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元的小米手環引爆市場
在2014年的時候,小米發布了一塊鋼板之旅的小米手機4,還帶來了一款79元的智能穿戴設備——小米手環一代。就算是現在看來,79元的手環也是非常便宜,而在當時其他家的智能手環還動輒幾百上千元,這個對比已經非常強烈。沒有屏幕顯示,只有指示燈,通過手機連接能夠查看運動量、睡眠質量等手環常見功能。可能有很多讀者都有買過這一代的小米手環。
從那之後,原本智能穿戴行業的鼻主公司Fitbit的市場份額持續下跌,許多手機廠商以及國內的製造廠商都加入智能穿戴市場,憑藉與自家手機的互通性以及便宜的售價,收穫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從份額表上也能夠看出,佔比最多的不是知名品牌,而是其他,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小型的智能穿戴廠商在發光發熱,整個市場競爭依然很大,大廠發掘新市場的空間還很大。
異軍突起的華為
目前來講,智能穿戴設備發展比較成熟的是手環和手錶,其他眼鏡手套之類的還比較無用。華為在手機市場取得領先的地位之後,著手搭建自家的生態鏈,旗下的榮耀更是早早的就進軍了手環市場,與小米有一戰之力。而華為則是把精力花費在智能手錶以及真無線藍牙耳機兩個大領域,這也是蘋果生態鏈上最為成功的兩個環節。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時候,華為的可穿戴設備國內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小米,達到29.2%。主要是依靠著與P40系列同期發布的智能運動手錶GT2,以及真無線耳機Freebuds 3的強大競爭力。雖然今年華為收到的打壓情況不減反增,儘管10月份的Mate系列發布會沒有更新這兩款產品,但也可以預見,大量購買新機的用戶會選擇購買同廠商的周邊配件,市場份額可能還會保持好成績。
智能穿戴市場走勢
除了手機廠商的強勢進場,國內其他的廠商也有著很大的野心,比如步步高,憑藉在教育行業紮根多年的深厚基礎,小天才智能手錶的市場也不容小覷。而且旗下的兩大手機品牌藍綠大廠,在穿戴設備的投入才剛剛開始,如果發展持有它們手機的大量用戶,大概率會引起一個非常誇張的市場擴張。
此外還有早年依託小米生態的華米科技、主打醫療健康的樂心科技、依然發光發熱的奇虎360等,這些都是在國內站穩腳跟的廠商。而前天紅米發布會上,還推出了一款首發價格269元的智能手錶,擁有屏幕顯示、心率檢測、運動監測、NFC等多種功能,這個價格已經把國內很多小型廠商打崩了,估計很快就會出現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重新洗牌。
寫在最後
目前來看,智能穿戴市場還是比較混亂的,雖然也有佔比非常多的幾個廠商,不過其他廠商所佔據的份額也不少。這不像手機市場那樣,全球就幾家手機廠商佔著最主要的份額,其他廠商的佔比小得可憐。從一方面看,說明現在消費者的選擇對象更多,不會受制於寥寥幾個品牌;從另一方面講,這可能也是因為市場不夠規範,依然有很多小作坊,可能他們的產品比較劣質但也賣出了不少,就比如有一些非常劣質的仿製耳機產品。總之不管怎樣,智能可穿戴設備這個行業的前景還是非常光明的。
本文由布卡數碼原創,原創不易,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