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億兒童在遭受「隱性飢餓」,看似吃飽了,補的卻是「假營養」

2020-12-23 騰訊網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正常人肚子餓了,大腦、身體、情緒都會有反應,並通過食物來解決飢餓感,這是「飢餓」

還有一種飢餓,會存在人的身體內,表現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被稱為「隱性飢餓」。飢餓實質上是營養不良,人體內缺乏某種礦物質、維生素,造成的營養不平衡。

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一份資料中:受隱性飢餓影響的人數在全世界高達20億,中國佔了3億,兒童佔1.1億。

1.1億兒童在遭受「隱形飢餓」,看似吃飽了,補的卻是「假營養」

這幾天,母嬰群裡的壯壯媽媽非常煩惱,7歲的壯壯體重已經接近80斤,屬於嚴重超標。從小壯壯就很能吃,家裡人也覺得能吃是好事,長身體,孩子胖乎乎的也可愛。

上小學後,在同學中壯壯就變得非常顯眼,家裡人這才意識到孩子體重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和心理健康。壯壯媽媽一直以為孩子胖是因為營養太多吸收不了,在醫院體檢後得出的結論卻正相反,醫生說:壯壯實際上是營養不良。

在大多數人眼裡,身體肥胖的人一定是「營養過剩」。殊不知,胖子只是脂肪過剩,和營養過剩並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是因為吃了太多高糖、高熱量的食物,缺乏其他營養的補充,而變成營養不良,也就是隱性飢餓。

飢餓的重災區已經蔓延到兒童。《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中提到,中國兒童正面著營養不良和肥胖的雙重壓力有專家認為,如果兒童在早期就存在營養失衡的情況,長期下來所造成的後果將會不可逆轉、也無法彌補,更是對成年後的身體健康造成風險。

長期的隱性飢餓,不僅會影響身體發育,甚至影響到智力發育,現今絕大多數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各種亞健康問題,都與隱性飢餓密切相關。

那麼,「假營養」具體有哪些呢?

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肥胖兒童中70%都存在著營養不良。這和當下兒童及青少年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一:高熱量食物有營

很多父母包括老一輩都認為,給孩子吃大魚大肉就是吃好了。甚至為了孩子多吃飯,加入高熱量食物:炸雞、薯條、辣條、奶茶……這些高熱量食物,只會讓孩子長胖,營養並不全面。

二:喝湯才有營養

這幾年隨著粵菜的普及,廣東的煲湯也被大眾所認可,認為萬物皆可煲,湯裡富含食物的精華,非常有營養。事實上,湯裡只有能溶解的鉀元素,最想補的鈣、鐵依然在肉裡,喝湯實際上補的只是—胖。

白粥才養人

傳統早餐中,最常出現的是一碗白粥、一份鹹菜、再加點饅頭或油條。一份白粥裡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單一,只是糊化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都非常低。其中沒有任何優質蛋白,滿足不了孩子的生長需求。

四:長期吃高蛋白營養高

有的年輕父母,認識到應該給孩子補充蛋白質高的食物。孩子的胃口小,吃的少,為了儘量多吸收蛋白,就選擇高蛋白食物。事實上,天天攝入「高蛋白」,反而會對嬌嫩的腎臟造成負擔。

五: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不愛吃青菜的寶寶比比皆是,很多家長認為水果可以替代蔬菜,就買了各種水果給孩子吃。兩者所含營養成分各不相同,並不能互相代替。水果含有豐富的果糖、維C,蔬菜含有鈣、鐵等微量元素。

