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疫情後的馬拉松產業:「破圈」迫在眉睫,會是誰?

2020-12-27 騰訊網

即將過去的2020,對所有人、所有行業,都是極其特別的一年。疫情起起伏伏,從年初到歲尾,還沒個頭。

馬拉松因為屬於大型人員聚集性質的群體性賽事,在復工復產大潮中,走得頗為艱辛。迄今也只能說,局部恢復,部分正常。今年國內絕大多數賽事,都取消了。

沒有比賽,等於馬拉松產業失去了根基。以各路運營商為代表的馬拉松行業從業者,有的沒捱過去,轉行了,有的還在堅守,卻不知道希望何時到來。

這種時刻,充分暴露了馬拉松行業一些弊端。

這幾年國內馬拉松的快速發展,模式無外乎兩種,一種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一種主要靠市場招商。

一個趨勢是,政府給的錢在逐步減少,而市場暫時看來,就是那麼大。特別是中小城市的招商,極不樂觀。某種程度上講,國內馬拉松的生存,是脆弱的。

上市?

作為曾經的行業老大,智美在運營模式上,給國內馬拉松留下一些有益的嘗試。

起初,馬拉松都是以當地體育局為主,組織一班人馬辦賽,多是臨時性的。比賽來了,抽調大家忙上一陣子,過後大家各自回到原崗位。

智美原是一家廣告公司,老總任文敏銳地嗅到了馬拉松產業的商機,便打破地域限制,遊說地方政府積極辦賽,你們沒人懂馬拉松,沒關係,我們來幫忙做啊!

智美後來上市了,當然不是靠的馬拉松。恰恰是資本進來後,被資本所左右,給其馬拉松運營帶來不利的影響。

馬拉松現階段在國內,由政府主導,被賦予多重屬性,不能簡單地視為一件商業化產物。用資本思路來玩馬拉松,短期內很難行得通。

資本追逐的是利潤,而馬拉松需要市場培育,沒有快錢可賺的。若是每場賽事都要求盈利的話,很多都無法生存下去的。

一味追求利潤,勢必壓縮賽事運營費用,降低賽事品質,從而影響賽事體驗感和口碑。智美在過去幾年間,真正來錢的,不是靠賽事運營,而是央視直播這一「利器」。去年失去這一資格後,馬上就跌落凡間,泯然眾人矣。

包括眼下萬達體育做的幾場賽事,更多地還是利用資本帶來的資源配置,顯得自己有幾分特別,也非中國馬拉松的解決之道。

從眼前現實看,智美的上市算不上成功,卻也不能否定馬拉松產業上市的積極意義。智美的問題,在於處理資本力量與專業運營之間的關係失當,加之後來其自身出現的一些問題,才滑落到如今這情形的。

上市,可以帶來大量的資金,可以有更大的雄心、更多的選擇,能夠為中國馬拉松做更多以前不能、不敢做的事。

智美的經驗教訓,足以帶給行業很多啟迪。一定程度上,智美也是民營運營商的天花板。

智美掉下來後,中國馬拉松迫切需要有些新的運營思路、模式的探索和嘗試,誰能肩負此重任?

探索!

縱觀國內馬拉松產業圈,眾多民營運營商有活力,在競爭格局大致固化的眼下,難以拿下優質資源,只能不斷往下沉。比較顯眼的是,幾家國資背景的運營商中,中奧路跑這幾年的穩健擴張、戰略布局。

早先,作為田協與中體產業共同成立的專業化體育賽事運營管理及諮詢公司,中奧路跑只運營著北馬,相應地為包括深馬在內的多場馬拉松提供諮詢服務和相關執行工作。

從2016年參與創辦武漢馬開始,中奧路跑慢慢布局,2018年拿下廣馬,2019年收下北京半馬,今年又收編南京馬,已形成一個集團軍。

坐擁北馬,中奧路跑有著國內馬拉松最優質資源,不斷複製,將其運營的幾場賽事,都打造為國內頂級水準。從趨勢看,中奧路跑也不會大規模拿賽事,其往往是選擇大城市,或者有潛力成長為最具影響力賽事的城市下手。

