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Q3智能手錶增速創新高已成可穿戴設備主力,持續霸佔京東熱賣...

2020-12-25 中國經營網

近日,IDC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整體來看,Q3中國成人手錶出貨量達450萬臺,同比增長76.8%,增速創今年新高,已成可穿戴設備主力。而京東作為用戶選購3C數碼產品的主陣地,智能手錶這一品類也長期霸佔了京東電腦數碼的熱賣榜單,成最受用戶青睞的必備單品!

IDC中國研究經理潘雪菲認為:「成人手錶與各場景的入口設備的聯動,不僅提升了手錶的應用價值,更加提升了其他智能設備對於用戶需求的識別和判斷能力。」面對這一品類的巨大市場,智能手錶/手環產品早已吸引了三星、華為、VIVO等廠商紛紛入場布局,爭先扎堆發布新品,創造出新的市場爆點。

其實,IDC報告所顯示出的智能手錶的爆發式增長,除了用戶對這一產品的強需求外,也得益於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助推。在京東9月新品大賞認證清單顯示,主打戶外運動必備的榮耀手錶GS Pro、高顏值外表的Zepp E時尚智能手錶以及vivo WATCH智能手錶三款好物成9月潮流新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追捧。

而在剛剛過去的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中,華為作為備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在京東平臺、營銷、物流等全方位助力下,預售期間華為手錶預售銷量同比猛增12倍。此外,在先前的「京東智能網絡巔峰24小時」上,京東順應華為1+8+N戰略模式,雙方聯合試水了「組套」的全場景營銷方式,將手機+穿戴品類等進行組合發售,帶動華為弱勢品類實現銷量的倍增,最終拉動華為智能手錶等穿戴設備取得了同比增長207%的戰績,再次為品牌帶來了全新增量市場。

而在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的背景下,兼具顏值與健康監測功能的智能手錶自然也爬上了越來越多人的手腕。11月1日至11日,京東電腦數碼智能手錶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15%,已逐漸成為新潮青年管理自身健康的新選擇,引爆新一輪消費熱潮。

不難發現,以智能手錶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已經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智能生活水平,這背後離不開廠商、平臺多年來在智能品類的持續深耕。未來,隨著手錶產品功能的完善,京東等平臺還將持續助推品牌打開應用市場,促進智能設備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相關焦點

