華為運動健康智能穿戴產品誕生背後的秘密歷程。與此同時,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穿戴與健康產品線總裁張煒等高管也來到現場,為大家分享了華為智能穿戴業務背後的發展理念,以及西安研究所的構建與特點。
  • 谷歌和三星在智能手錶領域勾心鬥角
    但是怎樣協調好與谷歌的合作關係、以及自己本身產品線的互補,就需要技術和藝術了......   關於Tizen作業系統應該在可穿戴設備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一問題,谷歌和三星之間是否存在分歧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 【智能產品面面觀】從臉盲症看可穿戴設計尷尬
    其實從以上5幅圖可以看出,目前就智能穿戴設備而言品牌設計創新的嚴峻性。如今智能手錶錶帶更換便捷,識別智能手錶的品牌只能靠表殼的造型和功能來區別。舉例目前比較火的三款智能手錶HUAWEI Watch、MOTO 360二代、三星Gear S2。
  • 全球智能手錶排名:小米落榜,華為躍至第二,榜首拿下1/4市場
    相較於前幾年的不溫不火,近兩年智能穿戴設備一路躥紅,相關產品的出貨量也急劇上升。近日,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最新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報告,Q1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7260萬臺,同比增長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