智美之後,中國馬拉松一度群龍無首,隨著中奧路跑體量增大,其往後的重心,不應該只局限於具體辦賽上。而是要有老大的眼界和境界,為國內馬拉松、為行業進行一些有些的探索和嘗試,幫助中國馬拉松找出一些新路來。

比如,如何有機地吸納社會資金進入到馬拉松產業中,為馬拉松所用。中奧路跑完全可以憑藉自己手中國內最優質的賽事群,在模式上有所突破,同時亦能帶給其他運營商以借鑑。

中奧路跑擁有田協背景,也有義務為中國馬拉松探路。可以嘗試打破單個城市、運營商壁壘,擴大一場場馬拉松的外延,不斷挖掘出賽事的內涵來。

中國馬拉松的前行和發展,需要像中奧路跑這樣一個行業領先者和帶頭人,將產業的蛋糕無限做強做大。

特別是在資本方面的大膽嘗試,中奧路跑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看看能否運用資本力量,增強馬拉松中下遊產業的活力,給行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加快馬拉松產業與市場資本的融合。

像眼下很多賽事都要招標,一年或兩三年的,十分不利於賽事?穩定長期發展。若是運營商能夠引入資本,自身實力的強大和能力上的突破,可以擴大抵禦這種風險的能力。同時,還可不斷擴大自主運營賽事的類別,逐步形成自主IP,一步步解決?馬拉松產業中的一些痼疾。?

當然,這對於中奧路跑,也是挑戰。因為資本主導的市場化競爭,看的不是你過往如何優秀,而是如何在市場殘酷競爭中做正確的選擇。

等於中奧路跑將自身完全置於市場中,在時下的運營、盈利模式上更進一步,進入一種投入產業、再投入的良性循環,通過其努力,帶給中國馬拉松更多的標準建設和示範作用。

這才是行業老大的擔當和作為,而非就拿著幾個賽事常規性操作。一旦能夠破圈成功,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作為,其意義是之前的智美不可比的。不但是其自身的蛻變和進化,更能推動田協、馬拉松產業在發展、理念以及經營上實現飛躍。