  • 智能手環VS智能手錶:哪一個才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突破口?-虎嗅網
    為何微軟的智能腕帶Band會脫銷?這背後對於尚處在爭議中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又帶來怎樣的啟示? 業內知道,智能手錶一直被認為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敲門磚,所以進入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諸多廠商也多以智能手錶作為進入該市場的突破口。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來自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可穿戴設備收集的數據可以預測疾病,人們通過可穿戴設備改善運動之外的健康狀況將成為新的趨勢。放眼全球市場,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全球智能手錶總出貨量依舊同比增長20%。這說明了經歷了疫情,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心臟、血氧監測、運動健身的關注及其相關設備的需求陡然提升。
  • 2020年智能穿戴創新材料與應用高峰論壇圓滿舉辦
    2020年智能穿戴創新材料與應用高峰論壇圓滿舉辦 艾邦產業通 發表於 2020-12-24 14:20:04 可穿戴設備作為未來「網際網路+」重要發展方向,在逐漸貼近我們的生活
  • 智能手錶成為新一輪電子行情
    2020年第三季度,成人手錶市場出貨量450萬臺,同比增長76.8%,創下近一年來增速新高。其中基礎手錶在華為的帶領下,眾多廠商積極跟進,共同促進其市場出貨量增速達到138.8%;智能手錶市場在Apple Watch的新品帶動下恢復增長,同比實現25.5%的增速。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品牌排名方面,華為、小米與蘋果分列前三。同期,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達1.25億臺,同比增長35%。
  • 全球智能手錶排行榜:華為逆勢增長118%,中國還有個品牌躋身前五
    根據權威調研機構IDC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1.7%,至2.758億部,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同比)下降。不過另一邊,可穿戴設備市場卻實現了逆勢增長,出貨量同比增長29.7%至7260萬部。目前行業已形成智能手錶、智能手環和無線耳機三足鼎立的局面。
  •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成人手錶市場出貨量450萬臺 創下近一年來...
    12月1日下午消息,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616萬臺,同比增長16.6%,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677萬臺,同比增長10.6%。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成人手錶市場出貨量450萬臺,同比增長76.8%,創下近一年來增速新高。
  • 探訪華為可穿戴實驗室:目睹手錶手環誕生的「九九八十一難」
    2020年是全球智能穿戴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裡華為共推出了7款智能穿戴產品,包括面向運動健康賽道的HUAWEI WATCH GT 2、HUAWEI GT 2 Pro和HUAWEI WATCH FIT等智能手錶。
  • 田徑世錦賽 博爾特能用的穿戴設備盤點(全文)_智能手錶_智能穿戴...
    1田錦賽與可穿戴設備的關係  [中關村在線可穿戴頻道原創]隨著譚維維和沙寶亮的一首《乘夢飛翔》,2015世界田徑錦標賽在北京的鳥巢拉開了帷幕。雖然到現在我們的國手還未給國家上繳一塊金牌,但中國的田徑實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希望之後的幾天裡,中國的小夥子們能多多努力,早日捧金。
  • 耐克、UA後阿迪退出可穿戴設備競爭,智能運動藍海為何仍未爆發?
    HTC在2016年共同發布的可穿戴設備組合。這實際上指向了兩個重要難點:第一,以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雖然直接與運動掛鈎,但從本質上來看,比起鞋服類產品,其需要的研發技術水平要求高得多,成本也更高。對於沒有電子設備研發基因的運動品牌來說,獨立研發的模式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可觀的收效。
  • 【意盛波公開技術研討會】誰說智能手錶成雞肋,智能可穿戴產品就沒有未來!
    都說智能手錶誕生不超過5年,但好日子看上去已經走到了盡頭。誠然,智能手錶雖已成「雞肋」,但智能可穿戴產品未來還有不錯的發展前途。
  • 智能手錶再添競爭者,可穿戴市場究竟怎樣?
    79元的小米手環引爆市場在2014年的時候,小米發布了一塊鋼板之旅的小米手機4,還帶來了一款79元的智能穿戴設備——小米手環一代。從那之後,原本智能穿戴行業的鼻主公司Fitbit的市場份額持續下跌,許多手機廠商以及國內的製造廠商都加入智能穿戴市場,憑藉與自家手機的互通性以及便宜的售價,收穫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從份額表上也能夠看出,佔比最多的不是知名品牌,而是其他,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小型的智能穿戴廠商在發光發熱,整個市場競爭依然很大,大廠發掘新市場的空間還很大。
  • 「I Need a Doctor」 智能可穿戴設備為何能救人一命?
    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全天候隨身佩戴的智能終端,是非常適合作為24小時監測健康的接口,而心率監測功能,能為用戶提供舒適的長期心律監測,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來進行健康監測和管理
  • 全球智能手錶排名:華為小米無緣前三,蘋果居首位
    文/楊劍勇權威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報告,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為1370萬隻,同比增長20%。依據蘋果年報數據顯示,以AirPods、Apple Watch可穿戴設備需求強勁,2019財年營收規模為245億美元(人民幣超1700億元),同比增長41%。自2014年發布首款Apple Watch後,不僅成全球智能手錶發展風向標,同時,可穿戴設備也成長為蘋果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
  • 重新思考物聯網和可穿戴存儲設備的設計
    如果當下無處不在的智慧型手機是《星際迷航》所幻想出來的溝通工具,那麼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錶、健身腕帶或是將我們的手指變成手勢控制器的指環),則最終能將最新的高科技帶給大眾。但可穿戴設備並不僅僅是現有行動裝置的演變,它的物理尺寸和電路要求與智慧型手機有著極大的不同,這讓它們屬於完全不同的硬體類別。
  • 七喜控股涉足可穿戴產品 智能手錶十月上市
    可穿戴產品可謂目前A股市場炙手可熱的話題,多家上市公司積極涉足,主營PC銷售的七喜控股(002027,收盤價8.86元)也將加入「可穿戴」大軍。昨日,公司董秘顏新元透露,公司將在十月推出智能手錶。
  • 【明天見】2015智能穿戴創新•設計高峰論壇
    中國創客可以向時尚業學習什麼可穿戴健康設備的未來發展及商業模式時尚科技從智能手錶開始TAPU智能眼鏡方案應用在中國基於聯通M2M開放平臺的可穿戴解決方案>智能穿戴創新·設計高峰論壇智能穿戴項目路演2015智能穿戴設備已從概念走向商用化,智能眼鏡、智能腕錶、傳感器智能服、太陽能充電背包等穿戴式智能設備大量湧現,使得智能穿戴滲透到健身、醫療、娛樂、安全、財務等眾多領域。
  • 中天網景田野:從設備端到應用服務,為智能穿戴全場景賦能
    智能穿戴行業未來可期2020年,疫情影響下,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仍在增長,預計今年會達到39600萬臺。創新賦能引領行業發展現下智能穿戴行業領域發展仍面臨著:品牌之間同質化嚴重,開發成本居高不下,企業亟需實現設備智能應用升級改造;應用場景多元複雜,產品軟體開發問題多多,亟需全新技術架構支撐;行業競爭激烈,業務增長乏力,亟需以數位化營銷帶來最大化效益的挑戰。
  • 可穿戴設備徹底火了?小米手錶Color全面評測:下一個時代的開始
    以智能手錶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到了2019年開始徹底火了,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小米也開始跑步進場,一副要大幹一場的架勢。2019年10月29號,雷軍開始給小米智能手錶造勢,聲稱「市場上絕大部分智能手錶其實是大號手環」。
  • 2020智能手錶行業:華為搶佔54%線上份額,國產品牌增速快
    近兩年來,國內外智能手錶領域出現了爆炸性增長。預計2018年國內智能手錶總銷售量同比增長63%,2019年中國智能手錶市場也將保持55%的增速。現在國內智能手錶市場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據萬行大數據顯示,2020年3月至11月,京東平臺智能手錶類別的總銷售量為299萬臺,銷售額超過26億韓元。其中,6月份一個月的銷售量達62萬臺,一個月的銷售額達6.4億韓元。過去,蘋果是智能手錶領域的佼佼者,與三星、Fitbit一起一度分享了智能手錶領域88%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