孩子身高發育只有一次,飲食營養補充有講究,要學會吃對補對

在小朋友成長中,通過合理的三餐、恰當的營養比例,完全可以改變隱形飢餓這種情況。

平均每天一碗穀物類食物能夠促進腸道通暢、穩定體內血糖,

每天一個拳頭大蔬菜和水果。種類儘量多樣化,每天也要進行更換,讓營養更全面。

每天一杯奶。1歲以後就可以喝牛奶,也可以引入酸奶、奶酪等奶製品。

堅果當零食。堅果含有促進大腦發育的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

每天掌心大肉類。魚肉、雞肉、牛羊豬肉,含有蛋白質和鐵,提高孩子免疫力。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 隱形飢餓 」,你真的吃飽了嗎?
    「 隱形飢餓 」,你真的吃飽了嗎?不久前,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數據顯示,全球有20多億人存在「隱性飢餓」,中國超過3億。一旦攝入食物,就能抵消的飢餓感,是顯性飢餓。
  • 剛剛,中國企業改寫兒童營養史!QQ星配方牛奶首發上市
    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如果誰家的孩子沒吃飽餓著了反倒成了一件奇事。傳統的觀點認為,只要能夠吃飽,身體自然就健康。但此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發布的「臨床營養門診患兒營養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19.1%的兒童存在營養不良,「隱性飢餓」十分普遍。看似吃了很多,孩子卻是「隱性飢餓」?
  • 營養缺乏病不見了但「隱性飢餓」還在
    今天,這些現象已經很少見了,人們在溫飽問題解決後奔向小康的時候,宏量元素過量隱性飢餓也就是「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仍在困擾著中國百姓。中國營養學會微量元素營養分會第十五次學術會議暨富硒產業發展論壇於12月3日-6日在福建壽寧召開。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單位、企業等人員集聚一堂,共同探討和百姓健康息息相關的這一營養話題。
  • 康寶萊「營養零飢餓」計劃 助力實現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2020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告訴了我們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營養不足的人數有可能新增8300萬至1.32億人在全球範圍內,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平均每9人中就有1人帶著飢餓感入睡。
  • 專注兒童成長 伊利牛奶QQ星為3~6歲兒童補充營養添助力
    專注兒童成長 伊利牛奶QQ星為3~6歲兒童補充營養添助力 來源:財訊網 • 2020-10-28 14:21:20
  • 別讓「假飢餓」毀了你的減肥大計!
    害怕「吃不飽」「餓得快」是許多人對減脂餐敬而遠之的主要原因但其實一頓合理搭配的減脂餐是完全能夠滿足營養需要並能飽腹的可是有許多人即便頓頓吃好頓頓吃飽而是「假飢餓」菌sir今天就告訴大家5種常見的「假飢餓」希望能幫助大家好好思考減脂的終極問題:To eat or not to eat!
  • 雅培小安素,一款補充兒童全營養配方的奶粉,1-10歲兒童長高看得見
    也正是因為這點,大家請注意下包裝正面明確指明:「For Children 1 to 10 years」,也就是適合1歲到10歲的兒童服用。(推薦1-3歲還是喝原味小安素,3-10歲可以根據喜好選擇不同的味道)
  • 假吃、催吐,央視評「大胃王」吃播:袁隆平爺爺讓咱吃飽,沒讓咱糟踐糧食
    In May 2016, host "Mizijun" posted a video of her eating 10 cups of instant noodles in 16 minutes and 20 seconds on bilibili, garnering 1.73 million views and leading the Mukbang trend in China.
  • 奶粉市場細分,兒童奶粉破勢而立,品牌巨頭齊聚集,有何魅力?
    3罐奶粉,因此3歲後單個家庭月需購奶罐數是比較少的,遠不如1~3段奶粉銷售量。多樣化營養配方,提高競爭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2019年世界兒童狀況》報告指出,全球5歲以下兒童有1.49億出現生長遲緩,近5000萬兒童處於消瘦狀態,有3.4億兒童因維生素和其他必需營養素攝入不足而遭受隱性飢餓的困擾,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兒童營養。
  • 《飢餓遊戲3》首日預售1.3億成「年度之王」
    《飢餓遊戲3》北美海報(1 /4張)《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票房常盛不衰。據美國媒體報導,將於本月21日在美國上映的《飢餓遊戲3:嘲笑鳥》(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的首日預售票房已超過1.3億美元,堪稱本年度首日預售「票房之最」,也勢必成為本年度北美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據悉,該片有望引進中國內地。