在2021,期待中奧路跑能夠有所突破,帶給中國馬拉松產業些許新思維。這是中國馬拉松明天的希望。

相關焦點

  • 疫情重創馬拉松第一股 智美體育的春天在哪裡?
    繼去年丟掉「奔跑中國」獨家運營權後,中國馬拉松第一股智美體育在2019年的業績由盈轉虧。3月30日晚,智美體育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公告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公司收入1.59億元,同比減少65.1%;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4.55億元。相比2018年4600萬元的盈利,智美體育遭遇了賽事運營數量大幅減少的危機。
  • 中國還辦馬拉松?日本導演拍《後疫情時代》,獲千萬日本民眾關注
    (圖片來源▲竹內亮 《後疫情時代》)給馬拉松賽事以創辦的條件,我們才具備趕超他人的可能。(圖片來源▲竹內亮 《後疫情時代》)該紀錄片以極易獲得日本民眾共情理解的馬拉松賽事鍥入,竹內亮導演從每一位馬拉松跑者都經歷過的最普通、但在當前又極為珍惜不凡的參賽視角,娓娓展現出2020年南京馬拉松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舉辦的難得場景
  • 2020年中國綜藝產業報告:唯有「表達」才能破圈
    新綜藝在面臨招商難的同時,還要精準收割用戶的情緒共鳴,唯有「表達」才能破圈。 在文娛行業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國產綜藝依然在不斷進擊,並呈現出7個趨勢:206部,是2020年國產綜藝播岀總量。 產量增長主要來自網綜。2020年,網綜數量由去年的105檔增長至127檔。
  • 有福之州-2020福州馬拉松破三精英選手集
    2,本文所拍攝照片,在2020福州馬拉松全程38.8公裡處。所發照片為在這個地點拍攝,地點為一個拐彎口。由於先拍的半程選手,導致錯過了前幾名。這個破三精英也是我計算過的結果,並不是官方的成績。不能以此為破三標準。如果後面還有誰破三了,非常抱歉。3,我儘量拍攝了所有的選手,但拍的一般的就沒有放出來了。既然是精選,必要拍的還湊合的。其他的所有照片,請到系統裡搜索。
  • 馬拉松產業重啟:無朋自遠方來也要樂乎
    廣州馬拉松官宣只經歷了一天的轟轟烈烈,便再無下文,而且一切與此相關的消息均戛然而止。至於北京馬拉松,人們冷靜下來之後才意識到,其實,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偉大勝利的時間點,宣布取消第40屆北京馬拉松,甚至比宣布舉辦第40屆北京馬拉松更需要魄力。 兩天之後,送上實打實的好消息的,是上海馬拉松。
  • 疫情下的國內演藝重啟之路:從技術「在線」到內容「破圈」
    原標題:傳統演藝與在線技術碰出火花,提升藝術與生活的親密度;劇場文化突破「劇場」界限,進行各種「跨界」——疫情下的國內演藝重啟之路:從技術「在線」到內容「破圈」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全球演藝機構和藝術家們而言,都是異常艱難的一年。
  • ...東京馬拉松只有200人參加,韓國體育產業經濟損失超百億韓元...
    本次東京馬拉松沒有大眾選手東京馬拉松如期舉行,但原定於3月1日舉行的巴黎半程馬拉松賽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取消。2020年是體育大年,尤其是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和歐洲杯,各項國際大賽,會在今年有著怎樣的命運?如果遇到調整或推遲,會遭遇怎樣的損失?
  • 路跑產業的一鍵啟動,究竟由誰來按下這個按鈕?
    文/納賀伊普路跑產業的一鍵啟動,究竟由誰來按下這個按鈕?儘管在一年之中只有1個周末,對從凌晨到下午兩三點的城市地面交通造成影響,倘若你沒有過被封路耽誤事的精力,你很難想像這些」噴子「會有多麼憤怒。但這一點恰恰說明了路跑賽事根植於社會,根植於全民。在享受社會發展紅利帶來的路跑產業極速發展之餘,近些年來,馬拉松賽事從1.0到2.0的蛻變也逐漸被更多賽事提及。
  • 二戰和恐襲都未擊敗的波士頓馬拉松,這次在疫情面前妥協了
    5天前,洛杉磯馬拉松剛剛結束,約27000名參賽者10萬名觀眾參與其中。而如今,擁有124年歷史,被譽為「皇冠上明珠」的波士頓馬拉松,選擇延期到秋季舉行。 在此之前,無論是二戰的炮火還是7年前的恐怖襲擊,都未曾讓該項賽事停下腳步。但面對疫情的日益加劇,波士頓馬拉松不得不做出讓步。
  • 人類不斷突破極限 馬拉松破「2」成為可能
    哈桑奪冠後透露:「比賽開始前我感覺不太好,甚至嘔吐。經過30分鐘的比賽,我終於感覺好多了。在最後的20分鐘裡,我獲得了我需要的自信。當鍾只剩下兩分鐘時,樂趣就開始了。我對這場勝利和世界紀錄感到非常高興。這並不容易。」法拉赫在賽後也表示:「我很高興能回到賽道上。在過去六個星期的努力訓練之後,我知道我的狀態很好。
  • 這架勢,馬拉松真能破「2」了?!
