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20,對所有人、所有行業,都是極其特別的一年。疫情起起伏伏,從年初到歲尾,還沒個頭。
馬拉松因為屬於大型人員聚集性質的群體性賽事,在復工復產大潮中,走得頗為艱辛。迄今也只能說,局部恢復,部分正常。今年國內絕大多數賽事,都取消了。
沒有比賽,等於馬拉松產業失去了根基。以各路運營商為代表的馬拉松行業從業者,有的沒捱過去,轉行了,有的還在堅守,卻不知道希望何時到來。
這種時刻,充分暴露了馬拉松行業一些弊端。
這幾年國內馬拉松的快速發展,模式無外乎兩種,一種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一種主要靠市場招商。
一個趨勢是,政府給的錢在逐步減少,而市場暫時看來,就是那麼大。特別是中小城市的招商,極不樂觀。某種程度上講,國內馬拉松的生存,是脆弱的。
上市?
作為曾經的行業老大,智美在運營模式上,給國內馬拉松留下一些有益的嘗試。
起初,馬拉松都是以當地體育局為主,組織一班人馬辦賽,多是臨時性的。比賽來了,抽調大家忙上一陣子,過後大家各自回到原崗位。
智美原是一家廣告公司,老總任文敏銳地嗅到了馬拉松產業的商機,便打破地域限制,遊說地方政府積極辦賽,你們沒人懂馬拉松,沒關係,我們來幫忙做啊!
智美後來上市了,當然不是靠的馬拉松。恰恰是資本進來後,被資本所左右,給其馬拉松運營帶來不利的影響。
馬拉松現階段在國內,由政府主導,被賦予多重屬性,不能簡單地視為一件商業化產物。用資本思路來玩馬拉松,短期內很難行得通。
資本追逐的是利潤,而馬拉松需要市場培育,沒有快錢可賺的。若是每場賽事都要求盈利的話,很多都無法生存下去的。
一味追求利潤,勢必壓縮賽事運營費用,降低賽事品質,從而影響賽事體驗感和口碑。智美在過去幾年間,真正來錢的,不是靠賽事運營,而是央視直播這一「利器」。去年失去這一資格後,馬上就跌落凡間,泯然眾人矣。
包括眼下萬達體育做的幾場賽事,更多地還是利用資本帶來的資源配置,顯得自己有幾分特別,也非中國馬拉松的解決之道。
從眼前現實看,智美的上市算不上成功,卻也不能否定馬拉松產業上市的積極意義。智美的問題,在於處理資本力量與專業運營之間的關係失當,加之後來其自身出現的一些問題,才滑落到如今這情形的。
上市,可以帶來大量的資金,可以有更大的雄心、更多的選擇,能夠為中國馬拉松做更多以前不能、不敢做的事。
智美的經驗教訓,足以帶給行業很多啟迪。一定程度上,智美也是民營運營商的天花板。
智美掉下來後,中國馬拉松迫切需要有些新的運營思路、模式的探索和嘗試,誰能肩負此重任?
探索!
縱觀國內馬拉松產業圈,眾多民營運營商有活力,在競爭格局大致固化的眼下,難以拿下優質資源,只能不斷往下沉。比較顯眼的是,幾家國資背景的運營商中,中奧路跑這幾年的穩健擴張、戰略布局。
早先,作為田協與中體產業共同成立的專業化體育賽事運營管理及諮詢公司,中奧路跑只運營著北馬,相應地為包括深馬在內的多場馬拉松提供諮詢服務和相關執行工作。
從2016年參與創辦武漢馬開始,中奧路跑慢慢布局,2018年拿下廣馬,2019年收下北京半馬,今年又收編南京馬,已形成一個集團軍。
坐擁北馬,中奧路跑有著國內馬拉松最優質資源,不斷複製,將其運營的幾場賽事,都打造為國內頂級水準。從趨勢看,中奧路跑也不會大規模拿賽事,其往往是選擇大城市,或者有潛力成長為最具影響力賽事的城市下手。
智美之後,中國馬拉松一度群龍無首,隨著中奧路跑體量增大,其往後的重心,不應該只局限於具體辦賽上。而是要有老大的眼界和境界,為國內馬拉松、為行業進行一些有些的探索和嘗試,幫助中國馬拉松找出一些新路來。
比如,如何有機地吸納社會資金進入到馬拉松產業中,為馬拉松所用。中奧路跑完全可以憑藉自己手中國內最優質的賽事群,在模式上有所突破,同時亦能帶給其他運營商以借鑑。
中奧路跑擁有田協背景,也有義務為中國馬拉松探路。可以嘗試打破單個城市、運營商壁壘,擴大一場場馬拉松的外延,不斷挖掘出賽事的內涵來。
中國馬拉松的前行和發展,需要像中奧路跑這樣一個行業領先者和帶頭人,將產業的蛋糕無限做強做大。
特別是在資本方面的大膽嘗試,中奧路跑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看看能否運用資本力量,增強馬拉松中下遊產業的活力,給行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加快馬拉松產業與市場資本的融合。
像眼下很多賽事都要招標,一年或兩三年的,十分不利於賽事?穩定長期發展。若是運營商能夠引入資本,自身實力的強大和能力上的突破,可以擴大抵禦這種風險的能力。同時,還可不斷擴大自主運營賽事的類別,逐步形成自主IP,一步步解決?馬拉松產業中的一些痼疾。?
當然,這對於中奧路跑,也是挑戰。因為資本主導的市場化競爭,看的不是你過往如何優秀,而是如何在市場殘酷競爭中做正確的選擇。
等於中奧路跑將自身完全置於市場中,在時下的運營、盈利模式上更進一步,進入一種投入產業、再投入的良性循環,通過其努力,帶給中國馬拉松更多的標準建設和示範作用。
這才是行業老大的擔當和作為,而非就拿著幾個賽事常規性操作。一旦能夠破圈成功,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作為,其意義是之前的智美不可比的。不但是其自身的蛻變和進化,更能推動田協、馬拉松產業在發展、理念以及經營上實現飛躍。
在2021,期待中奧路跑能夠有所突破,帶給中國馬拉松產業些許新思維。這是中國馬拉松明天的希望。