  • 美國國稅局:蕭條或持續至2027年,美國四分之一的兒童正遭受飢餓
    在美聯儲12月9日最新發布的經濟褐皮書中,決策者似乎在暗示,他們此前擔心的第二波新冠病毒蔓延將引發的美國經濟放緩正在逐步形成趨勢,報告顯示在12個聯儲地區中,有四個地區近幾周「幾無或全無增長」,其他地區則僅出現溫和增長,因病毒持續蔓延,再加上經濟衰退的影響令一些企業和家庭遭受重創,
  • 有一種關心則亂叫「毒輔食」,看似孩子吃飽了,腸胃根本消化不動
    有一種關心則亂叫「毒輔食」,看似孩子吃飽了,腸胃根本消化不動俗話說「關心則亂」,尤其是沒有輔食餵養經驗的寶媽們,關心孩子的身體發育,又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一不小心就給孩子吃錯了輔食!以下幾種「毒輔食」,看似孩子吃飽了,實則腸胃根本消化不動:1)90%孩子都喝過的米湯80、90後的孩子都喝過米湯,但科學研究證實,米湯並不適合作為輔食,時間長了還會影響消化系統發育。米湯中含有量最多的是水和澱粉,並沒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只能起到飽腹長胖的作用,而且容易造成脾胃失調,影響其他食物營養的消化吸收。
  • 這些看似營養的食品,正在「偷走」孩子健康,製作環境堪比垃圾場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市面上的零食種類越來越多,有些打著「兒童食品」的口號出售,不少家長就以為這些食品很有營養。但實際上,有些看似營養的零食,生產條件並不合格,如果經常給孩子吃的話,無疑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 如何判斷寶寶吃飽?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按需餵養」即餓了就吃! 選擇按需餵養,可以及時補充寶寶需要的能力和營養,更有助於寶寶體重、身高的增長! 另外,按需餵養還能刺激媽媽的激素分泌,使乳汁分泌旺盛;更有利於消除奶脹,預防乳腺炎。 三.如何判斷寶寶吃沒吃飽? 1.
  • 0-1歲寶寶餵養常識,包括母乳餵養、輔食、營養補充等
    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較清,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水分是給寶寶解渴的;後奶呈乳白色,富含脂肪和熱量給寶寶抗飢餓的。為了保證寶寶營養,建議哺乳媽媽在餵奶時儘量餵完一側再換另一側。 你看似愛乾淨的行為,可能在傷害寶寶哦!你用消毒巾擦拭乳頭的同時不僅殺滅了乳頭上含有的能幫助寶寶建立腸道菌群、提升免疫系統的有益菌,同時也讓消毒成分被寶寶的腸道吸收。出於健康考慮,媽媽哺乳前可以用溫熱毛巾擦拭即可。 5、多喝濃湯有助下奶?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 小分子肽可以營養人體細胞,顯著提升免疫細胞的「戰鬥力」
    補肽=補生命,細胞健康=人體健康!   細胞的兩個階段  每一天,你體內的細胞都在複製,同樣的過程也持續地發生在你的肌膚、毛髮、血液的細胞和器官。  研究人員說「細胞在飢餓等脅迫條件下會主動降解自身細胞質組分,這一過程被稱為『自噬』。此前有研究認為,自噬在重編程早期發揮關鍵作用。而我們研究發現,自噬對重編程非但不是必須,反而起阻礙作用。  因此,要保障重編程的正常順利進行,必須減少細胞自噬,也就是不能讓細胞「忍受飢餓」。
  • 希望能幫助 劉在石 劉仁娜為了恢復暴雨災害捐款1億5千萬韓元
    韓國全國災害救助協會方面表示:「劉在石希望為災民們使用,希望通過2020年水災緊急救助活動,痛快地拿出了1億韓元。據韓國全國災害救助協會方面透露,劉在石從2006年捐贈了1000萬韓元的水災年金開始,2014年歲月號慘案,2016年大邱西門市場火災,2017年浦項地震,2019年江原道山火等災難、災害發生時,通過捐款,展現了良好的影響力。
  • 《童謠森林》:別小瞧孩子被起外號,也許孩子正在遭受隱性欺凌
    然而,家長們千萬不要小瞧了孩子被起外號,因為孩子很可能正在遭受"隱形欺凌"一、 起惡意外號屬校園霸凌,孩子也許在遭受"隱性欺凌"1、校園霸凌已經不是新鮮話題,但是人們對"隱形霸凌"又了多少呢?多數人對校園霸凌的理解都停留在"暴力欺凌"這一層面上,但是其實暴力事件只是校園霸凌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霸凌行為是難以察覺的。
  • 「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營養均衡,收穫健康
    對於一名專業的營養師來說,「吃飯」是基礎之事,「好好吃飯」是分內之事,教大家「健康吃飯」是該做之事。一談到吃飯,大家心中總會有一個「基本綱領」,例如我們常說的「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這個「餐食綱領」該如何理解?生活中又該如何具體作為?一篇短文,希望能教會您「科學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