    所以目前最快的馬拉松世界紀錄,依然是吉普喬格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錦標賽上創造的2小時01分39秒。 但是!前天的跑圈新聞,讓咚妞看到了真正破2的曙光! 北京時間9月5日凌晨,一個瘋狂的夜晚。
  • 天貓產業帶「內容破圈」特訓營開班,助力「寶藏工廠」駛入數位化賽道
    天貓產業帶「內容破圈」特訓營開班,助力「寶藏工廠」駛入數位化賽道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11-27 摘要:助力線下傳統工廠駛入數位化賽道。
  • 基普喬格:馬拉松的領軍人物,突破極限創造全馬「破2」奇蹟
    馬拉松傳奇人物基普喬格在創造全馬「破2」奇蹟後的賽後採訪如是說道。 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基普喬格全馬「破2」的過程、他在「破2」過程中的環境優勢以及分析「破2」過程中運用到的技巧。
  • 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
    昔日一號難求的馬拉松賽事在南方多地重啟。儘管參賽人數較往年有所減少,但上海、南京、成都、廣州等地舉行的高級別馬拉松賽事仍吸引了數萬名跑者。馬拉松賽事回暖,帶動了城市活力的升溫。體育消費風景獨好線上體育的火熱和健身熱情的釋放,帶動體育消費的增長、驅動體育產業發展。疫情之下,體育消費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凸顯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馬拉松跑進3小時大關,可以讓你立馬躋身業餘高手行列。馬拉松跑進3小時,是橫亙在業餘跑步好手和高手之間的一大分水嶺。那麼,破三和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破三與年齡波士頓馬拉松2020年成績門檻,18-34歲是300,35-39歲305,40-44歲31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20。
  • 2020年國內馬拉松男子70人破220,平均年齡24歲!
    在2020年疫情大背景下,取得持續的突破,正說明國內馬拉松項目的發展,終於找對了方向。 2020年日本國內跑進2小時30分的人數為330人,較2019年的最高峰461人有了明顯的下降,這和今年疫情形勢下,日本縮減、取消賽事,僅舉辦精英賽有關,但破2小時20分的精英較去年仍有增長。 上周,在福州馬拉松終點前500米絕殺管油勝的尹順金,讓跑圈紛紛感嘆這位1985年出生的老將,寶刀未老。
  • B站國風青年養活的漢服產業 如何「破圈」增長?
    在2019年天貓雙十一期間,漢服的銷售額超過1.8億元,其中90後消費者群體消費超9065萬元。天貓母嬰行業運營專家花摩曾向億邦動力表示,目前天貓正在孵化一批新銳商家,其中就包括生產兒童年服的漢服品牌「年衣」。「我們會把這個品牌按照天貓的調性進行形象包裝和策劃,並且從行業端對它進行各種資源方向的梳理,希望它由一個專注漢服品類的商家向全品類品牌方向發展。
  • 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體育記憶·2020)
    昔日一號難求的馬拉松賽事在南方多地重啟。儘管參賽人數較往年有所減少,但上海、南京、成都、廣州等地舉行的高級別馬拉松賽事仍吸引了數萬名跑者。馬拉松賽事回暖,帶動了城市活力的升溫。  體育消費風景獨好  線上體育的火熱和健身熱情的釋放,帶動體育消費的增長、驅動體育產業發展。疫情之下,體育消費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凸顯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
  • 剛跑了6場馬拉松,他想破全國紀錄了
    新華社南京11月29日電 題:剛跑了6場馬拉松,他想破全國紀錄了新華社記者吳俊寬、王恆志「接下來會把重心放在明年的奧運選拔賽上,也希望在選拔賽上打破全國紀錄,繼續PB(個人最好成績)下去。」29日的南京馬拉松賽後,剛剛獲得職業生涯首個馬拉松冠軍的江西選手彭建華毫不猶豫地說。對於一個2019年才開始跑馬拉松,迄今為止只跑了6場全馬賽事,還有一場未能完賽的運動員來說,彭建華的自信讓記者吃了一驚。記者向他確認——「明年打破全國紀錄?」彭建華說:「對,非常有信心!」
  • 體育破圈的當下,為何體娛跨界備受青睞?
    體娛跨界已成趨勢 四大形式助體育破圈現如今,「體育+娛樂」跨界的切入形式已經愈發豐富,遍布於賽場表演、影視綜藝、跨界宣傳、體育代言等諸多角落,這也成為體育破圈的重要出口。今年,在賽事因疫情而大面積延期的情況下,體育影視綜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綜藝方面,無論是上星衛視的各類節目,還是各類網絡綜藝,都不乏體育元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